【文献综述】迷宫、梦境、循环、死亡——博尔赫斯作品意象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汉语言文学
迷宫、梦境、循环、死亡——博尔赫斯作品意象解

博尔赫斯创造了自己的一个又一个迷宫,并且久久不愿出来,而他的迷宫伴随着一系列的梦境、循环以及死亡。

一、关于迷宫
“迷宫”,是博尔赫斯小说给予读者最大的意象,也是他的三个基本噩梦之一。

博尔赫斯在与理查德·伯金的谈到自己六七岁时写的“那本糟糕的希腊神话手册”时指出自己写的主要是广域金羊毛、迷宫和他所喜欢的海格立斯的故事。

莫内加尔说:“……迷宫则相反,它成了博尔赫斯最具个人特色的象征,代表着生活的荒唐与人类不解的窘境。

”【1】以《小径分岔的花园》为例。

作为博尔赫斯迷宫小说的代表作,侦探小说是读者可知可感的第一个故事,但“小说的题目泄露了第二个故事:任何交叉小径的花园都是一座迷宫,而迷宫正是该小说的主题与结构”【1】,而博尔赫斯小说的谜底也是一座迷宫,并且“从迷宫的多种意象中,我们可以找到一种新的叙事法的象征”【1】。

余华曾言“与其他作家不一样,博尔赫斯在叙述故事的时候,似乎有意要使读者迷失方向,于是他成为了迷宫的创造者,并且乐此不疲”。

【4】莫内加尔也坦言“:他的幻觉在这平庸的现实里创造了一座迷宫,我也迷失在其中。

”【1】而人类就是受到这样谜一般的生存方式的限定,受到谜一般的命运的支配,在博尔赫斯的小说世界里真实、现实已无分别。

但他所建造的“迷宫”并非是为了迷惑人们的视线,在传统的观念里迷宫只是代表一种有秩序的混乱,一种屈服人类智慧的、具有自身法则的有意识的混乱,从本质上说迷宫其实是象征一种艺术创造的奥秘。

正如他对西蒙所说:“这就是我领悟生活的方式,一种持续的迷惑,不断分叉的迷宫。

”【1】由此,让我们看到了他的主题“世界是混乱的,然而人必须在混乱中建立秩序,虽然这秩序最终还是虚无”。

【2】
在与迪克·卡维特的交谈中,博尔赫斯指出“迷宫可以用一个事实来解释,即我生活在一个奇妙的世界上,我始终被各种事物所困惑,各种事物都是我惊讶。

”【3】所以,并非是博尔赫斯选择了迷宫,他只是没有疑问的接受了迷宫成为他思想状态的正确象征,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并通过迷宫感受这个世界的迷惑茫然并以适合的方式生存下去。

博尔赫斯的“迷宫”大致有以下三方面内容:
1、成长在图书馆“迷宫”
博尔赫斯认为“迷宫还代表了最远离人性的自然界……而一些最值得骄傲的人类成就,如图书馆,则是经过加工的树木的迷宫”,他一生中的头等大事是他父亲的书房,父亲的书房里有很多的英文书籍,这种神秘的文字,构成了他最初的文学意趣,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图书馆与他密不可分。

从在日内瓦生活时的“法国流动图书馆”到后来的那个充满了耻辱感的米格尔·卡内图书馆的经历再到后来庇隆政权倒台后成为国立图书馆的馆长。

而当最后他被任命为国立图书馆馆长的时候,“他终于找到了一个书籍与机遇和谐统一起来的地方”。

【1】
2、生存环境在“迷宫”
博尔赫斯曾说过:“事实上,我的摇篮是铁矛栅栏之后的花园和意见拥有无数英文书籍的藏书室。

”【1】所以,他的生活包括父亲的图书室和图书室外,由无数的英文书所堆砌的世界以及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真实存在所组成。

