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加氢装置危害因素分析与安全控制

柴油加氢装置危害因素分析与安全控制
柴油加氢装置危害因素分析与安全控制

柴油加氢装置开工方案

加氢装置开工方案 一、准备工作 1、装置检修工作全部结束,工艺管线、设备均经试压验收合格。 2、机泵试运结束。 3、全装置的动火项目结束,现场卫生清理干净。 4、公用系统水、电、汽、风、瓦斯供应正常。 5、安全消防器材配备齐全,安全措施已落实。 6、提前联系合格的氢气。 7、气密用具、刷子、肥皂水、洗耳球等已准备好。 8、联系有关车间如成品、化验、仪表、电工、维修、配合开工。 二、装置吹扫气密与置换 (一)、管线设备吹扫 1、蒸汽吹扫试密:分馏系统、瓦斯系统、放空系统; 2、氮气吹扫试密:原料系统、临氢系统(反应系统及新氢系统) (三)、试密检查方法 1、用氮气试压:充压至试验压力后,全面检查设备、管线的法兰、焊缝、接口等,以肥皂水检查不冒泡、目测不变形,保压压降不超过标准为合格; 2、用蒸汽试压:充压至试验压力后,全面检查设备、管线的法兰、焊缝、接口等,以肥皂水检查不冒泡、目测不变形为合格; 试密压力标准 备注:

1、正常生产时开工试密,实施第二段时,需点炉升温至反应器床层温度100℃左右; 2、反应系统 (1)试密步骤 A、隔离工作 ①上述流程内所有放空、排凝阀关闭; ②P201出口阀关闭; ③反冲洗污油泵出口阀关闭; ④LICA2002、LICA2003下游阀及付线阀关闭; ⑤HIC2001下游阀及付线阀关闭; ⑥机201出口阀关闭; B、首先用试密介质升压到2.2MPa,检查设备的严密性,合格后,保压4小时,允许压降每小时压力下降不大于0.02MPa; C、第一阶段合格后继续用试密介质试密,开新氢机升压,并点炉201升温,只有反应器床层温度大于93℃以后,才能使系统压力超过2.2MPa(升压速度不大于0.05MPa/小时),否则,继续保压; D、当V202压力达到4.0MPa时,检查设备的严密性,合格后,保压2小时,允许压降每小时压力下降不大于0.05MPa; 备注:在第二阶段升压及保压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反应器床层温度大于93℃,但系统各点温度也不能大于100℃。 (2)系统试压结束后,在以下部位泄压: ①V202顶部和底部放空排凝; ②V202顶部出口放空。 (3)注意事项:做好试密范围内的隔离工作,防止串压。 三、氢气试密:

加氢精制装置停工过程中硫化氢中毒事故

加氢精制装置停工过程中硫化氢中毒事故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加氢精制装置停工过程中硫化氢中毒事故一、事故经过 5月11日,某石化公司炼油厂加氢精制联合车间对柴油加氢装置进行停工检修。14:50,停反应系统新氢压缩机,切断新氢进装置新氢罐边界阀,准备在阀后加装盲板(该阀位于管廊上,距地面4.3米)。15:30,对新氢罐进行泄压。18:30,新氢罐压力上升,再次对新氢罐进行泄压。18:50,检修施工作业班长带领四名施工人员来到现场,检修施工作业班长和车间一名岗位人员在地面监护。19:15,作业人员在松开全部八颗螺栓后拆下上部两颗螺栓,突然有气流喷出,在下风侧的一名作业人员随即昏倒在管廊上,其他作业人员立即进行施救。一名作业人员在摘除安全带施救过程中,昏倒后从管廊缝隙中坠落。两名监护人员立刻前往车间呼救,车间一名工艺技术员和两名操作工立刻赶到现场施救,工艺技术员在施救过程中中毒从脚手架坠地,两名操作工也先后中毒。其他赶来的施救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爬上管廊将中毒人员抢救到地面,送往职工医院抢救。 二、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当拆开新氢罐边界阀法兰和大气相通后,与低压瓦斯放空分液罐相连的新氢罐底部排液阀门没有关严或阀门内漏,造成高含

硫化氢的低压瓦斯进入新氢罐,从断开的法兰处排出,造成作业人员和施救人员中毒。 2、间接原因:在出现新氢罐压力升高的异常情况后,没有按生产受控程序进行检查确认,就盲目安排作业;施工人员在施工作业危害辨识不够的情况下,盲目作业;施救人员在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的情况下,盲目应急救援,造成次生人员伤害和事故后果扩大。 三、事故教训 1、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对现场发生的异常情况要高度警惕,待排查出隐患,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后,方能安排下一步作业。 2、施工单位在拆卸管道、设备附件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作业前认真进行作业风险识别并落实相关安全措施,对可能存在危险介质的死角、盲端的拆卸必须佩戴好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使用安全工具、控制施工人数并保持逃生通道畅通。 3、必须杜绝盲目作业、盲目施救情况的发生。

