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理学

中医心理学
中医心理学

中医心理学

《内经》云“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是说,精神守持于内,人怎么会得病呢?《内经》还说“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即心理健康可以使精神安定,不会轻易产生像发怒那样剧烈的情绪变化,内脏的生理功能便不致受邪的干扰,五脏便可保持安定不得疾病。

这些观点阐明了讲究心理卫生、加强自我调节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方面。可以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医“治未病”、养生健体,不仅仅以练形气、养精血、调五脏等作为手段和内容,更将注重精神意志的守持和协调灌注于预防疾病之中。明代御医龚延贤在《寿世保元》一书中,把摄生之道归为11条:“薄滋味,省思虑,节嗜欲,戒喜怒,惜元气,简言语,轻得失,破忧沮,除妄想,远好恶,收视听”,其中,强调心理调节的就占了9条,可见,在养生防病方面,前人对心理卫生是何等的重视。

第一节中医心理学保健的原则

1. 天人相应,顺应自然《内经》提出的“天人相应”学说,是专门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出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离不开自然,要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就必须与四时相适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春三月……以使志生”,夏三月……使志无怒”,“秋三月……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冬三月……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否则,逆四时,则容易伤精神,耗精气而导致疾病。

2.调节情志调节情志是心理卫生之本,祖国医学一向重视心理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强调“和喜怒”是“智者之养生”方法。又如明末汪琦石指出:“其在荡不收者,宜节嗜欲以养精;在滞而不化者,宜节烦恼以养神;在激而不平者,宜节忿怒以养肝;在躁而不静者,宜节辛勤以养力;在琐屑而不坦夷者,宜节思虑以养心;在慈悲而不解脱者,宜节悲哀以养肺。”阐明了调节情志与保持各脏腑健康的关系。

3.和畅性情以良性情志克服劣性情志。《管子》说:“凡人生之必以其欢,忧则失记,怒则失端。忧悲喜怒,道乃无处。受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摧,福将自归o”喻嘉一言论养生之道时,将“和畅性情”作为专题论述,指出:“五志为心所使善养此j心”,则“志意和,精神定,侮怒不起,魂魄不散,五脏俱宁,邪亦安以奈我何哉。”古代养生学家及医学家都强调“养生莫若养性”。养性,主要指道德修养,如理想、情操、精神生活等。《苟子?修身篇》中说“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毅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正;狭隘褊小,则郭之以广大;卑湿重迟会利,怠慢傈弃,则诏之以祸实;愚颖端悫,则合之以

礼乐,通之以思索。凡治气、善心之术,莫经出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从以上可以看出苟子养生养心术的特点在于以积极的心理克服消极的心理,以正性情绪克服负性情绪,以良好的个性心理特点去克服不良的个性心理特点。

4.寡欲保持情志稳定,防止过度的情志变化。《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以来。”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来保持情绪的稳定,身体的健康。

第二节中医预防精神障碍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结果,而且还受主观经验,意识水平的制约。一般情况下,机体可自行调节、控制、缓冲所受刺激,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保持良好的心境,预防精神障碍的发生。

1. 豁达法指精神愉快,心境坦阔,少私欲,少忧愁,不强求难成之事,性格开朗,情绪乐观,关心他人,凡事能保持良好欢愉的心境。要做到凡事豁达,就应当随遇而安,为人处事坦荡豁达,从容大度,不为琐事忧愁,不为冗杂烦恼;喜怒忧思有节度,而不任性妄为。《素问?上古天真论》说“适嗜欲于世欲之间,无恚慎之心……内无思想之患。”加强性情的修养和自我控制,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2.松弛法通过轻松愉快的良好情绪,控制和调节由于紧张过度所发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异常变化,诸如心率加快、呼吸困难、出汗、尿频、血压升高、动作不协调等。消除紧张情绪,必须具有随时应付紧急状态的“应激”心理水平,学会迅速控制自己的情绪,培养对情绪的高度自我调节能力。另外,还必须善于转移紧张情绪,暂时离开过分紧张的场面与情景,可以冥想一些轻松愉快的事情使情绪趋于稳定。如腹式呼吸法,配以肌肉松弛训练,有条件者可在生物反馈仪的配合下进行自主性训练,逐步学会身心的自我松弛。

3.节怒法在发怒前,运用精神转移,减少或避开刺激,说理疏导和升华等方法,降低发怒的暴发程度,避免社会心理矛盾和不良情绪反应。“怒伤肝”,平时应修身养性,注重自我涵养,不可以自我为中心,固执己见,动辄发火,不讲道理,学会避开可能引发“动肝火”的刺激源。

4.平心法以愉快而平静的情绪,使心神处于最佳统辖脏腑的状态,保证食欲旺盛,睡眠安稳,精力充沛,充分发挥机体的潜在能力,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要保持愉快而平静的心境,就应当努力做到“恬淡虚无”。培养和发展多方面的兴趣,能陶冶性情、丰富精神生活,而兴趣狭窄、孤陋寡闻常常使人在分析、理解问题时发生非理性的情绪障碍,从而干扰心绪,造成劣性心境,影响心身健康,即如古人所云:“只守一乡,则滞于一曲,隘于卑陋。”因此学会理性的思考,逐步掌握自控情绪的技巧,排除来自主观客观的不良精神刺激,使自己处于“恬淡”,“怡悦”的心境对预防精神障碍具有积极的意义。

5.自悦法指通过直接置身于或回忆再现过去经历过的令人愉快、欢悦的情绪来改善和调节消极情绪状态。此外,还包括平常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追求、陶醉、怡悦。培养一种或多种自己喜爱的活动或兴趣采自悦情绪是自悦法简单并且理想的方法。

第三节中医适应环境的方式

在医学实践中,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不仅仅指导着临床对于躯体疾病的预防,在中医心理学思想中,也渗透着治未病的理念。以下“四气调神”以适应自然环境变化,调七情之偏颇以适应社会环境变化,涵德养性以适应生命过程的变化等方面,阐述了中医心理学思想中的治未病观;证明了中医心理学思想中,调神理情、涵德养性于未病之前,以适应自然、社会及自身环境的变化,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之目的之理念是源远流长的,长期以来,这些理念深入民心并成为了我国人民的养生之道,对保持心身健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四气调神”以适应自然环境变化

四气调神法是—种自我保健方法,人们为了顺应自然界四季时令更迭的变化,主动采取各种调摄形神方法,以适应自然环境变化,使心身状态与四季变化规律保持协调—致,以保持身心健康而达到长寿目的。