首先,在各地的定居、旅行、度假中所经历的住所,后来就成了博尔赫斯小说中的背景,从巴勒莫的花园到拉普拉塔河对岸的乌拉圭,从快乐旅馆(HotelLasdellcias)到潘帕斯草原。

其次,妹妹诺拉亦是博尔赫斯内心迷宫的引导者,在他的小说《星屋》中可以感觉到:在博尔赫斯的内心世界诺拉是指引他走出心灵的迷宫的阿里阿德涅。

最后,失明也是导致他一直存在于“迷宫”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博尔赫斯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他患有家族遗传的眼疾,多年来不断的阅读和写作并且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眼疾越发严重,“失明好似把他永远地送回了母亲的子宫”。

【1】在与迪克·卡维特的交谈中,他说:“因为我发现我是在逐渐失明,……它像夏日的黄昏徐徐降临,……盲人与黑暗无缘,我的四周是发着光的朦胧一片。

”【3】在朦胧一片中,他依旧在迷宫里行走。

或者说,让他更加贴近了迷宫。

3、时间是他最大的“迷宫”
在与威利斯·巴恩斯通对话时,博尔赫斯直接指出“时间是一个根本之谜”。

如收入《杜撰集》的一篇小说《神秘的奇迹》表现的是“客观时间、正常时序与主观时间之间的相互作用。

”对时间的感受,同样是他一直在体验着的,并且在成为盲人之后他的体会更深刻。

他认为作为盲人的那时,你和时间的从属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时间不再需要每时每刻都被填满,……只要活下去就行,让时间依赖你”,【3】他将这样的体验称为一种“伟大的奖赏”【3】,并且他认为对时间问题的讨论其实是对自我问题的讨论,若我们知道什么是时间,也就知道我们是什么。

而如何给时间下定义又是一个大问题。

对此,他很高兴这两
个问题永无解开之时,因为这样人类才能继续猜测。

就如小径分差的花园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谜语,谜底是时间,所以作品中不能出现“时间”这个词,“自始至终删掉一个词,采用笨拙的隐喻、明显的迂回,也许是挑明谜语的最好方法”【5】。

而时间也如小径分岔的花园般,我们在现实与虚构交错出纷繁奇异的万象里任凭时间将我们排列组合,我们只是时间碰撞时偶然却必要的物质生成。

要明白并做到这一点就要摆脱自我。

如何摆脱?这与佛教中的“无我相”以及庄子所言的“至人无己”很相似。

博尔赫斯是很善于分离“我”和“自己”的。

在那篇著名的《博尔赫斯和我》中他就说:“我的存在使博尔赫斯能够进行文学创作,他的文学作品证实了我的存在。

……我希望自己永远是博尔赫斯而不是
‘我’……”【3】
二、关于梦境
梦境是博尔赫斯小说的另一个特点。

叔本华说过“睡梦与失眠是同一本书的书页,按顺序阅读便是生活,匆匆翻阅就是做梦……”【1】叔本华的这个观点是博尔赫斯的文章《特伦》中的结语,由此可见博尔赫斯对“糅合现实与梦幻的作品从而产生的玄学效果很感兴趣”。

【1】对于梦境大致可从下面两方面来说:
1、对《神曲》的推崇
博尔赫斯在印第安纳大学接受威利斯·巴恩斯通的访问时,有听者提出让他谈谈对意大利文学和但丁的感受时,他说《神曲》是“一切文学的峰巅之作”。

【3】的确,他读过《神曲》的不同版本十到十二遍,而他的那篇《阿莱夫》其实是模仿了《神曲》而来。

博尔赫斯在这篇小说中描述了阿莱夫的具体形象,“阿莱夫可以被看作是但丁的世界观的缩影”。

【1】但很多读者都没看出这是一篇讽刺模仿文。

博尔赫斯曾为西班牙文本《神曲》所作的导言中他指出:“在逆境中,我们会梦见交好运,而我们内心却知道我们是得不到它的,这就足以使我们的梦想破灭,给它戴上悲伤的桎梏。

但丁的情况正是如此。

”【1】看过这篇导言再看《阿莱夫》,会对小说的主题会有更好的理解。

而但丁对贝亚特丽奇的想而不得最终使他在《神曲》中得到表达,不得不说博尔赫斯的《阿莱夫》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2、生在梦中
在博尔赫斯的意识中,只有感受、梦、写作是真实的东西。

