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诺维特的新经济社会学理论述评

格兰诺维特的新经济社会学理论述评
格兰诺维特的新经济社会学理论述评

2007年9月 学 术 交 流 Sept.,2007总第162期 第9期 A cade m ic Exchange Ser i a lNo .162 No .9

[收稿日期]2007-05-29

[作者简介]由笛(1974-),女,黑龙江依兰人,硕士研究生,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主任记者,从事传媒社会学研究。

格兰诺维特的新经济社会学理论述评

由 笛1,姜阿平2

(1.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学系,哈尔滨150001;2.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北京100732)

[摘 要]马克#格兰诺维特的新经济社会学理论是对经济学与社会学之间宿怨与隔膜的一

种回应,更是对经济社会学这一领域的新拓展。他不但从理论上建构起网络结构分析框架,而且

论述了网络结构实证的研究方法;他对嵌入性理论的进一步阐述与发展是其思想中最有魅力的一

部分,为后来学者所重点关注与援引;他强调,所有制度都是社会地建构的,而并不是环境的外在

的、客观存在的方面,这不同于经济学的观点。关于新经济社会学的中国化问题,目前中国经济社

会学界面临着双重任务)))寻找中国社会的问题意识与理论提升。

[关键词]格兰诺维特;新经济社会学;嵌入性

[中图分类号]G9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07)09-0125-04

同样是对社会现象的研究,经济学与社会学有着不同的研究方法与学术取向。在某些经济学家眼中,社会学这门学科只研究婚姻、家庭、犯罪等经济现象以外的社会现象;而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现象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因此,即便是加里#贝克尔等因研究/社会学问题0而成名的经济学家也曾经被认为是主流经济学体系之外的离经叛道者(斯威德伯格,2002)。由此我们看到:学科之间的界线划分得如此清晰甚至各自封闭,且相互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导致了对对方学科的误解,也无益于科学研究的进步。新经济社会学理论的兴起可以看成是对这一问题的积极回应,其领军人物马克#格兰诺维特的思想理论不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对中国新经济社会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新经济社会学产生的背景

在1985年发表的5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6(以下简称5嵌入性6)一文中,格兰诺维特首次提出了新经济社会学(ne w econo m ic sociology)一词。可以说,这是一篇标志着新经济社会学产生的纲领性文献,也是格氏新经济社会学思想理论的核心。在解读这一思想之前,我们先来简单梳理一下新经济社会学产生前的学科背景与理论脉络。

1.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对峙

经济学与社会学对立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社会学鼻祖孔德那里。在1839年的5实证哲学教程6第四卷中,孔德批判当时的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形而上0学,毫无意义;人们要想研究经济现象,就应当转向社会学。或许孔德是为了突出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相比的独特性与优势而出此言,但是他的这一通过贬低经济学来确立社会学地位的提法在客观上激起了经济学家对社会学的敌意。

此后,经济学与社会学一直处于严重的学科对峙中,面对经济学家的刁难,社会学家表现出了三种策略来应对:第一种策略坚持孔德路线,仍然宣称社会学为/万王之王0;第二种策略主张社会学虽然不必称王,但仍可以独立地分析经济生活现象;第三种策略便是退守/剩余科学0(lef tovers),即放弃研究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等经济问题,只研究家庭、犯罪等非经济现象。这场制度化之争的最终结果是/剩余科学0策略占据了上风,1905年以社会学退出经济研究领域为条件,经济学家协助社会学建立起自己的学会(朱国宏,桂勇,1999)。

进入20世纪以后,经济学在不断汲取数学计量学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身分析工具的日益模型

#

125#

化、严密化与精巧化。主流经济学以数学、物理学和生物学为榜样,不断地将数理分析模型引入自身的分析框架,并取得了重要的成功。经济学开始以/硬科学0自居,将政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视为软科学。这种学术倾向严重阻碍了学科之间的交流,以至/经济学家盲目的构建着自己粗浅的社会学,而社会学家也在构建着自己粗浅的经济学。0(斯威德伯格,2002)本来就已存在于经济学与社会学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

2.经济社会学发展的过渡阶段

格兰诺维特的新经济社会学研究不但是对经济学与社会学之间宿怨与隔膜的一种回应,更是对经济社会学这一领域的新拓展,是对古典经济社会学理论批判的继承。概括地说,古典经济社会学的特点在于以帕森斯、斯梅尔瑟为代表的经济社会学家在研究经济问题时并没有完全舍弃经济学的理论与分析框架,比如,斯梅尔瑟在1963年首次出版并于1976年再版的5经济社会学6一书已经开始涉及对经济过程)))生产、分配和交换、消费)))的社会学分析,但书中分析的根本视角仍是将经济现象作为一个整体,来探究其与各种社会结构(包括文化、制度、历史等)之间的关系。上述遵从性在格兰诺维特的新经济社会学那里受到批判和摒弃。格兰诺维特认为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该就是社会生活中真实存在与发生的经济现象,以社会学的理论范式来研究和解释经济问题。/社会学家可以而且应该去直接思考生产、分配和消费等这些经济学核心命题,并且提出,在这些问题上增加一些社会学的视角在某种程度上十分关键,而不仅仅是小心翼翼地送上新古典经济学遗漏的一点点变量以补上回归方程末尾最后的5%误差。0(斯威德伯格,2002)

3.对/低度社会化(under-soc ialization)0与/过度社会化(over-socia liz ati o n)0的批判

可以说,格兰诺维特的新经济社会学思想的核心论题)))经济行为嵌入于社会网络)))是建立在对传统经济学与社会学研究范式中的/低度社会学0与/过度社会化0的两种倾向的直接批判基础上的,正是在这两点超越上,格氏的理论凸现出其独特的学术价值。

低度社会化问题主要存在于新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中。经济学总是假设市场中的人是理性化的人(经济人),是通过不断计算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个体;这使得个体完全原子化而孤立无助。格兰诺维特认为,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学,是与原子化的、低度社会化的人类行动概念一道运转的,它处于功利主义传统之中,由假设界定的理论论断拒绝承认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对生产、分配和消费的任何影响。而过度社会化问题主要出现在新制度经济学甚至社会人类学的研究中,即个体完全把集体的规则和要求内化以后变得在实际生活中完全受控于集体而没有自己的偏好,/人对于其他人的舆论具有压倒一切的敏感性,因而服从共识地发展起来的规范和价值观系统的指令,通过社会化而将之内化,所以服从并不被视为一种负担。0(格兰诺维特,1985)格兰诺维特将之斥为另一种形式的原子化,一种完全受控于集体后的孤立。正如格兰诺维特在5嵌入性6一文中指出的那样:

尽管低度社会化和过度社会化的观点有显而易见的不同,我们还是能够注意到一个有重大理论意义的反讽:两者都共同地具有通过原子化行动者而实现的行动和决策的特点。在低度社会化的描述中,原子化起源于对自我利益的狭隘功利性追求;在过度社会化的观点中,原子化则产生于行为模式业已内化,因而持续运转的社会关系对行为只具有边缘性影响的事实。

通过对两种原子化倾向的批判,格兰诺维特阐释了自己的新经济社会学思想,即避免低度社会化与过度社会化的两种倾向,通过/网络结构0、/嵌入性0与/社会建构0等概念重新勾连个人与社会、宏观与微观层面的研究。

