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语文悬念式导课[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谈语文悬念式导课

例谈语文悬念式导课

悬念是小说、戏曲等艺术作品常用的一种能激起群众兴趣的积极手段,是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紧张与期待的情绪而采用的艺术技巧。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悬念式导入方法,能够在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采用悬念式导入新课是常见的导课方法,有利于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产生学习新知的内驱力,唤起求知的欲望和激情,产生自我学习、积极探究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紧扣课题,设置悬念

课题是文本的眼睛,通过课题能有效地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文本的写作脉络。围绕课题设置悬念,能使学生产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产生学习的热情。

1.紧扣课题设疑,激发阅读热情。文章的题目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是作者写作意图、文童主旨的精度概括,也是文章感情和思想的透露。在导课阶段,如果能紧扣课题设置悬疑,则可以激发学生迫切想要知道结果的欲望,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学课文《电脑的住宅》时,我围绕课题提问:“小朋友们,电脑给我们生活、工作带来的便利大家都感受到了吧。”学生们纷纷说:查资料、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阅读、看电影等。我再追问:“那么,把电脑技术引入住宅中,将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改变呢?大家知道电脑住宅是什么样子的吗?”这样一问,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产生了迫切想要了解这种住宅的强烈欲望。学生的兴趣有了,学习的效果自然也就提高了。

2.紧扣课题没疑,促进整体感知。文童题目作为文本的窗口,学生们在拿

到文童时,都会通过题目去猜测文章大概会写些什么东西,文章会用怎样的方式来表现所要表达的内容等。所以,学生对文章的题目本身就有一定的好奇心。在教学中,教师把握好这种好奇心进行设疑,有利于激发学生产生更好地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上《新型玻璃》这课时,学生们对新型玻璃都感到好奇,我针对学生们对课题的好奇心设置了一个以故事为载体的悬疑:“小朋友们,在一个夜深人静、月黑风高的夜晚,一个黑衣人潜进了博物馆,进入了珍贵字画陈列室,拿出刀划向玻璃。可他的玻璃刀一碰到玻璃的时候,警报声就划破夜空急促地响了起来。很快,小偷被及时赶到的警察逮了个正着。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小偷的刀一接触玻璃就会想起警报声吗?其实这就是一种新型的玻璃。”这样的引入设计,学生们对整篇文章就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带着这样的好奇心,他们产生了急于知道都有哪些新型玻璃的欲望,兴趣被调动了起来。

二、紧扣内容,设置悬念

在新课引入时,教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设置悬念,这样的引入才是高效的,因为能够在第一时间引发学生对文本探究的需求,促进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积极思考。

1.紧扣内容设置悬念,引发探究需求。对于小说中的悬念,我们都会产生一种迫切想知道结果的心情,这是推动我们继续看下去的动力。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巧设悬念,往往能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内部需求。

例如,在上《惊弓之鸟》这一课时,为使学生了解更赢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探究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相信吗,在古代有个壮士叫更赢,他不用箭就能把天上飞的大雁给射下来?”这样的事情,学生们自然产生

了怀疑:老师是不是骗人的?大雁好好的在天上飞,怎么拉一下弓就能射下来呢?由于有这样的悬念,他们产生了很想了解原因的欲望。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学习教材。通过学习,学生们懂得了在生活中要像更赢一样,善于观察,认真思考。

2.紧扣内容设疑,促进积极思考。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从疑问和凉奇开始。每个人都会产生好奇心,对疑问都会有想探个究竟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巧妙地设置疑惑,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

例如,我在上《桂林山水》一课时,带着神秘的口吻对学生说:“小朋友们,老师带你们去旅游,你们想不想跟我去看看美丽的大自然啊!”学生们一听,都欢呼雀跃起来:“好啊!走啊!”我又说:“那去哪里好呢?”然后出示课题:桂林山水。学生们一看,原来是教材上的新课内容,于是他们又想:这美丽的桂林山水是怎么个美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学生们自然就产生了想探个究竟的念头,产生了学习的需要。

三、紧扣重点,设置悬念

每篇文章都有一个作者花大量笔墨进行描述和铺设的重点,学习文章首先就是要抓住重点。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内容的重点,设置悬念导入,以文本重点引发阅读任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上《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时,在导课时给学生们设置了以下悬念:我在课堂上拿出两个重量相差悬殊的铁球,让大家猜猜,如果这两个铁球同时从高处掉下来,到底哪个先着地呢?学生们都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抢着回答,很多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都认为是重的先着地。我又说:“事实上是这样子的吗?下面请大家看看教材《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解一下其中的原因吧。”

这样,学生带着悬念,产生了探究的需求,兴趣也被调动了起来。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教材的内容,设置一些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眼球的导入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而采用悬念式导入方法,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是一种有效的导课方法。

(责编刘宇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