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航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极航线初步探讨
李志华杨佐昌白春江
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辽宁,大连 116026
摘要:本文对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资源、战略地位及经济地位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分析了北极航线的主要特点及现状;对北极航行的可行性及目前存在的困难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现在对于北极航线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北极;北冰洋;北极航线;北极气候;东北航线;西北航线;
一、北极地区概况
北极地区是指66°33N'(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

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边缘陆地海岸带及岛屿、北极苔原和最外侧的泰加林带。

北极地区的总面积约为2100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部分约占800万平方千米。

北极有无边的冰雪、漫长的冬季,极昼和极夜现象明显。

冬半年为寒冷的极夜,黑暗从每年的10月~次年3月见不到阳光,气温可降到-50℃。

4月份以后气温缓慢回升,冰雪逐渐消融,海冰开始融化。

4~9月为夏半年,极昼现象出现。

北极地区的气候终年寒冷。

冬季,海区完全封冻结冰。

海区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可达
-20℃~-40℃,猛烈的暴风笼罩着千里冰封的北冰洋。

夏季,最暖的8月份月平均气温仅达到8℃左右。

北极海区沿岸多雾,海雾持续时间较长,可连续几昼夜不散。

北冰洋(Arctic Ocean)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之间被陆地包围,近于半封闭。

面积约 131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4.1%,是地球上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深度最浅的洋。

北冰洋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周围是众多的岛屿以及北美洲、北欧和亚洲北部的沿海地区。

北冰洋有8个附属海:挪威海(Norwegian Sea)、格陵兰海(Greenland Sea)、巴伦支海(Barents Sea)、喀拉海(Kara Sea)、拉普捷夫海(Laptevykh Sea)、东西伯利亚海(East Siberia Sea)、楚科奇海(Chukchi Sea)和波弗特海(Beaufort Sea)。

环北冰洋国家有8个,俄罗斯、挪威、冰岛、丹麦、芬兰、瑞典、加拿大和美国。

北冰洋通过挪威海、格陵兰海和巴芬湾同大西洋连接,并以狭窄的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

北冰洋是世界上气候条件最恶劣的海区之一,恶劣的气候造成北冰洋千里冰封,终年雪飘,天气严寒,大部分洋面常年冰冻。

北冰洋有终年不化的冰盖,冰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

其余海面上分布有漂流的冰山和浮冰。

冬季,80%的海面被冰封冻长达6个月,海冰平均厚度约3m。

夏季(7~8月),气温上升到冰点以上,北冰洋的边缘沿岸地带冰开始融化,但仍有一多半的海面被冰占居,巴伦支海南部因受大西洋暖流影响常年不封冻。

冰盖边缘冰冷的海水携带着大量的浮冰和冰山从北冰洋流入大西洋和太平洋。

北冰洋大部分岛屿上遍布冰川和冰盖,沿岸地区则多为永冻土带,永冻层厚达数百米。

海冰南界不固定,随着水文气象条件的变化,往往能变动几百千米。

在风和海流的作用下,浮冰可叠积并形成巨大的冰山,长达数十千米,平均寿命长达4年。

北冰洋海冰形成的冰山随风和海流进入大西洋或阿拉斯加西部海域,个别冰山在北大西洋可漂移到30°N或更南。

白令海(Bering Sea)是太平洋沿岸最北的边缘海,也是我国和亚洲船舶至北极航线的必经航路。

整个海域位于51°N以北,北有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南隔阿留申群岛与太平洋相连。

白令海面积2438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636米。

该海域天气和气候条件恶劣,风暴频繁,强风激起狂浪,最高可达8~12m,海面多浮冰,是世界海洋上航海天气和海况最恶劣的海区之一。

冬季,在阿留申低压的影响下,大部海区盛行偏北大风,气温剧降,每月有一半时间为暴风雪天气,海区北部被1~2m厚的冰层所覆盖。

海冰始于9月,1月范围最大,白令海中部的平均冰界线可达55°N;5月开始融冰;6月平均冰界线达60°N;7、8月除了白令海峡仍有浮冰外,白令海已无海冰;10月冰界线又开始南扩达57°N海域。