汽油加氢装置工艺流程培训教案

汽油加氢装置工艺流程培训教案 1 汽油加氢装置简介 1.1 概况 乙烯装置来的裂解汽油(C5—C9馏份)中含有大量的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成份,是获得芳烃的宝贵原料。裂解汽油中除芳烃外,还含有单烯烃,双烯烃和烯基芳烃,还含有硫、氧、氮杂质。由于有不饱和烃的存在,裂解汽油是不稳定的。裂解汽油加氢的目的就是使不饱和烃变成饱和烃,并除去硫、氮、氧等杂质,为芳烃抽提装置提供稳定的高浓度芳烃含量的原料—加氢汽油。 1.2 原辅料及成品的特性 本装置在工艺上属于易燃、易爆、高温生产线,易发生着火、爆炸和气体中毒等事故。 裂解汽油为淡黄色芳香味挥发性液体,是芳香族和脂肪碳氢化合物的混合体。主要是由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及C5-C9以上烃类组成。对人体存在危害作用。 氢气是种易燃易爆气体。氢气与空气混合,爆炸范围为4-74%(V)。 加氢汽油主要是由由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及C5-C8饱和烷烃组成,对人体也存在危害作用。 过氧化氢异丙苯为无色或黄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易分解引起爆炸。 硫化氢属于高危害毒物,密度比空气重,能沿地面扩散,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有毒蒸汽,对人体存在危害作用。 2 工艺流程简介

2.1工艺特点 汽油装置采用国产化汽油加氢技术,其生产方法是先切除C 5馏份和C 9馏份,剩下的C 6—C 8馏份进行一段加氢,二段加氢,最终得到芳烃抽提的原料—加氢汽油。 2.2装置组成 汽油加氢装置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A :预分馏单元(主要包括切割C 5、脱砷、切割C 9) B :反应单元(主要包括一段加氢、二段加氢、压缩、和过热炉) C :稳定单元(主要包括脱硫化氢系统) 2.3工艺说明 2.3.1生产方法 利用裂解汽油中各组分在一定温度、压力的条件下,其相对挥发度不同,采用普通精馏的方法,将C 5馏份和沸点在其以下的轻馏份、C 9馏份和沸点在其以上的重组份,通过脱C 5塔和脱C 9塔分离,得到C 6—C 8馏份,然后通过钯或镍系催化剂和钴钼催化剂,进行选择性二次加氢,将C 6—C 8馏份中的不饱和烃加氢成饱和烃,并除去其中的有机硫化物、氧化物、氯化物,其主要化学反应有: (1)双烯加氢,在一段反应器进行。例如: (2)单烯及硫、氧、氮、氯化物加氢,在二段反应器进行。 例如: H 3C-CH=CH-CH=CH-CH 3+H 2 H 3C-CH=CH-CH 2-CH 2-CH 3 Pa Al 2O 3 CH 3-CH 2-CH=CH-CH 2-CH 3+H 2 CH 3-(CH 2)4-CH 3 Co+Mo Al 2O 3

柴油加氢改质装置

柴油加氢改质装置 一工艺原理 1加氢精制 加氢精制主要反应为加氢脱硫、加氢脱氮、加氢脱氧、烯烃与芳烃的饱和加氢,以及加氢脱金属。其 典型反应如下 (1)脱硫反应: 在加氢精制条件下石油馏分中的含硫化合物进行氢解,转化成相应的烃和H2S,从而硫杂原 子被脱掉。 化学反应方程式: 二硫化物:RSSR’ + 3H2→RH + R’H + 2H2S 二硫化物加氢反应转化为烃和H2S,要经过生成硫醇的中间阶段,即首先S-S键上断开,生 成硫醇,再进一步加氢生成烃和硫化氢,中间生成的硫醇也能转化成硫醚。 噻吩与四氢噻吩的加氢反应: 噻吩加氢产物中观察到有中间产物丁二烯生成,并且很快加氢成丁烯,继续加氢成丁烷苯并噻吩在50-70大气压和425℃加氢生成乙基苯和硫化氢: 对多种有机含硫化物的加氢脱硫反应进行研究表明:硫醇、硫醚、二硫化物的加氢脱硫反应 多在比较缓和的条件下容易进行。这些化合物首先在C-S键,S-S键发生断裂,生成的分子碎片 再与氢化合。环状含硫化物加氢脱硫较困难,需要苛刻的条件。环状含硫化物在加氢脱硫时,首 先环中双键发生加氢饱和,然后再发生断环再脱去硫原子。 各种有机含硫化物在加氢脱硫反应中的反应活性,因分子结构和分子大小不同而异,按以下 顺序递减:

