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流模拟的数值方法介绍

湍流模拟的数值方法介绍
湍流模拟的数值方法介绍

湍流模拟的数值方法介绍

湍流流动是自然界常见的流动现象,是一种高度非线性的复杂流动,但人们已经能够通过某些数值方法对湍流进行模拟,取得与实际比较吻合的结果。对于湍流运动,已经采用的数值计算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直接数值模拟、大涡模拟和雷诺时均方程法。

1.直接数值模拟(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简称DNS)

方法就是直接用瞬时的N-S方程对湍流进行计算。DNS的最大好处是无需对湍流流动作任何简化或近似,理论上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计算结果。DNS对内存空间及计算速度的要求非常高,目前还无法用于真正意义上的工程计算,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2. 大涡模拟法(large eddy simulation, 简称LES)

为了模拟湍流流动,一方面要求计算区域的尺寸应大到足以包含湍流运动中出现的最大的涡,另一方面要求计算网格的尺度应小到足以分辨最小涡的运动。然而,就目前的计算机能力来讲,能够采用的计算网格的最小尺度仍比最小涡的尺度大许多。因此,目前只能放弃对全尺度范围上涡的运动的模拟,而只将比网格尺度大的湍流运动通过N-S方程直接计算出来,对于小尺度的涡对大尺度运动的影响则通过建立模型来模拟,从而形成目前的大涡模拟法。LES方法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用瞬时的N-S方程直接模拟湍流中的大尺度涡,不直接模拟小尺度涡,而小涡对大涡的影响通过近似的模型来考虑。总体而言,LES方法对计算机内存及CPU速度的要求仍比较高,但低于DNS方法。

3.雷诺平均法(RANS: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虽然N-S方程可以用于描述湍流,但N-S方程的非线性使得用解析的方法精确描写三维时间相关的全部细节极端困难,即使能真正得到这些细节,对于解决实际问题也没有太大的意义。这是因为,从工程应用的观点上看,重要的是湍流所引起的平均流场的变化,是整体的效果。雷诺平均法(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简称RANS)是将非稳态的N-S控制方程组作时间平均运算,湍流的各种瞬时量被表示成时均值和脉动值之和,在所得的时均方程中会出现脉动值的乘积的时均值这一类新未知量,从而使方程组不封闭。要使方程组封闭,必须作出假设,即建立模型,把未知的更高阶的时间平均值表示成较低阶的在计算中可以确定的量的函数。雷诺平均法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湍流数值模拟方法。RANS把平均掉的“高频”运动对平均运动的影响通过雷诺应力(或称湍流应力)来模拟。根据Reynolds应力的确定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雷诺应力模型和涡粘模型。

雷诺应力模型包括雷诺应力方程模型(Reynolds Stress equation Model,简称RSM)和代数应力模型(Algebraic Stress equation Model,简称ASM)。RSM 直接构建应力模型方程,用耗散方程考虑长度尺度的变化,并计算六个雷诺应力分量,因此克服了将涡粘性假设用于复杂湍流条件时的一些缺陷,在模拟浮力流、强旋流以及曲率、近壁效应等各向异性湍流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尽管近年来,RSM获得了迅速发展,但由于计算工作量大大增加,再加上这种模型的关联处理和系数的确定多基于简单流动条件,在复杂湍流条件下尚需要作进一步的调整和改进,因此目前尚未达到便于工程应用的阶段,但最终有可能发展为人们寻求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工程方法。ASM将RSM中包含有雷诺应力微商的项用不包含微

商的表达式代替,ASM是将各向异性的影响合并到雷诺应力中进行计算的一种经济算法。

湍流粘性系数法就是基于Boussinesq假设,将湍流脉动所造成的附加应力

。与时均的切变率关联起来,整个计算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确定这种涡粘性系数μ

t 依据确定涡粘性系数μ

的微分方程的数量的多少,湍流粘性系数法又可以分为

t

零方程模型、一方程模型、两方程模型等。目前两方程模型在工程中使用最为广泛,最基本的两方程模型是k-ε模型。

在FLUENT中,k-ε模型主要有标准k-ε模型(Standard k-ε)、重整化群k-ε模型(RNG:Renormalization-group k-ε)、真实k-ε模型(Realizable k-ε)三种。这三种模型的差别主要在于涡粘性系数、湍流动能普朗特数的计算方法,湍流动能耗散率方程的产生项和消失项以及近壁处理上。其中,RNG k-ε模型和Realizable k-ε模型是标准k-ε模型的修正形式,在对浮力流、强对流、近壁流等明显各向异性流动的模拟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三种模型中,标准k-ε模型需要最少的CPU时间,具有普遍适用性,一直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实际工程流动计算中,在流体机械内部湍流流动模拟中获得了合理准确的计算结果;RNG k-ε模型在定常状态下可能会出现数值不稳定的现象;Realizable k-ε模型在模拟单旋转区域的流动中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但在采用多参考系模型同时模拟旋转区域和静止区域的流动时,会产生人工粘性。

湍流的数值模拟方法进展

3 大涡模拟(LES ) 湍流大涡数值模拟(LES )是有别于直接数值模拟和雷诺平均模式的一种数值模拟手段。利用次网格尺度模型模拟小尺度湍流运动对大尺度湍流运动的影响即直接数值模拟大尺度湍流运动, 将N-S 方程在一个小空间域内进行平均(或称之为滤波),以使从流场中去掉小尺度涡,导出大涡所满足的方程。 3.1 基本思想 很多尺度不同的旋涡一起组成了湍流运动平均流动主要取决于大漩涡的流动,大尺度运动则受到小旋涡的影响。流动中的大涡实现了动量、能量质量、热量的交换,耗散主要是由于小涡作用的。大旋涡中受到流场形状、阻碍物的影响,,使大漩涡的各向异性更加明显。然而小漩涡之间各项同性,相互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建立统一的模型比较容易一些。综上所述,大涡模拟将湍流瞬时运动量通过滤波将运动分成小尺度和大尺度。大尺度的运动受到小尺度的运动的影响可以通过应力项(类似于雷诺应力项)来表示,即为亚格子雷诺应力,以建立这种模型的方法来模拟。而大尺度则是求解运动微分方程而计算出来的,也就是说大涡模拟,要先过滤掉小尺度的脉动,然后再推出小尺度的运动封闭方程以及大尺度的运动控制方程。 3.2 滤波函数 正如上面提到,大涡模拟要先将流动变量分解成小尺度量和大尺度量,我们把这个作用叫做滤波。滤波运算就是在一区域内按照一定的条件对函数进行加权平均,作用是将高波数滤掉,使低波数保留,滤波函数的特征尺度决定了截断波数的最大波长,下面三种滤波函数是最为常用的主要有以下三种:盒式、富氏截断以及高斯滤波函数。 不可压常粘性系数的湍流运动控制方程为N-S 方程: j ij i j j i i x S x P x u u t u ???+??-=??+??)2(1γρ 式中:S 拉伸率张量,表达式为:2/)//(i j j i ij x u x u S ??+??=;γ分子粘性系数;ρ流体密度。设将变量i u 分解为方程(11)中i u 和次网格变量(模化变量)'i u ,