二、网络结构、嵌入性与社会建构

延续上文,我们以梳理格兰诺维特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的方式来简要回顾一下其新经济社会学的几个核心概念,并进入对其核心论点的探讨。

1.网络结构

格兰诺维特通过1973年的5弱关系的力量6、1974年的5谋职6以及1976年的5网络抽样:初步准备工作6等几篇文章的阐述,不但从理论上建构起网络结构分析框架,而且从方法上论述了如何对网络结构进行实证研究。其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任何主体(人或组织)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都会对主体的行为产生影响。5弱关系的力量6是格氏的早期作品。在这篇于1973年发表在5美国社会学杂志6的文章中,格兰诺维特开宗明义地道出自己的理论关怀在于勾连社会学的宏观与微观研究,找寻微观互动与宏观模式之间的转换机制。格氏给出的答案是)))网络机制研究。也就是说,通过研究人与人之间的#

126

#

复杂的社会网络,揭示微观个体与宏观社会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借以实现微观与宏观的互动。在这篇文章中,他首先明确了关系力量这一概念的四个维度,即关系双方的互动时间、情感强度、亲密(相互信任)度以及互惠交换。同时,他还提出了一个判断强弱关系的可行方法,即朋友圈子的重叠(overlap)程度。他假设当两个人没有关系时,他们的朋友圈子重叠程度最小;关系强时,重叠程度最大。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身份、收入水平等社会经济特征相似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关系倾向于强关系,而在社会经济特征不同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则多属于弱关系。而个体间一旦建立起强关系,便意味着其朋友圈子的重叠程度较大,群体内部相似性较高,群体内部个体所了解的事物、事件的相似性较高,因此通过强关系获得的信息的重复性很高。弱关系更多的发生在群体与群体之间,由于弱关系的分布范围较广,它比强关系更能充当跨越其社会结构与阶层的界限去获得信息和其他资源的桥梁,可以将其他群体的重要信息带给不属于这些群体的某个个体,进而创造出更多的社会流动机会。对此,格兰诺维特称之为弱关系的力量。

随后,格兰诺维特以劳动力市场的职业流动为主题对弱关系力量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在1974年出版的5谋职6一书中,他选择在波士顿郊区的牛顿城随机访问300名白领就业者,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和经理人员。调查结果显示,美国的专业劳动者更是经常地通过弱关系而非强关系获得工作信息。他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只有那些在各方面与自己同质性较强的人才有可能与其建立起比较密切的关系,但是,这些人所掌握的信息和他自己差别不大,而与此人关系较疏远的那些人则由于与他具有较强的异质性,也就有可能提供此人及其周围圈子的人所无法得到的对个体求职更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弱关系获得信息的人最终得到了一个地位较高、收入较高的职位,而通过强关系获得信息的人,向上流动的机会则大大减少。此外,使用弱关系比使用强关系的求职者对新工作的满意度更高。

2.嵌入性问题

1985年的5嵌入性6与随后的5经济社会学的解释性问题6,这两篇文章系统阐述了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思想。首先,他剖析了在对待经济与社会关系问题上有两种倾向:一种认为社会关系对理性行为影响甚小,即无嵌入性;另一种倾向认为经济行为与经济制度完全受社会关系的制约,没有独立性,也就是强嵌入性。社会学、人类学与历史学在研究原始社会、初民社会或非经济社会时往往具有较强的嵌入性倾向,而对市场经济社会或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研究往往具有无嵌入性倾向,认为随着社会变迁,经济逐渐趋于独立,经济行为也脱离了社会关系的影响。格兰诺维特认为这两种倾向都是有失偏颇的,他论述道:

我自己的观点与这两个思想流派都是背道而驰的。我断定经济行为的嵌入水平,在非市场社会中要比实体主义者和发展理论家所宣称的更低一些,而且随着/现代化0而发生的变迁也比他们相信的更小一些;但是我也主张:这一水平比起形式主义者和经济学家所考虑的,又总是并将仍然是更为实质性的。

也就是说,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是既承认经济行为嵌入于社会关系之内,又承认经济过程具有一定的自主性的/部分0嵌入性。

其次,格兰诺维特指出嵌入的网络机制是信任。经济领域内发生交换行为的基础是双方建立一定程度的相互信任。如果信任感降到最低的程度,在每一次交易中,双方都必须在获得了必要的监督保证之后才能进行,那么交易成本就会大大提高,这时来源于关系网络的信任将会降低交易成本。格兰诺维特用/电影院失火0与/家庭失火0两个例子,形象地论证了不同的社会关系与基于不同社会关系的信任状况影响人们在生活中采取何种行动。

在5古典经济社会学与新经济社会学:历史与问题6一文中,格兰诺维特进一步区分了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这也是新经济社会学研究嵌入性的两条思路。关系性嵌入是指经济行为与经济制度受个人关系影响;结构性嵌入则是指许多行动者嵌于更为广阔的社会关系网络。在关系性嵌入中,对各种规则性的期望、对相互赞同的渴求以及互惠性交换等是经济行动者所面对的主要社会因素;在结构性嵌入中,值得注意的是经济交换与更大范围的社会结构的关系,许多其他的行动者也在这一社会结构中发生作用。这种大范围的社会结构就为特定的交易提供了具体的规则性期望,并能有效地阻止违反个人互惠性义务的行为发生。可以说,格氏对嵌入性理论的进一步阐述与发展是其思想中最有魅力的一部分,也更多地为后来学者所关注与援引。

3.经济制度的社会构建

#

127

#

90年代以后,格兰诺维特的新经济社会学研究转向对结构性嵌入的关注,其核心在于揭示经济制度何以被社会建构。在5经济生活的社会学(导言)6与5经济制度的社会构建)))一个分析框架6等文章中,格兰诺维特反复强调,所有制度都是社会建构的,而并不是环境的外在的、客观存在的方面,价格、产业与职业并不是现代经济某种自然形式,而是独特的社会建构的结果。这与经济学的观点是不同的。格兰诺维特举例说,职业在演化发展的过程中也在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塑造经济环境,因此,职业与经济环境是一起形成与发展的,两者都是社会构建的。麦奎尔与格兰诺维特以1880)1930年间美国电力行业为例对上述观点进行了论证。他们提出的问题是为何现在美国的电力行业结构是由一系列大的投资公司组成,而不是通过其他两种方式)))私人发电或者公众拥有。如果以经济学的博弈论观点来看,这三种方式都是系统均衡的,即所谓的多重均衡。在这种情况下,其中一种方式何以胜出?麦奎尔的解释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电力产业的形成时期,某些关键人物的社会网络对电力公用事业的基本形式的出现至关重要。

三、新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中国化问题

应该说,新经济社会学除了包含格兰诺维特的网络视角外,还包括制度、文化与权力等视角,许多学者在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但是我们说,作为新经济社会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格兰诺维特的理论具有特殊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是在于它的开创性与前瞻性,许多学者都在其理论框架下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尽管格兰诺维特的理论并非完美无缺,已有许多学者对其理论提出了不同见解,但这丝毫无损格氏理论的魅力。比如社会学家斯丁奇科姆曾经指出,在分析网络时,值得进一步追问的是个人间的纽带究竟意味着什么?究竟是什么东西在这些网络中流动?什么人出于什么利益决定了这种流动?这些网络组织中流动出来何种个人或集体行为以使企业间关系有意义?(斯威德伯格,2002)再如,有学者认为,嵌入性的概念暗指经济交换往往发生于相识者之间,而不是发生于完全陌生的人们中间;同弱关系假设相比,嵌入性概念强调的是信任而不是信息,而信任的获得和巩固需要交易双方长期的接触、交流和共事,实际上,嵌入性概念隐含着强关系的重要性,因此弱关系力量假设和嵌入性概念之间似乎存在着矛盾(肖鸿,1999)。但在笔者看来,这些追问与推敲恰恰是其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增长点,是其理论生命力的体现,也为新经济社会学的中国化研究提供了可探讨的理论空间。