“四气调神”作为养生大法的首要,不仅强调了在不同的季节采用不同的饮食、药饵、吐纳导引、养藏的方式养生,也对四季的情志调节、起居模式的行为要点进行具体阐述,如根据四季调神的观点,四季的情志调摄应按照四季生长化收藏的不同特点进行:春生之气应养其肝,使肝气升发而情志舒畅。夏日炎炎,天地气蒸,不要因昼长炎热而生厌恶烦躁之情,或因炎暑慵懒而无所事事,应当养心静神,保持宁静愉快的心情。秋天是肃杀之气降临的季节,形神调摄也应顺其收成之势以缓秋刑。同时秋天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人们既有收获的喜悦,面对肃杀之气也难免触景生情,易于“悲秋”,产生失落感和惆怅情绪。此时可仿效万物收藏之意,早卧早起,使情志活动渐趋内守,收敛神气,安宁心志;减少不必要的应酬活动,以缓和秋令肃杀之气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冬天是万物蛰藏、阴气盛实的季节,形神调摄应当潜藏之势,情志活动则应,静谧内收,不为物欲愿望所动,使心境恬愉安宁,若有所得。

此外,《内经》还认为:春三月为万物发陈的季节,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三月为万物番秀的季节,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秋三月,其气客平,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

冬三月,其气闭藏,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这些四季行为养生防病的具体措施,使得“四季调神”在心身调摄方面具有了更高的可操作性,将保持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积极防治各种疾病落在了实处。

总而言之,《内经》强调了在不同的季节里,只要根据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做好摄神调养,则可使诸脏相生,从而振奋生生不已的勃勃生机,保持心身健康,以适应自然环

境的变化。

二、调情志之偏颇以适应社会环境变化

人有情志活动,属于精神心理活动范畴,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不会使人发病。但若情志失之偏颇,例如在突然、强烈或长期的情志刺激下,就能引起度的或长期的精神紧张,使人的健康受到影响,人的健康受到影响,当超过了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而又不能协调或适应时,便可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而我们生活的社会,充满了激烈的竞争和变化,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生活事件的发生,常常使人们情志失调,情志成为了当前致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调摄情志之偏颇、平息喜怒、制约情志、调理紊乱的情绪状态,学会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矫正不良的性格和行为,积极主动搞好心理卫生,讲究人的心理状态与外界环境的平衡,人方能“恬淡虚无”不易产生过激的情绪,不为情志所伤。这是适应社会环境变化,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重要环节。金元时代的医学家朱丹溪就非常重视心理摄生,主张情志无忧,清虚恬静,使心神安泰,并提出“抑性预治,任理不任情”作为防患却疾之要,这些都是较有创见的心理卫生理论。

三、“修德养性”以适应生命过程的变化

人在生命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状态也在不断变化着,适应心理状态的变化,保持内在环境的稳定,也是心理卫生的要点之一。而由于人生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卫生要求是不完全一样的,但无论哪一个年龄段,古人都非常注重涵德养性。道德是人的精神支柱,中医提出善“节阴阳而调柔刚”,即涵养性格,陶冶气质,克服自己的缺点。孔子提出“德润身”和“大德必得其寿”等观点,说明了涵德养性,是养生防病、健康长寿的重要举措之一。现实中常常见到,重德行善、性情温和宽厚之人,由于修养较好而无论在哪个年龄段,都因内环境的稳定而精神内守,身心健康,不因难以适应年龄的改变而产生心身疾病。而见利忘义、行恶缺德之行为,不仅为害于社会,还会打破自己宁静祥和的心境,导致身心受损、疾病丛生。

综上所述,中医心理卫生思想中,调神理情、涵德养性于未病之前,以适应自然、社会及自身环境的变化,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之目的的理念是源远流长的,长期以来,这些理念深入民心并成为了我国人民的养生之道,对保持心身健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四节中医情志调节

情志相胜法是中医在五行学说及情志相胜等理论指导下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即用一种或多种情志制约,消除其相胜的病态情志,以治疗由情志偏激引起的某些心身疾病。

有关情志相胜的理论及治疗方法,首载于《内经》。《素问?阴阳应像大论》所阐

述的情志分属五脏和“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忧”、“悲胜怒”等。

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们对外界事物主观感受的情态反应,中医学中称为“七情”。古代医家十分重视情志活动对人体的影响,在长期的临床观察过程中认识到这些情态反应同人体脏腑功能有内在的联系,并据其五行属性而分属五脏。《内经》将喜归心而属火,怒归肝而属木,忧(悲)归肺而属金,思归脾而属土,恐归肾而属水,认为人的情志活动是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也是其脏腑机能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这就是《灵枢?平人绝谷》篇所说的“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的内涵。如果突然遭遇强烈的精神刺激,或羁绊持久不去的精神创伤,其情志活动超越机体承受能力和自我调控的范畴,就会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进而损害脏腑正常的生理机能。这种过于强烈的偏激情志对人脏腑机能的影响和损伤也有其相关性和特异性,如“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思伤脾”等,就是基于这些偏激情志对人体脏腑活动的损害,并经过长期临床观察而总结出来的理论。同时,脏腑的虚实病变也会产生异常的情志反应,如“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肝气虚则恐,实则怒”等(《灵枢?本神》),即为诸脏病变而出现异常情志变化的征兆。

人体脏腑的功能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整体,在诸脏腑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以维持人体生理、心理上的协调和稳定。这种关系,中医是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来解释和推理的。五行学说中的木、火、土、金、水各行的顺序依次相生,构成事物间的促进和资生关系:金、木、土、水、火各行的依次相克,又构成了事物间的抑制和制约关系。有了事物间的生克制化,自然界踊得以稳定和统一;有了事物内部的生克制化,能保持其自身的协调和发展。情志相胜疗法是在偏激情志破坏了心身稳态的情况下,医生根据情志的五行属性及其胜制规律,有意激发所胜之情,制其有余,以恢复或重建其心身平衡,达到治疗有关心身疾患的目的。明代医家张景岳在阐述《内经》五情相胜法则时强调,“此因其情志之胜,而更求其胜以制之之法”,揭示了本疗法的应用依据和目的。

五情相胜法

1.怒胜思:思为脾志,在五行属土。思维是人类认知事物的过程及其能力的反映,其本身并不带有情感色彩。如对某些事物或事件无法理解,或对其结果无从预料,就会产生思虑或担忧等情绪。因此《内经》每有“怵惕思虑”、“忧思”等描述,并将之作为七情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当某些萦绕心际之事久思不决,或因案牍劳神而思虑过度,常可出现饮食乏味、脱腹闷饱,甚而纳呆厌食、四肢怠惰等思伤脾、脾失健运之类的症状;有些长期从事脑力劳动工作的人,由于工作过度紧张,还可伴有失眠、健忘、心悸等心神失养之证,《甲乙经》认为这是“思发于脾而成于心”的缘故。肝志为怒而主疏泄,一般说来怒有助于肝气升发,可以宣泄某些恶劣情绪的羁绊,重建心理上的平衡。所谓“怒胜思”,从五行而言,为木克土的关系;从脏腑生理机能而言,肝气疏泄有助于运脾,以宣散气结。因此,临床应用本法时,多采取故意违逆患者的心意,或夺其所爱等方法以激发其怒,令患者之气结得以尽情宣泄,即可矫正其“思则气结”的病理改

