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与史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生尝说 “: 陆子静 (即陆九渊) 、杨敬仲 (即杨 简) 自是十分好人 , 只似患净洁病 底 。又 论 说 道 理 ,恰似闽中贩私盐底 ,下面是私盐 ,上面以鲞鱼 盖之 ,使人不觉 。”盖谓其本是禅学 ,却以吾儒说话 遮掩 。⑧
金溪之学 (指陆氏之学) 虽偏 ,然其初犹是自 说其私路上事 ,不曾侵过官路来 。 ……今永嘉 (指 永嘉事功之学) 又自说一种学问 ,更没头没尾 ,又 不及金溪 。⑨
二 、朱熹视史学为经学的附庸
经过殷周长时期积累 ,源自巫史文化的我国古代 史学在春秋战国秦汉时形成为第一个高潮 《, 史记》就 是这个时期最为优秀的代表作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史 学的第一个大师 。司马迁虽然与他父亲司马谈“先黄 老 、后六经”有所不同 ,对孔夫子及其代表的儒家是尊 敬的 ,将由前此官府 (主要是史官) 编篡成功的“六艺” 即六经 ,作为引用古代载籍的一个“考信”的标准 。司 马迁这样做 ,既是对历史的尊重 ,也是坚持史学为一门 学科而无任何依附于孔夫子或儒家的意图 。
伯恭子约宗太史公之学 ,以为非汉儒所及 ,某 尝痛与之辨 。子由 (即苏辙)《古史》言马迁“浅陋 而不学 ,疏略而轻信”。此二句最中马迁之失 ,伯 恭极恶之 。《古史序》云 “: 古之帝王 ,其必为善 ,如 火之必热 ,水之必寒 ;其不为不善 ,如驺虞之不杀 , 窃脂之不谷 。”此语最好 。某尝问伯恭 “: 此岂马迁 所能及 ?” 朱熹之所以如此称赞苏辙的这几句话 ,在于由此论证 程朱系统的“王霸义利”学说“三代以道行”而已 ! 朱熹 之所以贬抑司马迁则在于 :
朱熹之与史学 ,论述不能算少 ,但值得探讨的问题 依然甚多 。这篇短文仅提出如下三点 ,即 :朱熹对史学 持有贬抑态度 ;朱熹视史学为经学的附庸 ;朱熹对历史 人物的评论有其独到的见解 ,值得重视 。下面对这三 点分别予以论述 ,以供研究朱熹史学的参考 。
一 、朱熹对史学的贬抑
我国古代史学源远流长 ,来自殷周之世的巫史文 化 ,是最早的官学 。而所谓的六经亦即儒经是由殷周 时代的史官编纂而成 ,可以说是巫史文化的产物 。博 学如朱熹者 ,却数典忘祖 ,对史学采取了贬抑态度 。朱 熹之所以对史学采取贬抑态度 ,则是程系理学与浙东 事功派在思想领域里对立的一个结果 。
和”。 在朱熹派理学成为显学的同时 ,在它身旁又突兀
而起的是浙东事功派 。这个学派 , 入经出史 , 面向实 际 ,强调经世致用 ,反对空疏无用的道德性命之学亦即 理学 。金华吕祖谦 、永嘉郑伯罴 ,是从理学转向事功之 学的过渡人物 ,薛季宣 、陈亮 、陈傅良 、叶适则是这个学 派的代表人物 。这些人物在史学上都有自己独到的探 索 ,对道学都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批判 。其中的陈亮 ,则 同朱熹短兵相接 ,在“王霸义利之辨”中 ,以其锋利的言 词 ,直指朱熹要害 ,迫使朱熹支吾其词 ,难以对答 ! 浙 东事功之学同朱熹系理学形成了尖锐的对立 。
东莱聪明 ,看文理却不子细 。 ……缘他先读 史多 ,所以看粗著眼 。