关于新经济社会学的中国化问题,笔者认为,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学界面临着双重任务)))寻找中国社会的问题意识与理论提升。在提炼中国式问题方面,学者边燕杰的研究可以视为一个典型代表,他以中国的劳动力找工作的数据来说明格氏的/弱关系力量0这一理论的局限性。他通过天津的一项调查发现,中国人更经常地通过强关系而非弱关系寻找工作渠道,直接和间接关系都用来获取来自分配工作的实权人物的帮助,由此他区分了网络中流淌的信息与影响,将格氏的理论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可以说,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揭示出中国与美国或者西方世界的不同之处,在中国,对于非正式关系的运用是社会常态,然而在美国的社会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是正式制度,包括合同规范等等。因此,格氏所观察到的/弱关系现象0在中国则体现为另外一种表达方式,而这种表现形式才是中国社会中潜藏的/真问题0,是需要研究者仔细辨认与小心求证的。

再进一步说,如何能够对所找到的真实问题做出有理论突破的解释?社会科学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反映或解释现实生活,无论经济学研究还是社会学研究,都是在一定条件下部分地解释社会现象的,如果条件撤掉,理论假设自然无法成立,对现象的解释就会是有问题的。格兰诺维特的新经济社会学研究对我们的最大启示或许就在于:他企图以一种更加接近真实生活的态度来做研究,例如他通过对以往经济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前提条件)))社会化不足与过度社会化)))的破除与批判,敢于对经济学中诸多/理所当然0的假设与结论提出挑战,认为理性可以成为逻辑分析的起点,却不能成为一切分析的前提假设,在对社会生活的解释方面扩展了其理论的解释范围,最终实现了对以往理论的超越,凸现其学术价值。因此也可以说,无论从哪种学科、何种视角去分析问题,力图本着最接近真实现象的原则,敢于对已有研究的条件与假设置疑与追问,不失为一个优秀的研究者应该具备的品质。

1责任编辑:常延廷2

#

#

128

消费社会学教学大纲19

《消费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011210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 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开设学期:第七学期 考核方式:考查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消费社会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消费与经济、社会等方面关系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对消费需要与需求、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及消费方式等内容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对消费社会学这门课程有所了解,使学生逐渐关注现实的消费热点问题,并能使用相关的理论对问题进行分析。 二、与其它专业课程的关系 《消费社会学》是本专业的专业限选课,应要求学生先修习西方经济学课程(包括微观、宏观)。 三、学时数及分配 总学时:18×2=36 学时分配表 章节标题学时分配(讲 授)第一章 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2 第二章 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4 第三章 消费水平3 第四章 消费结构3 第五章 消费方式4 第六章 消费者行为6 第七章 消费市场与消费热点2

第八章 劳务消费2 第九章 闲暇消费与旅游消费4 第十章 保护消费者权益与消费教育2 第十一章 加强对消费的调控和引导4 四、讲授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以及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 一、什么是消费 二、生活消费的两重性 三、消费是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消费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三节 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四节 消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系统分析的方法 二、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的方法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法 四、比较的方法 第二章 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消费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 第一节 消费需要的内容与地位 一、消费需要的内容及其分类 二、消费需要的层次性

教育社会学(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教育社会学 第一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1.教育社会学:就是运用系统社会理论对教育社会的特点、 结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某一时期突出的社会问题进行研究,以探究其基本原理和规律,为教育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的一门科学. 2.教育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萌芽时期(十九世纪末 到二十世纪初),学科化时期(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中 叶),学科体系化时期(新兴的教育社会学建立时期,二十世纪中叶以后) 3.教育社会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A 20世纪60年代“教育爆炸” b 学校教育的急剧扩充,引发教育危机和学校危机(教育、 教师和学生的质量下降,教育设施和教育经费减少,学 生对学校课程的不满和厌恶) c 教育危机出现的原因:教育过分追随社会 发生抗议教育过分脱离社会的运动 d 20世纪70年代至今,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两个显著特点: 实证性,解释性 e 教育社会学今后发展趋势:(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政策性 (2)国际间的教育社会学研 究方向的比较研究加 强,加强比较教育学科 之间的合作 (3)理论基础不断扩宽 (4)全方位的研究 4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概况: A 自五十年代后教育社会学研究中断三十年:相对落后

状态 B 1979年恢复教育社会学理论研究 C 目前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取得初步发展 *d 未来发展方向: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建设除了引进消化和 吸收国外的经验,更需要联系我国的教 育实际,开展广泛的教育调查和实验研 究,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 际特点的教育社会学理论体系,并赶上 世界研究水平 4.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宏观方面---1教育制度与社会制度 的关系 2文化与教育的问题 微观方面--1-研究学校体系内部的各种关系 2 研究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 5 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p25历史比较法, 实验法, 资料分析法, 社会调查法:普查法,抽样调查法,个案法,典型调查法 6学习教育社会学的意义:a使人们从社会的角度正确认识和研究教育问题 b为正确的教育决策提供有力的教导 c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树立明确的学科意识 7现代西方教育社会学流派:p29 a结构功能主义: (1)强调社会各部门之间协调的关系、内聚力,团结

