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教育与耕读文化考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耕读教育与耕读文化考析

摘要:耕读教育传承了二千余年。春秋战国农家许行开创了专业耕读教育。耕读人家培养了刘邦、诸葛亮、贾思勰、徐光启等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农学家。出土的孙高封碑文,就是民间耕读文化的物证。

关键词:耕读教育;起源发展;传承

耕读教育和耕读文化传承久远,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有专业的耕读教育。刘邦也出身半耕半读人家。他起兵后,约法三章,鼓励农耕,并亲自手写诏书,令其子勤学勤读。其四子刘恒(汉文帝)继位后,多次下诏强调“帝亲耕,后亲桑,”创建了“耕读型”国家。从此,历代王朝沿袭汉代的治国方略,使耕读文化传承了两千余年。

1 耕读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耕读教育起源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农家是一家,代表人物是楚国许行。许行与孟子同时代。《孟子》记载:“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腾……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织席以为食。”就是说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向国君要一块土地,滕国君满足了他。许行招收学生,既教文化,又教耕种,研究农业技术,是最早的专业型半耕半读教育。许行及学生除耕种外,还纺织打草鞋。许行提倡“人人自食其力,就连国君也不例外,”说到做到,身体力行[1]。当时孟子也在滕国,农家与儒家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格格不入,成为儒家学说对抗者之一。尽管农家影响不及儒家,却从

此形成了我国半耕半读教育形式,许行活动中心地区在今苏、鲁、豫、皖交汇地区。《汉书》介绍,我国最早农学专著《野老十七篇》作者是战国时期齐楚交界地区的田野间老农。许行学生都是有知识农民,在齐楚交界处从事农耕和耕读教育,《野老十七篇》既是生产技术总结,又是耕作技术教材,还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开篇著作[2]。《野老十七篇》虽已失传,但内容皆收入汉代《汜胜之书》。战国时期,刘邦的家乡丰县沛县隶属楚国,相邻的今山东鱼台和金乡县属齐国,齐、楚交界地区包括丰县、沛县、鱼台和金乡等县,是我国耕读教育和精耕细作传统农业技术的发源地之一。刘邦生在半耕半读家庭。其父亲及兄长皆是种地能手。这个家庭又让子弟读书,刘邦曾和卢馆一起就读马公书院,其四弟刘交是汉初著名文学家,《史记》介绍刘邦“至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说明刘邦读书成绩优秀,是半耕半读考取的官吏。刘邦为亭长,家庭仍未脱离农耕。《史记》还介绍他“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餔之”[3]。就是说,刘邦的妻子吕后,带着水,抱着一个、领着一个孩子,也要在田间耨耕锄草。刘邦起兵和称帝后,约法三章,采取了(1)减轻农民负担,轻徭薄赋;(2)让农民回归家园;(3)变更土地所有制,扶持土地私有化;(4)军官兵卒解甲归田,自食其力;(5)建新丰城,迁大批丰人入住,移民关中等多项措施发展农业[4]。刘邦驾崩后,吕后曾临朝执政,对其躬耕陇亩的旧事仍念念不忘,由其孙朱虚侯刘章将其“田中耨”

的内容唱了出来:“臣为太后言耕田歌……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鉏而去之[5]。”刘章把吕后锄草的目的与方法讲得很清楚,只要不是要留的禾苗,就要连同杂草一起除掉,体现了精耕细作。刘邦的儿子汉文帝继位第二年(公元前178年),就发布诏谕:“农,天下之本也,”他表示要亲自耕种。文帝十三年。又下诏曰:“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皇后亲桑以奉祭服[6]。”并形成制度,贯彻执行。汉代帝王从刘邦起,就鼓励皇子勤学读书。汉高祖曾手写诏书给其子刘盈:“吾遭战乱,当秦禁学,自谓读书无益。自践祚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以此故不大工,然亦足自辞解。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7]。”是说,刘邦得到天下后,感到读书不够用的,他要求儿子勤学习,每次上书都要亲自去写,不让人代劳,养成好习惯。

