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偏误分析_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5月

May 2007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 L OF TI AN J I N UNI VERSITY (S OCI A L SCIE NCES )第9卷第3期

V ol.9 N o.3

 “偏误分析”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朱一楠

(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天津300384)

摘 要:英语学习者在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时产生错误的原因除了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外,还受语言学习规律的影响,如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等。基于“偏误分析”理论,通过对学习者常犯的错误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教师在处理语际语言偏误、语内语言偏误以及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偏误时应处理好全局性偏误与局部性偏误的关系。关键词:错误;偏误;偏误分析;启示

中图分类号:G 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4339(2007)0320280204

收稿日期:2006206216.

作者简介:朱一楠(1959—

)女,副教授.“二战”之后的二三十年内,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对比分析”理论可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外语学习中所出现的错误多数来自于母语语言系统的干扰。通过从音位和语法结构等方面对母语和目标语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能预测和避免外语学习中的错误。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人们在语言学习实践中逐渐地认识到“对比分析”在预测学习者错误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开始发现有许多语法错误并非来自母语的干扰,也无法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来加以解释。这时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外语学习中出现的错误除了母语的干扰之外还存在其他因素的影响。由此,人们开始把研究的焦点逐渐转移到了语言学习的过程上,着眼于学习者的语言错误,以期发现和了解语言学习的策略和过程。1967年语言学家科德

[1]

在“学习者偏误的意义”一文中提出了

“偏误”的概念,并将“偏误”(error )与“错误”(mistake )进行了区分。他认为:“错误”具有偶然性,属于语言行

为(language performance )范畴;而“偏误”具有系统性,属于语言能力(language com petence )范畴。它们的划分是以学习者是否具有足够的语言能力完成某一表达为标准的。科德还指出:“偏误”实际上是学习者语言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之所以被称为“偏误”,是因为人们是以外界的语言标准来衡量它们的。“偏误分析”重点研究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误”,而不是“错误”。“偏误分析”理论的宗旨是对学习者的偏误进行系统地分析和研究,确定偏误的来源,并以此说明外语学习的心理过程以及偏误在学习者语言系统中的地

位。

一、“偏误分析”基本理论及现实意义

“偏误分析”

(error analysis )理论以学习者使用的语言为研究材料,把目标语作为基准,对语言形式进行比较分析。大量的偏误分析是以课堂教学为背景的,其

研究步骤大致包括偏误材料的收集(包括口语和书面语)和对偏误的辨认、描述、解释和评价。在对偏误的辨认与分类方法上,克拉申[2]

等人基于学习者语言操作的策略提出了“表层策略分类方法”。他们对偏误进行了如下分类:省略,如She doing ;添加,如He was g o there ;词素或结构偏误,如He writed to her last week ;语

序偏误,如What they have learned ?这种分类方法能反映学习者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过程,可操作性强。

对偏误形成原因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语际语言偏误(interlingual errors )。指由于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干扰而形成的偏误。本族语的干扰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等方面。例如:词汇方面,seewatch 、look 、read 都有“看”的意思,但用法不同:see a film (看电影)、watch T V (看电视)、look at the blackboard (看黑板)、read newspaper (看报纸)。由于汉语中不存

在这样的差异,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容易产生混用。文化方面,学习者由于不了解目标语的文化习惯,在使用目标语时套用本族语文化习惯而产生语言偏误。比较典型的例子“T eacher Wang (王老师)”就属这一类。在目标语中teacher 为一职业,在称谓“王老师”时,一

般不使用这类词,正确的说法应为Miss WangΠMr. Wang。

语内语言偏误(intralingual errors)指学习者在学习外语规则时产生的偏误[2]40,如没有完整地应用规则或没有充分理解规则,甚至错误地推行规则的应用条件等。例如:Mary can dances(玛丽会跳舞,其正确写法是“Mary can dance”);He allowed me come in(他允许我进来,其正确写法是“He allowed me to come in”);The cat ated a m ouse(猫吃鼠,正确写法是“The cat eats a m ouse”)。