管内湍流的数值模拟

管内湍流的数值模拟 摘要:当Reynolds数大于临界值时,平滑流动会出现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最终会导致流动特征的本质变化,流动呈无序的混乱状态,这种状态称为湍流。计算流体力学是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对包含有流体流动和热传导等相关物理现象的系统所做的分析。本文以湍流管流模型为例,借助Fluent软件进行空气动力学分析,对该管内湍流流动进行模拟。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Fluent;管内湍流;数值模拟 1 引言 流体试验表明,当Reynolds数大于临界值时,平滑流动会出现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最终会导致流动特征的本质变化,流动呈无序的混乱状态。这时,即使是边界条件保持不变,流动也是不稳定的,速度等流动特性都随机变化,这种状态称为湍流。 随着高速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数值模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流场的模拟。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简称为CFD)就是其中一种有效的研究流体动力学的数值模拟方法,它是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对包含有流体流动和热传导等相关物理现象的系统所做的分析;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一种数值计算工具, 用于求解流体的流动和传热问题。它能够描述几何体边界的复杂的流动现象,能够在设计的初期快速地评价设计并做出修改;在设计的中期,用来研究设计变化对流动的影响,减少未预料到的负面影响;设计完成后,CFD提供各种数据和图像,证实设计目的。CFD大大减少了费用、时间以及新设计带来的风险。近年来,CFD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翼型设计和流场的分析中,成为一种重要的设计和计算方法。 Fluent软件是用于模拟和分析在复杂几何区域内的流体流动与热交换问题的专用CFD软件。它用于计算计算流体流动和传热问题的软件,其应用的范围有一般流体的流场、自由表面的问题、紊流、非牛顿流流场、化学反应等。Fluent提供了灵活的网格特性,用户可以方便的使用结构网格和非结构网格对各种复杂区域进行网格划分。本文以湍流管流模型为例,借助Fluent软件进行空气动力学分析,对该管内湍流流动进行模拟,并分析了模型内的中心速度分布、表面摩擦系数和流速剖面。 2 数学及物理模型的建立 2.1 数学模型

16种常用数据分析方法

一、描述统计描述性统计是指运用制表和分类,图形以及计筠概括性数据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偏度、峰度。 1、缺失值填充:常用方法:剔除法、均值法、最小邻居法、比率回归法、决策 树法。 2、正态性检验:很多统计方法都要求数值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以之前需要进行正态性检验。常用方法:非参数检验的K-量检验、P-P图、Q-Q图、W 检验、动差法。 二、假设检验 1、参数检验 参数检验是在已知总体分布的条件下(一股要求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对一些主要的参数(如均值、百分数、方差、相关系数等)进行的检验。 1)U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大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2)T检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小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A 单样本t检验:推断该样本来自的总体均数卩与已知的某一总体均数卩0 (常为理论值或标准值)有无差别; B 配对样本t 检验:当总体均数未知时,且两个样本可以配对,同对中的两者在可能会影响处理效果的各种条件方面扱为相似; C 两独立样本t 检验:无法找到在各方面极为相似的两样本作配对比较时使用。 2、非参数检验 非参数检验则不考虑总体分布是否已知,常常也不是针对总体参数,而是针对总体的某些一股性假设(如总体分布的位罝是否相同,总体分布是否正态)进行检验。 适用情况:顺序类型的数据资料,这类数据的分布形态一般是未知的。 A 虽然是连续数据,但总体分布形态未知或者非正态; B 体分布虽然正态,数据也是连续类型,但样本容量极小,如10 以下; 主要方法包括:卡方检验、秩和检验、二项检验、游程检验、K-量检验等。 三、信度分析检査测量的可信度,例如调查问卷的真实性。 分类: 1、外在信度:不同时间测量时量表的一致性程度,常用方法重测信度 2、内在信度;每个量表是否测量到单一的概念,同时组成两表的内在体项一致性如何,常用方法分半信度。 四、列联表分析用于分析离散变量或定型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对于二维表,可进行卡 方检验,对于三维表,可作Mentel-Hanszel 分层分析列联表分析还包括配对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行列均为顺序变量的相关检验。 五、相关分析 研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相关方向及相关程度。 1、单相关:两个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叫单相关,即研究时只涉及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 2、复相关:三个或三个以上因素的相关关系叫复相关,即研究时涉及两个或两个以

湍流的数值模拟

2012年秋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核 (读书报告、研究报告) 考核科目高等流体力学 学生所在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学生所在学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生姓名高强 学号12S008123 学生类别工学硕士 考核结果阅卷人

湍流的数值模拟 一、流体力学概述 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的力学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主要研究在各种力的作用下,流体本身的状态,以及流体和固体壁面、流体和流体间、流体与其他运动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力学分支。除水和空气之外,这里的流体还指作为汽轮机工作介质的水蒸气、润滑油、地下石油、含泥沙的江水、血液、超高压作用下的金属和燃烧后产生成分复杂的气体、高温条件下的等离子体等等。它的主要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常常还要用到热力学知识,有时还用到宏观电动力学的基本定律、本构方程和高等数学、物理学、化学的基础知识。气象、水利的研究,船舶、飞行器、叶轮机械和核电站的设计及其运行,可燃气体或炸药的爆炸,汽车制造,以及天体物理的若干问题等等,都广泛地用到流体力学知识。许多现代科学技术所关心的问题既受流体力学的指导,同时也促进了它不断地发展。 二、数值计算在流体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数值计算是研究流体力学的重要方法。它是针对流体运动的特点,用数学语言将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定律表达出来,从而得到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此外,还要加上某些联系流动参量的关系式(例如状态方程),或者其他方程。这些方程合在一起称为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 求出方程组的解后,结合具体流动,解释这些解的物理含义和流动机理。通常还要将这些理论结果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以确定所得解的准确程度和力学模型的适用范围。 从基本概念到基本方程的一系列定量研究,都涉及到很深的数学问题,所以流体力学的发展是以数学的发展为前提。反过来,那些经过了实验和工程实践考验过的流体力学理论,又检验和丰富了数学理论,它所提出的一些未解决的难题,也是进行数学研究、发展数学理论的好课题。按目前数学发展的水平看,有不少题目将是在今后几十年以内难于从纯数学角度完善解决的。