边燕杰:找回强关系:中国的间接关系、网络桥梁和求职

找回强关系:中国的间接关系、网络桥梁和求职 【美】边燕杰 【摘要】格兰诺维特关于“弱关系力量”论点引发了关于市场经济中个人如何找到与之相配的工作的富有成效的研究,在分析中国的工作分配制度时,我区分了(1)在求职期间通过网络流动的信息和影响与(2)求职者使用的直接和间接关系。我发现:中国的个人网络习惯于影响那些转过来把分配工作当作与他们联系的一种恩惠的实权人物,这种不被认可的行为易为基于信任和义务的强关系所运用。我在1988年于天津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发现:(1)更经常地通过强关系而非弱关系寻找工作渠道,(2)直接和间接关系都用来获取来自分配工作的实权人物的帮助,(3)求职者和最终帮助者通过中介者建立了间接的关系,中介者与他们是密切的而非弱的关系,(4)求职者使用间接关系比直接关系更可能得到较好的工作。 格兰诺维特关于“弱关系力量”*的假设引发了市场经济中职业获得过程领域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格兰诺维特和其他人发现:当个人运用他们的个人网络找工作时,他们更经常或更有效地通过弱关系而非强关系得到与之相配的工作。我超出了市场经济的范围去考察密切和弱关系在中国求职时的相对有效性。当工作通过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的官僚制来分配时,不同力量的关系如何影响职业获得过程呢? 格兰诺维特论点的中心思路是,社会行动者的机会受制于他们与其他行动者的关系。他的弱关系假设依赖于下列观点:弱关系(以不经常互动或不太密切为特征)分布范围很广,比强关系更可能充当跨越社会界限的桥梁。格兰诺维特认为,虽然并非所有的弱关系都是桥梁,但弱关系桥梁“为人们提供了接近超越其所属社会圈子可以利用的信息和资源的通道”,因此,在与其他人的联系中,弱关系可以创造例外的社会流动机会如工作变动。在《获得一份工作》中,格兰诺维特研究了在提供非过剩的工作信息方面强关系之于弱关系的优势。后来,林南强调了包括在弱关系中的其他资源---其他人拥有的权力、财富和声望---可以通过接近弱关系把不同地位的人连接起来。格兰诺维特和林南的系统阐述暗指:在促使地位获得过程中强关系不太有效,因为它们一般不能把(不同的)社会界限或等级层次连接起来。 经验研究提供了关于劳动力市场中密切和弱关系相对有效性的混合发现。格兰诺维特关于波士顿郊区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的专业劳动者更经常地通过弱关系而非强关系获得工作信息。然而,沃特那比在东京地区的一项研究中则发现,相反的情况对日本专业和技术工人来说却是真实的。此外,在纽约州北部地区的一个代表性抽样表明:在寻找高声望工作时,人们更经常地通过弱关系而非强关系获得帮助。虽然该发现在荷兰的一项研究中被重复,但关系力量和社会交往者的地位之间没有联系的现象也在底特律地区的一项调查中被发现,这暗指密切和弱关系在运用社会资源时可能同样重要。韦格纳将此问题向前推进一步,他认为社会网络是异质性的:低地位的人可以从很大的地位范围内选择与其有强关系的交往者以获得社会资源。但是,靠近地位等级制顶端的人必须依赖弱关系来接触自己网络范围之外某个地位更高的人。在德国的一项研究中,韦格纳发现:一个工人的最初工作地位和关系力量的互动对社会资源的影响是显著的和正向的。1 *原文中的‘weak’,可译为“弱”、“微弱”、“一般”或“弱”;‘strong’可译为“强”、“密切”。考虑到中文的习惯,‘weak ties’译为“弱关系”,‘strong ties’译为“强关系”。译者注。 1关于关系力量和工资获得的相关文献,受到格兰诺维特和林南著作的启发。

社会网络分析法

第十三章社会网络分析法 近几十年来社会网络分析法有了迅速的发展,它已被“泛应用到了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和社会政策研究等多个领域。本章我们将侧重介绍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历史、主要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第一节社会网络分析的概念 一、什么是社会网络分析 网络指的是各种关联,而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即可简单地称为社会关系所构成的结构。故从这一方面来说,社会网络代表着一种结构关系,它可反映行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社会网络的主要要素有: 行动者(actor):这里的行动者不但指具体的个人,还可指一个群体、公司或其他集体性的社会单位。每个行动者在网络中的位置被称为“结点(node)”。 关系纽带(relational tie):行动者之间相互的关联即称关系纽带。人们之间的关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亲属关系、合作关系、交换关系、对抗关系等,这些都构成了不同的关系纽带。 二人组(dyad):由两个行动者所构成的关系。这是社会网络的最简单或最基本的形式,是我们分析各种关系纽带的基础。 二人组(triad):由三个行动者所构成的关系。 子群(subgroup):指行动者之间的任何形式关系的子集。 群体(group):其关系得到测量的所有行动者的集合。 社会网络分析是对社会网络的关系结构及其属性加以分析的一套规范和方法。它又被称结构分析(structural analysis),因为它主要分析的是不同社会单位(个体、群体或社会)所构成的社会关系的结构及其属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网络分析不仅是对关系或结构加以分析的一套技术,还是一种理论方法——结构分析思想。因为在社会网络分析学者看来,社会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社会结构,而这种结构即表现为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模式。社会网络分析家B·韦尔曼(Barry Wellman)指出:“网络分析探究的是深层结构——隐藏在复杂的社会系统表面之下的一定的网络模式。”例如,网络分析者特别关注特定网络中的关联模式如何通过提供不同的机会或限制,从而影响到人们的行动。 韦尔曼指出,作为一种研究社会结构的基本方法,社会网络分析具有如下基本原理: 1.关系纽带经常是不对称地相互作用着的,在内容和强度上都有所不同。 2.关系纽带间接或直接地把网络成员连接在一起;故必须在更大的网络结构背景中对其加以分析。 3.社会纽带结构产生了非随机的网络,因而形成了网络群(network clusters)、网络界限和交叉关联。

新经济社会学中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比较

新经济社会学中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比较 理论综述新经济社会学是一门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的学科,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比较的,欢迎阅读参考。 引言 经济社会学创立于19世纪末,先后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分别是20世纪初的形成阶段、20世纪60年代的传统阶段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的复兴阶段(刘少杰,2009)。新经济社会学(NewEco-nomicSociology)即经济社会学的当代演进,是一门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济行为及经济体系的科学(曹德骏、左世翔,2012)。新经济社会学的重要价值在于对古典、新古典经济学思想所提出的反驳。新古典经济学中对于完全理性经济人和完全自由竞争市场的假设在Granovetter等学者看来是某种错误的观点。他们认为, 山于新古典经济学忽视了人的能力,没有看到社会网络及其规范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其研究必然与现实情况不符。因此,新经济社会学理论是对传统经济、管理理论的补充和纠正,值得我们借鉴并加以丰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Granovetter(1985)所作的《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有关嵌入性问题》一文的发表,他开创了经济社会学的全新时代,由此也奠定了运用社会网络视角来研究经济行为的恰当理论基础(汪和建,2006)。随后,社会网络及社会资本引起了众多学者(Ports,1998;Powell,1990;Baker,2006)的关注,渐渐成为了研究经济管理类各种问题的关键方法和重要视角(耿新,2010)。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社会网络研究、市场研究、企业研究、性别研究和文化研究。本文将通过理论梳理的方式比较研究其中的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 理论综述新经济社会学是一门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的学科。这一理论建立在三大基础性假设之上(Granovetter,1992)o第一,经济行动镶嵌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第二,经济行动将追寻经济与非经济的目标;第三,经济体制是社会学的构建。由此,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社会结构表现为网络的形态,而经济现象嵌入在社会结构这一网络之中,一切经济行动都是对社会结构的投资活动。 一、社会网络理论(SocialNetworkTheory) 1940年,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首次提出了“社会网络”的概念,后来 Bott(1971)进一步研究了“社会网络”在家庭中的作用。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对于社会网络的研究并没有多大进展。直到1988年,Wellman才将社会网络明确定义为由某些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笫一次将社会人(actor).社会联系

《教育社会学》复习参考答案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众,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位置移动 A.人口流动 B.社会流动 C.人才流动 D.社会迁移 2.下列不属于对失范行为的教育控制方法是(D) A.提高行为性成本 B.提高物质性成本 C.提高心理惩处成本 D.树立新的德育观念 3.(A)的主要观点是,课程功能在于确保年轻一代接受成人社会的文化,使之适应社会维护社会系统的生存 A.功能主义范式 B.解释论范式 C.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D.结构主义范式 4.教育功能的失调一般发生在教育制度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即(D) A.群体化形成阶段 B.成熟阶段 C.形式主义阶段 D.瓦解阶段 5.(A)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根本性意义的变迁,是社会变迁中的高潮,是一种显着的突变过程,变迁的实现是以新旧阶级之间的政权易手为标志,它对教育的影响常常是突发的、冲击性的。 A.社会剧变 B.文化革命 C.教育革命 D.经济革命 6.(C)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A.调查法 B.现场法 C.隐蔽法 D.人种学研究 7.(C)教育的目的是树立优生优育的观点,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A.责任感 B.环境 C.人口 D.国际理解 8.(C)是教育制度所具有的文化要素。例如,校徽、校旗、校服等象征着学校的性质、地位和功能 A.教育规范系统 B.教育设备 C.象征的标识 D.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9.(A)流行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佩恩等,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使人社会化 A.社会化过程说 B.相互关系说 C.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D.特殊社会现象说 10.(B)教育是最具体、也是最持久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他们获得参与环境问题解决、管理环境质量的知识、态度和技能 A.责任感 B.环境 C.人口 D.国际理解 11.学校主要成员(B)和学生是两大类身份不同、地位不同的群体,在社会学特征上几乎完全相对