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偏误(developmental errors)指学习者以接触到的有限的语言素材为基础,建立对目标语规则的错误假设。如“were”被认为是过去时的标志而产生的错句“They were g o to school on foot”(他步行去上学,其正确写法是“They went to school on foot”)。

确定偏误的三条规则为:一是可理解(com prehensibility)程度;二是可接受(acceptability)程度;三是冒犯(irritation)程度。可理解程度指含有偏误的句子所传达的意义是否能被理解,也就是偏误在多大程度上对句意产生影响;可接受程度指听者或读者对偏误严重性的判断,也就是偏误是否影响正常的交际与交流;冒犯程度指偏误对听者或读者所产生的感情上的刺激,这是从语用学方面来衡量一个句子是否有偏误。一个句子可能从语言知识的角度来看没有任何偏误,但是却缺乏特定场合的得体性(appropriateness),从而使对方在感情上不能接受。

在言语交际活动中,学习者首先考虑的是意义的表达。在语言规则还没有内化的时候,语言形式偏误的出现在所难免,而且有些偏误的出现是语言学习中的必经阶段。应用语言学家杜雷和贝特曾说过:“不犯偏误是学不会语言的。”语言学家埃利斯在《二语习得研究》一书中指出,不光是学习外语的人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会出错,儿童学习母语也是一个由偏误到逐渐准确、流畅的过程,就连成年人讲本族语不也会经常出错吗?但人们习惯上对这样的“偏误”持有不同的看法。外语学习者所犯的偏误一般被认为是“有缺陷的”、

“丢面子”的事情,儿童学习母语过程中的偏误则被认为是“过渡性的”,而成年人讲本族语出错则只被轻描淡写为“口误”。由此看来,我们对待外语学习者语言应用中的偏误往往过于苛刻,从而抑制了部分学习者运用外语进行交流的愿望。

偏误分析理论就是“通过分析英语学习者所出现的语言偏误,揭示语言学习过程中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并从理论上进行阐述”。偏误分析理论的建立是英语教学的一大发展,开拓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思路,也使英语教学实践中对待学习者语言偏误的态度和方法越来越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来看,对学习者的语言偏误进行分析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第一,了解学习者对目标语熟悉的程度;第二,了解学习者是如何学习语言的;第三,偏误分析对学习者本人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偏误的出现是学习者为了习得语言而使用的一种学习手段,而偏误分析是学习者用来检验其对所学语言所作的本质假设的一种方法[3]。

二、

“偏误分析”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早期的行为主义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模仿—重复—强化—习惯形成的过程,偏误如不及时纠正就会得到强化,从而形成习惯。因此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偏误是绝不能容许的。笔者认为,这种“逢误必纠”的方法势必给学习者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压力,影响其语言表达的流畅性,甚至会挫伤学习者运用语言的积极性。外语学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认知过程,它牵涉到诸多复杂的因素,因此外语学习者在运用目标语时所犯的语言偏误也是多方面的。应根据偏误分析理论研究的现有成果,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对学习者的“误”加以区别对待,并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1.正确处理学习者口语和书面语偏误

流利和达意是口语训练的主要目的。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口语中出现的偏误,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规则运用不熟练,或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应用所学规则来检查自己的语言输出而造成的。对这一类偏误,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不要在学生口头表达时频频指出和纠正他们的言语偏误,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路,特别是在以培养学生口语流畅性为主要目的的前提下,只要偏误不影响交流的“可理解性”,那么就应视其为“可接受的”。正常的交流只有在准确性达到一定程度时才是可理解的。然而,对于学习者所犯的语言能力错误,教师可以间接地、艺术性地暗示或帮助纠正,然后提供有针对性的操练,并帮助他们巩固正确的用法。

与口语不同,书面表达要求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知识来检查和修改语言输出内容,尽量少出或不出语言形式方面的偏误。因此,书面表达重在规范和地道。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两种不正确的倾向。第一,有的教师在批阅学习者的作文时,习惯用红笔划出所有的语言偏误,将学生的作文修改得面目全非;第二,有的教师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提倡学习者要避免使用不熟悉或把握性不大的词汇或句型,以少出偏误。

第9卷第3期朱一楠:“偏误分析”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28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