变。

2.思胜恐:恐为肾志,在五行属水。恐惧是一种面临突发事件或异常情况时所产生的一种不安全感或畏惧的心理反应,常与经受突如其来的惊吓相关。如果事过境迁,这种惊恐害怕的心态多可随之而解,不足为患。倘若其人长时问置身于紧张恐惧的氛围中,机体始终处于应激状态,其生理机能就会受到影响或损害。如猝然惊吓不已,严重者可出现二便失禁、遗精滑泄等“恐则气下”之类的病状;经常或持久处于恐惧之中,患者既可有坐卧不安、闻响则惊恐不安等情态流露,也可同时伴有骨酸痿软、形瘦赢瘠,乃至于不孕、不育等伤肾失精的临床表现。这些病症的治疗,仅仅依赖于药饵调理而不设法解脱其恐惧心理,亦往往难以奏功。因此临证还需配合以“思胜恐”等心理治疗。医生如能针对其恐惧畏怯心理产生的原因,采取诱导方式开启其思,结合“广其见闻,坚其定识”等方法,大多可帮助患者逐渐摆脱惊恐畏怯心理状态。

3.恐胜喜:喜为心志,在五行属火。“喜则气缓”,主要指过喜令人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多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心神恍惚,甚或嘻笑不休,状若癫狂。此类病证多属实证,临床药物治疗多以清心泻火为主;恐则气怯,骤然施予平素畏惧之事物景观,恰似以水折火,故有此“恐胜喜”之治法。《儒林外史》描述范进中举,喜极癫狂,以其平索颇畏岳丈之威,遂收当头棒喝而获神志清爽之效。虽属小说构思,却十分合乎恐胜喜之医理。

4.喜胜悲忧:忧为肺志,悲亦同类。“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而使肺气消索,治节失职。悲忧多由痛失亲朋,或失意挫折,或久病缠身而悲观失望所致,常有形容惨戚,忧愁沮丧,或无端泪涌,或长嘘短叹,或垂头丧气,或悲观厌世等情态流露。久之则可导致毛发枯萎,形体憔悴。当以各种令患者喜闻乐见之事陶情悦志,使悲哀者重展笑颜,使失意者豁达开朗,使忧悒者振作精神,即为喜胜悲忧之法。

5.悲胜怒:肝志为怒。大怒则肝气横逆,气血并走于上,表现为烦躁冲动,面赤头痛,眩晕耳鸣,甚而吐血、昏厥等症状。悲则气消,可顿挫其激扬之势而建清肃之功,故曰“悲胜怒”。值其嗔怒之际,医生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极尽宽慰劝解之能事,令其感动而泣,则恚气多可随泄。

中医心理学

1.中医心理学:是继承中国古代哲学对心理现象的认识,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 与现代心理学相互渗透和交叉,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及心理因素在防病治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特点是:整体性、实践性、边缘性、辩证性 2.(论述):中医心理学的两大理论特点? 答:(1)整体观:中医心理学具有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认识心理活动活动规律的特点,从而把人的心理与生理、心理与社会、心理与自然环境、,以及心理活动本身都处于整体联系中。(2)形神合一观:是整体恒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形与神的统一性,为中医心理学生理心理统一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3.《内经》对中医心理学的贡献? 答:(1)奠定了中医心理学的基础理论。(2)九气、五志理论为后世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加深了人们对心理现象和规律的认识(4)丰富并发展了中医心理学的临床实践。 4.中医最早的心理疗法——祝由:祝,告也,由,病之所以初也。即通过解说分析疾病的 起因,然后加以明言开导和行为诱导,来解除病患的心理压力,调节情绪和精神活动,以达到治疗疾患的目的。特点:原始朴素、治以祝由。 5.历代医家的贡献? 答:先秦:《左传》、《五十二偏方》、《内经》 (1)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临床辨证体系,首提脏躁,首创甘麦大枣汤治疗之。 (2)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注重针灸的心理效应, 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脉学专著介绍了情志变化在脉象上的反映。 王冰:《黄帝内经素问》对中医心理学思想进行系统整理,体现在调节情志养神对五志的阐述 (3)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症候学专著,记载心理症状。 (4)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方》中具体介绍了运用“内视法”、“调气法”、“呼音法”等气功养性方法来疏通气机,调畅情志。 (5)宋代陈无择所著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将各种致病因素归结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统称为“三因”。陈氏在论述三因致病时,特别突出了情志因素的致病作用,所创立的“七气汤”、“大七气汤”、“小定志丸”、“菖蒲益智丸’’等方剂,为中医诊治情志病作出了贡献。 宋代刘完素以倡“火热论”著称。他提出“五志化热”的著名理论,因而提出一套降心火、益肾水为主的治疗火热病的方法,并注重调理情欲。 宋代李杲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情志因素常为脾胃受损先导,在治疗上他重视情志因素的作用,主张服用“补中益气汤”时,必须“宁心绝思,药必神效”。 宋代张从正《儒门事亲》,多次强调由于社会因素的不同,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影响也不同。他对情志过度所导致的疾病有着独特的见解,提出情志相胜疗法。 (6)明清:张介宾在《类经·会通》中专列情志疾病29条。《景岳全书》中对痴呆、癫、狂、痫、郁、诈病等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的病证论述颇详,还特别指出“以情病者,非情不解”,“若思郁不解致病者,非得情舒愿遂,多难取效”。 缪希雍在《本草经疏》写到:“以识遣识,以理遣情,此即心病还将心药医之谓也。”这个时期,心理治疗运用广泛,具体方法丰富多样,像情志相胜疗法、两极情绪疗法、激情刺激疗法、暗示疗法、说理开导疗法、移精变气疗法等。 王清任《医林改错》“灵思在脑不在心”的论述是古人又一次对精神意识思维发生器官的认识和思考。 第一章理论基础

中医心理学复习

第一章绪论 1、中医心理学的概念及特点。 概念:中医心理学是继承中国古代哲学对心理现象的认识,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实践,与现代心理学相互交叉和渗透,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及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特点:整体性、边缘性、实践性 2、什么是祝由疗法? “祝由”的本意是祝说病之缘由,即分析病因。实质上可以视为我国古代一种精神疗法。即通过分析疾病的起因,然后加以明言开导或行为诱导,来解除或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调整情绪和精神活动,以达到治疗疾患的目的。包含许多心理治疗学方法,标志着中医心理学思想的萌芽。 祝由并不是一种迷信 3、为什么说《黄帝内经》是中医心理学雏形的标志? (1)奠定了中医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如形神合一论、心主神明论、五脏情志论、人格体质论、阴阳睡眠论等。 (2)“九气”、“五志”理论为七情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以后南宋陈无择定型七情学说的基本理论依据。 (3)对心理过程、睡梦等心理现象、个体心身发展的特点、阴阳人格体质的形成等基本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都有了初步的认识。 (4)丰富并发展了中医心理学临床实践方面的内容,如对四诊心法、心理病机、心理治疗、心理养生都做了较系统的阐述 4、历代著名医家的主要中医心理学思想及贡献。 扁鹊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轻身重财;衣食不能适;阴阳并,藏气不定;形羸不能服药;信巫不信医。 华佗与心理治疗:我国杰出的医学家华佗,在心理治疗方面,有着许多精辟的论述及治验病案。《华佗神医秘传》中说:忧则宽之,怒则悦之,悲则和之,能通斯方,谓之良医。”。他曾明确提出医心的重要,指出:“夫形者神之舍也,而精者气之宅也,舍坏则神荡,宅动则气散。神荡者昏,气散则疲,昏疲之身心,即疾病之媒介,是以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华佗十分重视心理因素在致病中的作用,故其所提出“先医其心”的主张很有科学价值。也说明心治是一种病因疗法。