伯恭于史分外子细 ,于经却不甚理会 。 伯恭要无不包罗 ,只是扑过 ,都不精 。《诗·小 序》是他看不破 。 伯恭说义理 ,太多伤巧 ,未免杜撰 。 陈同父 (陈亮) 纵横之才 , ……今来伯恭门人 亦有为同父之说者 ,二家打成一片 。③ 叶正则 (叶适) 说话 ,只是杜撰 。看他《进卷》, 可见大略 。 叶正则作文论事 ,全不知些著实利害 ,只虚 论。 浙东事功派代表人物无不遭到朱熹的抨击 ,其中陈亮 被朱熹视作“在利欲胶漆盆中”,是由于陈亮讲功利讲 得最多 。 朱熹不仅“以经为本”、“先经后史”贬抑史学 ,更加 严重的是 ,朱熹甚至彻底抹杀史学的功能 : 问东莱之学 。 ……义刚曰 “: 他也是相承那江 浙间一种史学 , 故恁地 。”[ 朱熹 ] 曰 :“史 甚 么 学 ? 只是见得浅 。”④
由于浙东事功派入经出史 ,从史学中形成为自己 的事功思想 ,因而对《史记》, 对司马迁 , 就格外尊崇 。 然而 ,这却激起了朱熹的极大不满 :
先生 (朱熹) 问 :“向见伯恭 ,有何说 ?”曰 :“吕 丈劝令看史 。”曰 “: 他此意便是不可晓 。 ……伯恭 动劝人看《左传》、迁《史》,令子约 (吕祖俭) 诸人抬 得司马迁不知大小 ,恰比孔子相似 !”⑥ 朱熹对苏轼苏辙兄弟可以说是深恶痛绝的 (我在《苏轼 “蜀学”与程颐“洛学”在思想领域中的对立》⑦一文中曾 经涉及 ,兹不多赘) 。诟詈这两兄弟“肆无忌惮”。可是 由于苏氏兄弟都对司马迁不敬 ,于是朱熹立即予以援 引 ,并由此批评尊奉司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吕祖谦吕祖俭兄弟 :
程颢程颐所创建的理学 ,在北宋时期是民间的无 甚影响的小学派 。可是 ,经过南宋初年四十多年的发 展 ,到乾道 、淳熙之际 (1173 —1174) 却成为学术上的暴 发户 ,跃居为占主导地位的显学 。陈亮在《钱叔因墓碣 铭》一文中记述道 :
绍兴辛巳 、壬午之间 (绍兴 31 至绍兴 32 年) , 余以极论兵事 ,为一时名公巨臣之所许 ,而反授以 《中庸》《、大学》之旨 ,余不能识也 ,而复以古文自 诡于时 。道德性命之学亦渐开矣 。不四五年 ,广 汉张 敬夫 、东莱吕祖谦伯恭 ,相与上下其论 ,而 皆有列于朝 。新安朱熹元晦讲之武夷 ,而强立不 反 ,其说遂以行 而 不 可 遏 止 。齿 牙 所 至 , 嘘 枯 吹 生 ,天下之学士大夫贤不肖 ,往往系其 意 之 所 向 背 ,虽心诚不乐而亦阳相应和 。若余非不愿附 ,而 第其品级不能高也 ,余亦自咎其有所不讲 ,而不敢 怨 。① 这段文字突出反映了朱熹在乾道淳熙年间道学三家鼎 立中的特殊地位 ,特别是在“齿牙所至 ,嘘枯吹生”诸句 之后 ,朱熹派道学以其咄咄逼人之势 ,使天下学士大夫 唯朱 熹 之 马 首 是 瞻 , 即 使“心 诚 不 乐”, 也 要“阳 相 应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朱熹出自于维护道学的立 场 ,必然要反对浙东事功派 ,而浙东事功派以史学为其 看家的学问 ,朱熹就以史学为靶子而给以不遗余力的 压抑 。
朱熹对史学的压抑 ,首先是抬高经学的地位 ,他认 为 “: 读书须是以经为本 ,而后诸史”②。并根据以经为 本 、先经后史的原则对吕祖谦 、陈亮等进行了抨击 :
迁之学 ,也说仁义 ,也说诈力 ,也用权谋 ,也用 功利 ,然其本意却只在于权谋功利 。 ……圣贤以 《六经》垂训 ,炳若丹青 ,无非仁义道德之说 。今求 义理不于《六经》,而反取疏略浅陋之子长 ,亦惑之 甚矣 ! 朱熹不但贬抑司马迁 ,而且连前于司马迁的又一史学 名著《左传》,亦在其贬抑之列 :
