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公报》与中国八年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对日抗战问题成为朝野的热点话题,而报纸作为重要的舆论载体也立即作出回应,天津《大公报》与上海《申报》表现尤甚,两报对事变的反应几乎主导了当时的整个舆论界。虽然从整体上看,《申报》对日外交言辞敏感度大于《大公报》,批驳力度亦大于《大公报》,不仅涉及到各个方面且常常连续评论。从语气上看,《申报》的犀利反衬出《大公报》的持重,其痛快淋漓的批驳衬托出《大公报》的迂回含晦。且与《大公报》相比,《申报》被认为关于军事抵抗的态度是积极的。《大公报》初始试图通过少抗议多劝省的做法使日本停止军事行动,而后来则以抗议、批驳、劝省三者交相运用的方法以阻止日军扩大侵略。再后来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抗战。不管怎么样,《大公报》强烈的爱国与社会责任感,以及在抗日战争中的积极的作用和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大公报》对中日形势的变化一直保持高度的关注和报道。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日本侵略的加紧﹐《大公报》主张抗日﹐并发表了著名记者范长江的西北通讯﹐首次披露了红军长征情况。为
了应变﹐《大公报》开始筹备南方各版﹐《大公报》同人分赴各地办报﹐先后有汉口版﹑香港版﹑桂林版﹐最重要的重庆版自1938年12月1日起出版﹐销售额最高近十万份。它坚持抗日立场﹐鼓舞民心士气﹐对抗战起到了一定作用。七七事变后,天津、上海相继陷落。《大公报》力主抗战,表示“一不投降,二不受辱”。
《大公报》在中日抗战作出了重大的努力与贡献。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揭露日本野心,宣传抗日救国,《大公报》针对日本侵略中国的企图和野心,不断持续地发表文章向日本声明中国虽然目前处于弱势,但是中国人民不可侵犯,倘若日方把中国逼到了一定的绝境,中国将不惜一切奋起反抗,到时日本将为此付出严重代价。早在九一八发生之后的9月26号,张季鸾就在《大公报》上就发表过一篇文章《愿日本国民反省》其中开头一段即表明态度:“中國因此次日軍行動所受財産生命之損失,其重大直不可以數計;而名譽之蹂躪,主權之被侵,其損失尤不可以量衡。雖然,日本獨無所損,無所失乎?夫國際之間,與其辯理論,不如講利益。吾人今願日本國民淸夜一思!如此行動,果爲日本之利?抑爲日本之損?吾人敢言:即此數日之長久占地,砲火揚威,日本所損,恐已不■。倘不速悔禍,仍得意洋洋,以爲此番要根本解决滿蒙,要長期保障占領,冥意孤行,一錯到底;吾恐將來日本之損失,將大於中國幾倍,非一二十年不能恢復,甚至永久不能恢復。抑吾人非危言聳聽以爲快也,事實如此,特一部分日人■不之思耳,試问其故,望日本國民熟
察焉!次年1月10日张季鸾又在《大公报》上发表《对日本国民尽最后忠告》。而1937年9月21日《大公报》的《诫日本军阀》最后一段指出:“日本軍閥!假使你們甘願做國家的亂臣賊子,甘願做世界的公敵罪人,就請你們繼續倒行逆施下去,你們的國家及人類的世界都會給你們以公道的懲罰。假使你們還有一點理智,還有一點眞感,就請你們爲了先輩軍人的歷史,爲了國家人民的利益,爲了世界人類的幸福,一齊跪倒明治神宮的香案前,痛切懺悔你們的罪孽吧!”等文章。对日方晓之以理,动之以利。
其二:大公报主张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抗战,唤醒和号召全国团结起来抗战的决心和精神,并鼓舞了抗战的力量。在1937年8月4日发表的《战时与平时》中,号召:“全中國民族,在物質享受上,都要恢復到原始生活,精神上,要團結粘凝成一個。所有的人民,都要組織起來。我們的政府,要簡單化,同時更强固化。怎樣使他强固?就必須更能集中,能代表,全國一切能吃苦能鬪爭能犧牲的力量。全國的行政組織,敎育組織,需要都適應於戰時。軍隊與人民的戰時生活,需要有偉大的組織,管理一切。農業工業的戰時生產,需要重新設計與實行。全國人力財力,需要一切貢獻於國家。一般紳士先生們,必須覺悟過去的一切一切,不能維持了。在覆巢之下,要想獨存,是絕對沒有的事。口頭講講抗日,便算愛了國,這種時期業已過去了。”在1937年10月18日发表的《告全国青年》更号召全国有志氣的靑年便應該放眼於較大的將來,加緊磨鍊,加緊努力,以期對國家大時代有所貢獻。并指出:“對日抗戰的前途,大槪不外以下三個結果:
(一)勝利,(二)失敗,(三)不死不活的妥協。這三個結果,勝利或失敗都有前途,惟有不死不活的妥協最可怕。”以及在1937年10月26日年发表的《全国更需要切实团结》中指出:“我們要加緊完成戰時應有的一切組織,要眞正全國總動員,不如是,則所受的摧毁更大,而勝利更遠。”……“最要緊的,是先澈底解决人的問題。就是除盡人事上思想上的一切矛盾摩擦,使全國眞正陶鑄成一個意見,各貢所知,各盡所能,大家心安理得的去工作,去奮鬥。回想自抗戰展開以來,國內一切景象,本來甚好了,但是還不彀。我們同情蔣委員長國慶演詞呼籲全國更鞏固團結之言,願在這裏貢獻一點具體意見。”
其三:对当时时局和形势变化的及时报道和剖析,让中国人民甚至是全世界及时了解中国形势处境,加强国民抗战准备和信心。如1937年9月21日发表的《世界大势与中国》:
“……先分析實際形勢,次說明具體理由。第一:日本最接近的是德義,我們先論德義。查自抗戰展開以來,日本的國策,要强化日德協定,與勾結義大利,想成立日德義集團,牽制英法,特別妨礙英國,他好趁此打倒我們。但是他這種野心,是達不到的。何以故?德日勾結,是對俄,不是對華,日本今天,是征服中國,不是防制共產。任憑日本怎樣宣傳,德國會認得淸……不過同胞們要注意,這所說是客觀的大趨勢,必須我們自己努力。方可成功。中國軍民要牢記!第一,我們要絕對正義。第二,要絕對犧牲。我們要使得全世界切知:中國勝是全人類共同的利益,中國倒,是全世界共同的災殃。中國軍民,要自己流着血,拚着命,以國格人格的光輝,去得朋友,要以中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