数值模拟中的湍流模型

流体力学是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研究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这样一个连续介质的宏观运动规律以及它与其他运动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在现代科学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宏观上讲,黏性流体的流动形态有三种:层流、湍流以及从层流到湍流的转捩。从工程应用的角度看,大多数情况下转捩过程对流体流动的影响不大可以忽略,层流在很少情况下才出现,而在自然界和工程中最普遍存在的是湍流,因此湍流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研究的重点。湍流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湍流的触发;二是湍流的描述和湍流问题的求解。 对于工程中出现的湍流问题,其求解方法可归纳为四种:理论分析、风洞实验、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四种方法相互补充,以风洞实验和现场测试为主,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为辅。数值模拟又称数值风洞,它的出现才十几年却取得迅猛发展,是目前数值计算领域的热点之一,它是数值计算方法、计算机软硬件发展的结果。我们知道,描述流体运动(层流)的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是封闭的,而描述湍流运动的方程组由于采用了某种平均(时间平均或网格平均等)而不封闭,须对方程组中出现的新未知量采用模型而使其封闭,这就是CFD中的湍流模型。湍流模型的主要作用是将新未知量和平均速度梯度联系起来。目前,工程应用中湍流的数值模拟主要分三大类:直接数值模拟(DNS);基于雷诺平均N-S方程组(RANS)的模型和大涡模拟(LES)。 DNS是直接数值求解N-S方程组,不需要任何湍流模型,是目前最精确的方法。其优点在于可以得出流场内任何物理量(如速度和压力)的时间和空间演变过程,旋涡的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等。由于直接求解N-S方程,其应用也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第一:计算域形状比较简单,边界条件比较单一;第二:计算量大。影响计算量的因素有三个:网格数量、流场的时间积分长度(与计算时间长度有关)和最小旋涡的时间积分长度(与时间步长有关),其中网格数量是重要因素。为了得到湍流问题足够精确的解,要求能够数值求解所有旋涡的运动,因此要求网格的尺度和最小旋涡的尺度相当,即使采用子域技术,其网格规模也是巨大的。为了求解各个尺度旋涡的运动,要求每个方向上网格节点的数量与Re3/4成比例,考虑一个三维问题,网格节点的数量与Re9/4成比例。目前,DNS能够求解Re(10e4)的范围。 基于RANS的湍流模型采用雷诺平均的概念,将物理量区分为平均量和脉动量,将脉动量对平均量的影响用模型表示出来。目前,基于RANS方程已经发展了许多模型,几乎能对所有雷诺数范围的工程问题求解,并得出一些有用的结果。其缺点在于:第一:不同的模型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甚至对于同一类型的问题,对应于不同的边界条件需要修改模型的常数;第二:由于不区分旋涡的大小和方向性,对旋涡的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考虑不足,不能用来对流体流动的机理进行描述。

数据分析软件和工具

以下是我在近三年做各类计量和统计分析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东西,或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当然,它不是ABC的教程,也不是细致的数据分析方法介绍,它只是“总结”和“体会”。由于我所学所做均甚杂,我也不是学统计、数学出身的,故本文没有主线,只有碎片,且文中内容仅为个人观点,许多论断没有数学证明,望统计、计量大牛轻拍。 于我个人而言,所用的数据分析软件包括EXCEL、SPSS、STATA、EVIEWS。在分析前期可以使用EXCEL进行数据清洗、数据结构调整、复杂的新变量计算(包括逻辑计算);在后期呈现美观的图表时,它的制图制表功能更是无可取代的利器;但需要说明的是,EXCEL毕竟只是办公软件,它的作用大多局限在对数据本身进行的操作,而非复杂的统计和计量分析,而且,当样本量达到“万”以上级别时,EXCEL的运行速度有时会让人抓狂。 SPSS是擅长于处理截面数据的傻瓜统计软件。首先,它是专业的统计软件,对“万”甚至“十万”样本量级别的数据集都能应付自如;其次,它是统计软件而非专业的计量软件,因此它的强项在于数据清洗、描述统计、假设检验(T、F、卡方、方差齐性、正态性、信效度等检验)、多元统计分析(因子、聚类、判别、偏相关等)和一些常用的计量分析(初、中级计量教科书里提到的计量分析基本都能实现),对于复杂的、前沿的计量分析无能为力;第三,SPSS主要用于分析截面数据,在时序和面板数据处理方面功能了了;最后,SPSS兼容菜单化和编程化操作,是名副其实的傻瓜软件。 STATA与EVIEWS都是我偏好的计量软件。前者完全编程化操作,后者兼容菜单化和编程化操作;虽然两款软件都能做简单的描述统计,但是较之 SPSS差了许多;STATA与EVIEWS都是计量软件,高级的计量分析能够在这两个软件里得到实现;STATA的扩展性较好,我们可以上网找自己需要的命令文件(.ado文件),不断扩展其应用,但EVIEWS 就只能等着软件升级了;另外,对于时序数据的处理,EVIEWS较强。 综上,各款软件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用什么软件取决于数据本身的属性及分析方法。EXCEL适用于处理小样本数据,SPSS、 STATA、EVIEWS可以处理较大的样本;EXCEL、SPSS适合做数据清洗、新变量计算等分析前准备性工作,而STATA、EVIEWS在这方面较差;制图制表用EXCEL;对截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SPSS,简单的计量分析SPSS、STATA、EVIEWS可以实现,高级的计量分析用 STATA、EVIEWS,时序分析用EVIEWS。 关于因果性 做统计或计量,我认为最难也最头疼的就是进行因果性判断。假如你有A、B两个变量的数据,你怎么知道哪个变量是因(自变量),哪个变量是果(因变量)? 早期,人们通过观察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表面联系进行因果推论,比如恒常会合、时间顺序。但是,人们渐渐认识到多次的共同出现和共同缺失可能是因果关系,也可能是由共同的原因或其他因素造成的。从归纳法的角度来说,如果在有A的情形下出现B,没有A的情形下就没有B,那么A很可能是B的原因,但也可能是其他未能预料到的因素在起作用,所以,在进行因果判断时应对大量的事例进行比较,以便提高判断的可靠性。 有两种解决因果问题的方案:统计的解决方案和科学的解决方案。统计的解决方案主要指运用统计和计量回归的方法对微观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受干预样本与未接受干预样本在效果指标(因变量)上的差异。需要强调的是,利用截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不论是进行均值比较、频数分析,还是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其结果只是干预与影响效果之间因果关系成立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类似的,利用截面数据进行计量回归,所能得到的最多也只是变量间的数量关系;计量模型中哪个变量为因变量哪个变量为自变量,完全出于分析者根据其他考虑进行的预设,与计量分析结果没有关系。总之,回归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的成立,因果关系的判定或推断必须依据经过实践检验的相关理论。虽然利用截面数据进行因果判断显得勉强,但如果研究者掌握了时间序列数据,因果判断仍有可为,其