《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读后感

《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读后感 通览整本书所述内容,其主要针对于具有中医特色的心理学理论进行详细阐述。每一门学科的诞生,必然有其自身的历史根基。即使作为20世纪80年代才被确立的新兴《中医心理学》,也有着深厚的中华化底蕴。同时,因为其年轻的学科姿态,也必然蕴藏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详细品读,可以深刻体会到:这门学科虽然年轻但其自身笼罩着的时代沧桑感依旧存在。从其形成学科的时期看,其稚嫩之处甚至不敢和其他任何一门中医类学科相比较,但关于中医心理的探索在过去并非只是一片空白。详究发展历程,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虽然这一时代还并未形成中医心理学理论的概念,但在日常生的活经验积累中,不乏有些人,他们已感知到心理情感的变化对于一个人身体健康影响的微妙之处。有许多人也已经开始专注于这一领域的开拓,这便是当今这一理论成立与不断发展的萌芽。他们用执着进取的精神,在陌生的道路中不断探索。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之下,在《内经》时代,逐步确立了中医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秦汉三国时期、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经过各个朝代们的医家及相关著作的影响之下,这一思想得到了不断的进步与发展,直至作为学科被承认之后,其思想内涵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值得一提的是,明清时期思想家们有关心理思想的论述,虽大都属于哲学层面,但同样对这一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营养,其对于这一学科的促进仍旧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运用大量的语篇,详细论述其主要核心理论。"形神合一论"、"三才整体论"、"心主神明论"、"心神认知论与心神感知论"、"五脏 情志论"、"心之意志论"、"阴阳睡梦论"、"人格体质论"构成了中医 心理学基础理论的基本框架。 一个人拥有了良好的形体素质,必然会具备昂扬的精神动力。 拥有了充沛的精神力量,必然会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这便是形、神之间通俗的解释。换言之,形、神之间相互对立、制约。正如中所言:神本于形而生,依附于形而存,形神具备,乃成为人。不错,这一简单的形神特点,用以更加严谨的科学理论解释,更加具备迷人的气息,这便是这一理论的伟大诱人之处。将我们每个人平常自身遇到的问题,将模糊的感性认识用以更加准确的理论加以诠释。这便是一门新兴学科诞生的重要意义。不可否认,这一研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指导意义。仔细回想,在上学期所接触过的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的"藏 象学说",内脏的病变可以通过体表的改变获知,通过"象"的变化了解内脏气血的变化,而"象"便是"神"的表露,这便是形、神结合的良好的契合点。 关于情志理论的探讨,则更加详细和深入。"情"字表示情感、 情绪;"志"更多的是指意志、志向。"情"与"志"二者结合时,便成为情感、情绪的专属性名词术语。作为一个人,生存在这个纷杂的世界,必然会在某时某刻产生不同的情志变化,这也组成了每个人心理变化的重要部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的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是我们每个人变得成熟稳重的标志,而这些不同的情绪的产生,其气血脏

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及在中医妇科的应用

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及在中医妇科的应用 目的深入探讨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及其作用于妇科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以该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妇科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并对其中医心理学的应用过程进行评价。结果中医妇科临床中的中医心理学问题有较高的发生率,接近半数的患者在心理出现问题时不知道如何解决,超过90%的患者在心理问题出现后不知道如何解决。经中医心理学治疗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中医心理学在妇科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 标签:中医;心理学;妇科;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effect of TCM Psychology in.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TCM psychology and its effect on the method and effect of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November 2013 to November 2015 treated 200 cases of gynecologic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adopt way the general data of all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the proces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CM psychology. Results Of TCM gyne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in clinical psychology problems had higher incidence,nearly half of the patients don’t know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psycholo gical,more than 90% of the patients don’t know how to solve afte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fter treatment with TCM psychology,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the treatment,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P 85分,满意:75~85分,比较满意:60~74分,不满意:总分55岁的患者心理问题出现的概率最低,所有妇女在出现心理问题时都会出现一些比较明显的外在表现形式。 3.2 效果比较 经中医心理学治疗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4 讨论 中医学是包含了儿科、外科、内科、皮肤科、药学科、妇科等多学科的体系,而中医心理学属于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5]。中医心理学主要分为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两种。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医经文献是《内经》[6],此文献中具有对生理、心理、诊断、病理等方面的精辟论述。女性与男性天赋不同,性格迥异,通常情况下,女性易在紧张状态下产生抑郁、消沉等不良情绪,久之易患病。心理可对生理产生影响,而七情可引起疾病。有关七情的论述为: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怒伤肝、悲伤肺等。女性以血为主,血赖气生,赖气行,若七情过于激烈,则引起气机逆乱,对血分造成影响。若气逆会引起血上,气乱引起

中医心理学复习提纲

《中医心理学》考试题型及复习提纲 题型: 名词解释、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简答题、论述题 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中医心理学的概念及特点。 2、什么是祝由疗法? 3、为什么说《黄帝内经》是中医心理学雏形的标志? 4、历代著名医家的主要中医心理学思想及贡献。 5、你认为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前景如何?应采取怎样的发展途径? 6、研究和学习中医心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中医心理学理论基础 1、形神合一论的主要内容。(形神的概念和形神的关系) 2、心主神明论的主要内容。 3、心神感知论的主要内容。 4、五脏神志论的主要内容。 5、“阴阳五态人”、“阴阳二十五人”分别具有怎样的心理特征? 6、什么是气机?异常情志刺激分别对人体气机产生怎样的影响? 7、中医心理学认为影响睡眠的因素有那些? 8、中医心理学认为影响发梦的因素有那些? 第三章中医心理学临床基础 1、中医心理疾病的主要病因。 2、何谓内伤七情?七情致病的主要特点。 3、中医心理疾病的主要病机。

4、何谓气机?气机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5、情志异常导致气机紊乱的主要表现。 6、中医的四诊合参对于现代心理临床工作有哪些启示? 7、中医心理疾病的主要治疗原则。 第四章中医心身疾病的常用疗法 1、何为“意疗”?意疗包括哪些中医心理治疗方法? 2、情志相胜疗法、开导解惑疗法、顺情从欲疗法、移精变气疗法、暗示诱导疗法的概念、原理、实施及注意事项。 3、你对《灵枢·师传》中“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这段论述是怎样理解的? 4、何谓“习以平惊”? 5、音乐的五行归类及音乐处方的组成规律。 6、简述实施音乐疗法的注意事项。

