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贸易的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网络贸易概述
引例中对网络贸易有了一定的介绍,但网络贸易该如何界定呢?网络贸易这一新形式对贸易主体及经济发展有什么样的作用呢?网络贸易区别于传统贸易的特点有哪些?本节将就这些问题从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2.1.1网络贸易的概念
随着计算机产业的迅速发展,世界经济逐渐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过渡,国际间开始出现了信息产品贸易。
进入20世纪90年代,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更是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将国际贸易带进了一个信息化时代。
网络的发展不仅对贸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贸易中的组织结构也随着网络的发展产生了变化。
在经济商贸领域,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不仅使电子化经济逐渐成型,还使传统的国际贸易发生变革性变革,将国际贸易推进到网络贸易的新世纪。
网络贸易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指基于互联网平台所进行的贸易活动,即利用Internet这个载体,进行在线的交易活动。
具体包括贸易双方通过互联网发布浏览贸易信息,寻找满意的商品或者客户,进行贸易洽谈、签订贸易合同、支付货款等的一系列贸易活动。
网络贸易的迅速发展是市场、金融、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今后长远的发展中,一个属于网络贸易的新商业文明正在浮现,“诚信、透明化、责任、全球化”是其前提,“网商、网货、网规”是其支柱,“信息时代的商业文明”则是其时空定位与演进方向。
2.1.2 网络贸易的作用
在网络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网络交易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不只在于它的方便性,可以足不出户就买到合适的商品,更在于它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1.提供信息发布的渠道
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不受空间的限制,传播速度快,是信息发布的有效渠道。
企业或者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布产品、服务、质量、价格等信息,并且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匹配的信息,寻找合伙伙伴或者合作商家,促成贸易的完成。
2.网络贸易为销售商品、服务提供快捷途径
网络贸易突破了空间和地域额的限制,用户对商品的购买和销售不需要亲临现场,也不需要现场支付货款。
通过网络贸易用户可从网上直接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并通过网络方便地支付款项,买卖双方不必见面,即可完成交易。
3.网络贸易为企业创造了机会
由于网络贸易具有市场规模大、信息传递快、商品品种多、交易成本低、流通环节少的优点,因而能使企业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敏捷地抓住机遇,迅速做出有效的反应。
一方面,最有效地把产品即时提供给消费者,满足用户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扩大销售,加速物资和资金的流转速度,降低营销费用。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成熟,我国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利用网络进行贸易活动,同时,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推广也加快了网络贸易的发展。
4.网络贸易为个人提供了创业机会
网络贸易成本低、流通环节少,可以为个人商户提供创业机会。
淘宝网就是一个典型的
为个人提供创业机会的平台。
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有57万人通过在淘宝网上开店实现了就业,其中一半以上年龄在23~32岁之间。
国际咨询机构IDC的报告称,每一人通过网络开店实现就业,将带动2.85个相关产业的就业机会。
网络贸易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经营时间和方式也比较灵活,只有用心经营就会获得很可观的回报。
因此,这样的一个创业方式成为许多人,尤其是许多年轻人的一个很重要的创业途径。
2.1.3网络贸易的特点
网络贸易突破了空间地域的限制,使贸易从有纸贸易转变为无纸贸易。
贸易因此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网络贸易的发展改变了传统贸易模式,且异常迅速的发展着,这依赖于网络贸易自身的特点。
相比传统贸易。
网络贸易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1交易虚拟化
交易虚拟化是指网络贸易不在依赖于传统的有纸贸易,而是利用互联网这一媒介进行贸易活动。
网络经济时代,交易活动不在以物理空间为主,而是开始向而是以媒体空间为主转变,诸如虚拟要素市场、虚拟商品市场、虚拟金融机构等虚拟经济场所和经济主体纷纷出现。
网络贸易中贸易双方从开始洽谈、签约到订货、支付等。