从本质上来说其实人类的“醒”和“梦”只是大家为了方便而作的说明,其实,两者并无差别,就像浮生若梦中的生和梦也只是一个词的不同表述。

噩梦是一种深层次的东西,生命、世界都是博尔赫斯以及全人类无法逃避的噩梦,除了继续做梦、写作,别无他法。

博尔赫斯认为“噩梦会使人产生一种特殊的恐惧感。

……它使我们产生的特殊的恐惧与我们醒来时所获得的任何感觉
不同”,【3】正如他在小说《等待》中描述的那个人一样“天亮时,他总是做一个背景相同,但细节各异的梦,……他正这样恍恍惚惚时,枪声抹掉了他”【5】,或许,在很长的时间里,博尔赫斯也等待过或梦见他等的人将他带走或者杀害。

“我倾向于以寓言和隐喻的方式而不是以理性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我不得不时而做一些笨拙的推论,但我更偏爱做梦。

”【3】他认为世界是一个梦,写作这个动作正是在丰沛这个梦,一个作为作家的人是一个不断做梦的人,“我喜欢做的……就是to dream away(让我把梦做下去)”【3】。

他从来不擅长抽象思维,的确,如果生命中的所有东西都要用理科的思路来解答,还有什么幸福可言?对于文学的说法,他指出那“只是几个隐喻……比如我们有时间与河流、生活与梦、睡眠与死亡、眼睛与星辰,这些东西应该就够了”。

【3】
三、关于循环
循环,也是博尔赫斯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这一特点总让人联想到卡夫卡的无限之意。

卡夫卡是博尔赫斯比较喜欢的作家,有些作品中也有学习卡夫卡的痕迹。

1、循环与无限
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并不存在;某些时间,有你而没有我;另一些时间,有我而没有你;再有一些时间,你我都存在。

而这些看似有前后之差的时间其实只是人类为了方便而自设的念想,却从来没有想过在那一秒一秒之间的间隙又存在着多少的可能性,这便是无限性。

循环从一定程度上说也是无限。

万物都可细分,如著名的乌龟赛跑的故事,只要时间无限细分,乌龟永远是跑在前面的那个。

时间的分岔,只要人存有无限幻想,时间便能无限永存。

因果因果,有因有果,有果有因,相互联系,不可分离。

但博尔赫斯也指出“并没有最初的因,每一个因都是另一个因的果。

每一个事物都指向无限”。

【3】龚丽萍在《解读博纳科夫和博尔赫斯作品中的无穷极限》中指出“……此外,在他们的作品中,主人公永远也不会达到目的,永远也逃不脱人世间林林总总的无穷极限的樊笼。

”【8】
2、环形意识与表现
环形意识和环形表现是博尔赫斯作品种作为阐述他循环意识的一种具体物质。

这是博尔赫斯脑中无限偶然的具体表现,环形其实是揭示了作者的一种重复意识,可以说,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那无法预测的过去催生的,而“历史始终在重复自己”【3】。

唐蓉《从圆到圆:论博尔赫斯的时空观念》一文,指出“但多样的时间形式无不带有深刻的“圆形”痕迹,这是博尔赫斯世间轮回和存在虚无理念的一个体现。

简单的圆形之间发生的两两或多个关系的无限可能性正是博尔赫斯对文本,历史和时空的无限可能的图解。

而博尔赫斯的这种“相对”时空观念与他所在的时代的屋里时空观不谋而合”【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