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展望

?理论探讨? 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展望 赵金龙,温子栋,袁红霞 [摘要] 中医心理学是以经典的中医理论为主导,在医事保健活动中,研究情志心理因素与疾病或健康之间的网络关系,并用于指导实践的一门系统的科学体系。中医心理学事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本文综述了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并重点论述了当代中医心理学发展。最后我们对中医心理学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中医心理学;发展;展望 [中图分类号] R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81唱2476(2009)04唱0197唱03 HistoryandforecastonpsychologyofTCM ZHAOJin唱long,WENZi唱dong,YUANHong唱xia.TianjinUniversityofTCM,Tianjin300073,China [Abstract] ThepsychologyofTCMtakestheclassicsChinesemedicinetheoryastheleadership,inthepracticeofmedicinehealthcareactivity,grindslooksintoamatterbetweenthepsychologicalfactoranddiseaseorthehealthnetworkrelations,andusesininstructingthepracticeforasystemscientificsystem.ThepsychologyofTCMexperi唱encedthewindingdevelopmentcourse,thisarticlesummarizedhistoryofpsychologyofTCM,andelaboratedthecontemporarydevelopmentofpsychologyofTCMwithemphasis.FinallyweproposedtheforecasttothedevelopmentofpsychologyofTCM. [Keywords] psychologyofTCM;development;forecast 在我国传统的中医学中有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医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新学科的出现也是必然的,中医心理学是近二十多年才兴起的,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中医学的新兴发展。我们从中医心理学的历史渊源、近代发展、未来展望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地讨论。 1 中医心理学的含义 中医心理学(psychologyofTCM)是以经典中医理论为主导,在医事保健活动中,研究情志心理因素与疾病或健康之间的网络关系,并用于指导实践的一门系统的科学体系[1]。 2 中医心理学的发展 2畅1 中医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远古时代是中医心理学思想系统形成时期,尤其是枟黄帝内经枠的出现,使中医心理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它也是世界上较早阐述中医心理学临床思想和治疗方法的一部著作,对后世中医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枟内经枠对中医心理学思想发展重要性主要表现在枟内经枠中人格体质的分型理论、心理与发病的问题、心理与诊断、心理治疗理论等。中医心理治疗作者单位:300073 天津,天津中医药大学的方法在枟内经枠中表现得很丰富,主要有祝由、情志疗法、导引吐纳等。 后世的华佗也曾运用心理疗法治疗疾病。枟后汉书?方书列传枠中记载华佗曾治一太守久病,使之盛怒,“吐黑汁数升而愈”。这便是运用“怒胜思”的心理疗法。同一时期的巢元方在枟诸病源候论枠中对心神疾病也作了详细的研究,论及的心神症状多达四五十种。 金元四大家对于情志疾病的理论和治疗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特别是“攻邪派”的张从正在枟儒门事亲枠中记载了大量的情志疾病治疗的医案。 明清时中医心理学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其中重要的就是对脑的认识较前人有了很大的进步。李时珍在枟本草纲目枠中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的说法;清代王清任于枟医林改错枠中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观点,并指出脑与各脏器之间的联系及脑髓生长与智能发展的关系,其对人脑作用的研究与论述,堪称是中医心理学思想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中医心理治疗方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明代张景岳明确提出了七情致病说以及治疗方法,清

中医心理学学科的发展

中医心理学学科的发展 中医心理学理论研究在传统中医学理论传承基础上,用传统思维、理论、方法和技术结合现代临床心理学知识,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心理健康、生命规律。 中医心理学理论研究在传统中医学理论传承基础上,用传统思维、理论、方法和技术结合现代临床心理学知识,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心理健康、生命规律。 用中医学整体思维阐述心理现象与心理疾病、心身疾病的本质,或者用西方心理学分析思维研究中医学中的心理学理论、方法与技术,从而构建不仅适用于中国人,也适用于西方人的中医心理学理论体系,是中医心理学面临的双重任务。 中医心理学,是传统中医学理论与现代临床心理学进行结合的结果,它不仅具有深厚的传统人文底蕴,同时也具备了现代科学基础。早期的中医心理学理论,以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为主,在中医学中“形神一体化”理论基础上,让中医医生在继承传统中医学思维的同时,也逐步接受现代心理学研究思维和方法。随着时代的进步,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冲突与融合,分析思维成为解析中医心理学思维的必要方法之一,学科分支也成为中医心理学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中医心理学理论研究在传承中医理论内核如整体思维、动态思维、发展思维、平衡思维等理论来研究心理学,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心理健康与生命规律。中医心理学在碰撞与融合中,形成一系列具有中医心理学理论特色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

传承精华,构建传统中医心理学理论体系 已故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薛崇成教授早年就对中医心理学中的人格心理学进行了探索。他以阴阳理论探索人格分型,后来还带领杨秋莉等人完成“五态人格测验”常模的建立。“五态人格测验”是中医领域第一个心身整体辨识的标准化测量工具,后经临床实证研究,分析人格和体质与健康和疾病的发病和疗效的关系,证实了测验的可信度和有效度,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1985年王米渠教授在《中医心理学》中提出了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的“六论”,即:形神合一论、心主神明论、心神感知论、五脏情志论、阴阳睡梦论、人格体质论。2008年黑龙江中医研究院王克勤教授补充提出了“三才整体论”,并在心神感知论的基础上扩充为心神认知论,形成“七论”。2012年又补充了“心之意志论”,并将“心神感知论”单独列出,在“七论”基础上形成“九论”。由此,传统中医心理学理论日渐丰富。 中医心理学教材的编写成型,使中医心理学在中医药大学人才培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查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张孝娟组织对中医心理学的中医身心调节技术和情志治疗技术进行全面整理,主编《中医临床心理学》。这是第一本专门从临床应用角度编写的中医临床心理学著作。 深圳中医院脑病心理科学科带头人虢周科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率先提出“临床状态医学”的学说、理念和方法。他主张以中医的整体观念为指导,以系统思维为特征,以疾病医学为基础,结合中西医

中医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治疗方法

中医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治疗方法 中医心理学1 中医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而中医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的历史渊源,却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 早在远古时期的巫医祝由术就是人类最古老、最早的疾病治疗方法。这种方法,其实就是现代心理疗法的源头。 中医强调形神合一 中医重视以治神为本。这里所谈的神,就是心神,神是与形相对而言的,中医认为形神合一,所以治形必须配合治神,二者不是孤立的。中医认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支配形,神是更重要的,所以中医经典巨著《黄帝内经》说“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主,就是指的心神,可见心神在生命活动中的重大意义。 为什么治病要先调神?既然心神对生命对人的生理病理如此重要,那么对一切疾病的治疗当然都应该先调治心