无需当面进行,均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完成,整个交易完全虚拟化。
2.范围全球化
由于网络的互联优势会不断缩小人们的空间距离,从而可以使网络贸易摆脱空间地域的约束。
这有利于形成全球统一的大市场,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全球性的、统一的大市场的形成,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会日益加深,各国对出口贸易的依存度不断提高,网络贸易的出现和发展满足了全球大市场的需求。
3信息共享化
随着全球互联网络和各国内部网络的法杖,网络上会有大量的贸易上方的信息,这使得厂商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和顾客,消费者也可以更好地掌握产品和生产者的信息,这样使得双方信息获得得更加完全。
在床头贸易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质检、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贸易机会是不均等的。
信息获取也是不完全的,网络贸易改善了这一不公平的现象。
网络贸易也会更加强双方网上的交流,并且这种网上贸易交流改变了传统信息交流单向性、封闭性的特点,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共享性。
4贸易智能化
随着网络贸易的发展,人类贸易活动的基础将不再是对产品的拥有量,而是对技术和知识的拥有量。
贸易过程中的财富分配将以各交易方所拥有的技术和知识为转移,贸易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最终将朝着智能化产品方向发展。
5.交易快捷化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任何信息都可以转化为数字通过卫星,光缆等先进传输手段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进行传输,经济活动的诗句概念缩短,连续性加强,频率加快,文件资料的收发,企业商务的谈判,资金的调拨,商品的采购等都可以通过高速快捷的网络进行
2.14 网络贸易与传统贸易的比较
网络贸易与传统贸易相比具有以下四方面的优势。
1.信息全球共享,贸易机会增加。
网络贸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资源全球共享,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发布信息,寻找合作伙伴,扩大了贸易机会,贸易信息在全球范围内发布,也更增加了信息的完全性,同时,消费者也能更好的获得企业信息,从而也促进了贸易机会的增加。
2.改善传统营销观念,增强小企业竞争力,
在传统贸易下,一些公司利用大批量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在世界范围内生产标准化部件和产品,以标准质量产品占据市场份额,充分利用大规模生产带来规模效益,而在新的网络贸易的环境下,这样的模式不再可能带来更高的利润,因此,网络贸易使营销观念从传统的同质化,大规模营销转化为异质化和集中营销
在传统贸易中,小公司是无法与财力雄厚的大公司抗衡的,但是在网络贸易的条件下,消费者以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即使是非常小的公司,只要能找到有特殊兴趣的群体,并为之提供“量体裁衣”的服务,也能获得可观的利润。
3.创新交易方式,降低交易成本
网络贸易的交易方式与传统的实物贸易方式完全不同的,是一种全新的交易方式,这种方式突破了传统贸易以单向物流为主的运作格局,实现了“四流一体”。
即以信息流为核心,以物流,资金流为推动力,以商流为主题的全新贸易方式。
并且随着交易方式的发展,新的支付手段——电子支付不断发展,降低了交易的成本,也扩大了网络贸易的交易量。
4.加速了交易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现有的网络技术实现了贸易各方之间标准格式文件(如合同,提单,发票等)的即时传送和交换,贸易各方可通过网络进行订购,谈判,签约,报关,报验,租船和订舱。
缴税,支付结算等各项外贸业务手续,减少中间贸易环节,缩短了交易时间,提高了贸易效率,并进而带动金融,海关。
运输,保险等有关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
2 .2 网络贸易的发展与环境
网络贸易要顺利开展,离不开其发展环境。
本节首先对网络贸易的形成与发展进行概述,此外,将分政策,经济和技术者三个层面对发展环境予以说明。
2.2.1网络贸易的形成
网络贸易产生已久,经过多年的发展,网络贸易达到了相当的规模。
网络贸易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使用电报、电话、传真、广播、电视等工具的贸易行为。
20世纪50年代。
计算机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逐渐应用到上午领域中。
到了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已经可以被用来处理贸易中的相关电报报文和发送贸易相关资料等。
1.edi (Electronic Date Interchange)
20世纪60年代后,电子与信息技术的时代到来,世界经济呈现出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扩大,贸易金额的大幅度提升,处理大量贸易单证和文件的任务也就越来越繁重。
在这种需求下,美国率先开发出了以计算机、网络通信和数据标准化为要件的电子交换数据(edi),由此形成了电子商务的雏形,也开创了EDI在电子商务中使用的先河。
1)EDI的概念