木之又问 “:《左氏传》合如何看 ?”曰 “: 且看他 记载事迹处 。至如说道理 ,全不似《公》《、谷》。要 知左氏是个晓了识利害底人 ,趋炎附势 。 ……大 率《左传》只道得祸福利害底说话 ,于义理上全然 理会不得 。” 朱熹给左丘明扣上“趋炎附势”的帽子 《, 左传》从根本 上被否定了 。朱熹之所以贬抑司马迁 、左丘明 , 否定 《史记》《、左传》,依然是在于论证程朱系理学的三代以 下 、汉唐以霸道把握天下这一命题 。归纳上述 ,朱熹之 颂扬苏辙的《古史序》,贬抑司马迁 、左丘明 ,是用来论 证程朱系统的历史倒退论的历史观 ! “鹅湖之会”上陆九龄九渊兄弟面折朱熹 ,朱熹对 此耿耿于怀 。对朱熹来说 ,陆氏兄弟的“禅学”自然是 厌恶的 ,但是对于蒸蒸日上 、声势日振的永嘉永康之学 则更是怵目惊心 ,震惧不已的 :
9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先生说 “: 看史只如看人相打 ,相打有甚好看 处 ? 陈同父一生被史坏了 。”直卿言 “: 东莱教学者 看史 ,亦被史坏 。”⑤ 由于朱熹贬抑史学 、无视抹杀史学的功能 ,因而在其后 的理学门徒中成批地出现冬烘无知之辈 ,与此有着不 可分的密切关系 。
孔子因鲁史作《春秋》,以为万世之法 ;朱子因 司马氏通鉴作《纲目》,以正百王之统 。此天地之 经 ,君臣之义 ,而圣贤之心也 。 接着 ,作者引证朱熹纠正司马光有关曹魏元魏的做法 并加以称颂 :
曹氏亲受汉禅 ,威加中国 ,卒不能夺诸葛孔明 汉贼之分 ;元魏据有中国 ,行政施化 ,卒不能绝区 区江左之晋而继之 。此万世之至公而不易焉者 。 据此可见 ,揭 斯也把朱熹的《纲目》看作是“继《春秋》 而作”的 λω。 由于朱熹把《通鉴纲目》作为他的理学体系的一个 组成部分 ,用来宣扬伦理纲常 、维护封建秩序 ,适应了 元明清时期的社会需要 ,它也就受到这一时期封建士 大夫的关注 ,并因此获得康熙帝“御批”的“殊荣”而列 诸《四库全书》中 。
10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基础上 “, 别以义例 ,增损隐括”编篡成功的 。朱熹在为 是书写出的序言中说 :
若两 公 述 作 之 本 意 , 则 有 非 区 区 所 敢 及 者 。 虽然岁周于上 ,而天道明矣 ; 统正于下 ,而人道定 矣 ;大纲概举 ,而 鉴 戒 昭 矣 ; 众 目 毕 张 , 而 几 微 著 矣 。是则凡为致知格物之学者 ,亦将慨然有感于 斯 ,而两公之志 ,或庶乎其可以默识矣 。⑩ 对司马光“述作之本意”,朱熹说“非区区所敢及”,这是 故作谦让之词 。实际上 ,在华夷之防 、正统之辩等重大 原则问题上 ,朱熹并不赞同司马光的看法 ,而予以改 正 ,如贬抑曹魏 、而以蜀汉为正统 ,贬抑元魏而以偏安 一隅的东晋为正统 。朱熹的这部《纲目》是以正名分 、 齐人伦为其旨归 ,因而后人认为朱熹的《纲目》是继孔 夫子的《春秋》的一部著作 。南宋末年的王柏在《凡例 后语》中说 :
朱子推 矩之道 ,寓权衡之笔 。 ……而大经 大法所以扶天伦 ,遏人欲 ,修百王之轨度 ,为万世 之准绳 。 ……纲目义例益精密 ,乱臣贼子真无所 匿其形矣 。 根据上面论述 ,王柏给《纲目》作出如下的结论 “: 开历 古之群蒙 ,极经世之大用 ,谓之《续春秋》亦何愧焉 。”λϖ 元代的揭 斯在《通鉴纲目书法序》上把朱熹的 《纲目》与孔子《春秋》并列 ,称 :
朱熹与史学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 漆 侠
朱熹是南宋最为广博的一个学者 ,不仅是理学的 集大成者 ,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而且在经学 、史学 、文 学等许多方面 ,都作出了这样和那样的贡献 。朱熹虽 然不能像王安石一样代表先进思想而成为一代学术的 代表者 ,但就博学而论 ,可以作为南宋一代的翘楚 。
江西之学只是禅 ,浙学却专是功利 。禅学后 来学者摸索一上 ,无可摸索 ,自会转去 。若功利 , 则学者习之 ,便可见效 ,此意甚可忧 !
