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伤痕小说”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 “伤痕小说”
本章概述:“伤痕文学”概念所指称作的创作,主要是小说,尤其是中、短篇小说,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它们也与伤痕小说概念等同。作为“伤痕文学”之滥觞,较早就在读者中引起反响的是北京作家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的《班主任》。而“伤痕文学”名称的源出则与另一部受到广泛阅读和争论的短篇《伤痕》。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影响较大的有《神圣的使命》(王亚平)、《高洁的青松》(王宋汉)、《灵魂的搏斗》(吴强)、《献身》(陆文夫)、《姻缘》(孔捷生)等知青创作,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大墙文学,以及冯骥才早期在“伤痕文学”中艺术成就相对较高的《铺花的歧路》、《啊!》、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农村“伤痕文学”等。一些论者认为迟至1986年才出版的长篇《血色黄昏》(老鬼),也应看作是属于这一范围的作品。从艺术内容来说,早期的“伤痕小说”大多把上山下乡看作是一场不堪回首的恶梦,作品中充溢的是往昔岁月中苦难、悲惨的人生转折,丑恶、相互欺骗、倾轧、相互利用的对于人类美好情感的背叛和愚弄,其基调基本是一种愤懑不平心曲的渲泄。这一切都表现出对以往极左路线和政策强烈的否定和批判意识,在涉及个人经验、情感时,则有着比较浓重的伤感情绪,对当下和未来的迷惘,失落,苦闷和彷徨充斥在作品中。
周克芹善于描写蜀中农村的生活和人物,小说中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和深沉委婉的情韵,不仅蕴蓄着作者对“农业问题、农民问题”的理性思考,也标志着他的艺术追求。
2,小说主要故事与人物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以1979年冬天四川一个偏僻农村的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老农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生活故事,真实地揭露了“文革”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灾难性破坏和在农民精神上造成的严重创伤,深刻地反映了70年代风云变幻的社会面貌,并预示了结束动乱之后必将出现的光明、美好的前景。
许茂是作品中刻划得最有深度的人物形象。在农业合作化时期,担任作业组长的许茂,全身心地投入集体的农副业生产,是一位深受人们敬重的“爱社如家”的积极分子。他居住的那座宽敞、明亮的三合头草房大院,就是合作化以后他辛勤劳动的结晶。之后随着左倾思潮的泛滥和“文革”的一场动乱,农民利益受到严重的侵害,许茂的灵魂开始变异,性格也变得自私、冷酷、无情无义。他情愿让自己宽敞的三合头草房空着,也不肯接纳遭灾的大女儿一家;在连云场赶集时,他趁穷苦女人为孩子治病之危,竟压价倒卖菜油。一个从农业合作化时期顺畅生活过来的农民,性格竟然发生如此遽变!作者解剖许茂老汉,更是在解剖历史。在“文革”后期,当许茂从工作组的整顿中看到了葫芦坝的希望,他那被扭曲的性格又开始朝着正常的方向转变,焕发了生活的热情。小说让许茂思想性格的变化历程烙上鲜明的时代印记,包孕着农村生活曲折变化的丰富内容。
二、刘心武的《班主任》
1,刘心武简介
【刘心武】(1942~)当代作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四川成都人。1950年随父迁居北京。中学时期爱好文学。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任中学教员15年。1976年后任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十月》并任编辑。1979年起任中国作协理事、《人民文学》主编等职,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1987年赴美国访问并在13所大学讲学。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首奖。后又发表《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绿叶》(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等小说,曾激起强烈反响。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班主任》、《母校留念》、《刘心武短篇小说选》,中篇小说《秦可卿之死》,中短篇小说集《绿叶与黄金》、《大眼猫》、《都会咏叹调》、《立体交叉桥》、《5·19长镜头》,中篇小说集《如意》、《王府井万花筒》、《木变石戒指》、《一窗灯火》、《蓝夜叉》,纪实小说《公共汽车咏叹调》,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风过耳》、《四牌楼》等,还出版有散文集、理论集、儿童文学等作品以及8卷本《刘心武文集》,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做为刚刚摆脱的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的局限是十分明显的。
