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生命美学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 早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生命美学研究
如果以国内现代生命美学首倡者潘知常发表于1985年第1期《美与当代人》的那篇美学札记《美学何处去》作为中国现代生命美学孕生的信号,则中国现代生命美学发展至今已经近30个年头。在那篇美学札记中,潘知常明确提出,美学“远远不是一个艺术文化的问题,而是一个审美文化的问题,一个‘生命的
自由表现’的问题”。① 其后,生命美学在20世纪90年代对实践美学发动了颇具颠覆意义的美学论战。正
是在那场论战中,生命美学(与生存美学等美学一道)有力地撬动了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的原理根基,实现了中国现代美学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美学话语突围。今天,无论在学术界留存多少争议,不可置疑的是,生命美学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美学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有机生命体。20世纪末以来,国内正式出版的中国现当代美学史研究专著,如阎国忠《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评》(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陈望衡《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薛富兴《分化与突围——中国美学1949-2000》(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章辉《实践美学——历史谱系与理论终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刘三平《美学惆怅——中国美学原理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以及诸多相关学术论文均从历史高度出发对中国现代生命美学做出了正面评价。
目前中国学界对“生命美学”一词的使用主要集中于三个论域:1.指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生命美学。中国现代生命美学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命美学即后实践美学,包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生存美学、生命美学、体验美学、超越美学等;狭义的生命美学特指以人的感性生命为逻辑起点并以生命全体意义为研究对象的具体的美学理论;2.指以叔本华、尼采、柏格森、海德格尔等为代表的突出艺术与审美生命本体的西方生命哲学美学;3.指以中国生生哲学为内蕴的中国传统生命美学。本次研究关注的焦点是第一种,即以潘知常、封孝伦为代表的中国现代生命美学。同时,基于中国现代生命美学与中国传统生命美学、西方生命哲学美学具有着辩证的发展关联,因此研究亦将中国传统生命美学与西方生命哲学美学纳入考察视野,以期在广义的生命美学语境中突显出中国现代生命美学研究的发展状貌。
尽管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有学人提出并展开了生命美学研究的现代理路——如宋耀良的论文《美,在于生命》(1988)、封孝伦的硕士学位论文《艺术是人类生命意识的表达》(1989),但如果我们认可一门学科、一个学派、一套理论的成立是以其具有理论体系性的研究成果为学界普遍认可而争取到合法性的,则公允地说,中国现代生命美学理论的创生应以1991年潘知常《生命美学》专著的出版为标志。而其后的一系列生命美学理论专著、论文的相继发布共同构筑了中国现代生命美学的学术生命。
表1是对中国国家图书馆收录的生命美学主题专著进行的数字统计。统计显示,1980年以来,国内出
版的生命美学主题专著数目共计24本。
② 同期,收录于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的生命美学主题论文共计600篇。两项数据的搜集统计时间均为2014年6月8日 。①潘知常:《生命美学论稿——在阐释中理解当代生命美学》“附录”,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00页。该统计信息排除了中国国家图书馆外国学者、港台学者的生命美学主题专著,以及国内以生命美学为主题的编著类图书,如论文集《生命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对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等未进入该统计信息。
表1 中国国家图书馆收录的生命美学主题专著数据表
时 段
1980-19891990-19941995-19992000-20042005-20092010-至今总 计图书专著(本)01478424②
Academic Monthly 第46卷09
Sep 2014
图1 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国家图书馆收录的生命美学主题图书专著折线图
据表1,1989年以前,国内的生命美学主题专著数量为0。见录于国家图书馆的第一本生命美学主题论著是潘知常1993年出版的《生命的诗境——禅宗美学的现代诠释》① ,它在运思上呈现了用中国现代生命美学观照中国传统生命美学的理论自觉。而潘知常1991年出版的《生命美学》专著并未见录于国家图书馆。统计显示,2000年前后是国内生命美学体系性理论建构的高峰期,除潘知常于2002年发表《生命美学论稿——在阐释中理解当代生命美学》外,封孝伦
《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1999)、黎启全《美是自由生命的表现》(1999)、杨蔼琪《美是生命力》(2000)、雷体沛《存在与超越——生命美学导论》(2001)、范藻《叩问意义之门——生命美学论纲》(2002)等生命美学体系性理论专著的相继问世充实了作为一个学派的生命美学理论阵营。其后,生命美学理论的体系性写作呈稳定发展态势,有周殿富《生命美学的诉说》(2004)、潘知常《我爱故我在——生命美学的视界》(2008)、潘知常《没有美万万不能——美学导论》(2011)、陈伯海《生命体验与审美超越》(2012)。
除中国现代生命美学的体系性研究专著外,中国国家图书馆收录的生命美学主题专著另有三类:中国
传统生命美学研究、西方生命哲学美学研究、部门美学研究。其中,中国传统生命美学研究又可划分为两类:一是以中国现代生命美学的眼光来关照中国传统美学资源,如潘知常《生命的诗境——禅宗美学的现代诠释》(1993)、刘伟《生命美学视域下的唐代文学精神》(2012)、刘萱《自由生命的创化: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2013);一是对中国传统生命美学的阐释性研究,如陈德礼《人生境界与生命美学:中国古代审美心理论纲》(1998)、袁济喜《兴:艺术生命的激活》(2009)。相较而言,西方生命哲学美学研究专著数量较小,且自2005年才出现,主要有王晓华《西方生命美学局限研究》(2005)、朱鹏飞《直觉生命的延续:柏格森生命哲学美学思想研究》(2007)。而与生命美学主题相关的部门美学研究专著在数量上较西方生命哲学美学研究专著为多,如杨光、邓丽娟《生命审美教育:优化个体生命,享受美学神韵》(2004)、雷体沛《艺术与生命的审美关系》(2006)、蒋继华《媚:感性生命的欲望表达》(2009)。
据表1、图1,虽然本次统计的实际操作时间(2014年6月)不能充分反映中国国家图书馆收录国内
2014年出版生命美学主题专著情况(如生命美学代表理论家封孝伦教授2014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专著《生命之思》尚未见收录),但已有的文献资料显示:中国现代生命美学理论体系性建构主要完成于20世纪末,并于21世纪持续修补、发展、深化。
表2、图2是对1980年以来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收录的生命美学主题论文数据进行的统计。①1989年有彭富春《生命之诗——人类学美学或自由美学》一书,该专著虽涉及到了一般的生存论分析,但未提升到生命美学或生存美学
的高度,故排除在表1的统计数据之外。
9
8
7
6
5
4
3
2
1
01980-1989 1990-1994 1995-1999 2000-2004 2005-2009 2010-至今图书专著
表2 20世纪80年代至今发表的生命美学研究论文数据表
时 段
1980-19891990-19941995-19992000-20042005-20092010-至今总 计期刊论文(篇)31555160193174600
为进一步用统计数据说明国内生命美学研究的具体趋向,根据国内生命美学主题专著自然呈现的分类主题,我们将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收录的生命美学主题论文划分为生命美学原理性研究(包含对生命美学原理性研究进行阐发、评论,以及展开批判的论文)、中国传统生命美学研究、西方生命哲学美学研究、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