陈同父学已行到江西 ,浙人信向已多 。家家 谈王伯 ,不说萧何张良 ,只说王猛 ;不说孔孟 ,只说 文中子 (即王通) 。可畏 ! 可畏 ! 根据这一形势 ,朱熹看到陆九渊与自己的分歧是理学 内部的事情 ,可以放到一边 ,而把火力集中到浙东事功 派 ,集中到功利主义 。于此可见 ,朱熹的思想嗅觉是极 其灵敏的 ,对理学非理学的界限极其清楚 ,而以此界限 为基础的恩怨 ,谁是主要的对立面也是极其分明的 。 综合以上的叙述 ,朱熹所代表的理学正统派以浙 东事功派作为其思想领域中主要对手 ,而这个主要对 手的功利主义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史学 ,于是朱熹就溯 流探源 ,对司马迁《史记》甚至还捎带上《左传》极尽其 武断歪曲之能事 ,以反对史学 。朱熹的这个做法是否 要彻底否定并进而销毁史学 ? 倒也不是 ,朱熹的意图 是 ,把史学视作经学的附庸 ,更加具体地说 ,把史学作 为为理学服务的一个工具 。这一点 ,早在他乾道壬辰 (1172) 年完成的《资治通鉴纲目》一书中即有所反映 。 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是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和胡安国绍兴年间完成的《资治通鉴举要补遗》二书的
金溪之学 (指陆氏之学) 虽偏 ,然其初犹是自 说其私路上事 ,不曾侵过官路来 。 ……今永嘉 (指 永嘉事功之学) 又自说一种学问 ,更没头没尾 ,又 不及金溪 。⑨
二 、朱熹视史学为经学的附庸
经过殷周长时期积累 ,源自巫史文化的我国古代 史学在春秋战国秦汉时形成为第一个高潮 《, 史记》就 是这个时期最为优秀的代表作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史 学的第一个大师 。司马迁虽然与他父亲司马谈“先黄 老 、后六经”有所不同 ,对孔夫子及其代表的儒家是尊 敬的 ,将由前此官府 (主要是史官) 编篡成功的“六艺” 即六经 ,作为引用古代载籍的一个“考信”的标准 。司 马迁这样做 ,既是对历史的尊重 ,也是坚持史学为一门 学科而无任何依附于孔夫子或儒家的意图 。
伯恭子约宗太史公之学 ,以为非汉儒所及 ,某 尝痛与之辨 。子由 (即苏辙)《古史》言马迁“浅陋 而不学 ,疏略而轻信”。此二句最中马迁之失 ,伯 恭极恶之 。《古史序》云 “: 古之帝王 ,其必为善 ,如 火之必热 ,水之必寒 ;其不为不善 ,如驺虞之不杀 , 窃脂之不谷 。”此语最好 。某尝问伯恭 “: 此岂马迁 所能及 ?” 朱熹之所以如此称赞苏辙的这几句话 ,在于由此论证 程朱系统的“王霸义利”学说“三代以道行”而已 ! 朱熹 之所以贬抑司马迁则在于 :
朱熹之与史学 ,论述不能算少 ,但值得探讨的问题 依然甚多 。这篇短文仅提出如下三点 ,即 :朱熹对史学 持有贬抑态度 ;朱熹视史学为经学的附庸 ;朱熹对历史 人物的评论有其独到的见解 ,值得重视 。下面对这三 点分别予以论述 ,以供研究朱熹史学的参考 。
一 、朱熹对史学的贬抑
我国古代史学源远流长 ,来自殷周之世的巫史文 化 ,是最早的官学 。而所谓的六经亦即儒经是由殷周 时代的史官编纂而成 ,可以说是巫史文化的产物 。博 学如朱熹者 ,却数典忘祖 ,对史学采取了贬抑态度 。朱 熹之所以对史学采取贬抑态度 ,则是程系理学与浙东 事功派在思想领域里对立的一个结果 。
