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会认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我们是如何认识别人以及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 人的心理世界与外部世界是如何联系起来的?为 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凭借经验就可以对形势 做出有效并且准确的判断?为什么在另外一些时 候,我们却未能形成对周围世界的客观了解?哪些 因素影响了我们认识他人和世界的准确性呢? 诸如此类的问题,几乎都是社会认知的研究 对象。
16
2、面部表情
保罗.埃克曼:
快活
悲哀
惊奇
懊恼 愤怒
恐惧
17
一般通过眼神、肌肉动作表现. 面部表情是一种“世界语”,其中,目光 在日常生活中作用是巨大的。 通过对人的面部表情的观察和分析,可能 了解到其内心的活动、欲望、意图和状态,借 此即可形成对他人的认识。
18
3、姿态与动作(身体语言)—体态
38
故事2:
放学后,詹姆单独一人离开教室,出了校 们,走上那一段长长的回家路。街上阳光照耀。 他沿着树阴一边走。他看见迎面走来的是前天晚 上认识的漂亮女孩,但他横过马路走进一家饮食 店。店里挤满了学生,他看到几张熟悉的面孔。 他静静地等着,直到柜台上的人注意他之后才买 了饮料,找到一张边上的桌子坐下来喝饮料。喝 完就回家了。
29
(1)光环作用(晕轮效应)
一个人被赋予了一个肯定或有价值的特征后, 会被赋予其他许多积极的特征。
30
前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博达列夫的实验

向两组大学生分别出示同一个人的照片。对 第一组的人说他是恶贯满盈的罪犯,对第二组 的人说他是大科学家。 然后请他们对照片上的人进行描述。 第一组的人说深陷的眼窝表明他有仇恨,突 出的下巴,证明他残酷无情! 第一组的人说深陷的眼窝表明他有智慧,突 出的下巴证明他意志坚强!
证明近因效应的存在。
41
关于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的 讨论
在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连续被人感知时,人 们总倾向于相信前一种信息,并对其印象较深, 即此时起作用的是首因效因; 而在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断续被人感知时, 起作用的则是近因效应 认知者在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起较大 作用,而认知者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则起较 大作用。
53
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
社会知觉 判断、评价(第一印象) 推理(归因)整体印象
54
如: 连续很多次看见某女孩都穿红色的衣服,初 步判断她喜欢红色。红色象征热情、奔放,由 此形成这个女孩是一个热情、活泼的人的印象。
55
我们有时候只看相片或只与对方说上几句话 就会形成社会印象。
56
57
58
社会印象是怎么形成的呢? 有没有规律可研究?
第二章 社会认知
1
章节导读:
莫瑞今年9月份已经升入大学四年级了。他近来 开始关注就业信息了,并投出了一些简历。昨天他 第一次得到公司面试的通知,今天上午坐了一个多 小时的公共汽车后,他终于来到了这家他不太熟悉 的公司。这家公司在他原来的印象中是一家比较有 规模的独资企业,他多次在报纸上看到这家企业的 产品广告。但是,他很快发现这家企业的办公场所 还是比较朴素的,甚至有些陈旧。他趁等待面试的 时候东张西望,发现大办公室里一派繁忙的景象, 似乎公司的业务很红火,偶尔有两个人也向他这边 张望并低头笑语,他想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
39
詹姆是一个怎样的人:
把两个故事进行组合,让四个小组的人分别读: 读故事的方式: 只读故事一 只读故事二 先读故事一,再读故事二 先读故事二,再读故事一 认为外向: 95% 3% 78% 18%
40
卢钦斯的实验(二)
读了故事1后让被试去做其他事,如做数学 题或听故事,然后再读故事2,实验结果正好 与实验(一)相反。
65
66
67
68
你们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69
3)中心特性作用 阿希的研究表明,构成印象的各种信息资料, 在实际的印象形成过程中所占的比重是不一样 的。 有些特性信息更有分量!这些具有重大影响 力的特性被称为“核心特性”。
70
请你说出你对以下这个人的印象
他精干、健谈、热情、机智、进取、有说服 力。
13
★ (一)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 1、外表:外貌和仪表 2、面部表情:眼神、肌肉动作 3、姿态与动作 4、辅助语言
14
1、外表
在人际认知的过程中,首先就会注意到认 知对象的外表。 (1)外貌: 外貌侧重于长相、身材等生理特征 (2)仪表: 仪表主要指服饰、发型等。
15
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 著名影星索菲亚﹒罗兰说:“你的服饰往往 表明你是哪一类人物,它们代表你的个性,一个 与你会面的人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根据你的衣着判 断你的为人”
3
莫瑞在这次面试中经历了许多典型的社会认知 过程。 所谓“社会认知”是研究人们如何从环境中获取 信息,并如何形成推理的过程。有关社会认知方面 的研究主要包括人们如何对他人、社会团体、社会 角色以及人们自身经验作出判断。

