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多余人”形象,是于十九世纪的前期,伴随着俄国社会结构转变以及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不断发展而诞生的一种俄国文学中的典型的人物形象。
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
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
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最终只能在极度的空虚和愤懑之中迎来属于自己的悲剧人生。
“多余人”形象的诞生,是与俄国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分不开的。
农奴制度下的封建俄国与来自西方的自由民主的社会思想的强烈对抗,促使了一批受到良好教育的贵族青年对于社会现状的反思。
他们希望社会向着自由民主的形态发展,却又不愿意失去自己所拥有的荣华富贵。
多余人的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赫尔岑笔下的别尔托夫、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
“多余人”形象的诞生,标志着俄国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标志着创作风格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型。
俄国文学中“多余人”的家族性性格的形成、发展和最终走向毁灭的过程,完整而具体的展现了俄国解放运动中贵族革命时期的社会面貌,反应了居于革命领导地位的贵族知识分子的精神变迁,着重提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病源,谴责了那个使得本来有希望“有为”的青年知识分子最终变得碌碌无为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环境。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多余人”形象的巨大魅力,不仅仅体现于自身形象所蕴含的广泛的社会意义,还来自于形象所包含的复杂而又深邃的哲学意义和美学内涵,揭示了旧社会体制内部深重的矛盾与危机。
每当面临社会转型的时刻,尤其是“大革命”的前夜,最先觉醒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敏感的青年知识分子所经历的精神痛苦和无望抗争,都让我们想到了“多余人”悲剧的生命历程。
社会变革如同大浪淘沙,成就了许多“风流人物”,同时也造就了许许多多最终没能跟得上时代的“失败者”。
可悲的是,这些人往往也同样具有成为“风流人物”的思想与条件,却因为许许多多的主观原因,最终没能走出自我的小圈子,看不到所处在的社会蕴含的希望,以消极的态度来面对人生,最终与美好的未来失之交臂。
“多余人”的形象与命运向世人昭示了一个这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由于某些原因而不得不生存在一个不合适的生活环境中,亦或是一个合情合理的要求不得不产生在一个错误的时代。
那么,无论是对于这个人、这个要求,还是这个时代而言,最终都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
因为他们之间的矛盾,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使得这个人物或要求最终必然走上不归路,成为那个时代里的“叛逆者”或者说是“多余的人”
事实上,“多余人”的形象时常常存在的,无论是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是后世文学中的一些人物形象,我们都可能从他们身上找到奥涅金、毕巧林、罗亭的影子。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多余人”就不仅仅只作为一种艺术形象的存在,更是成为了一种特殊社会条件中产生的特殊人。
是从旧的文化群体中分裂出来的一代新人,是时代的产物,是那些最初觉醒的青年。
“多余人”事实上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存在于文化冲击背景下的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