首先,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伤痕文学"对文革的否定不够深刻。它只是从政治、社会、人际关系的角度考察浩劫产生的原因,而缺少对传统文化心理、封建意识的分析。作品对罪行的谴责往往归之于"坏人做坏事",表现出一种忠心而未被理解的冤屈与不平,是一种在肯定"个人崇拜"前提下的,对野心家的谴责。
3,《班主任》的文学史地位;
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被认为是“伤痕文学”的发韧之作。大部分文学史也是视之为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
4,《班主任》的当代评价
在今天看,小说中最值得重视的角色并非主人公张俊石,而是作者在无意中塑造出的精神受害者班长谢惠敏,这个被视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四人帮的左倾教育下精神上产生的创痕比起小流氓宋宝琦更加令人警醒,虽然作者在当时并未将她作为帮教的重点,但正因为如此,这个形象的出现,才展示出作家真诚地面对现实、反映现实的创作态度,这在已被"假、大、空"文学拥塞多年来的当时文坛中,无疑是十分可贵的。
四姑娘许秀云,是许茂众多女儿中受苦最深、感情负荷最重,也是作者倾注了全部热情刻意描写的一个人物。她勤劳、善良、贤淑,性格蕴藉,对爱情和幸福充满执着的追求。虽然在少女时就受到郑百如的奸污,被迫成婚后又受到他百般折磨直至遗弃,但这些都没能泯灭她对生活的希望。面对郑百如泼来的污水和不被人理解(包括自己的父亲和姐妹)的现实,她始终未放弃一个普通农家妇女所能采取的抗争行动。她拒绝再嫁到外地,在连云场,她落落大方地跟金东水一家人走在众目睽睽的街上,在夜间细雨中,她奔走于乡亲们中间,揭发郑百如的罪行。许秀云的悲苦命运和不屈抗争的精神,以及她在逆境中对未来幸福的执着追求,不仅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而且反映出迷雾将要消散,光明日渐显现的时代进程。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伤痕文学"模式化的喜剧结尾。由于当时的政治形式和思想环境尚未明朗,文艺界仍然存在着"写暴露"、"写悲剧"的禁忌;同时大多数作者仍然难以摆脱以往"左"的创作观念的惯性影响,因而往往在结尾加入一个"前途光明"的机械性预言或大团圆式的喜剧性结局,以至淡化了悲剧效果,影响了作品的深刻性。
4,作者的思考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表达了作者对“文革”十年农村生活的深沉反思和底层小人物与历史、国家命运之间关系的思考。
四、其他同类小说:《伤痕》、《我应该怎么办?》等等
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上海《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直接给"伤痕文学"命名。这篇小说讲述一个家庭在"文革"期间的悲惨遭遇,引起社会的强烈共鸣。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一个信奉革命真理的女孩,得知母亲被造反派揭露出是革命的"叛徒"之后,立即断绝了与母亲的关系,离家出走。粉碎"四人帮"后,她才知道母亲的叛徒问题乃是冤案,她怀着"激动"和"难过"的心情星夜赶回家看望久别的母亲,但母亲却因为遭受精神与肉体的迫害,就在女儿快要到来的前几小时去世。小说写出了父辈革命干部对共产党的忠诚,却惨遭"四人帮"的迫害,青年一代所经历的蒙骗及付出的代价同样令人震惊。小说虽然还嫌幼稚,但也写得十分简洁细致,悲剧性的命运可以在一些细节的刻画中真切地呈现出来:"她的瘦削、青紫的脸裹在花白的头发里,额头上深深的皱纹中隐映着一条条伤痕,而眼睛却还一动不动地安然半睁着,仿佛在等待着什么。"小说令人震惊地提示出,"伤痕"不仅仅印在父辈的身上,也铭刻在青年一代的心灵上。这篇小说在《文汇报》发表后,报社在短时间内收到近900封信件,除十几封信表示非议外,其余的对这篇小说都给予了热烈肯定。《文汇报》为此特地开辟专栏讨论,由此把"伤痕文学"推向高潮。
但在艺术表现上,是《班主任》显得比较幼稚。小说中的语言明显带有文革左倾的印痕,例如,作者这样形容张俊石老师:"像一架永不生锈的播种机,不断在学生们的心田上播下革命思想和知识的种子。"另外,由于作者关注现实的强烈的责任感,他们常常会压抑不住激荡的情感而跳出来对某个情节直接高谈阔论,表述自己疗救时弊的观点,使作品的情感表露不免趋于肤浅。
三、《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1,作者简介