湍流的数值模拟方法进展

《高等计算流体力学》课程作业 湍流的数值模拟方法进展

1概述 自然环境和工程装置中的流动常常是湍流,模拟任何实际过程首先遇到的就是湍流问题,而湍流问题本身又是流体力学理论上的难题。对于某些简单的均匀时均流场,如果湍流脉动是各向均匀及各向同性的,可以用经典的统计理论来分析,但实际上的湍流往往是不均匀的,给理论分析带来了极大困难。 湍流是空间上不规则和时间上无秩序的一种非线性的流体运动,表现出非常复杂的流动状态,主要表现在湍流流动的随机性、有旋性、统计性。传统计算流体力学中描述湍流的基础是Navier-Stokes(N-S)方程,根据N-S方程中对湍流处理尺度的不同,湍流数值模拟方法主要分为:直接数值模拟(DNS)、雷诺平均方法(RANS)和大涡模拟(LES)。 直接数值模拟可以获得湍流场的精确信息,是研究湍流机理的有效手段,但现有的计算资源往往难以满足对高雷诺数流动模拟的需要,从而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雷诺平均方法可以计算高雷诺数的复杂流动,但给出的是平均运动结果,不能反映流场脉动的细节信息。大涡模拟基于湍动能传输机制,直接计算大尺度涡的运动,小尺度涡运动对大尺度涡的影响则通过建立模型体现出来,既可以得到比雷诺平均方法更多的诸如大尺度涡结构和性质等的动态信息,又比直接数值模拟节省计算量,从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2 雷诺平均方法(RANS) 雷诺平均模拟(RANS)即应用湍流统计理论,将非定常的N - S方程对时间作平均,求解工程中需要的时均量。利用湍流模式理论,对Reynolds应力做出各种假设,即假设各种经验的和半经验的本构关系,从而使湍流的平均Reynolds方程封闭。 2.1控制方程 对非定常的N - S 方程作时间演算,并采用Boussinesp 假设,得到Reynolds 方程

湍流的数值模拟综述

湍流的数值模拟 一、引语 流体的流动形态分为湍流与层流。而层流是流体的最简单的一种流动状态。流体在管内流动时,其质点沿着与管轴平行的方向作平滑直线运动。此种流动称为层流或滞流,亦有称为直线流动的。流体的流速在管中心处最大,其近壁处最小。管内流体的平均流速与最大流速之比等于0.5,根据雷诺实验,当雷诺准数引Re<2320时,流体的流动状态为层流。当雷诺数Re>2320时,流体流动状态开始向湍流态转变,湍流是一种很复杂的流动状态,是流体力学中公认的难题。 自从19世纪末O.Reynolds提出湍流的统计理论以来,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经过几代科学家的努力,湍流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以至于经常有悲观的论调侵袭湍流研究。为什么湍流问题没有圆满地解决会受到如此关注呢?因为湍流是自然界和工程中十分普遍的流动现豫,对于湍流问题的正确认识和模化直接影响到对自然环境的预测和工程的质量。例如,当前影响航天器气动力和气动热预测准确度的主要障碍是缺乏可靠的湍流模型。和其他一些自然科学的准题不同,解决湍流问题具有迫切性。 湍流运动的最主要特征是不规则性,这是大家公认的。对于湍流不规则性的深入认识,是一百多年来湍流研究的上要成就之一。早期的科学家认为,像分子运动一样,湍流是完全不规则运动。类似于分子运动产生黏性,湍流的耗散可以用涡黏系数来表述。20世纪初,一些杰出的流体力学家,相继对涡黏系数提出各种流体力学的模型,如Taylor(1921年)的涡模型,Praudtl(1925年)的混合长模型和von Karman(1930年)相似模型等。当科学家用流体力学观念(不是分子观念)来建立湍流耗散的涡黏模型时,就开始考虑连续介质不规则运动的特点,其中有别于气体分子不规则运动的最主要特点是运动的多尺度性。第一个提出流体湍流运动中多尺度输运特性的科学家mchardson(1922年)曾描述湍动能的多尺度传输过程如下:“大涡包含小涡,并喂予速度;小涡包含更小的涡,如此继续直到黏性耗散”。多尺度的思想导致产生描述多尺度的谱概念和谱分析方法,并最终产生了Kolmogorov(1941年)的局部各向同性的通用谱(即5/3谱)。 湍流不仅是多尺度的而且是有结构的运动。20世纪中叶,大量的湍流实验(包括测量和显示)发现多尺度的湍流运动存在某种特殊的运动状态。Townsend(1951年),Corrsin(1955年)和Lumley(1965年)等从脉动序列的间歇性和空间相关相继推测湍流结构的可能形态。理论上也提出过各种湍涡的模型:球涡模型,柱涡模型等。早期的湍流结构主要是从运动学上考虑,把旋涡结构作为湍流统计的样本。我国的周培源教授是近代湍流模式的奠基人之一,他首先提出先解方程后平均的统计方法,就是说湍涡必须满足Navier—Stokes方程(Chou and Chou,1995年)。 真实的、可以观察到的湍流结构通过流动显示,以及稍后湍流直接数值模拟所证实。典型的例子是混合层的Brown—Roshko涡(1976年),图1明显地展示了混合层中存在规则的大涡和分布在大涡周围的细小湍涡。在边界层、槽道和圆管湍流中也存在各式各样的大涡结构。例如,用激光诱导荧光的显示方法,我们可以在圆管湍流中观察到周向(图2a)和流向大涡(图2b)。值得提出的是,不仅在剪切湍流中有大涡结构,简单的均匀各向同性湍流中也存在涡结构。图3展示的是各向同性湍流的直接数值模拟中强涡量等值面,它们是管状结构。仔细分析还可以确定管状涡的平均长度约等于各向同性湍流的积分尺度,它们的平均直径约等于湍流TayLor微尺度,更进一步分析可以算出管状涡内部的平均速度