4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会认真分析自己是如 何做出以上判断的,事实上,做出社会判断的过程 比我们所能想象的要复杂的多。 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面临这样的情 况,我们所获得的信息有时不完整,有时模糊不 清,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在复杂的社会认知过程 中,我们还要面临大量需要加工的复杂社会信息。 我们将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并最终做出一个恰当的 判断呢?
45
霍尔(E.hull)
1、亲昵区
46
2、个人区
47
3、社会区
48
4、公众区
49
2、背景参考
对象所处的场合、背景成为判断人的参考系 统。
51
这一节学习了影响认知人的三大因素:
认知者因素 认知对象因素 认知情景因素
52
第四节 印象的形成
印象指认知主体对他人外部特征、内在性格的判 断和认识。
9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 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观察、了解他人外在 特征,通过判断推理,认识其内在属性的心理活动 过程。 感知特征 判断、推理 做出行为反应
10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1、互动性 认知主体与客体处于对等的主体地位。 不仅认知客体会影响认知主体 认知主体也会影响认知客体 双向影响
71
请说出你对另一个人的印象
他机智、冷酷、健谈、有说服力、进取、精干
72

说明热情、冷酷在对人的认知中起中心特性 的作用。
73
2、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
安德森通过实验提出了印象形成的模式 (1)增加模式 (2)平均模式 (3)加权平均模式
74
(1)增加模式
安德森发现人们有些时候对人形成印象是以 特性价值的总和为依据。 如招聘员工时,主考官发现一名应聘者经验 丰富,并且做事细致,但同时也不修边幅、有 些自负,每项满分10分,他给的分数如下: 经验+10分,细致+8分,不修边幅-5,自负-4 分。加起来共+9分,可以录用。
体态是指个体身躯各部位表现于外的状 态,又分为静态的和动态的两种。 如点头、招手、捏手、身体姿势
19
20
艾伯特﹒梅瑞宾发现,人们在面对面交 谈时,有声部分低于35%,而65%的交际信 号是无声的。
21
4、辅助语言
指人们说话时的音量、音调、变音转 调、停顿、沉默等现象。 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请你用不同的方式说: “你过来” 它们能够充分体现一个人的性格及其 他心理特征,通过对人的言语活动的分 析,也能有助于对人的性格和态度的认 识。

6
第二章
社会认知
本章要掌握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认知概述 二、对他人的知觉 三、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断
7
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
问题: 我们是怎么认识他人?
我们该如何行动?
8
一个穿着花衬衫、格子裤、戴巨大蛤蟆镜的 人向你走来„„.你会? 他帮助一个盲人过街,你会? 他向人推销日用品,你会?
22
(二)对性格的认知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 行为方式 。 要深层次了解一个人,可以从了解他的行动特 点入手: 有什么行动 如何行动 效果怎样
23
(二)对性格的认知
观念 态度 意志 情感 行为方式
通过与他人交往
24
(三)通过了解人际关系来认知人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25
第三节

