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笔记_高等教育出版社袁振国主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教育研究的性质和特征 (3)
第一节教育研究的性质 (3)
一、研究的经验本质 (3)
二、研究的系统过程 (3)
三、教育研究的效度(结果的精确性和推广性)
(3)
四、教育研究的信度(研究的可重复性) (3)
五、研究范式的多样性 (3)
第二节教育研究的分类 (3)
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目的不同) (3)
二、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不同) (3)
三、一般研究方法 (3)
第三节理论的作用 (3)
第四节研究过程中的活动 (3)
一、确定研究问题 (3)
二、收集资料 (3)
三、分析 (3)
四、总结结果和得出结论 (3)
第二章研究问题的确定 (4)
第一节研究问题的选择 (4)
第二节研究问题的陈述 (4)
一、常量、变量和操作性定义 (4)
二、假设与问题的陈述 (4)
三、假设的种类和形式 (4)
第三章查阅文献 (4)
第一节文献检索 (4)
第二节查阅文献活动 (4)
一、信息来源 (4)
二、图书馆 (4)
三、期刊文献 (4)
四、索引和摘要 (4)
五、教育资源信息中心(ERIC) (4)
六、元分析报告 (4)
七、《教育研究评论》 (4)
八、论文 (4)
九、辞书 (4)
第三节运用计算机检索数据库 (4)
第四节为文献综述选择研究资料 (4)
第五节筛选和总结信息 (4)
一、摘要或小结 (4)
二、组织信息 (4)
第六节解释和利用信息 (4)
一、批判性阅读 (4)
二、写综述 (4)
三、参考文献 (4)
四、准备文献目录 (4)
第四章交流研究成果 (4)
第一节研究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 (4)
一、问题的确定 (4)
二、文献综述 (4)
三、方法或步骤 (4)
四、研究的意义 (4)
五、研究计划的其他部分 (4)
第二节研究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 (5)
一、导言,包括对问题的陈述 (5)
二、文献综述 (5)
三、方法或步骤 (5)
第三节研究报告的其他部分 (5)
一、摘要 (5)
二、参考文献和文献目录 (5)
三、附录 (5)
第四节研究报告的通稿 (5)
第五节会议论文指南 (5)
第六节在论文委员会上的论文答辩 (5)
第五章评价研究报告 (5)
第一节报告中的错误和缺点的类型 (5)
第二节对研究报告主要部分的评价 (5)
一、绪论 (5)
二、文献综述 (5)
三、方法或步骤 (5)
四、结果 (5)
五、结论、建议和启示 (5)
第三节评价报告时的总体印象 (5)
第四节期刊的审稿过程 (5)
一、提出的审稿意见 (5)
二、发表标准 (5)
第五节对研究计划的评价 (5)
第六章定量研究的研究设计 (5)
第一节研究设计的目的 (5)
第二节控制变异的概念 (5)
第三节良好设计的特征 (5)
一、排除偏差 (5)
二、避免混淆 (5)
三、控制无关变量 (5)
四、检验假设时统计的精确性 (5)
第七章实验研究 (5)
第一节实验设计的含义 (5)
一、实验变量 (5)
二、“被试”一词的使用 (5)
第二节好的实验设计的标准 (5)
一、实验效度 (5)
二、实验效度的干扰因素 (6)
第三节仅施后测控制组设计(略) (6)
第四节前测—后测控制组设计(略) (6)
第五节所罗门四组设计(略) (6)
第六节因素设计 (6)
第七节重复测量设计 (6)
第八节对实验结果的解释 (6)
第九节随机性和代表性 (6)
第八章准实验研究 (6)
第一节效度问题 (6)
第二节仅施后测、非对等控制组设计 (6)
第三节前测—后测、非对等控制组设计 (6)
第四节时间系列设计 (6)
一、单组时间系列设计(无控制组) (6)
二、多组时间系列设计(有控制组) (6)
三、时间系列设计的变型(增加观测次数或插入
多次实验处理) (6)
第五节单一被试设计 (6)
一、A-B设计(内在效度最差) (6)
二、A-B-A设计 (6)
第六节行动研究与准实验研究 (6)
第九章非实验性定量研究 (6)
第一节非实验性定量研究:范围和描述 (6)
一、事后追溯研究 (6)
二、调查研究 (6)
第二节调查设计 (6)
一、纵向设计 (6)
二、横向设计 (6)
第三节调查研究方法论 (7)
第四节问卷调查 (7)
一、题目的编制 (7)
二、题目的格式 (7)
三、附信 (7)
四、问卷的格式(应吸引人、易懂) (7)
五、提高回答率的方法 (7)
六、鉴别不回答的原因 (7)
七、不完全的和可能不真实的回答 (7)
八、网络调查 (7)
第五节访谈调查 (7)
一、访谈题目 (7)
二、访谈的进行 (7)
三、错误的潜在原因 (7)
四、电话访谈 (7)
第十章定性研究的研究设计 (7)
第一节定性研究的认识论 (7)
第二节研究设计的组成 (7)
一、工作设计 (7)
二、工作假设 (7)
三、资料收集 (7)
四、资料分析和解释 (7)
五、编码 (7)
六、撰写结果——深描 (7)
第三节定性研究的设计类型 (7)
第四节透视定性研究 (7)
第五节定性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8)
第六节技术在定性研究中的运用 (8)
一、定性研究中计算机软件的功能 (8)
二、定性研究中的计算机软件 (8)
第十一章历史研究 (8)
第一节历史研究的价值 (8)
第二节历史研究中的信息来源 (8)
第三节历史研究的方法论 (8)
一、确定研究问题 (8)
二、收集和评价原始资料 (8)
三、综合信息 (8)
四、分析、解释、形成结论 (8)
第四节历史研究中的定量方法 (8)
第五节对历史研究报告的评论 (8)
第十二章人种学研究 (8)
第一节教育人种学的性质 (8)
一、现象学特征 (8)
二、整体和全局的视角 (8)
第二节人种学研究的概念图式 (8)
第三节人种学研究的过程 (8)
一、确定研究的现象 (8)
二、确定对象 (8)
三、假设的生成 (8)
四、收集资料 (8)
五、分析 (9)
六、得出结论 (9)
第四节教育人种学研究举例 (9)
第五节人种学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9)
一、信度 (9)
二、效度 (9)
第六节人种学研究的作用 (9)
第十三章混合法、建模法和德尔菲法 (9)
第一节混合法 (9)
一、混合法举例:准实验和调查 (9)
二、混合法的优势 (9)
第二节建模法 (9)
一、建模的步骤 (9)
二、建模法举例 (9)
三、建模法总结 (9)
第三节德尔菲法 (9)
一、德尔菲法的过程 (9)
二、德尔菲法的变式 (9)
三、德尔菲法举例 (9)
四、使用德尔菲法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9)
第十四章抽样设计 (9)
第一节随机样本的概念 (9)
一、随机选择和随机分配 (9)
二、随机数字表的运用 (9)
三、运用计算机进行抽样 (9)
四、抽样误差与抽样偏差 (9)
第二节抽样设计的原则 (9)
第三节分层随机抽样 (10)
第四节整群抽样 (10)
第五节系统抽样 (10)
第六节确定随机抽样样本容量的注意事项 (10)
第七节有目的抽样 (10)
一、全面抽样 (10)
二、最大差异抽样 (10)
三、极端个案抽样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