神,如果属于心身疾病,就更应该重点调神,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胃溃疡等。 中医的神有广义及狭义两个方面的含义。广义指大自然的力量。就是说,由于大自然日月星辰的运转,产生阴阳变化,四季寒温、昼夜变化,从而赋予大地生机,同时也赋予了人的生命。狭义指人的生命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能力的总称,正如《黄帝内经》所说:“何者为神?……血气已和,荣卫已通,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这里的神指人的心理活动,就是人的意识思维和情志。中医非常重视情志化心理病机 中医自古就十分强调情志内伤这一病机,中医认为,七情过激,如喜、怒、忧、思、悲、惊、恐过度,可以导致气血紊乱,阴阳失衡,既可直接产生新病,如可以发生厥证(中风、脑溢血)、呕血(胃出血),也可间接诱发旧病,如怒可损伤肝,思可损伤脾,悲可损伤肺,喜则伤心,恐则伤肾。 中医认为,七情内伤既可引起心神病患,也可诱发形体疾患。如癫狂、失眠(不寐)梦多、心悸、郁证(抑郁症)等。

中医心理学案例

【中医心理学案例】以情治病,不药而愈 (2014-01-13 17:36:34) 转载 ▼ 标签: 教育 心理与养生 医学硕士 应用心理学 中医心理学 分类: 中医心理学 小编语:或逗之以笑,或激之以怒,或惹之以哭,或引之以恐,因势利导,使患者的积郁得以宣泄,从而畅遂情志,疾病霍然而愈,故中医以情治病,不药而愈... 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实践中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情志疗法。内容丰富,方法众多。它不仅有现代医学的心理疗法,而且还有情志相胜的独特方法。或逗之以笑,或激之以怒,或惹之以哭,或引之以恐,因势利导,使患者的积郁得以宣泄,从而畅遂情志,疾病霍然而愈,故以情治病,不药而愈的案例很多。 案例一

以喜胜忧金元名医朱丹溪曾遇到一青年秀才,婚后不久突然亡妻,故终日哭泣悲伤,终成疾病。求尽名医,用尽名药,久治无效。朱丹溪为其诊脉后说:“你有喜脉,看样子恐怕已有数月了。”秀才捧腹大笑,并说:“什么名医,男女都不分,庸医也!”此后,每想起此事,就会自然发笑,亦常将此事作为奇谈笑料告诉别人,与众人同乐。日移月转,秀才食欲增加,心情开朗,病态消除。这时,才告诉他这是以喜乐制胜悲忧的治法。 案例二 以怒解忧《三国志·魏书》记载了华佗治病一案。有一郡守久病缠身,沉默寡言,抑郁少欢,经华佗诊断后,认为应用心理治疗,使病人大怒,方可治好。于是华佗每日吃喝,并要了郡守很多金银财物,但未见给其诊病处方。郡守非常气愤,不久,华佗不辞而别,并留下信辱骂他。郡守看后果然大怒,暴跳如雷,派人追杀华佗。仆人回禀未曾追上,郡守听后更加生气,吐出一些紫色黑血块,而病情逐渐康复。事后,华佗告之,郡守久病血瘀,肝郁胃瘀,唯大恕可使其气畅而愈。怒则气上,气行则血行,瘀血随之而吐,病则全愈。实际上华佗未曾受纳金银。仆人也未追杀华佗,此为以怒解郁之法。 案例三 以悲胜喜清代《冷庐医话》记载了一则以悲胜喜的案例。一个世代务农的农民之子李大谏考取了举人,其父大喜而笑不止。不久,李又考取进士,做了大官,其父更乐,日夜笑个不停,历十年不愈,成了痼疾。儿子请了一太医对其父治病,太医派人告知其父说:“你儿子患病死了!”其父听死悲恸欲绝,悲哀地哭了十几天后,大笑已停。这时,太医又派人告知其父说:“你儿子被一太医治好,起死回生了。”其父得知后,悲哀消失,原来的毛病也没再犯。 案例四 以怒胜思《古今案按》记载朱丹溪治疗一女,该女出嫁后,其夫外出经商20年未归,思夫心切而致不思饮食,困卧不动,如痴如呆,服药无效。朱丹溪诊后告其父,此为久思气结,单纯药物难于治愈,需情志疗法。嘱其父打了该女儿几个耳光,并大声责骂。该女被打骂后十分生气,朱丹溪又给她用了一些药物琱理,即能进食,又嘱其父说丈夫来信,不久可归,该女病情大有好转,未再复发。 案例五 以喜胜怒《古今医按·七情》记载,张子和一医案:项关令之妻患病饿而不能食,且大喊大叫,发怒骂人,久治无效。请张子和为其诊病。张叫项关令找来

中医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的结合

中医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的结合 中医心理学是用中医理论和实践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而现代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这两门科学都是对同一个人的心理所做研究的科学,是对人的心理不同侧面研究的,而人的心理是一个整体的,所以这两门科学是可以结合的。 1 中医心理学的特点 中医心理学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的突出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它把人体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形与神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内外统一性,因而完整、活体、动态地看待具有情感思维的人及其疾病的反应状态,所以重视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中医理论体系中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这些心理学思想贯穿了中医的整体观思想,突出体现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建立在脏腑功能基础之上的;同时人的心理活动有个体差异性,必然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中医心理学是从中医学这个母体中分化出来的学科。 中医心理学既不同于传统的中医学,也不同于现代的医学心理学,并有异于中国古代的中医心理学思想。它是在当今多学科研究中医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并与现代心理学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2 中医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结合的不同 《黄帝内经》建立的年代社会极端落后,人们尚处于原始社会,人们不可能看到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发展的现在状况,对人的意识也只能从原始功能方面进行论述;中医心理学是以心理的整体功能为主论述人的心理的,讲的是人的先天功能,而先天功能是人的自然本质,但是没有结合到人的社会本质,没有论述到人在社会中的心理及行为。人是社会整体的组成部分,自从人的产生,人就不再是自然的人。因此中医心理学应该从所存在的社会条件下论述人的心理以及意识、行为等,构建完整的人的心理行为模式,建设完善的现代中医心理学;这样中医心理学有较大的适用范围,更能适应社会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指导社会中的人的心理健康。否则中医心理学仅仅是一门不能适用社会需要的学问。 现代心理学是从人的大脑的具体结构为生理基础论述,论述了人在社会中各种行为性格等,这是人的后天功能,对人们的各种行为意识均有科学的描述,对人类心理健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但是现代心理学没有与人的整体功能结合在一起,没有指出人的根本的社会本质,所以也是有非常大的缺陷的。 结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人的各种语言、行为以及意识思维等都是在人的元神的支配下进行的,元神是最根本的自我。而心理的进行是在社会背景条件下的,一切心理行为都有社会背景的,社会背景形成了人的心理参照模块、人格参照模式,人格参照模式下的元神系统构成了人的社会自我,心理的行为是在元神的支配下通过心理模块进行的,以此结合这中医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心理问题。佛学对人的心性理论有深刻认识,但是借鉴之前必须彻底抛弃佛学所具有的唯心思想,心性理论中性与元神相关,而心与元神、元神支配下形成的人格参照模式有关。 3 中医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结合的关键点 心理的本体是人的元神,元神是由心(为主)之气升华而产生,与其它四脏之气升华合而