2
正思忖间,有人叫他到人力资源经理室去。人力 资源经理是一位中年职业女性,她看起来非常精 明强干,她很有礼貌地请他坐下并介绍自己,然后
开始向他询问问题,之后她还向他介绍了这家公司
很有吸引力的薪酬福利。但是,莫瑞后来却有点心 不在焉了,他在想这位人力资源经理对他的态度究
竟如何,以及这家公司是否适合自己。
37
卢钦斯关于首因效应及近因效应的 实验(1957年)
故事1:
詹姆走出家门去买文具。他和两个朋友一起走 在阳光明媚的街上,边走边晒太阳,走进文具店, 里 面挤满了人。他一边等着引起店员的注意,一边和 熟 人交谈起来。买了文具出门时,他又停下来与刚进 门 的一位同学聊了几句。离开商店后,他向学校走去, 路上遇见了前一晚上别人介绍他认识的女孩。与她 谈 了一会儿,然后离开她去学校。
31
(2)相似假定作用(投射效应) 人喜欢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处。
32
(3)类化原则(刻板印象) 认知者总是按一定的标准将他人分类,把他人 归属于一些预设好的群体范畴中,达到迅速认识人 的目的。
33
(4)积极偏见(仁慈效应,宽大效应) 认知者对人进行评价时表达积极肯定的估价 往往多于消极否定的估价的现象称为积极偏见, 又叫宽大效应。
59
1、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
1)评价的中心性 2)印象的一致性 3)核心特性的作用
60
对姚明的印象?
61
请谈一下你对你家过去的一个邻的印象。
62
1) 评价的中心性
奥斯古德等人在实验中发现,被试一般用于 描述对他人印象的形象词主要涉及到三个基本 向度,即评价(好-坏)、力量(强-弱)、活 动(积极-消极)。 其中评价是最重要的向度。
76
(3)加权平均模式
42
二、认知对象因素
1、魅力: 2、知名度 3、自我表演(印象整饰) 人们有意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各种印象的过 程称为印象整饰。
43
三、认知情境因素 1、空间距离 2、背景参考
44
1、空间距离 如果你上车时只有最后一排有座位,两边靠 窗坐了人,你会------? 你去阅览室看书,很多空位时,你会------? 当你看到两个人在低声私语,你会有什么判 断?
75
(2)平均模式
有些人在总体印象的形成上并不是简单地把 他人的多种特征的评价分值累加,而是将各个特 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 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 文化素养高(2分);穿着整洁、漂亮(1 分);跳舞好看(1分);性格文静(1分) 另一位邻居:友善(总是与你微笑打招呼) (3分)。
34
(5)隐含人格 在认知中人们依据自己固有的人格模式对人 的人格进行判断,推测他必然具备另一些人格特 性的现象。 如,看见某人在逗小孩玩,一般认为他乐 观、有爱心、有亲和力等人格特征。
35
(6)首因效应 也称第一印象,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 印象。第一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
36
(7)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指对人的最后的印象。
63
罗森伯格等人的研究中进一步对评价范围作 了区分,在评价时人们一般是根据社会特征和 智慧特征来评价他人。 汉密尔顿发现,提供较多的社会特性,会影 响人们“喜欢与否”的判断;而提供较多的智 慧特征,则会影响“是否尊重”的评价。
64
2)印象的一致性 在形成有关对他人的印象时,人们似乎倾向 于对不同的特质形成较为一致的评价。人们一 般不会把一个人看成性格充满矛盾的个体。
11
2、间接性
3、完形特征 既好又坏
既诚实又虚伪
既热情又冷淡 在认知过程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客 体各方面特征的材料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印 象。 特征矛盾时,总想知道原因。
12
第二节

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
(一)外部特征的认知 (二)性格的认知 (三)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的认知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一、认知者因素 二、认知对象因素 三、认知情境因素
26
一、认知者因素 1、原有知识、经验 2、价值观念 3、情感状态
27
4、认知偏差: 包括偏态的认知、情感、行为倾向
28
常见的社会知觉偏差:
(1)光环作用 (2)相似假定作用 (3)类化原则 (4)积极偏见 (5)隐含人格 (6)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