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性别叙事课程20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性别与叙事”硕士生课程教学计划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李玲
一、基本理论介绍:
(一)主体性理论与主体间性理论简介(9月13日)
1、基本问题:(1)主体、客体的概念;(2)主体性、主体间性的概念;(3)主体性、主体间性与当代哲学的发展
2、主要参考书:
基本阅读:(1)欧阳谦:《人的主体性与人的解放》;(2)、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化》;(3、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
初步研究:(1)黄作:《不思之说——拉康主体理论研究》;(2)曹卫东:《曹卫东讲哈贝马斯》;(3)詹姆斯·米勒:《福柯的生死爱欲》,福柯著作。
(二)叙述学理论简介(9月20日)
1、基本概念:(1)、叙述者、作者、隐含作者。(2)、双声语、对话性、复调性。
2、主要参考书:
基本阅读:(1)、胡亚敏:《叙事学》;(2)罗钢:《叙事学导论》
深入研究:(1)、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2)、刘康《对话的喧声》;(3)、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4)、布斯:《小说修辞学》;(5)、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叙述模式的转换》;(6)、杨义:《中国叙事学》;(7)、王建刚:《狂欢诗学》等
(三)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简介(9月27日)
重点:李玲论文《女性文学主体性论纲》
拓展参考书:1、《女性主义思潮导论》(艾晓明等译);2、《西方女性主义文论研究》(杨莉馨著);3、《女性主义文论》(张岩冰著);4、《浮出历史地表》(孟悦、戴锦华著);5、《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刘慧英著);6、《性的问题》(李银河著);7、《女性主义教学参考资料》(谢玉娥编)8、、《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李玲著);9、佟新、杜芳琴、刘思谦、舒芜、康正果、林树明、孙绍先、陈顺馨、乔以钢、王宇、姚玳玫等的著作。
二、文本解读与理论实践
(一):分析茅盾的《野蔷薇》(短篇小说集)(10月11日)(牛春燕)
思考题:精读《创造》、《诗与散文》、《一个女性》、《自杀》、《色盲》、《昙》这6个短篇,思考作品中叙述者的性别立场,进而思考叙述者与人物、与隐含作者的关系,从而分析茅盾的性别立场、分析茅盾小说的复调性。
建议着重分析:(1)《创造》,(2)《色盲》与《昙》的比较分析。
主要理论突破:(1)叙述学理论、复调理论、互文性理论,(2)主体性理论与主体间性理论。(二)分析张恨水小说《啼笑因缘》(10月18日)(鞠楠)
思考题:(1)樊家树形象塑造中的性别立场,(2)沈凤喜、何丽娜、关秀姑形象塑造中的性别立场。
主要理论突破:(1)叙述学理论,(2)主体性理论与主体间性理论。
(三):分析巴金的《憩园》。(10月25日)(李贵成、赵聪聪)
思考题:1、分析《憩园》中隐含作者、叙述者与姚国栋、姚太太的关系;2、分析《憩园》中隐含作者、叙述者与杨梦痴、杨家小孩的关系;3、分析隐含作者对待“家”的复杂态度。建议: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与冰心的《别后》进行对照分析。
主要理论突破:(1)叙述学理论,(2)中国现代文化中的启蒙立场,参考资料:康德文章《何谓启蒙》;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张光芒、张宝明等的著作。
(四):分析老舍的小说《离婚》。(11月1日)(张逸飏、陈皛)
思考题:1、在中国文化现代性的背景上分析张大哥的生存状态、分析老李的人生追求;2、在老李和李太太的关系中分析李太太的精神缺憾和人生无奈,分析叙事者、隐含作者的性别立场。
理论突破:(1)叙述学理论;(2)现代性及现代性反思理论,参考资料:萨特关于“存在与虚无”的学说,海德格尔关于诗意栖居的学说。
(五):分析丁玲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11月8日)(吕玲、陈璐璐)
思考题:(1)苦难对于贞贞来说意味着什么?是否伤害她的心灵?(2)隐含作者对待群众的态度怎样?
理论突破:(1)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启蒙与革命的关系,(2)叙述学理论。
(六):分析钱钟书的《围城》(11月15日)(杨晟婷、李春)
思考题:1、分析《围城》主题与存在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抓住方鸿渐的性格来分析,抓住方鸿渐的人生感悟来分析;2、分析叙述者、隐含作者对待女性人物的态度:在叙述者和男性人物眼中鲍小姐、苏文纨、孙柔嘉有什么性格缺陷和道德缺憾?这种指控是否公平?理论突破:(1)存在主义哲学:参考资料:解志熙《生的执著》;(2)叙述学理论;(3)女性主义理论
(七):分析张爱玲小说(11月22日)(刘莎,诺拉·琪列娃)
精读文本:《茉莉香片》、《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红玫瑰与白玫瑰》、《金锁记》、《倾城之恋》、《留情》、《十八春》等。
思考题:思考不同文本中叙述者叙事立场的同异,从中分析隐含作者悲悯情怀与怨恨气质的消长情况,总结张爱玲在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总体人生态度
理论突破:(1)主体间性理论;(2)怨恨理论:拉康著作、尼采著作以及刘小枫对他们的介绍;(3)女性主义理论。
(八):分析王安忆《长恨歌》(12月6日)(11月29日阅读资料)(高亚楠、聂晶晶)
思考题:1、叙述者对待王琦瑶与众女伴之间的态度有何差异;2、叙述者如何看待王琦瑶与李主任的关系;3、叙述者如何看待王琦瑶与程先生、康明逊的关系。
主要理论突破:(1)日常生活理论与主体性理论:主要参考资料:列伏斐尔、赫勒、阿多诺、马尔库塞人等的日常生活理论。(2)叙述学理论。
(九):分析王小波小说《黄金时代》(12月13日)(刘锦香、洛佳莹)
思考题:(1)分析王二的形象;(2)分析隐含作者对“群众”、“领导”的评价;(3)分析隐含作者对待性的态度;(4)分析小说的反讽艺术。
主要理论突破:(1)性理论、身体理论、解构理论:福柯著作及关于福柯研究的著作;(2)反讽:参考资料:D·C·米克著周发祥译《论反讽》。
(十):12月20日后另行安排。
(说明:第一以讲授为主,第二部分以讨论为主。请同学们在课前带着问题精读文本,上课时主动介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