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德育理论,是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道德教育进行的研究,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柯尔伯格。一、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概述
劳伦斯?柯尔伯格(1927—1987),美国著名道德心理学家和德育研究专家。曾任哈佛大学教育学和社会心理学教授、道德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了皮亚杰20多年前的著作《儿童道德判断》,激起了他致力探讨德育问题的强烈愿望。经过约16年的研究,考察比较了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儿童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进行了广泛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尤其是对美国75名儿童进行的近16年的跟踪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实证材料。同时他又对以往的学校德育理论进行认真的重新研究和评论,提出了他的完整理论体系。在尔后的近20年中他继续研究,修改完善,直到1981年把近30年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整理,编辑为《道德发展的哲学》、《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柯尔伯格创立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模式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学校的德育研究和教学,引起巨大反响,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的“基石”,他也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开山之父”。
柯尔伯格继承了皮亚杰的研究路线,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对儿童的道德判断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追踪研究(每隔三年重复一次,追踪到22、23岁)和跨文化研究,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对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更加具体、精细和系统,并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按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向前发展的:
1.前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儿童的道德判断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包括两个阶段:
(1)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以惩罚与服从为导向,由于害怕惩罚而盲目服从成人或权威。道德判断的根据是是否受到惩罚,认为凡是免受惩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行为都是坏的,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海因兹两难问题的判断依据是看警察是否惩罚他】
(2)相对的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行为好坏的评价首先是看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有时也包括是否符合别人的需要,稍稍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把这种关系看成类似买卖的关系,认为有利益的就是好的。【海因兹两难问题的判断依据是看妻子对他好坏】
2.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儿童的特点是: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包括以下两个阶段:(3)人际和谐(或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此阶段的儿童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对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是看是否被人喜欢、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是否会受到赞扬。为了赢得别人的赞同,当个好孩子,就应当遵守规则。【海因兹两难问题的判断依据是看他是否使家庭蒙羞】(4)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此阶段的儿童以服从权威为导向,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
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守法。【海因兹两难问题的判断依据是看行为是否违反法律】
3.后习俗水平
该水平特点是: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依据。包括以下两个阶段:
(5)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认识到法律、社会道德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大家商定的,是可以改变的。一般他们不违反法律和道德准则,但不用单一的规则去评价人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海因兹两难问题的判断依据遵循合理性原则】
(6)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此阶段的个体判断是非不受外在的法律和规则的限制,而是以不成文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如正义、公正、平等、个人的尊严、良知、良心、生命的价值、自由等为依据。
二、认知发展理论的学校德育实践
(一)学校德育的两种模式
在美国20年代哈茨霍恩等人提出“品格发展研究”,否定了学校德育对学生品德发展的作用后,学校德育遭到排挤和忽视。60年代受“卫星冲击波”影响,使人们把注意力放在智育上。柯尔伯格力陈这种弊端,认为学校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不仅必要而且也可能进行有效的德育,关键是对旧的学校德育进行改造而不是取消,学校德育不仅应该,而且是完全可能通过改革使之富有成效,他在实施了一系列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两个著名的德育模式。(1)新苏格拉底德育模式
这是柯尔伯格前期主张的学校德育模式,该模式根据苏格拉底“产婆术”式教学原理实施德育而得名,其核心是在教育过程中应用各种问题和情境,激发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在自主探究中提高道德水平。
该模式认为,学校必须进行德育,而且善是可教的,这一模式的目标是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对两难问题的思考,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力的不断发展,培养具有阶段六那样的有至高德性的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柯尔伯格等人在波士顿和匹茨堡地区推行了一项斯顿计划,大面积在9-11年级社会科中引进道德难题讨论,实验结果表明“半数以上的教师取得了显著的“布莱特效应”【儿童在讨论道德两难问题时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方式,拒斥低于自己发展阶段的同步的道德推理方式】,其班级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普遍上升1/4或1/2个阶段,而控制组却没有变化。这一实验结果,使柯尔伯格的道德课堂教学方法迅速在美国及世界推广开来,影响很大。
但是随着德育实践的深入,人们发现这个模式的培养目的难以达到,许多人提出质疑,尤其低年级儿童采用这种方法具有消极作用。上世纪70年代后期,柯尔伯格总结这种模式时指出,道德两难讨论法在发展学生推理能力上是有效的,且易为教师掌握,仍不失为课堂教学的好方法,但作为一种模式是难于成功的。于是,他根据多年来的研究,又正式地提出一种新的学校德育模式。
(2)新柏拉图德育模式
在实施新苏格拉底模式不久,1973年柯尔伯格及同事到青少年监狱、教养院进行研究,特别是在以色列移民区集体农庄学校考察时,使他受到深刻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