RSH>RSSR>RSR>噻吩 噻吩类化合物的反应活性,在工业加氢脱硫条件下,因分子大小不同而按以下顺序递减:噻吩>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甲基取代的苯并噻吩 (2)脱氮反应 石油馏分中的含氮化合物可分为三类: a 脂肪胺及芳香胺类 b 吡啶、喹啉类型的碱性杂环化合物 c 吡咯、咔唑型的非碱性氮化物 在各族氮化物当中,脂肪胺类的反应能力最强,芳香胺(烷基苯胺)等较难反应。无论脂肪族胺或芳香族胺都能以环状氮化物分解的中间产物形态出现。碱性或非碱性氮化物都是比较不活泼的,特别是多环氮化物更是如此。这些杂环化合物存在于各种中间馏分,特别是重馏分,以及煤及油母页岩的干馏或抽提产物中。在石油馏分中,氮化物的含量随馏分本身分子量增大而增加。在石油馏分中,氮含量很少,一般不超过几个ppm。 在加氢精制过程中,氮化物在氢作用下转化为NH3和烃。几种含氮化物的氢解反应如下: 根据发表的有关加氢脱氮反应的热力学数据,至少对一部分氮化物来说,当温度在300-500℃范围内,需要较高的氢分压才能进行加氢脱氮反应。从热力学观点来看,吡啶的加氢脱氮比其它氮化物更困难。为了脱氮完全,一般需要比脱硫通常采用的压力范围更高的压力。 在几种杂原子化合物中,含氮化合物的加氢反应最难进行,或者说它的稳定性最高。当分子结构相似时,三种杂原子化合物的加氢稳定性依次为: 含氮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硫化合物 例如:焦化柴油加氢时,当脱硫率达到90%的条件处,其脱氮率仅为40%。

加氢精制装置事故案例分析

第七章加氢精制装置事故案例分析 1.某厂柴油加氢装置“1 2. 27”高压分离器液控阀副线阀盘根泄漏设{设备事故(事故发生的经过:2001年12月27日9: 00时,某厂柴油加氢装置高压分离器液控阀副线阀盘根处发生油喷漏,故而装置紧急停工,处理该阀。经检查,该液控阀副线阀只压了一道根)的原因分析、应吸取的教训及防范措施。 事故原因分析:①建设公司阀门班工作不认真、不负责任,在大修时高压分离器液控阀副线阀只压了一道盘根,当装置升压进油后,该阀盘根处便发生油喷漏,这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②建设单位设备专业施工管理不到位,管理粗放,对该液控阀副线阀压盘根的工作没有专人管理。③装置设备管理人员质量监督不到位,没有到现场监督压盘根工作,未能及时发现该液控阀副线阀盘根问题。应吸取的教训和采取的防范措施:①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事故,对类似的问题进行检查,②加强HSE学习,认真落实工作危害因素分析,提高职工危险识别和防范能力,提高职工安全意识。③联系检修人员重新压好该液控阀副线阀盘根。 2,某厂高分液位计手阀阀体泄漏事故的处理的I事的经过:2002年12月28日,加氢引直馏柴油进行初活性运转时,发现高分液位计两只手阀阀体泄漏,将后法兰处有砂眼的手阀关闭、液位计切除;对前法兰处有砂眼的手阀进行堵焊失败后,在严格控制高分液控开度、做好进出罐的物料平衡的情况下,关闭该液计引出总管上下手阀,拆除了该液位计手阀,液位计回装后维持生产。2003年1月24日,采用相同的控制方法更换了高分液位计上的相同类型的阀门)o 事故处理过程:1月24日机动处计划组织人员更换高分液位计、界位计的手阀,更换时将切除现场液位计和远传液位指示,切除后DCS上将无液位信号。由于更换阀门较多(1 1只),处理时间长,对操作人员安排及操作调整如下:①1月23日白班,降低高分液位至35%,稳定反应进料量,调节反应加热炉出口温度和保证反应系统压力稳定,每小时记录一次高分液控开度,为高分液位远传信号切除后,控制高分的液控阀的开度提供参数。控制好加氢注水量,记录高分界位阀开度。②1月24日更换手阀前,切除高分液位、界位引出总管手阀,接临时胶带将液位计中介质引低点放空。放空后,在液位计顶接临时胶带引蒸汽吹扫干净后,联系施工单位用防爆工具施工。③室内操作人员在高分液位计拆除前控制反应进料量,将高分液控阀改为手动操作,根据23日白班收集阀位数据调节该阀开度,在高分液位计拆除后,安排一名操作人员到循环氢分液罐处,随时准备切液,防止因高分液位超高带液进循环氢压缩机,损坏压缩机;安排一名操作人员到低分顶,防止因高分液位过低串压,如有串压现象,操作人员可开低分安全阀副线泄压。④室内操作人员控制好反应进料量和反应压力,保证反应进料量和压力的平稳,监视界位,及时联系现场人员切液;监视低分压控阀阀位变化和出口流量变化情况,有异常情况及时联系现场人员。⑤施工结束后,液位计必须用蒸汽吹扫后方可投用。 3.某厂高低分界控失灵、汽提塔带水的原因分析(2003年1月,加氢注水由除盐水改为净化污水后连续两次出现汽提塔带水事故,现象:加氢进料流量与低分出口流量不平衡,低分出口流量显示值大于加氢进料流量显示值,大量带水时两者的差值近似于注水量;反应产物与低分油换热器壳程出口温度低,汽提塔进料温度低、汽提塔顶压力偏高、回流罐界位控制阀开度变大l。事故原因分析:净化污水与除盐水相比杂质含量较高,如硫、氮、酚类,杂质组分的存在不利于高分、低分界位的油水分离,使油水分离效果变差,含硫污水中含油量增加,变小,密度的变化影响高、低分界位仪表的测量,含硫污水的密度变小,界位仪表的显示值PV偏低。在注除盐水时考虑到较高的界位有利于油水分离,高、低分的界位一直控制在80%-75%(设定的SV值),由于界位仪表的显示值PV偏低,在测量值(PV值)为