湍流模型发展综述

湍流模型发展综述 摘要:在概述了湍流问题的基础上,本文简要介绍了湍流的四种模型,对湍流模型在不同情况下的模拟能力进行了对比,最后简述了湍流模型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湍流模型;Navier-Stokes方程组;J-K模型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the problems of turbulence,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d four kinds of turbulence models and compared their ability of simulation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At last, the paper expounde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turbulence model. Key words:Turbulence model; Navier-Stokes equations; J-K model 一、引言 湍流又称紊流,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很不规则的流动现象。当粘性阻尼无法消除惯性的影响时,自然界中的绝大部分流动都是湍流。 湍流运动的实验研究表明,虽然湍流结构十分复杂,但它仍然遵循连续介质的一般动力学规律,湍流流动的各物理量的瞬时值也应该服从一般的N-S方程。对粘性流体服从的N-S方程进行时均化,就可以得到雷诺平均方程。与定常的N-S方程相比,不同之处是在该式右边多了九项与脉动量有关的项,这脉动量的乘积的平均值与密度的乘积是湍流流动中的一种应力,称为湍流应力或雷诺应力。其中,法向雷诺应力和切向雷诺应力各有三个。 湍流问题就是在给定的边界条件下解雷诺方程。由于雷诺平均方程中未知数个数远多于方程个数而出现了方程不封闭的问题,这就需要依据各种半经验理论提出相应的补充方程式,即各种湍流模型。一般按照所用湍流量偏微分方程的物理含义或者数量进行区分,分别称为梅罗尔—赫林方法和雷诺方法。而后者又将湍流模型分成四类。(1)零方程模型;(2)一方程模型;(3)二方程模型;(4)应力方程模型。下面就对这些模型进行简单的描述。 二、湍流模型简介 1、零方程模型 最初的湍流模型只考虑了一阶湍流计算统计量的动力学微分方程,即平均方程,没有引进高阶统计量的微分方程,因而称之为一阶封闭模式或零方程模型。零方程模型又称为代数模型,代数模型又可以分成以下几种模型:(1)Cebeci —Smith 模型,(2)Baldwin—Lomax 模型,(3)Johnson—King 模型。 其中,B-L与C-S模型的不同之处在于外层湍流粘性系数取法不同。后者适用于湍流边界层,而前者则可用于 N-S方程的计算。此两模型已在工程计算中

实证研究论文数据分析方法详解

修订日:2010.12.8实证论文数据分析方法详解 (周健敏整理) 名称变量类型在SPSS软件中的简称(自己设定的代号) 变革型领导自变量1 zbl1 交易型领导自变量2 zbl2 回避型领导自变量3 zbl3 认同和内部化调节变量 TJ 领导成员交换中介变量 ZJ 工作绩效因变量 YB 调节变量:如果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是变量M的函数,称变量M为调节变量。也就是, 领 导风格(自变量)与工作绩效(因变量)的关系受到组织认同(调节变量)的影 响,或组织认同(调节变量)在领导风格(自变量)对工作绩效(因变量)影响 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具体来说,对于组织认同高的员工,变革型领导对工作绩 效的影响力,要高于组织认同低的员工。 中介变量:如果自变量通过影响变量N 来实现对因变量的影响,则称N 为中介变量。也就 是,领导风格(自变量)对工作绩效(因变量)影响作用是通过领导成员交换(中 介变量)的中介而产生的。 研究思路及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1)领导风格对于员工工作绩效的主效应(Main Effects)研究。 (2)组织认同对于不同领导风格与员工工作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Moderating Effects)研究。 (3)领导成员交换对于不同领导风格与员工工作绩效之间关系的中介效应(Mediator Effects)研究。

目录 1.《调查问卷表》中数据预先处理~~~~~~~~~~~~~~ 3 1.1 剔除无效问卷~~~~~~~~~~~~~~~~~~~~ 3 1.2 重新定义控制变量~~~~~~~~~~~~~~~~~~ 3 2. 把Excel数据导入到SPSS软件中的方法~~~~~~~~~~ 4 3. 确认所有的变量中有无“反向计分”项~~~~~~~~~~~4 3.1 无“反向计分”题~~~~~~~~~~~~~~~~~~ 5 3.2 有“反向计分”题~~~~~~~~~~~~~~~~~~ 5 4. 效度分析~~~~~~~~~~~~~~~~~~~~~~~~6 5. 信度分析~~~~~~~~~~~~~~~~~~~~~~~~8 6. 描述统计~~~~~~~~~~~~~~~~~~~~~~~~9 7. 各变量相关系数~~~~~~~~~~~~~~~~~~~~ 12 7.1 求均值~~~~~~~~~~~~~~~~~~~~~~~12 7.2 相关性~~~~~~~~~~~~~~~~~~~~~~~12 8. 回归分析~~~~~~~~~~~~~~~~~~~~~~~13 8.1 使用各均值来分别求Z值~~~~~~~~~~~~~~~13 8.2 自变量Z值与调节变量Z值的乘积~~~~~~~~~~~13 8.3 进行回归运算~~~~~~~~~~~~~~~~~~~~14 8.3.1 调节作用分析~~~~~~~~~~~~~~~~~~14 8.3.2 中介作用分析~~~~~~~~~~~~~~~~~~18 8.4 调节作用作图~~~~~~~~~~~~~~~~~~~~22

常用数据分析方法详细讲解

常用数据分析方法详解 目录 1、历史分析法 2、全店框架分析法 3、价格带分析法 4、三维分析法 5、增长率分析法 6、销售预测方法 1、历史分析法的概念及分类 历史分析法指将与分析期间相对应的历史同期或上期数据进行收集并对比,目的是通过数据的共性查找目前问题并确定将来变化的趋势。 *同期比较法:月度比较、季度比较、年度比较 *上期比较法:时段比较、日别对比、周间比较、 月度比较、季度比较、年度比较 历史分析法的指标 *指标名称: 销售数量、销售额、销售毛利、毛利率、贡献度、交叉比率、销售占比、客单价、客流量、经营品数动销率、无销售单品数、库存数量、库存金额、人效、坪效 *指标分类: 时间分类 ——时段、单日、周间、月度、季度、年度、任意 多个时段期间 性质分类 ——大类、中类、小类、单品 图例 2框架分析法 又叫全店诊断分析法 销量排序后,如出现50/50、40/60等情况,就是什么都能卖一点但什么都不 好卖的状况,这个时候就要对品类设置进行增加或删减,因为你的门店缺少 重点,缺少吸引顾客的东西。 如果达到10/90,也是品类出了问题。 如果是20/80或30/70、30/80,则需要改变的是商品的单品。 *单品ABC分析(PSI值的概念) 销售额权重(0.4)×单品销售额占类别比+销售数量权重(0.3) × 单品销售数量占类别比+毛利额权重(0.3)单品毛利额占类别比 *类别占比分析(大类、中类、小类) 类别销售额占比、类别毛利额占比、 类别库存数量占比、类别库存金额占比、