和”。 在朱熹派理学成为显学的同时 ,在它身旁又突兀
而起的是浙东事功派 。这个学派 , 入经出史 , 面向实 际 ,强调经世致用 ,反对空疏无用的道德性命之学亦即 理学 。金华吕祖谦 、永嘉郑伯罴 ,是从理学转向事功之 学的过渡人物 ,薛季宣 、陈亮 、陈傅良 、叶适则是这个学 派的代表人物 。这些人物在史学上都有自己独到的探 索 ,对道学都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批判 。其中的陈亮 ,则 同朱熹短兵相接 ,在“王霸义利之辨”中 ,以其锋利的言 词 ,直指朱熹要害 ,迫使朱熹支吾其词 ,难以对答 ! 浙 东事功之学同朱熹系理学形成了尖锐的对立 。
东莱聪明 ,看文理却不子细 。 ……缘他先读 史多 ,所以看粗著眼 。
伯恭于史分外子细 ,于经却不甚理会 。 伯恭要无不包罗 ,只是扑过 ,都不精 。《诗·小 序》是他看不破 。 伯恭说义理 ,太多伤巧 ,未免杜撰 。 陈同父 (陈亮) 纵横之才 , ……今来伯恭门人 亦有为同父之说者 ,二家打成一片 。③ 叶正则 (叶适) 说话 ,只是杜撰 。看他《进卷》, 可见大略 。 叶正则作文论事 ,全不知些著实利害 ,只虚 论。 浙东事功派代表人物无不遭到朱熹的抨击 ,其中陈亮 被朱熹视作“在利欲胶漆盆中”,是由于陈亮讲功利讲 得最多 。 朱熹不仅“以经为本”、“先经后史”贬抑史学 ,更加 严重的是 ,朱熹甚至彻底抹杀史学的功能 : 问东莱之学 。 ……义刚曰 “: 他也是相承那江 浙间一种史学 , 故恁地 。”[ 朱熹 ] 曰 :“史 甚 么 学 ? 只是见得浅 。”④
由于浙东事功派入经出史 ,从史学中形成为自己 的事功思想 ,因而对《史记》, 对司马迁 , 就格外尊崇 。 然而 ,这却激起了朱熹的极大不满 :
先生 (朱熹) 问 :“向见伯恭 ,有何说 ?”曰 :“吕 丈劝令看史 。”曰 “: 他此意便是不可晓 。 ……伯恭 动劝人看《左传》、迁《史》,令子约 (吕祖俭) 诸人抬 得司马迁不知大小 ,恰比孔子相似 !”⑥ 朱熹对苏轼苏辙兄弟可以说是深恶痛绝的 (我在《苏轼 “蜀学”与程颐“洛学”在思想领域中的对立》⑦一文中曾 经涉及 ,兹不多赘) 。诟詈这两兄弟“肆无忌惮”。可是 由于苏氏兄弟都对司马迁不敬 ,于是朱熹立即予以援 引 ,并由此批评尊奉司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吕祖谦吕祖俭兄弟 :
程颢程颐所创建的理学 ,在北宋时期是民间的无 甚影响的小学派 。可是 ,经过南宋初年四十多年的发 展 ,到乾道 、淳熙之际 (1173 —1174) 却成为学术上的暴 发户 ,跃居为占主导地位的显学 。陈亮在《钱叔因墓碣 铭》一文中记述道 :
绍兴辛巳 、壬午之间 (绍兴 31 至绍兴 32 年) , 余以极论兵事 ,为一时名公巨臣之所许 ,而反授以 《中庸》《、大学》之旨 ,余不能识也 ,而复以古文自 诡于时 。道德性命之学亦渐开矣 。不四五年 ,广 汉张 敬夫 、东莱吕祖谦伯恭 ,相与上下其论 ,而 皆有列于朝 。新安朱熹元晦讲之武夷 ,而强立不 反 ,其说遂以行 而 不 可 遏 止 。齿 牙 所 至 , 嘘 枯 吹 生 ,天下之学士大夫贤不肖 ,往往系其 意 之 所 向 背 ,虽心诚不乐而亦阳相应和 。