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智囊》及小古文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梦龙生平简介
冯梦龙字犹龙,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苏州人,生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卒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终年七十三岁,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
冯梦龙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中国文学做出了独异的贡献。
冯梦龙出身名门世家,从小好读书,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与封建社会的许多读书人一样,把主要精力放在诵读经史以应科举上。
然而他的科举道路却十分坎坷,屡试不中,后来在家中著书。
因热恋一个叫邵慧卿的歌妓,对苏州的茶坊酒楼、下层生活频繁接触,这为他熟悉民间文学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直到崇祯三年(1630年),他五十七岁时,才补为贡生,1631年授丹徒(地名)训导(官职),1634年升任福建寿宁知县。
这时,天下局势动荡,清兵南下,他除了对反清积极进行宣传,上疏陈述国家衰败之因,之后还以七十高龄,亲自奔走反清大业,清顺治三年(1646年)忧愤而死,一说被清兵所杀。
纵览他的一生,虽有经世治国之志,却不愿受封建道德约束,他与歌妓的厮混,他对俚词小说的喜爱都被理学家们认为是品行有污、疏放不羁。
因而,他只得长期沉沦下层,或舌耕授徒糊口,或为书贾编辑养家。
在思想上,冯梦龙受明代哲学家李卓吾的影响,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强调真挚的情感,反对虚伪的礼教。
在文学上,他主张情真、事真、理真,也是他追求的目标,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他虽然不反对文言小说,他的《情史》便收集了很多文言作品,但他更强调文学作品的通俗性,作品通俗易懂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冯梦龙主张文学有教化作用,而且主张把社会教化的内容与通俗易懂的形式结合起来。
冯梦龙勤于著作,是通俗文学的全才,在民歌、戏曲、小说都有撰作,作品总数超过五十种,最为著名的作品有:
1、话本·小说类(短篇小说):《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即“三言”,与明代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两拍”,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
2、话本·讲史类(长篇历史演义):《东周列国志》、《两汉志传》、《平妖传》;
3、民歌类:《童痴一弄·挂枝儿》、《夹竹桃顶真千家诗》;
4、笔记小品类:《智囊》、《古今谈概》、《情史》、《笑府》等;
5、戏曲类:撰作的有《双雄记》、《万事足》二种;
改订的有《女丈夫》、《精忠旗》、《杀狗记》等;
6、散曲、诗集、曲谱类:《太霞新奏》、《最娱情》等;
7、时事类:《王阳明出生靖难录》、《甲申纪事》等;
8、应举类:《春秋衡库》、《四书指月》等;
9、其他:《牌经》、《马吊脚例》等。
《智囊》简介
《智囊》初编成于明天启六年(1625),冯梦龙已届天命,还在各地以做馆塾先生过活,兼为书商编书,解无米之困。
此时也是奸党魏忠贤在朝中掌权,提督特务机关东厂,大兴冤狱,红得发紫之际,是中国专制社会最黑暗的时期之一。
冯梦龙编纂这部政治色彩极浓、并有许多篇章直斥阉党掌权之弊的类书,不能不令人对冯氏大智大勇的胆识敬佩。
后此书又经冯梦龙增补,重刊时改名《智囊补》,
其他刊本也称《智囊全集》、《增智囊补》、《增广智囊补》等。
《智囊》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慧故事1238则,依内容分为十部二十八卷。
《上智》、《明智》、《察智》所收历代政治故事,表达了冯氏的政治见解和明察勤政的为官态度;《胆智》、《术智》、《捷智》编选的是各种治理政务手段的故事;《语智》收辩才善言的故事;《兵智》集各种出奇制胜的军事谋略;《闺智》专辑历代女子的智慧故事;《杂智》收各种黠狡小技以至于种种骗术。
全书既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大谋略,也有士卒、漂妇、仆奴、僧道、农夫、画工等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奇巧机智。