类别来客数占比、类别货架列占比 表格例 3价格带及销售二维分析法 首先对分析的商品按价格由低到高进行排序,然后 *指标类型:单品价格、销售额、销售数量、毛利额 *价格带曲线分布图 *价格带与销售对数图 价格带及销售数据表格 价格带分析法 4商品结构三维分析法 *一种分析商品结构是否健康、平衡的方法叫做三维分析图。在三维空间坐标上以X、Y、Z 三个坐标轴分别表示品类销售占有率、销售成长率及利润率,每个坐标又分为高、低两段,这样就得到了8种可能的位置。 *如果卖场大多数商品处于1、2、3、4的位置上,就可以认为商品结构已经达到最佳状态。以为任何一个商品的品类销售占比率、销售成长率及利润率随着其商品生命周期的变化都会有一个由低到高又转低的过程,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商品同时达到最好的状态,即使达到也不可能持久。因此卖场要求的商品结构必然包括:目前虽不能获利但具有发展潜力以后将成为销售主力的新商品、目前已经达到高占有率、高成长率及高利润率的商品、目前虽保持较高利润率但成长率、占有率趋于下降的维持性商品,以及已经决定淘汰、逐步收缩的衰退型商品。 *指标值高低的分界可以用平均值或者计划值。 图例 5商品周期增长率分析法 就是将一段时期的销售增长率与时间增长率的比值来判断商品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方法。不同比值下商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表示) 如何利用商品生命周期理论指导营运(图示) 6销售预测方法[/hide] 1.jpg (67.5 KB) 1、历史分析法

汽车外流场数值模拟计算综述

https://www.360docs.net/doc/f2652287.html, 耿艳 (河海大学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学院 210098) gy6933@https://www.360docs.net/doc/f2652287.html, 中文摘要:随着大型高速电子计算机和用于流体分析的数值模拟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流体力学在实际的汽车设计和分析中得到了初步的应用。目前,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共同促进了汽车外流场的研究。主题词:湍流 湍流模型 计算水力学 汽车外流场 综述 1、引言 自然界中的实际流动绝大部分是三维的湍流流动,如河流,血液流动等。湍流是流体粘性运动最复杂的形式,湍流流动的核心特征是其在物理上近乎于无穷多的尺度和数学上强烈的非线性,这使得人们无论是通过理论分析、实验研究还是计算机模拟来彻底认识湍流都非常困难。我国的周培源提出了著名的剪切湍流方程理论[1],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一般湍流的雷诺应力所满足的输运微分方程组,由此被公认为湍流模型理论的奠基人。1950年又提出先解方程后平均的湍流理论。50年代末,他完善和发展了湍流相似理论,80年代中又把它应用到模型理论中去,获得了巨大成功。1951年西德的Rotta发展了周培源所开创的工作,提出了完整的雷诺应力模型[2]。他们的工作是以二阶封闭模型为主的现代湍流模型理论的最早的奠基性工作。自60年代以后,由于计算机技术与数值方法的飞跃发展,种类繁多的湍流模型以及各种湍流模型的检验、比较工作大量涌现[3-8]。

https://www.360docs.net/doc/f2652287.html, 所谓湍流模型就是以Reynolds平均守恒方程中的湍流输运项的规律作出公设性的假定,以使联立方程组封闭。如果一个模型是较为完备的,那么这个湍流模型的模数相对于湍流条件和几何特性来说是唯一的和不变的。然而,现在还没有这样一个较为通用的模型。因此在上述假定条件下,产生了许多湍流模型,诸如:高雷诺数模型[9,10],低雷诺数模型[11,12],近壁湍流模型[13],双尺度湍流模型[14]等等。 湍流模型的间题集中在如何应用模拟的方法求解未知的湍流有效粘性系数或者各个Reynolds应力分量的间题上。近年来,工程界非常关注工程湍流模型的研究,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计及流体流动、传热和传质的湍流模拟计算的新技术正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文献[15, 16]对此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指出此类模型尤其在应用于绕流流场时必然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和缺陷。 常用的k-ε模型比Reynolds应力模型(DSM)简单得多,但前者通用性较差。另一方面DSM虽然通用性好。但对工程应用而言又嫌过于复杂即经济性差。正是基于这种情况,Rodi [17,18]提出了一种折衷方案,即所谓代数应力模型(ASM),试图将通用性和经济性加以调和。代数应力模型(ASM)又可以分为湍流浮力回流代教应力模型[19]、三维浮力环流代数应力湍流模型[20]。Launder.B.E.和Spalding,D.B.在文献[21]中指出,k-ε双方程模型是先后由周培源(1945)、Davidov (1961)、Harlow-Nakayama (1968)、Jones-Launder (1972)提出来的,在所有各种双方程模型中,k-ε双方程模型的应用及经受的检验最为普遍。 3、汽车外流场的数值模拟 3.1汽车外流场的描述 汽车绕流流场十分复杂,典型流动特征为三维、粘性、湍流、分离和非定常。汽车绕流为三维流动,复杂几何形状使流动参数沿汽车运动方向呈非周期性变化;