EDI是指一种在企业之间进行订单、发票等作业文件传输的电子化手段,国际标准化组织将其描述为“将贸易(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变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信息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
”由于使用EDI可以减少甚至消除贸易过程中的纸面文件,因此EDI 又被认为通俗的称为“无纸贸易”。
2)EDI的构成
EDI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数据的标准化、EDI软件及硬件、通信网络三个主要要素。
(1)为了使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能够直接对话,接收方的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必须能自动识别出通过EDI网络受到的数据,因此需要采用发送方与接收方的计算机都能识别的通用语言。
由此产生了EDI的数据标准化。
Edi标准时由各企业、各地区代表共同讨论、制定的电子数据交换标准,可以使各组织之间的不同文件格式,通过共同的标准,获得彼此之间文件交换的目的。
(2)EDI 软件主要将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的信息译成标准格式,以供数据交换。
它主要有三类:转换软件,将原有计算机文件转换为翻译软件能够理解的平面文件,或者将从翻译软件接受来的平面文件,转换成原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翻译软件,使将平面文件翻译成Edi 标准格式,或将接收到的EDI 标准格式翻译成平面文件,并具有指导数据的传输,保证传输的正确和完整的功能:通信软件,是将EDI标准格式文件外层加工上通信信封,再送到EDI系统交换中心的邮箱,再从EDI系统交换中心内将接受到的文件取回。
(3)EDI硬件设备大致有计算机、调制解调器、电话线、。
计算机包括目前所使用的计算机,如个人电脑、工作站、小型机、主机等。
调制解调器使EDI进行电子数据交换所必须的通信网络设备。
通信线路主要指电话线路或租用的专线。
(4)通信网络是实现EDI电子信息传输的基本条件。
EDI的通信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传统的中央处理器与终端的连接方式,局域网可以使PC通过信线路分享信息源以及处理外部电话网
3)EDI的发展
欧洲和美国几乎同时提出了EDI的概念,早期只是在两个商业伙伴之间,依靠计算机与计算机直接通信完成。
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公路、铁路、海运和空运中应用EDI,而且每年以100%的速度在增长:西欧各国已将EDI应用于汽车、化工、电子、运输、保险、分销零
售业;日本已在销售、贸易、与拿书和制造业中广泛运用EDI:新加坡声称95%的贸易用EDI 实现。
美国政府以及欧盟大部分国家海关甚至宣布,从1992年起采用EDI的方式办理海关业务,如不采用EDI方式,其海关手续将被推迟办理,或不在选为贸易伙伴。
1996年亚洲六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和中国台湾)达成协议,共同开发EDI系统,以便使这些国家和地区在进出口过程中能够实时地采集进出口数据,更有效地对客户进行管理,减少报关错误。
我国自1990年引入EDI技术以来,EDI的应用与推广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1991年,国家科委、外经贸部、海关总署等部分共同组织成立了“中国促进EDI用协调小组”,并以“中国EDI理事会”的名义参加了叶舟EDIFACT理事会,称为该组织的正式成员,有力的促进了EDI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
1995年1月,中国海关完成了EDI海关系统的全部开发工作,制定了EDI海关系统所需要的15个EDIFACTA标准文字集,开通了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EDI海关系统。
经过各级政府部分的努力推广,EDI从应用最多的进出口贸易行业逐渐扩展到了商检、税务、邮电、铁路、银行等领域。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因为EDI费用高,操作复杂,价值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使EDI的普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internetEDI开始出现,INTERnetEDI摒弃了传统的专业增值网络转而使用了价格较为低廉的互联网作为平台
2.EOS(Eiectronic Ordering System)
在流通领域,以计算机广域网系统为基础的电子订货系统(EOS)得到了一定范围的应用。
EOS是指通过通信网络和终端设备,使用在线连接的方式,在不同的组织之间实现订货作业与订货信息交换的体系,也就是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连接的方式将资料传送至总公司、批发商、商品供货商或制造商处。
EOS使采购商和供应商能够及时沟通,获取对方信息,从而大大缩短了订货周期,保障了商品的及时供应,也加快了资金的周转,实现了零库存占率。
因此,EOS在国际上使用的非常广泛,并且备受商业界的青睐。
其中,我国1995年建立的中国商品订货系统就是最典型的案例之一。
中国商品订货系统是1995年由国家计委正式批准立项,由国内贸易部市场建设司归口管理的。
中国商品订货系统由商友商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组织、建设,项目一期投资近三亿元人民币。
中国商品订货系统是以计算机广域网系统为基础建立的一个多功能、跨地域的商品流通服务体系。