柯达-格兰诺维特

用格兰诺维特的理论看柯达为何走向衰败 ——社会网络互动关系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社科1A 李姝慧2011012601 1888年,乔治·伊斯曼创立了伊士曼柯达公司,使照相机走入寻常百姓家,“柯达”也几乎成为摄影的代名词。此后的100年间,柯达公司曾占据过全球2/3的摄影产业市场份额,拥有超过14.5万名员工。柯达记录了无数形式各样的美国梦,更成为罗切斯特人民心中的“黄色父亲”。然而面对数码时代的到来,柯达的市值竟在15年间从300亿美元蒸发至1.75亿美元。在2011年,柯达股价跌幅超80%。2012年,纽交所向柯达发出退市警告。在2013年5月,伊士曼-柯达公司正式提交退出破产保护的计划。柯达这个曾经声名大噪的黄色胶片巨人的形象就这样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然而当人们谈论到“柯达公司为什么会从鼎盛走向衰败”时,最广大的回答说是因为柯达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创新,决策失败,骄傲自大,固步自封等。诚然,这些都是导致柯达走向破产的原因。但是,当我们聚焦到微观层面,去仔细探究这一系列主流原因背后的深层机制时,会发现每一项推动企业改革或是影响柯达走向的决定都是由“人”(主要为管理者)在特定的条件下做出的。不论是在早期管理上的创新,还是在“二战”中迅速崛起,再到数字时代的变革和转型,都基于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人的决策和选择。因此对于“柯达为什么会走向衰败”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回归到“人”,去考察人的主观能动性,

寻找人们做出某种的抉择,或产生特定的行为的机制。 著名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是具体的社会关系”。经济活动是嵌入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的,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才能理解具体的经济活动、它们的内容和形式。如果我们不了解社会关系,就无法解释人们的行为。 “镶嵌理论”是格兰诺维特最著名的理论之一,他认为已有的经济社会研究都陷入“过度社会化”或“低度社会化”的研究极端中。这两种模式下的人都是是孤立化的、原子化的。即使研究中有考虑社会关系的部分,也都是流于机械的分析,没有成为研究的重点。在“镶嵌”的理论中“过度社会化”表示人们只是按照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来行动,这样人便失去了主观能动性,变成了由社会角色所决定的人。“低度社会化”则是经济学家眼中的人,他们根据价格型号在预算约束的条件下做出选择,实现利益最大化。这样的研究对象便成了没有任何社会关系和社会身份特点的个体。这两者都将个体的差异性回避了,因此他提出另一个解释逻辑,即从人们所出的具体社会关系角度来解释人们的经济行为。 格兰诺维特强调互动关系的影响,强调关系中的信任。因此,从格兰诺维特的角度来看“柯达公司从兴盛走向衰败”问题,我认为有以下三个重要解释维度。 (一)柯达较其早期时公司内部及对外的“信任感”的逐步缺失

大学生群体奢侈品消费社会学分析文献综述样本及填报提示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大学生群体奢侈品消费社会学分析 -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 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指导教师 职称(学历) 注:院、系:填哲学与政法学院xx系; 专业参考: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法学/社会学/法学(纪检监察方向),选其一填写; 指导教师:只填姓名; 职称:教授/副教授/讲师,选其一填写; 学历: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选其一填写 2016年11月10日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制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群体对奢侈品的消费在校园里形成了一股不小的风潮。这既是受益于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如今的大学生能够更容易的接触到奢侈品,也与奢侈品生产者利用学生群体从众、攀比,父母供养生活费,生存压力小的特征开发大学生奢侈品市场有关。但是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营销和思想品德教育两方面,社会学中对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的研究文献并不是十分充足。对大学生但是目前对大学生奢侈品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思想教育领域和市场营销领域。本文中将以云南师范大学的大学生为例,从社会学角度对大学生消费奢侈品的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为分析云南省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现象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奢侈品消费;影响因素 什么是奢侈品呢?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维尔纳·桑巴特(1913)在其传世经典之作《奢侈与资本主义》一书中指出,“奢侈品是实现关好生活的一种手段”。Scitovsky(1992)认为,必需品满足生理上的需求,而奢侈品是必须品以外的物品的总称[7]。Berry(1994)在《奢侈品的概念-概念及历史探究》对奢侈品做了如下定义:“奢侈品是那些可以轻易并毫无痛苦地被替代的物品,特别精美并具备一定品质,可以满足某种普遍存在的需求”。Kapferer(1997)则认为“奢侈品代表的是美好的事物,是应用于功能性产品的艺术。”奢侈品是人们很渴望得到的物品,能给人们带来愉悦感,但是必需品则只是消除了人们在生活中所带来的不愉悦感。 一、奢侈品消费动机的研究概况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 Veblen(1899)最先提出了奢侈品购买动机的研究方向,其中主要提出了炫耀性购买动机。之后的西方学者都对此做出了相应的论证和补充,但主要都研究西方消费者的奢侈品购买动机。而后 Leibenstein(1950)提出了从众、独特与炫耀性三种动机。从众性是为了获得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认同,以获得群体中的社会价值;独特性是为了感觉与他人不同,以获得独一无二的价值;炫耀性是为了炫耀其财富与社会地位,以获得虚荣的价值,以上三点表明了奢侈品动机的社会性导向。 Vigneron Franck 和 Lester W.Johnson(1999)采用与自我取向相关的概念——自我知觉(self-conscious)对消费者进行心理细分,提出了西方消费者奢侈品牌购买动机的概念性框架。该框架将消费者分为两类:公众性自我知觉者(Public Self-Conscious)和个我性自我知觉者(Private Self-Conscious)。与此对应,参照群体的影响也分为两类:人际影响和个我影响,前者影响消费者的 3 种奢侈品购买动机:炫耀、领先、从众;后者影响 2 种购买动机:享乐、追求精致。其它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也基本验证了这一西方消费者奢侈品购买动

新经济社会学理论视角探究

新经济社会学理论视角探究 摘要:西方的新社会经济学对经济市场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为了描述经济市场的运作机制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目前,我国对经济市场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借鉴国外经济市场的研究成果,其会对我国市场研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分析新经济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总结新经济社会学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并且对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经济社会学;理论视角;分析研究 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来源于社会网络分析,学术的传承涵盖了不同的知识领域,新经济社会学通过经济的方法来对社会进行研究,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人。社会人是在经济问题逐渐复杂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在社会生活中担任重要的角色,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有利依据,避免了人们一味追求利益而在经济社会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新经济社会学主要通过网络理论研究及组织理论研究来研究社会发展趋向,在连接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上起到决定性作用。 一、新经济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经济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中期,但是社会经济学以一门学科的形式出现是在20世纪初,通过学者们的研究与讨论而形成。西方的新经济社会学不能够把离散的经验研究成果有效地结合起来,只是一味地注重经验研究。伴随着西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济活动的复杂