中医心理学基础与情志病防治-香港注册中医学会

高血壓與情志病關係研究初探 吳堅清 (香港理工大學教授、香港註冊中醫師) 【摘要】情志病本身不僅影響個人的生活質素,連婚姻和家庭的生活和諧,亦可受到負面影響,及早的醫治和家人的支持,是成功治療的有效因素,因此懷疑情志出現問題的人仕,應及早向有關的專業查詢。 本研究採用病例對照設計,用杜氏量表及國際檢測標準作數據採集。檢驗年齡在40-69歲之間的高血壓患者。為高血壓與非高血壓患者(對照組)情志病的關係作出比較。選擇了553名高血壓患者和82名血壓正常的無關對照,以這635名研究個體作為總研究樣本。 調查發現各情志因素在正常群組中顯示隨年齡增長有加重趨勢。而在高血壓群組中焦慮症狀隨年齡增長有加重,敵對則與年齡沒多大相關性;其餘壓抑、強迫狀況及人際關係敏感因素顯示在60歲時為高峰,其後有所回落。 本研究使用獨立樣本t測試,對比高血壓群組與非高血壓群組之情志因素。再比較兩群組之均數,作出結論:高血壓群組比非高血壓群組之情志因素關係具有統計學之顯著性。亦即是說「高血壓患者比非高血壓患者更易引致情志病」成立。 在多因數方差分析後可見中醫各分型具有差異性,p < 0.000。在多因數方差分析後可作中醫分型之多重比較,Post Hoc 測試。分析顯示肝火亢盛、陰虛陽亢與陰陽兩虛有差異;其他証與中醫四型均有差異性。結合各分型之均數,提示高血壓陰陽兩虛型患者之各情志因素更嚴重。其他証型之情志影響程度沒有四型明顯。 利用回歸分析測試各型高血壓群組中醫分型與情志病之關係。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高血壓患者中屬痰濕壅盛及其他之証型者,病情一般較淺,病變未影響情志因素。研究結果均未能證實此二証有直接引致情志病,亦不排除其可能性。中期病涉肝腎,有肝火亢盛,陰虛陽亢,而病變後期的陰陽兩虛証型。研究證實高血壓中屬此三型患者,可導致情志病,研究結果為臨床診斷上提供理論依據。臨床上對高血壓患者可注意其中醫診斷分型,証屬此三類而有情志病者,可按中醫診斷分型加以治療。未有情志病者,可指導防治。 高血壓是嚴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心血管疾病。由於長期用藥不單為患者造成了副作用,亦帶來了生理、心理等負面影響,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素質。醫學工作者及患者除關注高血壓病的病因病機、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藥物治療和轉歸預後等問題外,對生活素質改善和提高的意識日益增強,成為臨床治療及研究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 1. 中醫與情志病 祖國醫學理論將人的心理活動稱之為心神,「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的活動是由「五神」、「五志」表現的。所謂五神指神、魄、魂、意、志,為五臟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五臟生五志,「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由五志生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 1.1 情志與五臟的關係 情志活動,是人體的精神意識對外界事物的反應。情志証候,是指由於精神刺激過於強烈或過於持久,人體不能調節適應,導致神氣失常,臟腑、氣血功能紊亂所表現出的証候。情志活動的產生,必須以五臟精氣作為物質基礎,情志活動是各臟腑機能活動的一種表現。當內外情景觸動時,先是臟腑有感,然後表現於外在的肢體動作、面部表情等。所以只有在臟腑氣血功能正常的情況下,人的情志活動才能正常。 1.2 情志失調所導致的疾病証候

中医心理学

中医心理学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1.中医心理学:是继承中国古代哲学对心理现象的认识,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 实践经验,与现代心理学相互渗透和交叉,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及心理因素在防病治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特点是:整体性、实践性、边缘性、辩证性2.(论述):中医心理学的两大理论特点 答:(1)整体观:中医心理学具有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认识心理活动活动规律的特点,从而把人的心理与生理、心理与社会、心理与自然环境、,以及心理活动本身都处于整体联系中。(2)形神合一观:是整体恒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形与神的统一性,为中医心理学生理心理统一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3.《内经》对中医心理学的贡献 答:(1)奠定了中医心理学的基础理论。(2)九气、五志理论为后世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加深了人们对心理现象和规律的认识(4)丰富并发展了中医心理学的临床实践。 4.中医最早的心理疗法——祝由:祝,告也,由,病之所以初也。即通过解说 分析疾病的起因,然后加以明言开导和行为诱导,来解除病患的心理压力,调节情绪和精神活动,以达到治疗疾患的目的。特点:原始朴素、治以祝由。 5.历代医家的贡献 答:先秦:《左传》、《五十二偏方》、《内经》 (1)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临床辨证体系,首提脏躁,首创甘麦大枣汤治疗之。 (2)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注重针灸的心理效应,

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脉学专着介绍了情志变化在脉象上的反映。 王冰:《黄帝内经素问》对中医心理学思想进行系统整理,体现在调节情志养神对五志的阐述 (3)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症候学专着,记载心理症状。 (4)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方》中具体介绍了运用“内视法”、“调气法”、“呼音法”等气功养性方法来疏通气机,调畅情志。 (5)宋代陈无择所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将各种致病因素归结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统称为“三因”。陈氏在论述三因致病时,特别突出了情志因素的致病作用,所创立的“七气汤”、“大七气汤”、“小定志丸”、“菖蒲益智丸’’等方剂,为中医诊治情志病作出了贡献。 宋代刘完素以倡“火热论”着称。他提出“五志化热”的着名理论,因而提出一套降心火、益肾水为主的治疗火热病的方法,并注重调理情欲。 宋代李杲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情志因素常为脾胃受损先导,在治疗上他重视情志因素的作用,主张服用“补中益气汤”时,必须“宁心绝思,药必神效”。 宋代张从正《儒门事亲》,多次强调由于社会因素的不同,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影响也不同。他对情志过度所导致的疾病有着独特的见解,提出情志相胜疗法。 (6)明清:张介宾在《类经·会通》中专列情志疾病29条。《景岳全书》中对痴呆、癫、狂、痫、郁、诈病等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的病证论述颇详,还特别指出“以情病者,非情不解”,“若思郁不解致病者,非得情舒愿