它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硬件、安全的通信方式以及设在全国各地的服务机构,为商品的生产厂家和采购商家提供包括信息服务、交易撮合、实物交割及货款结算等一系列完善、配套的购销服务,将产品的销售与采购通过“网络融为一体,最大程度地减少购销中间环节和劳务支出,极大地提高交易效率。
中国商品订货系统实行会员制,会员按照交易目的可分为采购商和供应商会员;按权限可分为信息会员和交易会员。
会员对象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境内外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中国商品订货系统提供的服务包括:商品信息及咨询服务、交易撮合服务、货物交个配送服务、货款结算服务。
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贸易与流通随着Internet的广泛应用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越来愈多的企业开始基于计算机与互联网实现商品的订购与销售。
到了90年代中后期,Internet 逐步进入大学、科研机构走进了企业和百姓家庭,Internet也更加偏向提供信息的交换,一些新的网络贸易形式也随之衍生出来。
3 电子市场(e-marketplace)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发展,很多人开始探讨电子化虚拟市场的建立问题。
Malone等人1987年率先提出电子市场假设,指出“随着协调成本的降低,信息技术奖致使企业更多的采用市场而非层级结构开展其经济活动”。
在他们开来,电子市场不同于传统市场,使建立在信息系统基础上,能将买卖方汇聚并进行交易实现的虚拟市场。
在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也不乏积极的尝试者们。
2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批电子市场,如chemdex,Adauction。
1988年7月8日我国第一个由政府组建的网上交易市场——“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也正式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在网络贸易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仅仅开通4个月,就接受了来自全球102个国家和地区4600多万人次的访问,被称为“中国永不落寞的交易会”
然而,这些电子市场随着互联网经济的泡沫盒利润来源的不足,很多无法运营,最终关闭,还有一些也被迫转型。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资金流、物流、信用流解决方案的不断优化及国家出台、修订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以来,新的一批大宗商品交易所建立并运营良好,如广西西塘网自2003年成立以来,完成交易和配送的食糖总量连年翻番,广西区内95%以上的制糖企业以及国内80%以上食糖经销商均以成为广西糖网的客户
2.2.2网络贸易的发展
1.世界网络贸易的发展
1996年12月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由美国19个州政府参与起草的全球电子商务政策架报告,标志着电子商务的出现。
此后,网络贸易发展的十分迅速,1996年网上交易额只有23亿美元,1997年网上交易额跃增为150亿美元,而到2009年仅我国国内网上购物交易额就达到了5000亿人民币。
正是由于网络贸易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它才引起世界各国和国际经济组织的关注,纷纷制定了各种政策措施来维护和促进网络贸易的发展,1997年5月,克林顿公布了一项免税区政策,即在全球范围内通过网络贸易所购销的商品不加税,包括关税和商业税,此举得到了欧盟各国的支持。
1997年7月8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由40多个国家参加的部长会议上,一致同意在网络贸易维护自由贸易原则,各国不得自设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同意网络贸易部征收的新的税种,其中29个国家在通过的文件上签字。
1998年2月20日,美国商务部向WTO提交了一份提案,旨在规范全球电子商务,建立网络贸易的法律框架,网络贸易实行零关税。
艾瑞咨询根据J.P.Morgan发布的最新数据对全球各地区网络购物市场发展情况予以考察,研究发现:欧美地区(欧洲、美国)网购市场发展处于全球领先地位,2009年欧洲和美国网购市场交易规模合计占据全球近七成份额;其次是亚洲地区,其市场份额近年来持续递增,2009年已达到23.5%。
2010年全球网络购物交易规模达5725亿美元,同比增长19.4%;在2010年全球整体网络购物交易规模中,欧洲(34%)、美国(29)和亚洲(27)占比总合达到90%,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同时,根据Goldman sachs预测,2012年亚洲网购市场占全球比例将上升至27.5%,超过欧洲所占市场份额。
艾瑞分析认为,欧洲和美国主要得益于其自身经济具有持续良好的发展态势,美国式电子商务的起源地,欧洲基于欧盟联合体经济一直位于各国之首,这为电子商务的市场体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因此未来将持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在亚洲地区,网民规模迅速增长,互联网发展空间大,经济增长快速发展。
为此艾瑞预测未来3~5年全球网络购物市场将呈现欧洲、美国和亚洲“三足鼎立”的格局。