柴油罐防雷电安全技术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9258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柴油罐防雷电安全技术措 施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柴油罐防雷电安全技术措施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柴油罐防直击雷,应设置独立避雷针,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 2、为防止雷电反击,独立避雷针及接地体与柴油罐净距不应小于5米。 3、柴油罐的防静电和防感应雷的联合接地装置,其冲击接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欧姆,且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 4、对油罐周围的一切金属构件、电气设备和管线等,必须做等电位连接,且与感应接地连接,如罐体、遮阳棚、围挡、加油机及防雨棚等;罐内已储油且无底座的油罐,为防止焊接时发生意外,暂不要求做感应接地。

5、检查柴油罐罐顶进人孔或加油孔附件与罐顶金属有无绝缘连接,锈蚀或松脱而影响雷电通路。 6、如遇有暴雨、雷电时应暂时停止收发油作业,避免储油罐内外形成的大量易燃易爆混合物与雷击爆炸起火。 7、为预防球形雷绕击和直击雷侧击,柴油罐围栏宜采用金属网构成笼式防雷网,从而达到保护油罐的目的,且防止非工作人员进入。 8、为防止夏季烈日直接照射曝晒,灌顶呼吸孔处产生油气引发火灾或爆炸,柴油罐顶部和四周应搭设防晒棚,宜覆盖黑色遮阳网。 9、不允许有架空线进入罐区,电源线使用电缆埋地引入,以免产生放电火花及将雷电波导入。 10、电机、电源接线盒、穿线钢管、加油机外壳均应分别接地,与连接线不得小于4mm2多股铜

加氢车间内部管理工作情况总结

一年来,加氢车间强化内部管理,严格按照公司计划和部署,基本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及指标。现回顾总结如下: 总结各类事故:本车间发生事故有:碳四原料亏库(装置收率管理),40加氢汽油干点不合格、40加氢柴油闪点不合格,40加氢酸性水带油,制氢上水泵停车导致装置停工,40加氢空冷风扇损坏,导热油炉管线置换,30加氢产品质量不合格,火炬放空冒烟,张盛林工伤事故,总结每一起事故都是由于包括我在内的值班长、工艺员、安全员日常管理疏忽、不到位而造成的。 工作亮点: 1、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杜绝各类事故发生。根据现有的人员业务学习情况以及装置各类物料易燃易爆的特点,再结合多年的石化行业工作经验,我首先从现有人员的特点学习管理培训以及装置各类物料的物化性质入手,有的放矢的组织各项安全、生产作业,提出每月的26日定为车间隐患排查日,有车间主任带领运行班班长、维修班班长针对车间内部安全、工艺、现场以及人员信息进行全面排查、了解,使车间工作能够更加细致,班组工作能够全面的展开,有利于加强贯彻公司下达的各项生产管理目标、方针。 2、加大了车间内部考核力度。对于各种日常工作中出现的违章违纪现象实行狠抓、狠落实,而针对于一些好的、实用的管理及生产运行中的合理化建议,则采取全员学习以及奖励政策,促进每一位职工都能认真地去学、去干、去发现。 3、加强自身业务学习,逐步提高自身素质。根据车间装置各自的特点,特别是装置的开、停工,对每个人都是严峻的考验,这要求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操作工都要具备一定的业务素质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同岗位操作人员交流经验等,随着时间的积累,我对装置生产的基本知识也了解的越来越深,同时也提出各类建议,如40加氢分馏塔汽提蒸汽由现 1

蜡油加氢装置简介分解

100万吨/年蜡油加氢装置装置简介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高桥分公司炼油事业部 2007年3月

编制:何文全审核:严俊校对:周新娣

目录 第一章工艺简介 (1) 一、概述 (1) 二、装置概况及特点 (1) 三、原材料及产品性质 (2) 四、生产工序 (4) 五、装置的生产原理 (5) 六、工艺流程说明 (5) 七、加工方案 (6) 八、自动控制部分 (10) 九、装置内外关系 (11) 第二章设备简介 (13) 一、加热炉 (13) 二、氢压机 (13) 三、非定型设备 (13) 四、设备一览表 (15) 五、设备简图 (20)