读《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有感

读《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有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读《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有感 通览整本书所述内容,其主要针对于具有中医特色的心理学理论进行详细阐述。每一门学科的诞生,必然有其自身的历史根基。即使作为20世纪80年代才被确立的新兴《中医心理学》,也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同时,因为其年轻的学科姿态,也必然蕴藏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详细品读,可以深刻体会到:这门学科虽然年轻但其自身笼罩着的时代沧桑感依旧存在。从其形成学科的时期来看,其稚嫩之处甚至不敢和其他任何一门中医类学科相比较,但关于中医心理的探索在过去并非只是一片空白。详究发展历程,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虽然这一时代还并未形成中医心理学理论

的概念,但在日常生的活经验积累中,不乏有些人,他们已感知到心理情感的变化对于一个人身体健康影响的微妙之处。有许多人也已经开始专注于这一领域的开拓,这便是当今这一理论成立与不断发展的萌芽。他们用执着进取的精神,在陌生的道路中不断探索。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之下,在《内经》时代,逐步确立了中医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秦汉三国时期、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经过各个朝代们的医家及相关著作的影响之下,这一思想得到了不断的进步与发展,直至作为学科被承认之后,其思想内涵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值得一提的是,明清时期思想家们有关心理思想的论述,虽大都属于哲学层面,但同样对这一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营养,其对于这一学科的促进仍旧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文中运用大量的语篇,详细论述其主要核心理论。”形神合一论”、”三才整体论”、”心主神明论”、”心神认知论与心

研究中医心理学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一)

研究中医心理学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一) 【关键词】心理学 在西方心理学日益繁荣昌盛的现代,为什么还要大力研究中医心理学?因为临床心理学是服务于人的事业,它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所依赖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与咨询对象文化背景的契合程度,而目前我国临床心理咨询还基本上处于照搬和模仿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方法的阶段。事实上,西方的心理学根植于西方的历史文化,渗透了西方人的哲学、信仰、价值观和生活经验。尤其是自19世纪冯特(W.Wundt)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以来,西方心理学就以物理学为模式,极力推崇实证方法,试图把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精确、客观的自然科学,虽然他们积累了大量的实证材料,但他们把一切意识经验、哲学心理学、一切本土心理学和内省方法从心理学研究中排除出去,而且把一切传统的、本土的、体验的和日常生活的心理学都视为前科学的、非科学的,这不仅使它无力解释人类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体验,大大缩小了研究人类心理现象的广阔领域,而且失去了丰富、博大、历史悠久的心理文化的滋养,显出日益虚弱的理论基础和流派支离破碎的“不统一危机”。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等人文立场的心理学与实证主义立场的心理学存在的内在冲突,认知心理学给行为心理学带来的冲击与革命,辩证心理学所进行的综合尝试都一再表明,仅仅以自然科学为样板,以还原分析的实证方法来构建一门统一的客观心理学的尝试是不成功的。 在这种背景下,整理与挖掘传统中医心理学的思想与技术对于丰富世界临床心理学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医药学是一个包含内、外、儿、妇、皮肤、精神医学、药学等多学科的复杂体系。中医心理学是中医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严格意义上说,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与整个中医学的体系融为一体,并没有像中医内科、骨科、妇科、儿科那样分化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分支。然而,中医学强调形神合一,精神内守,形神兼治的理念,“阴阳五态”的人格理论,脏腑与情绪相关理论,四诊合参的心理诊断理论和顺志从欲、精神内守、情志相胜、民乐疗法等临床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却是丰富多彩、个性独特鲜明的。遗憾的是,在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受近现代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中国传统的中医临床心理学没有得到应有规模与深度的发展。事实上,这不仅影响了对中医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完整把握,造成了以单纯的自然科学路线研究中医的不少失误,而且使中医心理学科失去了几十年的宝贵发展机遇,导致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落后于世界临床心理学的发展步伐。中医心理学不仅历史悠久,理论独树一帜,临床诊治技术和经验方药也十分丰富,完全可以与西方临床心理学相媲美。 与西方临床心理学相比,中医心理学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从后现代的观点来看,这种差异可能意味着存在着另一种可能的科学范式。 纵观中医学的历史发展和横向比较中西医的文化特点,继承与发扬中医心理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临床现实意义。 1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与发扬中医的人本主义精神 中医是以人为本的医学,她在认识到人是自然之物,并且必须法天则地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人的心理和社会属性,从来没有忘记人是形神俱备的,甚至将人具有的自我意识当作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将人的精神正常与否当作人健康的核心指标。如《内经》中说“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君王众庶民,尽欲全形。”(《素问·宝命全形论篇》)“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素问·移精变气》)“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中医的人文精神还充分地体现在将满足人的心理需要当做治疗的基本法则。“能尽人性,则能尽物之性;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礼记·中庸》)。中医亦认为,“顺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顺之也,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灵枢·师传》)。这就是说,气血生理的顺畅与心理的舒畅对于健康都是必需的。理想的生存状况“是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

中医心理学论文

人类的七种情绪和五种精神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七情与脏腑的功能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七情分属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称为“五志”。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不会使人发病。但在突然、强烈或长期性的情志刺激下,超过了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而又不能适应时,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这时的七情就成为致病因素,而且是导致内伤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故称为内伤七情。七情做为致病因素,有别于六淫之邪从口鼻或皮毛入人体,而是直接影响有关的脏腑而病,情志因素不仅可以直接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而且对所有疾病的转归起着重要作用. 人有七情,属于精神活动范畴,包括喜,怒、思、忧、悲,恐、惊等情志情绪的变化。通常情绪的波动一般不会危害人的健康。但强烈的情绪波动,或长期消极情绪能引起过度的或长期的精神紧张,使人的健康受到影响,并可引发一些疾病。 中医认为:七情与人的五脏密切联系,与五脏的生理、病理变化相关联,喜与心、怒与肝、思与脾,忧悲与肺、恐惊与肾—一相对应。七情波动能影响人的阴阳气血平衡和运行。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阴阳处于平衡状态,保证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的正常。剧烈的情志变化,可以使阴阳平衡失调,影响人的气血正常运行,导致气血功能紊乱。正如《素问·举痛论》指出的:“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中医认为七情分属于五脏,为五脏所主。正常情况喜为心志,怒为肝志,思为脾志,悲(忧)为肺志,恐(惊)为肾志。 我国的中医理论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绪会对人体内脏功能产生影响。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就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这不但明确地指出了情绪可致病,而且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东莞康华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林庆医生认为,所谓最健康的养生之道,不是饮食也不是运动,而在于心静。调整好心态是最重要最有效的预防疾病的措施,其次才是其他。 大喜可能导致精神失常 情志:喜 对应脏腑:心 范进中举,因喜而癫,其岳父一个大巴掌就治好了这突如其来的癫狂——这就是“恐胜喜”的运用。林医生称,喜对应的是心脏,喜极气则缓,大喜的时候,气不流动,会让人窒息而死。一些人在打麻将的时候因拿到一手好牌激动过度而休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过喜”或“暴喜”会使心气消耗过度。注意力下降,头晕,心悸,入睡不深,时常惊醒。严重时可引起精神失常,或突然晕倒。因此,时常出现这种情绪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