性逐渐表现出来,许多经济学家开始反思新古典经济学的主流地位,主要从研究社会方面对经济学进行扩展。经济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理论以及方法来探索经济行为和经济体系的一门边缘学科,是一个新生的学术流派,许多特性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是一门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社会学。新经济社会学伴随格林兰诺维特发表的标志性论文“经济行为和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同时诞生,主要是指用组织理论、网络理论以及文化理论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社会学取向。新经济社会学得以迅速地发展,与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学科之间的融合趋势是分不开的,新经济社会学的逐渐兴盛是结合了社会学与经济学等多门研究成果。当今社会,教育、婚姻、犯罪等领域逐渐受到人们关注,许多领域的研究导致研究者忽视了基本概念,概念本身的模糊性使研究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分歧,新社会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核心的主题上,关于经济生活中的其他领域还没有受到人们高度重视。这种现象表明,我们还有大量的研究要去做,新经济社会学的发展要不断吸收与借鉴政治、文化等学科的思想,为了主题研究获取全新的发展动力。尽管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学术兴趣与研究视角,所持观点也各不相同,但是对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势必会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新经济社会学所研究的领域 1.网络领域研究。新经济社会学中的网络理论认为,经济行为是嵌入到社会网络中的。网络理论分析认为,个人的行为与决策是与社会情境融合在一起的,必须用嵌入来说明社会现实与个人行动之间所存在

教育社会学(题库)2020答案整理

《教育社会学》题库-2018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在a, b两类名词解释中各选2个,c类中选择1个,共5个名词 解释,20分) a) 1.教育社会学;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 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2.教育;广义的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承生产经 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 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教育着的身心 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3.学校;是一种正式组织,其主要成员是教师和学生。对教师而言,学校是兼具 规范性和功利性的组织;对学生而言,学校是规范性与强制性兼而有之的组织。 4.班级:班级是学校中的下位组织,班级首先并始终是一种社会组织,只是一种 学生组织。班级的目标指向自身,是主体的自我实现;从班级的机构看,班级 的首领是班长,核心领导机构是班委会,下分若干小组,每个学生在班级中都 有自己的相应位置;从班级规范看,任何班级规范所约束都是学生。具有自功 能性和半自制性。 5.学生P222;学生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存在,既非不承担任何社会义务的婴幼儿, 也非以职业劳动而与社会进行交换的成年人,学生是介于婴幼儿与成人之间的 “半”社会成员,是学校中最游离不定的成员。 6.课程;狭义的课程指学校课程表所列教育科目,最广泛的界定将学生在学校中 所学一切均视为课程。 7.重要他人P244: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在米德的自我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首先明 确提出的一个概念,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 8.潜在课程:主要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文化层面和互动层面所蕴含的各种 经验。 9.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

消费社会学 读书笔记

《消费社会学》读书报告 在消费社会学一书中,尼古拉·埃尔潘回顾了法国、英国、德国和美国社会学家有关消费的经典分析,重点探讨了三种理论,试图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第一个理论是年轻一代对物质生活的向往逐渐被热爱自然、崇尚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热衷于各种社会交往活动所取代。第二个理论是着重探讨环境污染、交通堵塞、人流拥挤以及暴力犯罪。第三个理论强调消费者在上产各自的生活方式的过程中的互相依赖关系。 本书共有六章,消费社会学的研究主要围绕三个轴心展开,第一个轴心以家庭生活为特征,在本书中体现为第一第二章,分别探讨低收入家庭和有闲阶级的家庭消费生活;第二个轴心是关于大众消费的争论,在本书中体现在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个轴心是探索在工业产品的广泛传播与工业产品的集体使用之间,体现在书中第五章和第六章关于节庆商品和与消费相关的集体价值观的变迁的研究。我想从有闲阶级和炫耀消费、无意识消费、消费的合法性这几个方面结合作者书中的主要观点谈谈我的看法。 一、有闲阶级和炫耀消费 有钱和有闲是根据个人愿望和品位进行消费的两个条件。有闲阶级指有资产,不需要拥有固定职业,生活休闲以社交娱乐为主的阶级。有闲阶级在心理上与劳动阶级不同,他们处处要显示自己的优越地位,他们不仅要过着有闲的生活,而且要通过生活方式方面的炫耀来显示自己的阔气。消费高档商品对于有闲阶级、上流社会的人们来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向下层的老百姓展示他们高不可攀的私生活,这具有一种广告作用。 以服装为例,2018秋冬大秀今年3月在伦敦、纽约和米兰落幕,这种大秀每年举办两次,可仅仅是这样短暂的时间,流行趋势就会发生变化。某一种或某一类高档商品对有闲阶级的吸引力转瞬即逝,不论这样的潮流是有闲阶级自己选择的还是服装设计师们为他们选择的。上流社会的人们被迫接受时尚的操纵,即使当下的服装风格与他们的气质和身材并不相符。社会尤其不允许他们穿戴上一季的货品,即使这些服饰与他们十分相宜,并且依旧光鲜。我认为这是因为此时这些“过时的”服饰和元素已经开始向下层阶级流动,并逐渐普及,引发全社会人们的时尚追随。上流社会的人们要做的是时尚的引导者而不是时尚的追随者,因此,不管他们有多青睐上一季的商品,他们也不得不被迫放弃某些个人品味,去引领下一次的时尚潮流。 除了高档商品,有闲阶级的子女也是炫耀的工具,父母鼓励他们在非生产性、非营利性活动中展示自身的智慧和体能,比如在艺术活动和体育运动中,而父母就为子女们提供物质保障。在中国,富二代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在湖南台著名综艺《变形计》的一期节目里,有一位父亲给儿子买了20多辆奥迪,让孩子“随便挑一辆上车”。这样的行为,用凡勃伦的理论解释,就是有闲阶级“获得尊荣并保持尊