第一章工艺简介 一、概述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炼油事业部是具有五十多年历史的加工低硫石蜡基中质原油的燃料——润滑油型炼油企业,根据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原油油种变化和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上海高桥分公司到2007年以后除了加工大庆原油、海洋原油等低硫原油外,将主要加工含硫2.0%左右的含硫含酸进口原油。由于常减压生产的减压蜡油和延迟焦化装置生产的焦化蜡油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烃及硫、氮等有害的非烃化合物,这些产品无法达到催化裂化装置的要求。为了使二次加工的蜡油达到催化裂化装置的要求,必须对焦化蜡油和减压蜡油进行加氢精制,因此上海高桥分公司炼油事业部进行原油适应性改造时,将原10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改造为100万吨/年蜡油加氢装置。本装置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催化裂化装置降低原料的硫含量和酸度服务。本装置由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基础设计于2005年6月份完成,2005年8月份进行了基础设计审查,工程建设总投资2638.73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448.74万元。2006年7月降蜡油含硫量由原设计2.44%提高至3.28%,工程建设总概算增加820.8万元。 二、装置概况及特点 1.装置规模及组成 蜡油加氢精制装置技术改造原料处理能力为100万吨/年,年开工时数8400小时。本装置为连续生产过程。主要产品为蜡油、柴油、汽油。 本装置由反应部分、循环氢脱硫部分、氢压机部分(包括新氢压缩机、循氢压缩机)、加热炉部分及公用工程部分等组成。 2.生产方案 混合原料经过滤后进入缓冲罐,用泵升压,经换热、混氢,再经换热进入加热炉,加热至350℃后进反应器进行加氢,反应产物经换热后进热高分进行气液分离,气相进一步冷却,进冷高分进行气液分离,气相进新增的循环氢脱硫塔脱硫后作为循环氢与新氢混合,组成混合氢循环使用;液相减压后至热低分,热低分的液相至催化裂化装置。热低分气相经冷凝冷却至冷低分,冷低分的液相至汽柴油加氢装置。 3.装置平面布置

柴油的安全管理及应急措施

柴油的安全管理及应急措施 一、柴油危险性概述 柴油燃点为300-380℃,其闪点>45℃,爆炸极限0.6-6.5﹪,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柴油装卸、运输、仓储、使用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泄漏、火灾、爆炸事故。油品泄漏、燃烧产生出有毒有害气体,人员吸入造成急性、慢性中毒事故。油品发生泄漏及燃烧造成环境污染。 二、运输装卸 确定柴油供应商具备有效资质证明和专业运输车辆,由供应商具有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运输。严禁与氧化剂、卤素、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同时通知相关接收人员和值班人员做接收前的准备; 装卸区域内所有人员均需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同时必须由机场消防部门派遣专车专人全程陪同,并备好消防水管、灭火器、灭火沙等灭火工具;现场接收人员及油罐车司机全程监视相关闸阀、过滤器等设备的运行情况,防止跑、

冒、滴、漏等事件发生,随时准备处理可能发生的问题;卸车结束后清理现场,确保无任何有害物质遗留。 三、储存 柴油储罐应当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爆、防火、防雷、防静电等安全设施并作好标识。定期检查呼吸阀和阻火器情况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1、对存放柴油的房间和储油柜进行严格管控,房间钥匙不得随意配制,无关人员不得随意借用钥匙;门应上锁,钥匙由值班人员管理,未经批准,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若需进入,须在《来访人员登记表》上登记,值班人员全程陪同; 2、存放柴油的房间不得有无关的物品、物资存放(包括临时性存放);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腐蚀性物品;严禁随处乱堆乱放固体废弃物,保持房间四周环境的清洁卫生。 3、严禁在储油柜处吸烟和使用明火,严禁私自改动储油柜外观、结构和用途,室内禁止敲打和碰撞以防产生火花。发现火警必须及时报告,同时尽全力与消防人员共同扑灭火灾。 四、巡视检查 柴油必须指定管理人员,负责督促检查柴油的安全,贯彻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柴油进行检查。对存在安

汽油柴油危害告知牌

易燃液体 对人体有害 请注意防护 柴油 Diesel oil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皮肤接触可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其雾滴或液体呛入可引 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接触限值(mg/m 3):无资料 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熔点(℃): -18 沸点(℃): 282-338 闪点(℃): ≥55 引燃温度(℃): 257 爆炸极限〔%(V/V )〕 1.3-8.6 外观与性状 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 相对密度(水=1) 0.87-0.90 相对空气(空气=1) 3.5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5分钟,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肠,就医。 急救措施 消 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 火 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当 心 中 毒 危险货物编号:T33502 UN 编号:无资料

易燃易爆 有毒 请注意防护 汽油 Gasolinel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汽油为麻醉性毒物,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误将汽油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职业接触限值300 mg/m 3,轻度职业危害。 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有特殊臭味。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相对密度(水=1)0.70~0.8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4,闪点-46℃,爆炸极限1.4~7.6%(体积比),自燃温度415~530℃,最大爆炸压力0.813MPa 。 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50m 。大量泄漏时,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300m 。消除所有点火源。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防静电服。小量泄漏,用砂土吸收,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大量泄漏用泡沫覆盖,用防爆泵转移收集,禁止流入限制性空间。 应 急措施 消防措施 燃烧和爆炸危险性:高度易燃,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和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 火 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用水灭火无效。 当 心 中 毒 危险货物编号:31001 UN 编号:1203,1257