若余非不愿附 ,而 第其品级不能高也 ,余亦自咎其有所不讲 ,而不敢 怨 。① 这段文字突出反映了朱熹在乾道淳熙年间道学三家鼎 立中的特殊地位 ,特别是在“齿牙所至 ,嘘枯吹生”诸句 之后 ,朱熹派道学以其咄咄逼人之势 ,使天下学士大夫 唯朱 熹 之 马 首 是 瞻 , 即 使“心 诚 不 乐”, 也 要“阳 相 应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朱熹出自于维护道学的立 场 ,必然要反对浙东事功派 ,而浙东事功派以史学为其 看家的学问 ,朱熹就以史学为靶子而给以不遗余力的 压抑 。
朱熹对史学的压抑 ,首先是抬高经学的地位 ,他认 为 “: 读书须是以经为本 ,而后诸史”②。并根据以经为 本 、先经后史的原则对吕祖谦 、陈亮等进行了抨击 :
迁之学 ,也说仁义 ,也说诈力 ,也用权谋 ,也用 功利 ,然其本意却只在于权谋功利 。 ……圣贤以 《六经》垂训 ,炳若丹青 ,无非仁义道德之说 。今求 义理不于《六经》,而反取疏略浅陋之子长 ,亦惑之 甚矣 ! 朱熹不但贬抑司马迁 ,而且连前于司马迁的又一史学 名著《左传》,亦在其贬抑之列 :
木之又问 “:《左氏传》合如何看 ?”曰 “: 且看他 记载事迹处 。至如说道理 ,全不似《公》《、谷》。要 知左氏是个晓了识利害底人 ,趋炎附势 。 ……大 率《左传》只道得祸福利害底说话 ,于义理上全然 理会不得 。” 朱熹给左丘明扣上“趋炎附势”的帽子 《, 左传》从根本 上被否定了 。朱熹之所以贬抑司马迁 、左丘明 , 否定 《史记》《、左传》,依然是在于论证程朱系理学的三代以 下 、汉唐以霸道把握天下这一命题 。归纳上述 ,朱熹之 颂扬苏辙的《古史序》,贬抑司马迁 、左丘明 ,是用来论 证程朱系统的历史倒退论的历史观 ! “鹅湖之会”上陆九龄九渊兄弟面折朱熹 ,朱熹对 此耿耿于怀 。对朱熹来说 ,陆氏兄弟的“禅学”自然是 厌恶的 ,但是对于蒸蒸日上 、声势日振的永嘉永康之学 则更是怵目惊心 ,震惧不已的 :
9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先生说 “: 看史只如看人相打 ,相打有甚好看 处 ? 陈同父一生被史坏了 。”直卿言 “: 东莱教学者 看史 ,亦被史坏 。”⑤ 由于朱熹贬抑史学 、无视抹杀史学的功能 ,因而在其后 的理学门徒中成批地出现冬烘无知之辈 ,与此有着不 可分的密切关系 。
孔子因鲁史作《春秋》,以为万世之法 ;朱子因 司马氏通鉴作《纲目》,以正百王之统 。此天地之 经 ,君臣之义 ,而圣贤之心也 。 接着 ,作者引证朱熹纠正司马光有关曹魏元魏的做法 并加以称颂 :
曹氏亲受汉禅 ,威加中国 ,卒不能夺诸葛孔明 汉贼之分 ;元魏据有中国 ,行政施化 ,卒不能绝区 区江左之晋而继之 。此万世之至公而不易焉者 。 据此可见 ,揭 斯也把朱熹的《纲目》看作是“继《春秋》 而作”的 λω。 由于朱熹把《通鉴纲目》作为他的理学体系的一个 组成部分 ,用来宣扬伦理纲常 、维护封建秩序 ,适应了 元明清时期的社会需要 ,它也就受到这一时期封建士 大夫的关注 ,并因此获得康熙帝“御批”的“殊荣”而列 诸《四库全书》中 。
10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基础上 “, 别以义例 ,增损隐括”编篡成功的 。朱熹在为 是书写出的序言中说 :