Fluent 湍流模型小结

Fluent 湍流模型小结 湍流模型 目前计算流体力学常用的湍流的数值模拟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直接模拟(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DNS) 直接数值模拟(DNS)特点在湍流尺度下的网格尺寸内不引入任何封闭模型的前提下对Navier-Stokes方程直接求解。这种方法能对湍流流动中最小尺度涡进行求解,要对高度复杂的湍流运动进行直接的数值计算,必须采用很小的时间与空间步长,才能分辨出湍流中详细的空间结构及变化剧烈的时间特性。基于这个原因,DNS目前仅限于相对低的雷诺数中湍流流动模型。另外,利用DNS模型对湍流运动进行直接的数值模拟对计算工具有很高的要求,计算机的内存及计算速度要非常的高,目前DNS模型还无法应用于工程数值计算,还不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 LES) 大涡模拟(LES)是基于网格尺度封闭模型及对大尺度涡进行直接求解N-S方程,其网格尺度比湍流尺度大,可以模拟湍流发展过程的一些细节,但其计算量仍很大,也仅用于比较简单的剪切流运动及管流。大涡模拟的基础是:湍流的脉动与混合主要是由大尺度的涡造成的,大尺度涡是高度的非各向同性,而且随流动的情形而异。大尺度的涡通过相互作用把能量传递给小尺度的涡,而小尺度的涡旋主要起到耗散能量的作用,几乎是各向同性的。这些对涡旋的认识基础就导致了大涡模拟方法的产生。Les大涡模拟采用非稳态的N-S方程直接模拟大尺度涡,但不计算小尺度涡,小涡对大涡的影响通过近似的模拟来考虑,这种影响称为亚格子Reynolds应力模型。大多数亚格子Reynolds模型都是将湍流脉动所造成的影响用一个湍流粘性系数,既粘涡性来描述。LES对计算机的容量和CPU的要求虽然仍然很高,但是远远低于DNS方法对计算机的要求,因而近年来的研究与应用日趋广泛。 ?应用Reynolds时均方程(Reynolds-averaging equations)的模拟方法 许多流体力学的研究和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可用于工程上现实可行的湍流模拟方法仍然是基于求解Reynolds时均方程及关联量输运方程的湍流模拟方法,即湍流的统观模拟方法。统观模拟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用低阶关联量和平均流性质来模拟未知的高阶关联项,从而封闭平均方程组或关联项方程组。虽然这种方法在湍流理论中是最简单的,但是对工程应用而言仍然是相当复杂的。即便如此,在处理工程上的问题时,统观模拟方法仍然是最有效、最经济而且合理的方法。在统观模型中,使用时间最长,积累经验最丰富的是混合长度模型和K-E 模型。其中混合长度模型是最早期和最简单的湍流模型。该模型是建立在层流粘性和湍流粘性的类比、平均运动与湍流的脉动的概念上的。该模型的优点是简单直观、无须增加微分方程。缺点是在模型中忽略了湍流的对流与扩散,对于复杂湍流流动混合长度难以确定。 到目前为止,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是k-ε模型。另外针对k-ε模型的不足之处,许多学者通过对K-E模型的修正和发展,开始采用雷诺应力模型(DSM)和代数应力模型(ASM)。近年来,DSM模型已用来预报燃烧室及炉内的强旋及浮力流动。很多情况下能够给出优于k-ε模型的结果。但是该模型也有不足之处,首先它对工程预报来说太复杂,其次经验系数太多难以确定,此外,对压力应变项的模拟还有争议。更主要的是,尽管这一模型考虑了各种应变效应,但是其总精度并不总是高于其它模型,这些缺点导致了DSM模型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总之,虽然从本质上讲DSM模型和ASM模型比k-ε模型对湍流流场的模拟更加合理,但DSM和ASM中仍然采用精度不高的E方程,模型中常数的通用性还没有得到广泛的验证,边界条件不好给定,计算也比较复杂。正因为如此,目前用计算解决湍流问题时仍然采用比较成熟的K-E模型。 需要注意的是: 1、大涡模拟有自己的亚格子封闭模型,这和k-ε模型完全是两回事。LES的亚格子模型表现

湍流燃烧数值模拟研究

湍流燃烧及其数值模拟研究 1. 湍流燃烧 1.1 湍流燃烧基本概念 当流动雷诺数数较小时,由于流体粘性的作用,流体呈层流流态。当流动的特征雷诺数超过相应的临界值,流动从层流转捩到湍流。湍流燃烧是指湍流流动 中可燃气的燃烧,在能源、动力、航空和航天等工程领域,经常遇到的实际燃烧过程几乎全部都是湍流燃烧过程。湍流燃烧实质是湍流,化学反应和传热传质等过程相耦合的结果。湍流对燃烧的影响与湍流强度和湍流涡旋尺度有关。小尺度湍流通过湍流扩散使火焰区内的输运效应增加,从而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加。但气流脉动不会火焰面产生皱褶,只能把火焰变成波纹状。大尺度湍流对火焰内部结构没有影响,但使火焰阵面出现皱褶,增加其燃烧面积,造成火焰表现传播速度增加。当湍流强度及湍流尺度均较大时,火焰前沿不再连续而分裂成四分五裂。 燃烧对湍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燃烧释放的热流流团膨胀,影响气体的密度和运动速度,从而影响当地的涡旋,湍流强度和湍流结构。 1.2 湍流燃烧分类湍流燃烧按其燃料和氧化剂的初始混合状态可以分类为:湍流非预混燃烧、预混燃烧和部分预混燃烧。在湍流非预混燃烧燃料和氧化剂事先是分离的,燃料和氧化剂一边混合一边燃烧,燃烧速率主要受湍流混合过程控制,而在湍流预混燃烧中,燃料和氧化剂在进入核心燃烧区以前已经充分混合,化学反应的速率由火焰前缘从炽热的燃烧区向冷态无反应区的传播所控制。上面两种燃烧方式是湍流燃烧的两个极限情形,很多情况下两种燃烧模式是并存的,称为部分预混燃烧。部分预混燃烧可出现在下列情形中叫:(1) 在一个完全以非预混燃烧为配置的燃烧装置发牛了局部熄火;(2) 当预混火焰前缘穿过非均匀的混气时;(3) 射流非预混火焰发生抬举,其根部是一。个典型的部分预混火焰。这三种部分预混燃烧情形涉及了经常受到关注的燃烧研究话题如局部熄火、火焰稳定等,它们对研究湍流燃烧过程的机理有很大意义。 在湍流燃烧中,湍流流动过程和化学反应过程有强烈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 湍流通过强化混合而影响着时平均化学反应速率,同时化学反应放热过程又影响着湍流,如何定量地来描述和确定这种相互作用是湍流燃烧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湍流是非常复杂的,它包括湍流问题,湍流与燃烧的相互作用,流动参数与

