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摘要:本文通过对公司的治理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研究目前状况下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及其与绩效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对策对之进行改善。
关键字:公司治理结构公司业绩影响
一、理论简介:
公司治理理论认为,“公司治理以现代公司为主要对象,以监督与激励为核心内容”;“公司治理不仅仅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中对经营者的监督与制衡作用,也强调如何通过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来保证公司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从而维护公司多方面利害相关者的利益”。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理论上我们认为,狭义上的公司治理主要是指公司的股东,董事及经理层之间的关系。广义上,公司治理还包括公司与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客户、供应商、债权人、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及有关法律、法规等。
公司治理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从具体形式来看,公司治理结构一般指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构成的公司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其目的在于控制公司的经营活动不偏离企业的长远规划和最终目标,提高企业绩效。此外,企业的生存还依赖于内外部环境中其他相关利益者的支持和约束,包括企业雇员、债权人、工会、社会组织、国家行政机关等等。
因此,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上述4个相关的利益主体在权力上的分配和利益的协调,以及相应的激励与约束体制的建立。在此,将公司治理结构划分为股东、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各方利益相关者这4个主要主体,再分析目前国内企业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它们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二、企业面临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
1、股东大会
股东大会在企业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决定着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机会,对董事会的报告进行审议批准,公司的重大决策都需经过股东大会的批准。
目前我国股东大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股东大会的职权难以落实,尤其是中小股东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股东的提案权常常受到限制;股东的表决权也有待规范;信息披露不充分,使得股东难以了解真实的企业运营状况。
2、董事会
董事和董事会在企业中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召集股东大会并向股东大会报告工作,决定公司的运营方案,对公司的内部管理机构设置进行决策,同时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董事会制度在我国企业的经营中存在各种问题,其中突出的有以下几点:首先,董事提名受到地方政府的支配,经常用于安排分流的机关干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决策效率。其次,关联交易众多,使得公司资产重组的透明度降低。最后,决策程序缺乏独立性,延长了公司的决策时间,不利于公司决策的有效执行,可能延误市场的有利时机。
3、经理层
总经理既是公司高级管理层的代表,是董事会聘任的日常企业经营刮了的负责人,受雇于董事会,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经营企业,行使职权并承担责任。主要职权是主持古寺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拟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和具体规章等。
目前在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这一问题上有较大争议。支持者认为,若是兼任可以为公司提供更统一的战略方向,并且企业战略的实施有一人担任,能更有力的控制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股东的利益和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反对者认为,不同的权力主体之间权力边界清楚,责权明确,并能相互制衡。权变理论认为,不必对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兼职做出统一规定,可以给企业自由度,让企业根据自身的具体状况,在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兼职中做出选择。
4、其他利益相关者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众多的利益相关者。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是否能够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形成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协同效应。
三、各相关利益者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股东是公司治理结构中拥有最高权力的利益相关主体,企业中所有的治理机制也都应该以维护股东利益为目标。公司的股权结构越分散,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有效监督程度越低,对公司绩效可能越有不利的影响。从总体上来说,股东对提升企业绩效和价值的影响力相对于董事会和经理层来说更加趋于宏观和间接。股东中持有较大比例股份的大股东和机构股东会比小股东更
有动机去监督管理者作出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决策,从而对公司的绩效实现过程施加影响。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绩效的负面作用。大股东往往为了自身利益得到保障而不惜牺牲小股东利益,或者为了分散自己的投资风险而分散投资,这样一来,风险得到了分散,但是投资也不能集中于一家公司,他们对公司的经营管理绩效的关注度也会降低。
董事会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主要通过为经理层提供建议、顾问和积极参与公司经营管理战略方针的制定过程来实现。从微观管理角度讲,董事会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手段还包括对公司战略实施过程的控制。这可以通过董事会对于公司经营管理的事前控制体现出来。董事会的消极作用同样是不容忽视的。根据委托代理理论,董事会是股东的代理人,代表股东利益,是降低经理层代理成本的重要机构。但是,这种代理关系使得董事会与其委托人——股东之间也出现了代理成本。机会主义另他们不会按照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进行决策。而经理层也利用各种手段控制董事会。这样董事会对经理层的约束机制就会被破坏,损害公司与股东的利益,结果就是公司的经营决策与公司的绩效和长期战略相背离。
经理层作为公司治理结构链条上的中心环节,其特殊地位决定了他们是公司内外部信息的接收中心和过滤、发送中心,经理层比其它任何环节都更了解公司整体的资源使用情况、经营业绩情况。虽然理论上经理层只是战略的执行人,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地位,他们对公司的影响与不止这些,很多具体的经营战略决策最终要由经理层来做出,一些重大的决策也是董事会与经理层协商并共同制定。经理层的风格往往会左右公司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方向。由此可以看到经理层在公司经营管理和绩效实现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企业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协作关系成为企业重要的资源之一,对企业绩效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仅仅将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公司治理的原则是不够的,需要更加着重考虑企业所有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这样有利于公司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公司的绩效实现和长远发展。
三、应对措施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各个主要主体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公司的决策和发展,从而最终影响到公司的绩效。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措施对公司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引导、制约,尽量降低其不利影响,扩大他们与公司的共同利益。
首先,我们应该对公司内部的各管理层进行有效的权力配置。实践证明,公司的权力是可以进行有效的模式化配置的。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的利益均衡和权力配置实际上就是建立公司的政治机制。在约翰·庞德(2001)看来,公司治理围绕权力而展开,他把权力集中于管理层(经理层)的治理称为“管理型公司”,而需要各种利益人的力量共同分享权力并形成均衡的治理称为“治理型公司”。同时,他还提出新的政治机制应该成为公司治理的出路,也即让经理之外的其他利益人积极参与到公司的决策和权力分享之中。其次,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降低国有股的比重,从分散股权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再次,进一步完善组织结构的构建。如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等。最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外部环境。一、促进控制权市场的完善,一个完善的控制权市场能够较好的激励经营者努力提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