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考研】《工业设计史》第十一章 走向多元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普风格的中心是英国。在寻求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产品的过程中,他们将目光转向 了美国,对20世纪50年代美国商业性设计,特别是汽车设计中体现出来的权力、性别 、速度等象征性特征大加推崇。到20世纪60年代初,一些英国企业和设计师开始对公 众的需求直接作出反应,生产出了一些与新兴的大众价值观相呼应的消费性产品,以 探索设计中的象征性与趣味性,并开拓在年轻人中的市场。这些产品专注于形式的表 现和纯粹的表面装饰,功能性、合理性等现代主义的观念被冷落了。
在家具设计方面,OMK是新现代主义的典 型代表。OMK是于1966年成立的一个由 青年设计师组成的事务所,他们在家具和 室内设计中广泛使用钢管和其他工业材料 ,突出体现金属材料的冷漠感。
与新现代主义平行发展的另一种工业设计风格是所谓的“高技术风格”。这两 种风格后来实际上走到一起来了。高技术风格不仅在设计中采用高新技术,而 且在美学上鼓吹表现新技术。高技术风格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 这种美学直接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
Hale Waihona Puke 波普设计十分强调灵活性与可消费性,即产品的寿 命应是短暂的,以适应多变的社会、文化条件。
波普设计的本质是形式主义的,它违背了工业生产中的经济法则、人机工程学原理 等工业设计的基本原则,因而昙花一现便销声匿迹了。但是波普设计的影响是广泛 的,特别是在利用色彩和表现形式方面为设计领域吹进了一股新鲜空气,由此剌激 了这方面的探索。
《工业设计史》
主讲人 陈曦
第四篇 1940年至当代的工业设计
· 第十章 战后重建与设计 · 第十一章 走向多元化 · 第十二章 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
第十一章·走向多元化
· 第一节 理性主义与“无名性”设计 · 第二节 新现代主义与高技术风格 · 第三节 波普风格 · 第四节 后现代主义 · 第五节 解构主义 · 第六节 绿色设计与可持续设计
“高技术”风格在室内设计、家具设计上的主要特征是直接利用那些为工厂、实 验室生产的产品或材料来象征高度发达的工业技术。
在家用电器,特别是在电子类电器的设计中,“高技 术”风格也很突出,其主要特点是强调技术信息的密 集,面板上密布繁多的控制键和显示仪表。造型上多 采用方块和直线,色彩仅用黑色和白色。这样就使家 电产品看上去像一台高度专业水平的科技仪器,以满 足一部分人向往高技术的心理。
“无名性”设计改变了许多电器产品的形式。先前的一些家用电器如音响装置和 电视机等,一直是沿袭各种家具的风格,使用木材等家具材料。而20世纪60年代 末以来,一些“优良设计”的典范则常常被置于黑色的塑料方盒子之中,外观细 节减少到了最低限度,看上去毫不起眼。
第二节·新现代主义与高技术风格
20世纪50年代,以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为代表的“有机现代主义”流行一时,当进入 60年代后,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一种复兴20世纪20—30年代的现代主义、追求 几何形式构图和机器风格的所谓“新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的出现受到流行的视幻 艺术的影响。视幻艺术是一种利用人们的视错觉来达到某种艺术效果的平面设计艺术, 它源于包豪斯艺术家阿尔伯斯的试验研究。
第四节·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旨在反抗现代主义纯而又纯的方法论的一场运动,它广泛地体现于文 学、哲学、批评理论、建筑及设计领域中。所谓“后现代”并不是指时间上处于“ 现代”之后,而是针对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而言的。
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是现代主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期,那么20世纪60年代以来设 计的特征则是走向了多元化。战后一段时间内,许多设计机构一直致力于为“优良设 计”建立一套以功能主义为基础的永恒标准。但到20世纪60年代,不少设计师开始 认识到,在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中,试图保持唯一正统的设计评价标准是很困 难的。他们发现20世纪50年代商业性设计所体现出来的大众性和象征性似乎更有生 命力。
现代主义设计是以批量销售的市场为前提的,因而十分强调标准化,要求将不同类型 的行为和传统转换为固定的统一模式,并依赖于一个庞大而均匀的国际市场。设计的 指导思想是使产品能适于任何人,但往往事与愿违,反而不适于任何人。 产品必须主动地选择它的使用者,使自己跻身于特定的社会群体中。另一方面,工业 生产中的自动化程度大大增加了生产的灵活性,能够做到小批量多样化。快速原型系 统甚至可以为每位顾客定制个性化的产品而不需要花费昂贵的模具费用。这些因素都 促进了设计多元化的繁荣。
第三节·波普风格
波普风格又称流行风格,它代表着20世纪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 的表现主义倾向。“波普”是一场广泛的艺术运动,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长起来 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因此,波普风 格主要体现于与年轻人有关的生活用品或活动方面,如古怪的家具、迷你裙、流行音乐 会等。从设计上来说,波普风格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一致性的风格,而是多种风格的混 杂。它追求大众化的、通俗的趣味,反对现代主义自命不凡的清高。在设计中强调新奇 与独特,并大胆采用艳俗的色彩。20世纪60年代,波普设计在设计界引起强烈震动, 并对后来的后现代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一节·理性主义与“无名性”设计
在设计的多元化潮流中,以设计科学为基础的理性主义占着主导地位。它强调设计是一 项集体的活动,强调对设计过程的理性分析,而不追求任何表面的个人风格,因而体现 出一种“无名性”的设计特征。设计科学实际上是几门学科的综合,它涉及心理学、生 理学、人机工程学、医学、工业工程等,体现了对技术因素的重视和对消费者更加自觉 的关心。
“高技术”风格在20世纪60—70年代曾风行一时,并一直波及20世纪80年代初。但 是“高技术”风格由于过度重视技术和时代的体现,把装饰压到了最低限度,因而显 得冷漠而缺乏人情味,常常招致非议。与此同时,另一些设计师正致力于创造出更富 有表现力和更有趣味的设计语言来取代纯技术的体现,把“高技术”“高情趣”结合 起来。在这方面最早的讯号是名为“波普”的艺术与设计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