柴油加氢装置高压换热器换热效果下降的原因及措施

200×104t/a柴油加氢装置高压换热器换热效 果下降的原因及措施 茂名分公司吴金源 摘要:本文通过对200×104t/a柴油加氢装置高压换热器E1102ABC 换热效果下降的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二次加工油比例增大,特别是焦化柴 油增多是造成高压换热器E1102ABC换热效果下降的直接原因,同时提出 了调整进料比例及加大阻垢剂的注入浓度是解决问题的最优措施 关键词:换热效果对数平均温差二次加工油比例阻垢剂 1 前言 随着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公司在原料的供应上越来越趋于高含硫原油,而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日趋严格,柴油产品的低硫化已成为趋势,但是由于目前公司的加氢能力不足,大部分的直馏柴油或催化柴油只能通过与低硫的精制柴油调和出厂,这对200×104t/a柴油加氢精制装置长周期运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反应流出物/原料油换热器E1102ABC在装置流程中占有重要作用。 2 装置概况 200×104t/a柴油加氢精制装置是由洛阳石化工程公司设计的,原设计能力为处理柴油160×104t/a,装置于1999年月11月10日一次投料试车成功。 2001年8月装置进行了200×104t/a处理能力的扩能改造, 2005年3月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装置进行了配炼焦化汽油技术改造,采用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FH-DS催化剂,替代原来的FH-5A催化剂,由洛阳石化工程公司负责焦化汽油改造设计任务。设计原料为直馏柴油、催化柴油、焦化汽油的混合油,直馏柴油和催化柴油的混合油与焦化汽油按照9:1的比例混合。设计年开工时数仍为8000小时,空速(重量)为2.5h-1,系统压力为4.0 MPa,氢油比为300 V/V。 3 高压换热器E1102的使用情况 装置原设计没有加注阻垢剂,但装置开汽五个月后,由于高压换热器E1102ABC 壳程结垢严重,于2000年5月被迫停工清除高压换热器E1102ABC壳程上的结垢,

柴油加氢装置停工总结要点

柴油加氢装置停工总结 按照公司停工检修统一统筹安排,柴油加氢装置于2011年6月20日22时开始停工,现对柴油加氢装置停工过程中停工进度、对外管线吹扫、人员分工、盲板管理、停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等几个方面对本次停工总结如下: 一、停工过程与分析 表1 装置停工进度表

柴油加氢装置停工总结 图1装置停工反应器实际降温曲线与原先方案降温曲线比较 4

装置停工实际进度与原计划停工统筹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1)、装置停进料泵P-102A后,反应系统热氢带油阶段,原先计划安排热氢带油16h。实际停工阶段热氢带油10h后,热高分液位基本未见上涨,同时由于重整装置停工安排,氢气中断供应,反应系统热氢带油比原先计划缩短6h。 (2)、反应系统热氮脱氢阶段,反应器入口温度维持220℃,反应系统压力维持2.7MPa,进行热氮脱氢12小时,比原先停工计划缩短12h。原计划反应系统热氮脱氢阶段,循环气中氢+烃置换至<0.5V%后结束热氮脱氢。实际停工过程中,热氮脱氢结束时,循环气中氢+烃含量为25.86V%,反应系统降温阶段继续进行氮气置换,直至循环气中氢+烃含量<0.5V%。 (3)、反应系统降温阶段,停F-101后,F-101快开风门全部打开,A-101维持最大冷却负荷进行循环降温,R-101床层温度降至150℃前,实际降温速度为7℃/h R-101床层温度降至100~150℃阶段,实际降温速度为4~5℃/h,R-101床层温度自220℃降至70℃,实际降温时间为39h。与原先计划差别不大。由于装置反应器内径较大(5.2m),系统补充氮气量受公司氮气总量限制,R-101床层温度未降至原先计划德60℃。 (4)、反应器降温结束后,停K-102、K-101,反应系统泄压至0.5MPa,自K-102出口补入氮气继续置换反应系统18h后,反应系统循环气化验分析氢+烃<0.2V%,反应系统泄压至微正压。公用工程系统吹扫合格后,装置交出检修。 (5)、装置塔、罐蒸煮结束后,C-201、D-103、D-105、D-305、D-117高硫氢部位进行钝化清洗,由于D-103、D-105、D-117导淋堵塞,废钝化液外排比较困难。从开始钝化至废钝化液排净用时约为48h,远超过原先计划的钝化时间(16h)。 二、公用工程消耗 表2 装置停工公用工程消耗 (1)、由于柴油加氢装置低压氮气流量表量程为(0~1000m3/h),装置停工吹扫期间经常出现满量程问题,低压氮气实际耗量比MES数据要大。