夏季,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移,阿留申低压退向海区东北部,海区多偏南风,云雾和降水增多,浓密的海雾使航区能见度非常恶劣,影响船舶的航行安全。

白令海峡(Bering Strait)是北冰洋和太平洋之间唯一的海上通道,海峡宽19~45海里,长约32海里,水深30~50米。

白令海峡地处高纬度,气候寒冷、多暴风雪和雾,尤其冬季,气温可降到-45℃以下,海峡表层结冰,冰层厚达2m以上,每年10月~次年4月是结冰期,普通商船无法航行。

海峡中海水主要是从北冰洋沿海峡西岸流入白令海,太平洋的温暖海水则沿海峡东岸流入北冰洋。

白令海峡是东亚船舶进入北极航线的最重要、唯一的通道。

二、北极地区的资源
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产和渔业资源。

北冰洋海底埋藏着占世界总储量25%的石油和天然气。

俄罗斯能源部门的报告显示,仅在俄罗斯领海范围内的北冰洋所蕴藏的矿产价值高达2万亿美元。

据估计,北极地区潜在的可采石油储量在1000亿~2000
亿桶之间,天然气在50万亿~80万亿立方米之间。

此外,铜、铁、锌、银、黄金、金刚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也非常可观。

北极地区海洋生物相当丰富,邻近大西洋边缘地区有范围辽阔的渔区、繁茂的藻类、珍稀的海洋动物。

北极地区的边缘海巴伦支海、挪威海和格陵兰海是世界著名的渔场之一。

尽管现阶段开发北极资源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冰层融化,北极地区冰面将逐渐缩小,使开发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将变为可能。

三、北极地区的战略、经济地位
北冰洋尽管是世界上最小、最浅和最冷的大洋,但却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和经济价值。

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加紧了在这个地区的军事和商业活动。

俄罗斯和美国越来越多的核潜艇在北冰洋的冰下游弋,特别是俄、美两国都在北冰洋沿岸地区建立了许多针对对方的、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军事基地,这说明北极地区的战略和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早在40年代,美国便开始在北极地区进行了大规模考察,之后美国在阿拉斯加到冰岛的漫长北极线上建起了弹道导弹预警系统,部署了相当规模的战略核潜艇、弹道导弹和截击机,并联合加拿大成立了“北美空间防御司令部”。

通过一系列实质性的行动,美国已在北极周边部署了强大的联合军事力量,为其政治意图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俄罗斯海军的DⅢ和DⅣ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早已常年在北冰洋深海里游弋,执行核战略威慑巡航值班任务。

2004年,丹麦宣布,只要科学家能证明北极点所在的海底山脉是丹属格陵兰岛的自然延展海脊,丹麦将“拥有开发那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权利”。

面对丹麦的主权诉求,加拿大也采取了保卫“领海岛屿主权”行动。

2004年8月,加拿大军队在北极圈内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代号为“独角鲸”的海、陆、空联合军事演习,以展示其军事力量在北极存在的决心,加拿大和丹麦对汉斯岛的主权争夺已进入了白热化。

2007年7月,加拿大宣布为维护该国“西北通道”
的“主权”,将向该水域派遣6~8艘巡逻艇,强化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存在。

2007年8月 2日,俄罗斯在北极海底插上一面钛金属国旗后宣称,包括北极点在内的1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应该属俄罗斯。