门槛模型与集体行为

门槛模型与集体行为 ——读《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社会121 22112114 陈培坤 在《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这本书的第二章中,格兰诺维特提出了著名的“门槛模型”。这一模型适用于行动者有两个以上行动选择而他的成本效益又取决于其他人如何让选择之时。所以这一模型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首先,是“门槛”的定义:一个人会看到多少人或多大比例的人采取一个决定时,才会采取相同的决定;这一点是此人净效益超过净成本的门槛。其次,门槛模型多用于分析社会上的集体行为。 门槛模型研究两者择一的情况——行动者有不同且互斥的选择,大多数情况中,行动者可以被认为一个正面、一个负面的决定——决定去做一件事或不去做,比如是否要加入一个暴动。更进一步,一个人决定采取一项行为的效益成本比较部分取决于有多少人采取相同的决定。以参加暴动为例,一个人参加暴动的成本会因为暴动规模的扩大而逐步降低,因为参加的人愈多,被逮捕的机会愈小。 所以作者还是从一个理性人的角度看这一模型的。在后续的论述中,他研究了门槛模型的适用情况,从新发明的传播中,看出韩国村庄的妇女在是否采用家庭计划生育时要等到一定比例的妇女使用了才放心,而且不同妇女会因为不同的教育、年龄、丈夫意见、村中非正式地位以及个人品味而有不同的门槛;每个人对于谣言与疾病、罢工的门槛都有所不同,既受到事件本身和参与者多少的影响,也有自身的因素。还有就是“锦上添花”现象,一个人是否参与某起事件,会受到不想浪费自身拥有的资源的影响,就比如在投票中,一个人决定投给那个候选人,部分是因为社会影响力,部分是因为人们不想浪费他的一票。因此,从格兰诺维特的叙述中,可以看出每个人的门槛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的身份、受教育程度、个人偏好、年龄等。 通过对上述几个例子的分析,指出了门槛模型目的:从起始的门槛分配均衡去预测最终多少比例或多少人采取了哪一个决定。在简单门槛模型的均衡结果中,提出了一个假设:试想在一个范围内有100人——一个可能发生暴动的情景,假如他们发生暴动的门槛几率分配如下:一个人的门槛是0,一个人的门槛是1,一个人的门槛是2,如此顺序加上去直到最后一个门槛是99.这是一个门槛的一致性分配。结果就是“锦上添花”或“骨牌”效果:那个门槛是0的人就是“煽风点火”者,首先采取了暴动行为——打破一扇窗子。这个行为激励了那个门槛是1的人;这两个人的行为又激励了门槛是2的人......直到100个人都假如暴动。均衡结构就是100。但是如果把第二个人即门槛为1的人改为门槛为2,在我们一般性的描述中,这两个群体几乎没有差别。但是结果却会截然不同——点火者暴动了却没有门槛为1的人跟上,所以暴动到此为止,均衡点是1人参加暴动。因此个人偏好平均起来相同的两群人也许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结果。门槛模型在了解个人偏好平均起来应该采取某一行动,但结果却完全不一样是会十分有用。其他的社会学模型在这一点上不大有贡献。作为一个“新经济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在这一方面还是做了挺大的贡献的。 中国社会越来越多的出现群体性事件,也就是集体行为。但是参加集体行为

经济社会学第1阶段练习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经济社会学》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正式提出“经济社会学”之前的同义称谓是( )。 A. “社会经济学” B.“经济生活社会学” C. “经济的社会学研究” D.“经济与社会” 2. 经济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确立是以( )为标志的。 A. 1985年格兰诺维特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的文章 B. 1896年涂尔干创办的法国《社会学年鉴》 C. 1974年富永健一主编的《经济社会学》 D. 1956年帕森斯和斯梅尔瑟的《经济与社会》 3. ( )属于宏观经济社会学的范畴。 A. 经济行动是社会行动的一种形式 B. 经济行动是在社会中定位的 C. 经济制度是社会建构 D. 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4. “嵌入”之所以能成为新经济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归功于( )对这一概念的扩充和发展。 A. 波兰尼 B. 格兰诺维特 C. 斯梅尔瑟 D. 帕森斯 5. 行动者在社会网络中( )主要是指在结构上处于相同地位的一组行动者或节点。 A. 角色 B. 结构等效 C. 位置 D. 关系对称性 6. 当信息只从行动者A流向行动者B,而行动者B不向行动者A提供信息时,两者之间的关系就不是( )。 A. 关系对称性 B. 结构等效 C. 位置 D. 角色 7. 新经济社会学对组织理论的贡献在于运用( )解释经济组织现象。 A. 社会资本 B. 嵌入 C. 社会关系网络 D. 文化 8. 处于社会网络中的个人动员稀有资源的能力,是指( )。 A. 社会资本 B. 嵌入

消费社会学理论

消费社会学理论 一、消费时尚的内涵、特征、分类 (一) 内涵: 时尚是什么? 1、凡勃伦对时尚的定义:时尚消费某种意义上是种炫耀性消费, 炫耀消费者的品位、经济能力, 炫耀其紧跟时代潮流, 炫耀其地位不比别人低。《有闲阶级》 2、齐美尔认识时尚是:时尚只是一部分人的时尚,整体始终处于通往时尚的道路上,时尚不失永恒的,而是短暂变化的。《时尚哲学》 3、坎贝尔的时尚:他认为时尚是现代浪漫伦理的体现,是人们追求新奇体验的结果。而且任何新奇感都有生命周期,一开始是新奇的,很快就变得没那么新奇,最后则变得另人厌倦。于是需要用新的时尚来代替旧的时尚《求新的渴望》 4、彼得里亚:时尚就是对符号的消费。 5、国内对时尚的定义也很多,这里说说周晓红对时尚的定义 时尚是在大众内部产生的一种非常规行为方式的流行现象,具体的说是在一定时期内相当多的人对特定的趣味、语言、行为等各种模型的随从和模仿 总之,人们对时尚理解的侧重点不同,有的侧重在模仿、有的侧重在分化、有的侧重在行为等。尽管对时尚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是都认为时尚都具有这样的一些社会特征: (二)时尚的特征: 1、新奇性与反传统:时尚的东西往往具有新奇性,表现在商品的各个方面,如款式、色彩、包装等方面,时尚具有反传统性,因为时尚的东西往往是对传统的创新。 2、差异性:不同的人群、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时尚风格。 3、地域性:通俗的讲在某地区流行的东西在另一个地区不一定流行 4、循环性:曾经被偏爱的时尚可能无人问津,然而过段时间以后,这些被遗忘的东西可能在市场上重新出现并流行。如海魂衫、回力鞋等 5、短暂性:齐美尔说过时尚不可能成为永恒,它永远是在变化中,比如发型“前几年流行直发,所以那个时候一个风的拉直,后来又流行卷发,现在看看,在座的女生有多少是卷发? (三)种类: 1、按内容划分: 可分为以下三种: (1)物的时尚,如某种服装、某种食品的流行。比如服装流行的蕾丝、沙沙、皮草等

《消费社会学人情消费现象研究》

《消费社会学人情消费现象研究》[摘要]“礼仪”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情消费也成为人们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消费多样化,物化转化为货币化,礼品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频率越来越高,消费的功利色彩显著,面子工程、攀比跟风的心理效应越来越明显,使人情消费异化甚至扭曲,破坏社会风气。文章对当前农村人口消费异化的现状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其原因,以有效遏制农村社会的不良风气,为农村人情消费回归理性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消费社会学;人情消费;理性消费 中国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礼尚往来已成为中华民族人际交往的必然传统。合理适度的人情交往不仅能够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促进人们的互动,还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乡村社会。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农村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经济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转变,人情消费作为礼尚往来的必要支出,出现了礼金不断攀升,农民不堪重负,人情风俗异化的现象。在党中央大力提倡节约的背景下,文章描述了农村人口消费的现状,从社会结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心理因素和个人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农村人口消费异化的现状和原因,并提出了适合农村人口消费合理性回归的建议。 1国内对人情消费的研究 社会学视角对人情及礼俗消费的研究,主要从人际关系、情理社会、身份角色定位等角度展开。研究者主要围绕人情及礼俗消费的现