根据互联网数据统计机构Internet World Stats发布的最新数据,2009年全球互联网平均渗透率(网民数量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为26.6%,各地区互联网发展情况差异较大;其中欧美地区(北美、欧洲)互联网的发展已处于领先阶段,互联网渗透率为76.2%、53.0%;而亚洲地区由于人口基数庞大,互联网渗透率为20.1%仍低于全球26.6%的平均水平,但为了发展潜力不容小虚。
艾瑞分析认为,欧美和美国互联网发展已较为成熟,为其在网购市场的领先地位提供了基础条件;而亚洲地区网购市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亚洲地区未来在整个互联网产业中的市场潜力巨大。
2.我国网络贸易的发展
我国网络贸易的发展是建立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上的,子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一系列“金子”工程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这种推动下,我国电子商务及网络贸易飞速发展。
1.市场规模
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以平均40%~50%的增长率发展,2000年底仅有771.6亿元人民币,而2003、2004年分别达到3556亿和4400亿的水平,2005年增至7400亿元人民币,2008年达到3.1万亿元。
根据艾瑞咨询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到4.8万亿元,同时增长33.5%。
预计未来3~5年内,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仍将维持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同时增速稳中有升,2013年有望突破10万亿元。
其中,B2B一直是最主要部分,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报告根据艾瑞咨询报告资料等显示,2006年我国B2B电子商务的交易额达到1.28万亿元,教2005年增长97%;从2007年至2009年分别达到2.2万亿、2.8万亿、3.28万亿元人民币;2010年我国B2B电子商务成交额达3.8万亿,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达成交易的规模逐年增长,预计2011和2012年的电子商务成交额分别可为4.8万亿和6万亿元人民币。
2.销售区域
根据艾瑞咨询电子商务网站服务评估工具EcommercePlus的监测数据,艾瑞评选出2010年中国十大网购下单笔数前十名的省份和增长率最快的十个省份。
根据监测结果显示,广东省
以18225万笔的订单数量名列第一位,其次是浙江和江苏。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网购用户注意分布在粤、苏、浙、鲁、沪等经济较发达的省市;从这十个省市的增长率情况来看,以黑龙江个山东增长速度最快,第三季度下单笔数的同比增长率分布达到153.2%和117.2%。
从分布区域中我们可以看出,东部地区仍然独占鳌头,2010年前11个月华东地区的下单笔数整体达到了34698.4万笔,名列第一,其次是华南和华北地区。
根据艾瑞ECPLUS的检测数据显示从增长率的情况来看,二三线区域的网络购物订单量增长速度较快,其中安徽Q3的同比增长率达到487.6%,增长速度飞速,江西省和吉林省紧跟其后。
由于网络环境的改善,物流,仓储,快递等网购配套设施在中西部地区得到快速发展,一起电子商务发展较为落后的西部偏远地区,其电子商务的应用也在逐渐增多,根据艾瑞监测数据显示,二、三线城市的增长速度较快,未来也将成为电子商务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
·
2.2.3网络贸易发展的政策环境
政策法规环境是网络贸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
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普及,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以建设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环境。
1.国际组织的政策法规
国际组织十分重视政策法规环境的建设。
世界上第一部关于电子商务的法律——《电子商务示范法》是由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通过的,在随后的10年内,该组织又先后通过了《电子签字示范法》和《联合国国际合同使用电子通信公约》前者在电子签字的要求、签字人的行为、验证服务提供商的行为、电子签字的可信赖性、依赖方行为、对国外证书和电子签字的承认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为各国电子签字法的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后一个则是对如何确定一方当事人在电子环境中的所在地、电子通信的收发时间和地点、使用自动信息系统订立合同、电子认证方法和手写签名等方面做出确定。
除了联合国外,其他国际组织也积极参与电子商务立法和国家之间的电子商务共同原则的探索和制定。
国际商会、经合组织、欧盟、APEC等组织都是这方面工作的积极推动者。
国际商会分别于1997年和2002年通过了《国际数字保证上午通则(GUIDEC)》和《ICC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及其附则。
这些法律为电子商务提供了指导性政策,并统一了有关术语。
经合组织公布的重要文件有《OECD电子上午行动计划》和《工商界全球商务行动计划》皆在为OECD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