俄罗斯外长表示,“此次俄罗斯潜艇选择在北极点下潜不仅要展示俄罗斯开发和探测北极的能力,还要证明北极附近海域就是俄罗斯的领土范围”。

俄罗斯北冰洋底插旗引发了各国的北极科考热,使得北极地区的主权和领土争端显得更加激烈和白热化。

北极地区除了其政治和军事上的战略价值外,就海上运输而言,北冰洋航线是欧洲、北美洲与东亚地区联系的捷径,方便的通航和资源开发将成为国际海运航线的一个主要部分。

随着北极地区气温上升、冰层融化、冰区缩小,夏季北极航道的开通将成为可能。

目前,挪威,冰岛和加拿大等国家也在积极开发利用北冰洋航线。

北冰洋一旦通航,便可成为北美洲、欧洲和东亚地区之间最快捷的通道。

例如,从伦敦到东京的习惯航线须经巴拿马运河,整个航程约1.3万海里,若能采用北冰洋航线将缩短约为8850海里。

随着北冰洋海冰消融和航海技术的不断发展,加拿大北部沿岸的“西北通道”和俄罗斯北部沿岸的“东北通道”将成为新的“大西洋—太平洋轴心航线”。

欧洲、亚洲和北美洲之间的海上航程将会大大地缩短。

在这种情况之下,谁掌控了北冰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经济的新走廊。

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和矿藏资源。

目前,由于天气寒冷,地区偏远而开采困难。

一旦天气变暖加剧,北冰洋航道畅通,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北极其它地区港口可以通过海上大吨位油气运输船快捷地输出石油天然气到欧洲、亚洲、北美洲和世界各地,或者通过陆路管道源源不断地向我国、东亚和东南亚等亚洲国家出口石油天然气。

当前,远东、西欧和北美是世界贸易活跃地区。

世界航运相当大部分的航线都是为了满足这三个区域之间的贸易需求,其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呈东西走向的一个带状区域。

目前的航运地理格局缺乏一个真正地理意义上的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因为无论是东亚的香港和上海,西欧的伦敦和汉堡,北美的丘吉尔港和纽约,由于大陆的阻隔,其间的贸易运输迂回、绕航现象比较严重,导致运输成本过高,产品贸易周期变长,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甚至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因此,北极航线的开通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四、北极航线
北冰洋系欧、亚、北美三大洲的顶点,北极航线为联系三大洲的捷径。

目前,北冰洋已开辟有从摩尔曼斯克经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白令海峡至俄国远东港口的季节性航线;以及从摩尔曼斯克直挪威的达斯瓦尔巴群岛、冰岛的雷克雅未克和英国的伦敦等航线。

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和北冰洋地区经济的开发,北冰洋航线也将会快速的发展。

尽管北冰洋航线是北欧、北美与远东地区航运的捷径,但其最大缺点是通航期短,海
洋环境恶劣,巨大的冰盖、冰岛、冰山、浮冰和暴风雪天气不利于船舶的航行。

除巴伦支海南部全年不冻外,俄罗斯、美国和加拿大北部沿海一年仅有几个月的时间能够通航。

即使在短暂的通航期内,有些海域必需靠破冰船开道方可航行。

北极航线分为“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
东北航线(又称“北海航线”):它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间的海上捷径,也是联系欧、亚两地海上的最短航线。

西起摩尔曼斯克,经北冰洋南部的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至太平洋白令海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全长约5620海里。

若从上海经苏伊士运河到伦敦航程约10500海里,采用东北航线航程约为8000海里,航程缩短约2500多海里。

该航线30年代初正式开辟,全线通航期2~3个月。

从喀拉海峡到白令海峡段通航较困难,需破冰船领航等陆基支援。

沿线主要港口有迪克森、杜金卡、伊加尔卡、季克西、佩韦克、普罗维杰尼亚等。

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巴伦支海西部,是俄罗斯北方的一个不冻港。

巴伦支海东部每年有110天的无冰期,其余时间,俄罗斯商船要依靠破冰船来保证航线长年相对畅通。

目前,俄罗斯的破冰船在摩尔曼斯克港和位于西伯利亚北部的杜金卡港之间全年巡航,为货船开辟海路通道。

西北航线:是由美洲北极地区的一系列海峡组成,东起巴芬岛,西至波弗特海,全长约800海里,主要海峡水深305m,航道四通八达,岛屿星罗棋布,一年中有9个月海面被巨大的冰层
覆盖,其中有一半水道全年被浮冰阻塞。