周克芹,农民作家,1937年生,四川省简阳人。1953年考入成都农业技术学校,1958年毕业于成都农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回乡务农,先后当过农民、民校教师、生产队长、大队会计、农业技术员、公社和区干部。1959年开始文学创作。由于他长期生活在农村,熟悉农村生活,他的作品大都是反映农村生活的题材。1963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井台上》之后,1973年以来陆续发表了《早行人》等20余篇作品。1978年出版短篇小说集《石家兄妹》、1979年出版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标志着作家创作道路上新的高度和新的起点,获第一届“矛盾文学奖”。短篇小说《勿忘草》、《山月不知心里事》连续获1980、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后陆续发表《邱家桥首户》、《晚霞》、《果园的主人》、《上行车、下行车》、《秋之惑》等颇有影响的中短篇小说。。他的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石家兄妹》,短篇小说《勿忘草》、《山月不知心里事》、《桔香,桔香》和《晚》等等。其中《勿忘草》和《山月不知心里事》分 别获1980年和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79年调四川省文联任专职作家。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现代作家》主编等。1990年因病逝世。
其次,"伤痕文学"作品中虽然重新出现了悲剧意识,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的弱点。鲁迅曾经说过,"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可见,悲剧的深化应该有两个层次:其一,是表现灾难;其二,是在灾难中展现崇高。而"伤痕文学"只是停留在悲剧的第一个层次上,作品一味注重悲惨故事的叙述而忽视了对人格的刻划。这样,主人公就只是单纯的受难者而非美的体现者,其悲剧只是灾难的展现而不是"美的毁灭",只能引起人们"兔死狐悲式"的同情而不能给人以永恒的的震撼和心灵的升华。
2,《班主任》情节与主题
小说《班主任》是以班主任张俊石接收小流氓宋宝琦插班的矛盾过程为线索,深刻地揭示了十年动乱对青少年一代心灵的毒害与摧残。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甚至有些论者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该篇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与六十年前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的呼声遥相呼应,使小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启蒙精神。
除许茂老汉和四姑娘许秀云外,小说对三姑娘的泼辣、七姑娘的庸俗、九姑娘的纯真,都写得颇有个性特色。
3,小说的成功之处
小说采用“家庭纪事”的结构方式,以一个家庭的矛盾纠葛和人物性格的变化来反映整个社会的动荡和时代的足迹,表达底层小人物生存意志,达到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对蜀中一带自然风物的描写,又使作品染上浓郁的地方色彩,并蕴含着象征的意味。抒情议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但过多的议论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说含蓄、蕴藉之美。
例如,在孔捷生的短篇小说《在小河那边》(1979,2)中,作者力图展现在文革"血统论"的错误导向下所造成的悲剧:因父母被打倒,主人公严凉与穆兰受尽了折磨,他们在小河边相识并相爱结合了,幸福似乎降临在他们头上,然而他们却发现两人竟然是姐弟关系--历史把他们分开,历史又这样无情地捉弄了他们!小说的悲剧色彩在这时达到了高潮,但在读者为这种"乱伦"惨剧叹息的同时却不能不感到其中过分的偶然性因素,这种刻意添加的悲惨无疑使作品显得虚假,同时也无法产生使人震撼的力度。
教学内容:
一、“伤痕小说”的主要特色和局限
“伤痕文学”涉及的内容很多,但大都是以真实、质朴甚至粗糙的形式,无所顾忌地揭开文革给人们造成的伤疤,从而宣泄十年来积郁心头的大痛大恨。作品中充溢的是往昔岁月中苦难、悲惨的人生转折,丑恶、相互欺骗、倾轧、相互利用的对于人类美好情感的背叛和愚弄,其基调基本是一种愤懑不平心曲的渲泄,“表现祖国在动乱之中的巨大灾难,表现道德良心在悲剧时代里的沦丧,表现青春、生命在非常时期内所遭到的凌辱与毁灭,表现爱的痛苦与失落,表现人的非人遭遇,成了文学的神圣使命。”这一切都表现出对以往极左路线和政策强烈的否定和批判意识,在涉及个人经验、情感时,则有着比较浓重的伤感情绪,对当下和未来的迷惘,失落,苦闷和彷徨充斥在作品中。这种感伤情绪在后来的“反思文学”中得以深化,转为带着对个人对社会对人生对未来深刻思索的有意识追求和奋进,将一场神圣与荒谬杂揉的运动不只简单归咎于社会,政治,同时也开始探讨个人悲剧或命运与整个大社会大背景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