炼油装置设备总结及计划

炼油三部2012年设备总结及2013年打算2012年在公司、机动部的关心和指导下,在作业部的坚强领导下,炼油三部设备组先后完成了厂内外培训、编写设备操作法、建立设备技术档案、完善设备台账、为各装置职工培训授课等主要工作。设备组通过强化设备现场管理、设备基础管理、专业技术管理等管理机制,使得设备组整理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为六套新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和“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将本年度设备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厂内厂外的实习培训 沿续去年年底随各培训队到兄弟企业同类装置实习工作,今年一开始,各设备技术管理人员均参加了公司内炼油总区装置停工检修工作,在此过程中,学习和掌握了检修工作的基本情况,对现场设备、机组也有了较为真观的认识,关键是了解到了做为一名设备技术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素质。同时,还利用项目试验验收这一较为难得的机会,争取让年轻同志去制造厂参加设备、机组的试车验收工作。年初,派杨杰去沈阳参加重油加氢格瑞德注水泵、贫胺液泵及远大解吸气压缩机的机械试运转,9月份,派朱琳去天津参加减压塔内件验收。通过在检修现场及制造厂的学习,他们的业务技能和理论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考虑到设备组成员大多为年轻同志,进厂时间短,缺乏现场经验,根据机动部和成雷副总经理的要求,设备组派要强等7位设备员分别到盈创检二分公司培训实习半个月,使他们了解设备机泵检修的相关程序和内容,并亲自动手和钳工的师傅们一起参加机泵巡检、维修。后又安排他们去Ⅱ丙烯腈现场学习,通过协助Ⅱ丙烯腈做设备台账、设备技术档案工作,学习现场三查四定内容,为以后的工作和炼油新区设备检查打下基础。 设备组还先后多次参加机动部、技术部、物供中心组织的厂商技术交流和培训,设备管理知识培训,还有组织地参加中石化远程教育网上的精品直播课程,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在工作中边干边学 1、通过给装置职工上课,设备员丁平平在协助培训队长做好催化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期间,不但加深了对设备理论知识的理解,使自己的管理能力得到了

柴油罐安全防范措施

柴油罐安全防范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柴油罐作为机械用油的主要储存区域,担负着液态油品的收发储存任务。柴油罐安全防范一直是我项目部安全防范的重点内容,为保证商务大街项目的正常进行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我项目部制定了以下几点防范措施: 1. 消防安全 柴油属于易燃易爆品,为保证罐区安全,我项目部用黄土修建了高4米的消防堤,并铺设了防火沙,树立了安全警示标牌,油罐距施工现场以及其它建筑物的距离符合国家规定。 2. 柴油罐防水

柴油罐消防堤坡度不小于国家标准。凡辅砌夯筑的场地没有有裂缝和凹坑,沉降缝已用石棉水泥填实抹平,以防止渗水、渗油和油气积聚。 3. 柴油防盗 柴油的正常供应是机械设备良好工作的保证,为此我项目部夜间专门安排工作人员看守,以防柴油被盗,令施工无法正常进行。 4. 提高人员的安全素质 安全防范要以人为本,要抓住人的因素,我项目部通过安全学习提高安全员、操作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素质和安全意识。层层把关,使每个人都遵守执行安全责任制,防范和制止柴油罐安全事故的发生。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

柴油罐安全防范措施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柴油罐安全防范措施正式 版

柴油罐安全防范措施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柴油罐作为机械用油的主要储存区域,担负着液态油品的收发储存任务。柴油罐安全防范一直是我项目部安全防范的重点内容,为保证商务大街项目的正常进行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我项目部制定了以下几点防范措施: 1. 消防安全 柴油属于易燃易爆品,为保证罐区安全,我项目部用黄土修建了高4米的消防堤,并铺设了防火沙,树立了安全警示标牌,油罐距施工现场以及其它建筑物的距离符合国家规定。

2. 柴油罐防水 柴油罐消防堤坡度不小于国家标准。凡辅砌夯筑的场地没有有裂缝和凹坑,沉降缝已用石棉水泥填实抹平,以防止渗水、渗油和油气积聚。 3. 柴油防盗 柴油的正常供应是机械设备良好工作的保证,为此我项目部夜间专门安排工作人员看守,以防柴油被盗,令施工无法正常进行。 4. 提高人员的安全素质 安全防范要以人为本,要抓住人的因素,我项目部通过安全学习提高安全员、操作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素质和安全意识。层层把关,使每个人都遵守执行安全责任

汽柴油加氢停工热氢带油和热氮解氢

汽柴油加氢停工热氢带油和热氮解氢 1、坚持先降压后降温的原则。降压措施是通过新氢机二回一调节。 降温通过降炉负荷和调节循环氢量调节,炉负荷降幅相同的情 况下,循环氢量越大,降温速度越快,循环氢量越小,降温速 度越慢。 2、临氢系统在生产过程中,钢材存在氢渗透的现象,即系统温度 高于135℃时,金属晶格已足够大,使氢分子可在晶格内自由 出入,因此,在停工过程中,降温速度不能过快,以保证氢分 子从晶格内逐步慢慢逸出,否则氢分子不能完全逸出,就会导 致氢鼓泡。因此,降温速度以30℃/h执行,但临氢系统不能低 于135℃。开工时可以先升压后升温。 3、氢脆指的是氢渗进钢材之后,与钢材中的碳发生反应生成甲烷, 导致氢鼓泡或氢脆。 4、停车步骤: 1)停工退油,秉持压力不变,先降温后降量的原则。 2)热氢循环带油,由高分向外压出。一般维持压力不低于20 公斤,温度不低于150℃,当高分罐没油时,带油结束。 3)抽真空氮气置换,升温升压,热氮析氢,直至循环热氮中氢 +烃含量不大于0.5%且不再增加为止,由于氢气分子具有很 强的渗透性,为了防止生产期间渗入铬钼钢的氢分子引起氢 脆和氢鼓泡,必须在停工时进行反应器脱氢。

