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纺织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涤/毛织物工艺设计
一、设计产品:涤/毛织物规格:中平布
91.5cm 29/29 236/236 克重149.5g/m2 75%涤纶/25%羊毛混纺平纹
涤/毛织物介绍:
二、工艺流程:
(漂白布)—热定形—复漂—预缩整理—落布
原布检验—练漂—烧毛—(染色布)—热定形—染色—整理—落布
(印花布)—印花—预烘—蒸化—水洗—烘干—整理—落布三、工艺说明:
(一)练漂:织造前原毛经洗毛和炭化等工序,已去除大部分杂质,但羊毛纤维中还含有少量的杂质和色素,如羊脂等;涤纶丝含有一定的油剂,伴有变性淀粉和PV A等浆料这些杂质必须在前处理过程中去除。羊毛的耐碱和耐氧化漂白性极差,经碱和氧化剂作用后的羊毛纤维会受到严重的损伤,以致羊毛泛黄、含硫量降低和溶解性增强等。
(二)染色:涤毛混纺织物含有涤纶和羊毛两种纤维成分,羊毛属于耐热性较差的纤维,分解温度为1350C。高温染色时,其双硫键和肽键会发生水解反应,导致强力下降和纤维泛黄。对涤纶而言,应选用低温型分散染料,染色温度应控制在110~1200C,如采用羊毛保护剂,可以更好地保护羊毛纤维免受较高温度的损伤
(三)印花:涤毛混纺织物的印花有两种方法,一是单一染料同时上染两种纤维,但他们有一定的局限性,除涂料印花外,其他类型的染料往往由于混纺织物组分的不同造成色相不能平衡;另一种是将染涤纶和染羊毛两类不同染料调制在同一印花色浆中,印花后分别固着在两种纤维上,即两种染料同浆印花。
(四)整理:无论是漂白布、染色布还是印花布都要进行后整理加工和增强织物的各种
性能。例如树脂整理、荧光蒸白、热定形整理等,以防止织物收缩、折皱,还可以增加白度和柔软性。
四、工艺流程、条件、处方以及加工设备设计
(一)漂白布
工艺流程:原布检验—练漂—烧毛—复漂—热定形—预缩整理—落布
1、前处理过程(原布检验—练漂—烧毛)设计条件同棉织物漂白布,漂白时加入适量羊毛保护剂等助剂。
煮练处方:烧碱8~10g/L
渗透剂1g/L
净洗剂2g/L
漂白处方:H2O2 (100%)6~8g/L
水玻璃6~8g/L
烧碱适量调节pH=10.5~10.8
羊毛保护剂适量
加工设备:练漂联合机验布机缝纫机
2、热定形:利用合成纤维的热塑性,将织物保持一定的尺寸和形态,加热至所需的温度,使纤维分子链运动加剧,纤维中内应力降低,结晶度和晶区有所增大,非晶区趋向集中,纤维结构进一步完整,使纤维及其织物的尺寸稳定性获得提高。
目的:消除织物上已有的折皱、提高尺寸稳定性(高温下不收缩)和不易产生难以去除的折皱。
分类:干热定形和湿热定形,涤毛混纺织物常采用湿热定形。
热定型机理:1)在热定形过程中,施加一定张力使织物被拉伸到所需要的尺寸,由于分之间作用力阻碍了分子链段按纤维被拉伸的方向蠕动。2)在拉伸的同时对织物进行加热,分子的链段热运动加剧,变得可以按外力方向进行重排。3)应力松弛后在新的位置上能与邻近的分子链段建立新的关系(键的结合)。4)冷却后,这种新的状态被固定下来.
工艺条件:温度高于Tg 15~20 0C
张力适量施加
时间30~40 s
水(溶胀剂)适量
加工设备:热定形机
3、复漂(同纯棉织物漂白布)
复漂液处方:
H2O2 (100%)4~6g/L
水玻璃6~8g/L
增白剂VBL 1~1.5g/L
烧碱适量调节pH=10.5~10.8
4、整理(预缩整理同纯棉织物漂白布)
(二)染色布
工艺流程:原布检验—练漂—烧毛—热定形—染色—整理—落布
1、前处理过程(原布检验—练漂—烧毛—热定形)同上述漂白布
2、染色;涤毛混纺织物染色是将染羊毛和染涤纶的两种不同染料混合在一起分别上染两种纤维,羊毛的染色通常采用活性染料染色,而涤纶通常采用分散染料载体法染色,载体法目前采用的载体均有毒性,因此这种方法应严格控制,或者选用无毒或低毒的新品种。所谓载体就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它对染料和纤维素都是有亲和力的它们能使涤纶等膨化,当它们进入涤纶内部时也能将染料分子带进去,因此载体也称作携染剂、导染剂或担体,实际上是一种膨化剂。涤毛混纺织物采用载体法低温条件下染色可防止分散染料沾染羊毛以及高温条件下对羊毛的损伤。
载体法染色机理:涤纶的苯环与分散染料分子中的芳香核间有较大的分子间引力,涤纶能吸收简单的烃类、酚类和联苯类,在较高的温度和常压条件下,载体能将染料带入纤维内部,并使纤维分子之间增大距离,从而使结构松弛和纤维空隙增大,这样染料就有可能进入涤纶内部,同时由于载体本身能对纤维和染色分子有亲和力,不仅起到染料的溶剂作用,把染料单分子带到涤纶表面,增加表面浓度,而且也减少纤维的表面张力,使运动中的染料分子迅速地进入涤纶无定形区,增强染料分子的扩散率,促使与纤维分子的结合,从而达到染色的目的。
工艺流程:平幅进布—浸轧染液—升温染色(105 ~108 0C)—降温浸轧氨水(80 0C)—浸轧醋酸固色(50 0C)—水洗—烘干
工艺处方:分散/活性染料涤毛混纺织物染色(一浴二步法)
染料与助剂用量/%(o.w.f)
分散染料(E型或ES型)x
活性染料(KN型)y
两性表面活性剂1~3
载体(含乳化剂)3~8
醋酸(调节pH=4.5~5.5)1~4
氨水(调节pH=8.2)2~5
助剂作用:氨水洗净织物表面未固着的染料,醋酸固色,表面活性剂促进染料上染纤维。
加工设备:溢流染色机
3、树脂整理工艺同棉织物
(三)印花布
工艺流程:原布检验—练漂—烧毛—印花—蒸化—水洗—烘干—整理—落布
1、前处理过程(原布检验—练漂—烧毛)同上述漂白布
2、印花:由于羊毛不耐高温,涤毛混纺织物印花中,涤纶应需选用低温型且毛沾污少的分散染料;羊毛则以弱酸性染料、中性染料以及毛用活性染料为主或采用涂料同时印染涤纶和羊毛。
工艺流程:平幅进布—印花—蒸化—水洗—烘干
染料印花色浆处方:
染料及助剂用量(%)
分散染料x
弱酸或中性或活性染料y
渗透剂JFC或分散剂NNO 1~2
尿素3~5
醋酸 2
或硫酸铵 5
水适量
龙胶糊50~60
合成100
助剂作用:渗透剂或分散剂促进染料上染纤维;尿素促进染料溶解以及增强印花后织物鲜艳度;醋酸或硫酸铵起到固色的作用。
工艺条件:蒸化温度100~105 0C
涂料印花色浆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