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盖世胆量,于谦处理复杂事务的游刃有余,王羲之的灵活机智,东方朔的诙谐机智,红拂女的慧眼识人,凡夫俗子的狡黠,于本书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这些故事汇成了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海洋。
这是一部令人不忍释卷之作,一部借鉴古人、智处万事之作,一部追根溯源、关照现实之作,读之如同进入宝山,智慧宝石俯拾即是。
携此智慧锦囊,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谋略、胆量、识见、言辞,向成功迈进。
书中涉及的典籍几乎涵盖了明代以前的全部正史和大量笔记、野史,使这部关于智慧和计谋的类书还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校勘价值。
书中一千多则故事,多数信而有征、查而有据,真实生动,对我们今天学习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十分有益。
应当特别提及的是书中专辑《闺智》一部,记叙了许多有才智、有勇谋、有远见卓识的女性,这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具有鲜明的人民性。
当然,受作者生活的年代所限,《智囊》中的部分内容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合理处,如对少数民族存在一些偏见等。
但瑕不掩瑜,这些小问题不能掩盖它自身的价值。
《智囊》曾是毛泽东的藏书,他在阅读过程中,对书中所载经济、军事部分的内容做了许多点评,其中就有对围点打援、集中优势兵力围歼弱势之敌等军事思想的阐述。
《智囊》的历史价值可见一斑。
夏翁,江阴巨族。
夏翁是江阴县的大族人家。
尝舟行过市桥,一人担粪,倾入其舟,溅及翁衣,其人旧识也,僮辈怒,欲殴之。
曾经坐船经过市桥,有一个人挑着粪,倒入他的船里,溅到夏翁的衣裳,这人还是以前认识的,(夏翁的)僮仆很生气,想去打他。
翁曰:“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因好语遣之。
夏翁说:“发生这样的事是因为他不知情,如果知道是我,怎么会冒犯我呢?”于是用好话把他打发走了。
及归,阅债籍,此人乃负三十金无偿,欲因以求死。
回家后,(夏翁)翻阅债册,(原来)这个人欠了(夏翁家)三十两金,无法偿还,想借此求死。
翁为之折券。
夏翁因此撕毁债券,(不要他还了)。
长洲尤翁开钱典。
长洲尤翁开当铺。
岁底,闻外哄声,出视,则邻人也。
年末,听到门外有吵闹声,出门一看,原来是邻居。
司典者前诉曰:“某将衣质钱,今空手来取,反出詈语,有是理乎!”
管理典当的职员上前(对尤翁)说:“这个人拿衣服来抵押借钱,现在(不但)空手前来赎取,还出口骂人,有这种道理吗?”
其人悍然不逊,翁徐谕之曰:“我知汝意,不过为过新年计耳。
此小事,何以争为?”
这人(仍然)蛮横无礼。
尤翁慢慢地告诉他说:“我知道你的用意,不过是为新年打算而已,这是小事,为什么要争吵呢?”
知识点:“何以……为”
固定格式。
用于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要……呢”,“要……做什么呢”例:敌未灭,何以家为(岳飞);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
兵贵奇胜,何以多为?”:用兵之道贵在出奇制胜,为什么要(兵)多呢?
命检原质,得衣帷四五事,翁指絮衣曰:“此御寒不可少。
”
命(家人)检查(他)原来抵押(的物品),清点出四五件衣服,尤翁指着棉衣说:“这件是御寒(之物),(你)不能缺少。
”
又指道袍曰:“与汝为拜年用,他物非所急,自可留也。
”
又指着长袍说:“(这件)给你拜年用,其他衣物不是急需的,自然可以留在这里(继续抵押)。
”
其人得二件,默然而去。
这个人拿了两件衣服,默默地离开了。
是夜竟死于他家,涉讼经年。
这夜,(这个人)竟然死在别人家,官司打了一年。
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原来这个人因负债太多,自行服毒(在没有发作前),心想尤翁有钱,可以讹诈他。
之后(讹诈)没成功,(又)转移到别人家(讹诈)。
或问尤翁:“何以预知而忍之?”
有人问尤翁:“为什么事先知道却忍着?”
翁曰:“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
”
尤翁说:“凡是(别人)将不合常理的事情强加给你,(意译:凡是无理取闹的),他一定有所倚仗。
(如果)小事不能忍,那么灾祸就会立刻降临。
”
知识点:恃,依赖、依靠。
恃强凌弱、有恃无恐。
人服其识。
人人都佩服他的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