16种常用数据分析方法

一、描述统计 描述性统计是指运用制表和分类,图形以及计筠概括性数据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偏度、峰度。 1、缺失值填充:常用方法:剔除法、均值法、最小邻居法、比率回归法、决策树法。 2、正态性检验:很多统计方法都要求数值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以之前需要进行正态性检验。常用方法:非参数检验的K-量检验、P-P图、Q-Q图、W检验、动差法。 二、假设检验 1、参数检验 参数检验是在已知总体分布的条件下(一股要求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对一些主要的参数(如均值、百分数、方差、相关系数等)进行的检验。 1)U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大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2)T检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小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A 单样本t检验:推断该样本来自的总体均数μ与已知的某一总体均数μ0 (常为理论值或标准值)有无差别; B 配对样本t检验:当总体均数未知时,且两个样本可以配对,同对中的两者在可能会影响处理效果的各种条件方面扱为相似; C 两独立样本t检验:无法找到在各方面极为相似的两样本作配对比较时使用。

2、非参数检验 非参数检验则不考虑总体分布是否已知,常常也不是针对总体参数,而是针对总体的某些一股性假设(如总体分布的位罝是否相同,总体分布是否正态)进行检验。适用情况:顺序类型的数据资料,这类数据的分布形态一般是未知的。 A 虽然是连续数据,但总体分布形态未知或者非正态; B 体分布虽然正态,数据也是连续类型,但样本容量极小,如10以下; 主要方法包括:卡方检验、秩和检验、二项检验、游程检验、K-量检验等。 三、信度分析 检査测量的可信度,例如调查问卷的真实性。 分类: 1、外在信度:不同时间测量时量表的一致性程度,常用方法重测信度 2、内在信度;每个量表是否测量到单一的概念,同时组成两表的内在体项一致性如何,常用方法分半信度。 四、列联表分析 用于分析离散变量或定型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 对于二维表,可进行卡方检验,对于三维表,可作Mentel-Hanszel分层分析。列联表分析还包括配对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行列均为顺序变量的相关检验。

湍流模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机器人嗅觉的搜寻定位技术研究(61175095) 作者简介:纠海峰+(1985-),男(汉),哈尔滨人,博士 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水下机器人热液搜寻与定位技术研究(jiuhaifeng@https://www.360docs.net/doc/f2652287.html, )庞硕(1974-),男(汉),哈尔滨人,博士,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水下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 韩冰(1986-),男(汉),郑州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热液羽状流仿真研究。 水下机器人探测热液羽状流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纠海峰1 ,庞 硕1 ,韩 冰1 (1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下智能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市 150001) 摘 要:水下机器人进行热液羽状流探测时,环境中的流场信息与羽状流自身信息非事先固定,而是具有很强的未知性和随机性,造成水下机器人探测具有很大难度。传统的流体力学方法只能得出特定时刻的流场信息,而无法反映出流场时刻变化的特点,使得水下机器人在探测时无法对探测路径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选择,造成探测与定位错误率较高。本文在充分考虑了对流和扩散对羽状流模型影响的条件下,提出了采用二方程模型对雷诺方程进行流场求解的方法,并利用Farrell 基于细丝的扩散模型对热液羽状流中化学物质浓度以及细丝的变化进行计算,准确的构建出一个高效率的羽状流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能够准确的得出水下机器人探测热液过程中的羽状流流场信息,可以真实的体现出热液羽状流的复杂形态,提高了水下机器人热液探测与定位的准确性。 关键词:化学羽状流;单方程模型;水下机器人;仿真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 A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underwater robots to detect hydrothermal plume model Jiu Hai-feng 1,Pang Shuo 1, Han Bing 1 (1 Nation Key Lab.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AUV ,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China) Abstract :Hydrothermal plume exhibited complex shape, its distribution information is constantly changing, with strong unknown and randomness. The traditional method can only be calculated in the hydrodynamic flow field information for a specific time, and can not be expressed constantly changing flow field characteristics, which it is difficult to build an accurate simulation model of plume.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n odor plume simulation model in two dimensions. Two-equation models are used to solve RANS equations. Farrell ’s Filaments-based atmospheric dispersion model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concentration and changing shape of the filament. At las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imulation model, the fluid flow appears more complex and realistic because of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convection and diffusion so that the plume is transported in a more complex status. At last, the operating results of simulation platform are displayed and resolve the problem of plume simulation. Keywords :Chemical plume; One-equation models; AUV; simulation platform; 0 引言 深海热液系统是观察地球内部的窗口,对于认识地球生命起源、地球岩石圈与水圈的物质与能量交换、深海矿产资源及生物资源的形成及分布等地球科学前沿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1]。从海底热液喷口喷出的热液进入海洋水体后,形成的流场被称为热液羽状流[2-4]。 深海热液从海底热液喷口喷出后,由于其密度小于周围海水密度,热液可以快速与周围海水混合形成浮升羽状流 (Buoyant plume),当浮升羽状流上升到距离海底几十至几百米的高度,并且与周围环境达到密度平衡后,羽状流就会在水平方向扩散,通常会扩散至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的一个范围。这一段我们称为非浮升羽状流 (Non-buoyant plume)。基于热液羽状流的这种结构,和现有的技术基础,水下机器人自主探测海底热液的工作方式主要是以大范围搜索与自主跟踪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首先水下机器人下潜到非浮升羽状流层的深度,利用搭载的化学传感器在该层的较大区域范围内进行大范围梳状的搜索。当探测到热液羽状流之后,水下机器人就开始根据自身得到的羽状流和流场的相关信息自主的对热液羽状流进行搜索与探测直到找到浮升羽状流(通常依据垂向的流速异常可以判定是否找到浮升羽 状流),然后水下机器人以螺旋下降的方式对浮升羽状流进 行搜索与探测,直到找到热液喷口的准确位置。找到热液喷口后,水下机器人将在喷口附近悬停定位,并利用水下摄像机和照相机对喷口附近区域进行观测,以获得更多的热液信息。 研究水下机器人进行热液喷口自主探测定位方法是当前国际研究的热点,利用水下机器人进行探测的方式与目前拖曳式热液探测的方式相比,具有工作效率更高、可靠性更好、而且能获得更多的热液数据等优势。同时也存在很大的技术难点,主要体现在水下机器人在探测过程中必须掌握海洋环境中热液羽状流的分布模型,然而目前描述热液羽状流分布的数学模型都比较单一,无法全面准确的描述出羽状流自身的分布特性。比如高斯羽流模型是描述化学羽流的静态模型,得到的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羽流分布,不能描述瞬时结构。基于细丝扩散模型假设化学羽流是由许多“细丝”组成,这类模型能够反映瞬时结构,但对流场模型与羽流浓度的描述不够准确。基于CF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计算流体力学)的相关模型在流场求解方面更加准确,但是目前的模型中都是使用连续相模拟化学羽流,不能体现出羽流的间歇性,与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