汉武帝是一个既重农耕又重读书教育的皇帝,他“废黜百家独遵儒术”,提倡儒家教育。又在上林苑试种从外国引进的农作物品种,成功后推广。他在中央设置了专管农业的官员。农学家氾胜之、赵过和卜式都曾任过专管农业的官员。由于汉武帝耕读并重,使汉代耕读人家培养了人才。诸葛亮出生在耕读人家,他躬耕陇亩,又结合实际勤学读书,成为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2 两千余年的耕读教育

从汉王朝到清王朝的漫长时期,存在着耕读教育与耕读人家。

耕读教育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陶潜有诗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卧起弄书琴,园菜有余滋[8]。”介绍自己从事耕读的乐趣。古代耕读教育培养更多的是知书达理的农民。而有知识的农民和农业生产则是农业生产进步和农村经济繁荣的基础。到了唐朝,白居易所作《朱陈村五言》诗中作了介绍:“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梭杼声扎扎,牛驴走纷纷……十岁解读书,十五能属文”。“有财不经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9]。”可见白居易笔下的朱陈村村民读书只是为了“徒学见是非,祗自取辛勤”。历代英明帝王都在重视农业的同时也重视农业与农耕教育。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重视农耕,贾思勰出身于半耕半读人家,他做过高阳太守,家中雇有种田的农工,撰写了《齐民要术》,其自序中介绍:“起自耕农,终于醯醢(xi hai希海,),资生之业,靡不毕书。”也就是从耕田开始经过栽培收获到农产品加工等各种生产活动,全部写进书中[10]。明代的徐光启也出身半耕半读的人家。他二十岁考中秀才,从万历九年(1581年)到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的十五年中,一直在家乡农村教书,农忙时抽出一部分时间参加劳动。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徐光启才考中进士,被点翰林,入朝为官。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徐光启因父丧守制,守制期间,在宅旁辟地,进行农业试验。守制期满还朝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徐光启因与魏忠贤有矛盾,请假回到天津,购买了数百亩荒地,垦辟为农场,继续进行农业试验。崇祯继位后,徐光启官职不断升

迁,最后授命入阁,为首辅大臣(相当于宰相)。他把长期积累的农业资料整理为《农政全书》初稿。《农政全书》是一部把个人研究成果和前人经验总结为一炉的农业科学巨著,计七十万字[11]。清朝康熙是一个文武全才的帝王,又是一个农学家。他自己在中南海丰泽园种了一块地,成功培育了一个水稻新品种“御稻米[12]”。《红楼梦》在第五十三回与七十五回中介绍的“御田胭脂米”与“红稻米粥”,用的就是康熙的“御稻米”。康、雍、乾三帝都主持让宫中画师,绘制了四十六幅耕织图,都亲笔为每幅画配诗一首,对画上内容用诗的形式,介绍了技术要点,成为实行农耕教育,图文结合样本[13]。雍正皇帝在继位后二年,就在先农坛,举行了亲耕礼,诏令各府、州、县也设先农坛,并让官员亲耕,教农种地,使耕读人家备受尊崇。曾国藩就是耕农人家走出的中兴大臣。刘学慧著书《曾国藩》,前言中说:“清嘉庆年间,湖南湘乡一个半耕半读之家生了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曾国藩[14]。这个半耕半读之家传到曾国藩已经十余代,从顺治年间起,曾家代代耕读为本,既读书又耕田。世代中有的曾考中秀才,很少考去过举人,几乎代代都做私塾先生,直到曾国藩才考取进士入朝为官。民间为耕读人家总结了一副对联“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成为耕读人家的传家宝。

3 从出土碑文看民间耕读教育

丰县王沟镇原丰西泽旧址白衣河北岸出土一墓碑,碑文题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