若两 公 述 作 之 本 意 , 则 有 非 区 区 所 敢 及 者 。 虽然岁周于上 ,而天道明矣 ; 统正于下 ,而人道定 矣 ;大纲概举 ,而 鉴 戒 昭 矣 ; 众 目 毕 张 , 而 几 微 著 矣 。是则凡为致知格物之学者 ,亦将慨然有感于 斯 ,而两公之志 ,或庶乎其可以默识矣 。⑩ 对司马光“述作之本意”,朱熹说“非区区所敢及”,这是 故作谦让之词 。实际上 ,在华夷之防 、正统之辩等重大 原则问题上 ,朱熹并不赞同司马光的看法 ,而予以改 正 ,如贬抑曹魏 、而以蜀汉为正统 ,贬抑元魏而以偏安 一隅的东晋为正统 。朱熹的这部《纲目》是以正名分 、 齐人伦为其旨归 ,因而后人认为朱熹的《纲目》是继孔 夫子的《春秋》的一部著作 。南宋末年的王柏在《凡例 后语》中说 :
朱子推 矩之道 ,寓权衡之笔 。 ……而大经 大法所以扶天伦 ,遏人欲 ,修百王之轨度 ,为万世 之准绳 。 ……纲目义例益精密 ,乱臣贼子真无所 匿其形矣 。 根据上面论述 ,王柏给《纲目》作出如下的结论 “: 开历 古之群蒙 ,极经世之大用 ,谓之《续春秋》亦何愧焉 。”λϖ 元代的揭 斯在《通鉴纲目书法序》上把朱熹的 《纲目》与孔子《春秋》并列 ,称 :
朱熹与史学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 漆 侠
朱熹是南宋最为广博的一个学者 ,不仅是理学的 集大成者 ,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而且在经学 、史学 、文 学等许多方面 ,都作出了这样和那样的贡献 。朱熹虽 然不能像王安石一样代表先进思想而成为一代学术的 代表者 ,但就博学而论 ,可以作为南宋一代的翘楚 。
江西之学只是禅 ,浙学却专是功利 。禅学后 来学者摸索一上 ,无可摸索 ,自会转去 。若功利 , 则学者习之 ,便可见效 ,此意甚可忧 !
陈同父学已行到江西 ,浙人信向已多 。家家 谈王伯 ,不说萧何张良 ,只说王猛 ;不说孔孟 ,只说 文中子 (即王通) 。可畏 ! 可畏 ! 根据这一形势 ,朱熹看到陆九渊与自己的分歧是理学 内部的事情 ,可以放到一边 ,而把火力集中到浙东事功 派 ,集中到功利主义 。于此可见 ,朱熹的思想嗅觉是极 其灵敏的 ,对理学非理学的界限极其清楚 ,而以此界限 为基础的恩怨 ,谁是主要的对立面也是极其分明的 。 综合以上的叙述 ,朱熹所代表的理学正统派以浙 东事功派作为其思想领域中主要对手 ,而这个主要对 手的功利主义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史学 ,于是朱熹就溯 流探源 ,对司马迁《史记》甚至还捎带上《左传》极尽其 武断歪曲之能事 ,以反对史学 。朱熹的这个做法是否 要彻底否定并进而销毁史学 ? 倒也不是 ,朱熹的意图 是 ,把史学视作经学的附庸 ,更加具体地说 ,把史学作 为为理学服务的一个工具 。这一点 ,早在他乾道壬辰 (1172) 年完成的《资治通鉴纲目》一书中即有所反映 。 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是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和胡安国绍兴年间完成的《资治通鉴举要补遗》二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