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学徒制探索与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学徒制探索与实施

发表时间:2018-08-06T17:05:45.683Z 来源:《文化研究》2018年第7月作者:于锟曲正鹏[导读] 新型学徒制是人社部根据国家人才培养战略提出的一项针对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在技工院校中广泛开展。

青岛市技师学院山东青岛摘要:新型学徒制作为一项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提出很好的带动了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施,充分展现了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重视,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技能成才回归本质。

关键词:新型学徒制就业导向工学一体校企双制新型学徒制是人社部根据国家人才培养战略提出的一项针对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在技工院校中广泛开展。作为一项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提出很好的带动了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施,充分展现了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重视,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技能成才回归本质。“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价值观形成共享,有效带动了技工学校的学生人才培养,形成了“人”的本质发展思想,为新时代的青年技能

人才培养做出合理导向。

在世赛引领下,我国技能人才培养实现创造性进步。在人才培养上要适时融合国际规则,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专业综合、考核标准等各方面提出要求,要充分结合地域特色和产业发展潮流,结合现代“互联网+”新技术应用,真正实现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结合技工学校教学改革的进展,通过本文提出对新型学徒制实施的一点思考。

一、技工学校现状

技工学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培养一线的技术操作工人为目标,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主阵地,它集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一身。技工院校承载了我国大部分企业基础性技术人员的培养,它以就业为导向,针对行业和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技工学校面对的主体大多为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或者是社会再就业人员,在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存在困难,但是他们又具有本体的动手操作的优势,在成才的道路上,他们普遍偏向于动手操作,而在创新发展和持续发展上存在困难。

二、技工教育特色与创新

技工学校建设和发展经历了60多年的历史进程,在人才培养上理念不断更新。现代技工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就业导向。技工学校坚持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经济发展为根本,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办学质量为目标,二)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技工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柱,有效地校企合作机制可以充分体现出国家教育根本。

三)以人为本。技工教育坚持人的发展为第一位,通过建立有效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战略发展,全力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

三、新型学徒制实施建议

1、思想引导

技工学校教育要坚持“工学一体、校企双制”,要坚持服务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个人发展为宗旨,要坚持“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校企双师共同培养”的基本原则,要坚持创新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导向,建立新型学徒制。在青年人才培养模式上,要打破传统,创新驱动,坚持新理论、新观点,以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培养新时期技术型专业人才。要坚持校企共享发展的理念,要充分体现企业的核心教育价值,坚持企业生产的工作导向,实现“学习即工作”和“工作即学习”的改革理念。

2、教学设计

技工学校是教学的主体,在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中,肩负学生教育的重任。当前时期,一体化教学改革在深入,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成为新时代的教育主题。教师教学中要充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要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根据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思路,将理论知识融合工作岗位中去,实现“学中做,做中学”。专业实践中,要坚持专业标准指导,要以行业标准和专业操守去严格要求学生,恪守安全准则和专业规范,把行业基本要求融合到学生日常学习实践中去。高标准,严要求有利于学生在毕业后进入进入个人状态,合理进行角色转换,顺利的从学生过渡到企业工人,实现技能成才的人生梦想。意识培养上,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就良好的人格品质。要让学生养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价值观,树立坚韧的性格,培养顽强的斗志。要指引学生坚持学习,不断创新,探索求知。

3、机制探索

新型学徒制坚持校企双制,学校和企业共同担任教学任务,在人才培养机制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1)构建合乎时代发展的校企平台

新型学徒制对学校和合作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建立双向沟通机制,无论是学生、工人的身份还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求双方各司其职,各展所长,协同发展。要突破体制和机制的束缚,实现校企和做的纵深发展。

2)合理架构教学资源

新型学徒制要求教学资源设计上要充分展示职业性,在课程设计的主题上和方案设计上要从工作岗位需求出发,将专业知识融合到工作实践中,强调专业操作的重要性。人才目标的定位要合乎企业产业调整的需要,要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要遵循职业发展规律和个人需要,实现课岗融通、校企一体,将企业资源引入到专业教学中,实现专业共享。

3)双轨制管理方式

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要求实现人才的双规模式培养,校内即学生,校外即工人,学习即工作。管理的主体是学校和企业,教学空间延伸,学习内容不再单纯是专业理论知识,要融入专业标准、专业规范。学校管理中要做好学生的个性和共性合理融合,企业生产中要以行业标准进行规范要求,高标准的实现人才培养。实行校企共同参与的“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校企共同实施课程管理、共同评价课程实施效果和评估高技能人才培养绩效4)双师型师资要求

新型学徒制对师资要求颇高,教师不仅要负责理论教学,还要负责任务设计,更要做好专业标准引导。要胜任专业教学,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深入企业一线生产实际,了解企业基本需求,把握技术规范。企业专家也是学徒制中学生的老师,在给学生灌输生产的实际知识的同时,也要把握教学基本理念,学会合理教学学生,掌握面对困难学生的教学策略,以教育规律去指引学生成才。

5)多元化评价模式

学生的评价不能单纯是百分制,要结合现代技术进行合理评价。学生对职业规范的理解,对职业风范的把握,以及创新创业意识的激发,都将有其个体特征。建立以目标考核和发展性评价为核心的多元化评价机制,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有利于适时反馈教学信息,获得教学的一手资料,针对不同的学生,通过多方面展示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多元化评价能够突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企业获得学生的最真实的工作业态。

【参考文献】

[1]、彭城,张玲,《企业“新型学徒制”现状调查、分析研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8

[2]、毕结礼,王琳,《我国现代学徒制建设的理论思考》,中国培训,2012.08【作者介绍】

1、第一作者:于锟,女,研究生学历,青岛市技师学院轨道交通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轨道交通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单位:青岛市技师学院。

2、第二作者:曲正鹏,男,本科学历,青岛市技师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教学方法及实践研究。单位:青岛市技师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