状、特点、危害,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社会功能及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翟学伟(xx)以“情理社会”入手,从人际交往的现实出发,指出“中国社会就是一个讲人情面子的社会。”[1]中国人对“人情面子”尤其重视,没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没“面子”,原因在于“它的运作方式同情心理社会相契合”。[2]费孝通(xx)使用社会结构分析方法宏观地描述了人情礼俗消费现象,提出了“差序格局”理论,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关系,在此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并在这个特定的网络圈内维持着各种利益均衡。[3]胡杰成(xx)指出,农民的人情礼俗消费行为并不是“非理性”的,而是考虑了道德、工具理性计算及情感因素后的“社会理性”行为。[4]曹海林(xx)认为,关系网络亲疏、人情往来的平衡及情感认同是维持农村人际交往平衡性与连续性的“关系”准则。[5]杨慰春(xx)运用社区研究方法对山东省台头村进行实证研究,展现出了人情礼俗消费背后更为真实存在的人际关系。[6]陈柏峰(xx)提出,传统的“熟人社会”即是一张微观权力关系网,人们的行为往往都是围绕着“人情关系”展开,并体现为感情关系、规范和机制等层面。[7] 2人情消费现状 中国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礼”最早是中国人作为人际互动的社会行动规范。从最早的周礼,后经过孔子、孟子、荀子等著名文人的推动和改善,礼仪文明,成为必读的经典之作,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之深远,自不待言。在过去邻里间遇到节日、婚丧嫁娶都会包个

(完整版)经济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考试重点 题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一、名词解释 1个体主义方法论:是指从个人行动,即以个人的目的和偏好出发研究某种行动模式及其所形成的社会经济现象。 2集体主义方法论:是指从社会结构出发,研究社会经济体系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它是一种从宏观向微观的路径。 3新经济社会学:主要指那些采用网络理论,组织理论以及文化理论来研究经济现象的社会学取向。 4旧经济社会学:主要指工业社会学和帕森斯、斯梅尔瑟等人关于经济和社会的观点以及劳动社会学。 5强关系:指的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同质性较强,人与人的关系紧密,有很强的情感因素维系着人际关系。 6弱关系: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异质性较强,人与人关系并不紧密,也没有太多的感情维系。 7交换的各类型 (1)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 经济交换:当事人各方相互换取为他人所拥有的各种所有物的行为。 社会交换:指那些期待他人能够做报答性回应且他人一般也能做出报答性回应的互动行为。 (2)互惠交换、再分配交换与市场交换 互惠交换:以社会义务为交换基础,以非物质性回报和非盈利为目的的交换形态。再分配交换:指处于下层的生产者“自下而上”的向首领或政府交纳一定数额的物品或劳动,处于社会中心的首领或政府“自上而下”的以施恩的方式向下层民众分配一定的“赏赐”的交换类型。 市场交换:指以物品和劳务的供求关系为基础,以盈利为目标的交换形态。(3)生产性、协商性、互惠性与普遍性交换 生产性交换:即协调各部分力量或联合资源以产生一个共同的福利,生产性交换的基本类型是合作关系。 协作性交换:即协调产生明确的合同或交易的条件,协商性交换强调权利与责任的对等及契约的明确性。 互惠性交换:即长期的、连续的且通常是默许的利益赠与。 普遍性交换:即对某一行动者或网络和集体成员提供单边利益而从其他个人或多人处获取回报。 (4)利他型、利己型、合作型和冲突型交换 利他型交换:指交换双方皆以满足对方的利益为目的。 利己型交换:指交换双方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考虑对方的利益。 合作型交换:指交换双方在考虑自己的利益的同时考虑对方的利益,并认为自己利益的实现应以对方利益的实现为条件 冲突型交换:指交换双方皆以损害对方的利益为实现己方利益的前提,视彻底危害对方为目的(恶性竞争)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背景: 社会网络理论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成熟于20世纪7O年代,是一种新的社会学研究范式。从3O年代到60年代,“社会结构”的概念从心理学、社会计量学、社会学、人类学、数学、统计学、概率论等不同的领域不断深化,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结构研究范式。社会网络理论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研究领域。 社会网络的概念最早是在英国著名人类学家R·布朗对结构的关注中提出来的。布朗所探讨的网络概念聚焦于文化是如何规定有界群体(如部落、乡村等)内部成员的行为,他的研究比较简单,实际的人际交往行为要复杂得多。较成熟的社会网络的定义是Wellman于1988年提出的“社会网络是由某些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即把“网络”视为是联结行动者(actor)的一系列社会联系(social ties)或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s),它们相对稳定的模式构成社

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o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社会网络的概念已超越了人际关系的范畴,网络的行动者(actor)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合单位,如家庭、部门、组织。社会网络与企业知识、信息等资源的获取紧密相关。网络成员有差别占有各种稀缺性资源,关系的数量、方向、密度、力量和行动者在网络中的位置等因素,影响资源流动的方式和效率。 社会网络理论的发展 (一)怀特的市场即网络思想 美国哈里森#怀特(HarrisonWhite)在其1981年的著名论文5市场从何而来6中指出,市场是从社会网络发展而来的。提出/社会网是经济交易发生的基础0。怀特认为,市场是社会网,首先是社会关系。怀特对作为角色结构的市场的分析,这是对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一种开拓性的研究。(二)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力量假设和/嵌入性0概念 格兰诺维特是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最主要创立者,他的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73年在5美国社会学杂志6上发表的/弱关系的力量0

经济社会学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经济社会学考试重点 题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一、名词解释 1个体主义方法论:是指从个人行动,即以个人的目的和偏好出发研究某种行动模式及其所形成的社会经济现象。 2集体主义方法论:是指从社会结构出发,研究社会经济体系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它是一种从宏观向微观的路径。 3新经济社会学:主要指那些采用网络理论,组织理论以及文化理论来研究经济现象的社会学取向。 4旧经济社会学:主要指工业社会学和帕森斯、斯梅尔瑟等人关于经济和社会的观点以及劳动社会学。 5强关系:指的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同质性较强,人与人的关系紧密,有很强的情感因素维系着人际关系。 6弱关系: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异质性较强,人与人关系并不紧密,也没有太多的感情维系。 7交换的各类型 (1)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 经济交换:当事人各方相互换取为他人所拥有的各种所有物的行为。 社会交换:指那些期待他人能够做报答性回应且他人一般也能做出报答性回应的互动行为。 (2)互惠交换、再分配交换与市场交换 互惠交换:以社会义务为交换基础,以非物质性回报和非盈利为目的的交换形态。再分配交换:指处于下层的生产者“自下而上”的向首领或政府交纳一定数额的物品或劳动,处于社会中心的首领或政府“自上而下”的以施恩的方式向下层民众分配一定的“赏赐”的交换类型。 市场交换:指以物品和劳务的供求关系为基础,以盈利为目标的交换形态。(3)生产性、协商性、互惠性与普遍性交换 生产性交换:即协调各部分力量或联合资源以产生一个共同的福利,生产性交换的基本类型是合作关系。 协作性交换:即协调产生明确的合同或交易的条件,协商性交换强调权利与责任的对等及契约的明确性。 互惠性交换:即长期的、连续的且通常是默许的利益赠与。 普遍性交换:即对某一行动者或网络和集体成员提供单边利益而从其他个人或多人处获取回报。 (4)利他型、利己型、合作型和冲突型交换 利他型交换:指交换双方皆以满足对方的利益为目的。 利己型交换:指交换双方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考虑对方的利益。 合作型交换:指交换双方在考虑自己的利益的同时考虑对方的利益,并认为自己利益的实现应以对方利益的实现为条件 冲突型交换:指交换双方皆以损害对方的利益为实现己方利益的前提,视彻底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