a)以20度/小时的速度降低反应温度CAT至275度恒温 12小时,将反应压力降至4.0MPa,降压的原因是氢分子比氮分子的分子量小很多,氮是氢的14倍,否则循环氢压缩机出口会超温,降压过程中维持循环机转速8000rpm,通过新氢机补入氮气维持压力,若压力不能维持则适当降低循环机转速; b)分析氮气中氧气含量<0.1%,通过新氢机或设在循环 机出口的氮气管线向系统补入氮气对系统进行氮气置换; c)以20度/小时的速度将CAT降至250度恒温24小时; d)以20度/小时的速度将CAT降至225度恒温12小时; e)在反应器脱氢期间,继续用氮气置换反应系统并采样 分析循环气,当循环气中烃+氢<0.5%为合格。

加氢操作规程解析

目的 为了搞好加氢精制装置的正常操作,保证该装置的“安、稳、长、满、优”运行,特制订本规程。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加氢精制装置工艺原理与流程、正常操作法、特殊情况处理、开停工方法和步骤、安全和环保要求等内容。 本规程适用于沧州分公司80×104t/a加氢精制装置的工艺操作。 引用依据 本规程是在参照沧州分公司80×104t/a加氢精制装置设计说明书以及国内其他同类型装置的操作规程编制而成的,对原版规程做了修订。 职责和权限 1. 生产管理部是本规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车间和有关部门或人员编写、修改修订本规程;每周负责按照本规程规定的要求对车间执行情况进行抽查、监督和考核。 2. 机动部、安环部是本规程的分管部门。参与本规程的编写、修改修订和审核会签工作;每周负责按照部门专业管理的职责和权限以及本规程规定的要求对车间执行情况进行抽查、监督和考核。 3.炼油二部是本规程的执行部门。参与本规程编写或修订的起草工作,负责组织岗位操作人员贯彻执行,并对本单位日常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4.其他相关单位进入本装置进行施工、检维修作业时,必须遵守本规程

的有关安全、检维修规定。

1. 装置概述 1.1装置概况及特点 1.1.1 装置简介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60万吨/年汽柴油加氢精制装置是依据中石化(1997)建字293号文《关于沧州炼油厂改炼胜利原油改造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由中国石化北京设计院设计、中国石化第四建设公司承建,于1998年2月28日动工建设。1999年3月28日实现中交,4月29日开始催化剂预硫化,4月30日切换原料油实现一次开车成功。2001年1月由于加氢石脑油硫含量超高,进行了技术改造,增设了石脑油脱硫塔单元。2002年10月大检修期间,进行了装置扩能改造,增上了一台加氢大流量进料泵、注水泵,其它方面进行配套改造,由60万吨/年改为80万吨/年。2003年10月,再次进行技术改造,增上一汽提塔,用于生产低凝点柴油。2004年大修期间将加氢柴油泵改为大流量泵,并增上变频,满足柴油外送需求。2007年7月大修期间进行了加氢热料直供流程改造,打通了催化柴油、焦化柴油、焦化汽油和常三线直柴的热料直供流程(当前因焦化汽柴油携带的杂质过高而没有直接进装置),实现了催化柴油热料直供。 1.1.2 装置规模: 初建设计公称规模60万吨/年。

柴油罐安全防范措施示范文本

柴油罐安全防范措施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柴油罐安全防范措施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柴油罐作为机械用油的主要储存区域,担负着液态油 品的收发储存任务。柴油罐安全防范一直是我项目部安全 防范的重点内容,为保证商务大街项目的正常进行和施工 人员的生命安全,我项目部制定了以下几点防范措施: 1. 消防安全 柴油属于易燃易爆品,为保证罐区安全,我项目部用 黄土修建了高4米的消防堤,并铺设了防火沙,树立了安 全警示标牌,油罐距施工现场以及其它建筑物的距离符合 国家规定。 2. 柴油罐防水 柴油罐消防堤坡度不小于国家标准。凡辅砌夯筑的场 地没有有裂缝和凹坑,沉降缝已用石棉水泥填实抹平,以

防止渗水、渗油和油气积聚。 3. 柴油防盗 柴油的正常供应是机械设备良好工作的保证,为此我项目部夜间专门安排工作人员看守,以防柴油被盗,令施工无法正常进行。 4. 提高人员的安全素质 安全防范要以人为本,要抓住人的因素,我项目部通过安全学习提高安全员、操作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素质和安全意识。层层把关,使每个人都遵守执行安全责任制,防范和制止柴油罐安全事故的发生。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柴油罐安全防范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72268 柴油罐安全防范措施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柴油罐安全防范措施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柴油罐作为机械用油的主要储存区域,担负着液态油品的收发储存任务。柴油罐安全防范一直是我项目部安全防范的重点内容,为保证商务大街项目的正常进行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我项目部制定了以下几点防范措施: 1. 消防安全 柴油属于易燃易爆品,为保证罐区安全,我项目部用黄土修建了高4米的消防堤,并铺设了防火沙,树立了安全警示标牌,油罐距施工现场以及其它建筑物的距离符合国家规定。 2. 柴油罐防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