美洲北极地区气候恶劣,航道复杂,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先进的导航设备和陆基支援,很难找到一条正确的通道。

即使在夏季西北航道上仍会遇到漂浮在海面的浮冰和冰山。

北极冰盖不断从西面经过麦克卢尔海峡向西北航道输送坚硬的冰块,对商船的威胁很大,冬季,西北航道海面出现全面封冻,普通商船无法通航。

西北航道的全面开通确实有利于亚洲——欧洲之间的商船运输,尤其是大吨位油轮和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的航运。

据估计在2020年以后,西北航道海面上的冰块将减少到商船基本可以
安全航行的程度,到2050年,冰块基本消除的西北航道,则可以让商船畅通无阻地航行。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的航运条件日益改善,预计数十年后北冰洋航线夏季将有望全线开通,这对沟通亚、欧、北美三大洲的航运将大有益处。

目前亚洲——欧洲的远洋航线大约为1.13万海里,如果西北航道实现全面开放,则亚洲——欧洲海运航程至少可以缩短到6100海里,其经济利益和商机将十分可观。

现在许多国家的航运公司正在设法准备让其班轮走西北航道,同时有关西北航道通航权、海事管辖权等外交争议正在突显出来。

五、结论
1.当前,国际政治、军事和经济格局的变化诱发了北极的科学考察热潮,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有责任也应有能力在维护北极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和谐的国际舞台中有自己的话语权,并发挥重要作用。

2.我国是一个航海大国,我国远洋船舶的航迹遍及全球。

当前,全球能源的锐减,世界燃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如何使船舶安全、经济低耗争取较好的经济效益,是当前急待研究和解决的主要课题。

北极航线的提出和研究,将会对我国航运事业未来可持续发展带来无限的商机和前景。

3.目前,开辟北极航线的困难是,缺乏航区相关可靠数据资料,如气象和海况资料(风暴、大风、海雾、海温、海冰、海流、海浪和潮汐等);航道状况(水尺、助航标志、灯塔等);港口码头状态(吃水、结冰、冰厚等);陆基支援(通讯联系、沿途补给、破冰船和应急救援等);通航权和海事管辖权的法律法规等,都有待进一步深入考证。

4.北极航线的北欧部分相对比较成熟,目前,北欧各国仍在沿用,可以借鉴。

东北航线目前仍是季节航线,整个航线仅几个月可供航行,并且要求该航线上航行的船舶应具备一定的破冰能力和良好的导航系统同时要求沿岸配有良好的陆基支援,否则,船舶在该航线上的航行安全将得不到保障。

西北航线目前仍不具备普通商船航行条件。

5.借鉴国外先进的极地航行技术和冰海航行经验。

加强同环北冰洋国家的信息交流、专题学术研讨和北极科研考察协作。

以获取极地航线上的更多、更详实和更大范围的船舶航行资料,保障船舶安全航行,
6.北极航线的提出和研究势在必行,建议协调各领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对北极地区(包括白令海海域)的重点考察和研究工作,尽早实现北极航行。

参考文献:
[1] 郭禹. 航海学.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05
[2] 陈家辉. 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1999,5
[3] 李志华,王辉. 海洋船舶气象导航.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06,1
[4] UK Hydrographic Office. (Chart No.)4000. The World. 1995
Preliminary research of Arctic sea routes
Li Zhihua, Bai Chunjiang, Yang Zuochang
Abstract: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climate and resources in Arctic area , Emphasize its strategy and economic positions in modern world briefly ; Analysis the feature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Arctic sea routes; Research the feasibility and difficulties now
for Arctic sea routes, and writers think it is necessary to research Arctic sea routes now.
Key words:Arctic; Arctic Ocean; Arctic sea routes; Arctic climate; Northwest Passage;
Northern Sea Rout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