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真菌(半知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载孢体:菌丝特化而用于承载分生孢子的结构。 包括 分生孢子梗:由菌丝特化成的、其上着生分生孢子的一种 丝状结构。 孢梗束:分生孢子梗基部紧密联结而顶端分散的一束孢子 梗,顶生或侧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座:是由许多聚集成垫状的、很短的分生孢子梗 形成,顶端产生分生孢子。
以上几种载孢体形成后肉眼观察为粉状或霉层。
分生孢子盘:垫状或浅盘状,上面有成排的短分生 孢子梗,顶端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盘的四周或 中央有时还有深褐色的刚毛。寄生性真菌的分生孢 子盘多半产生在寄主的角质层或表皮下,成熟后露 出表面(肉眼观察时为小黑点)
分生孢子器:一般有固定的孔口和拟薄壁组织的 器壁。在内壁上形成分生孢子梗,梗的顶端着生分 生孢子。分生孢子器生在基质的表面或者部分或整 个埋在基质或子座内。(肉眼观察时为小黑点)
(1)尾孢属(Cercospora )
分生孢子梗青褐色 至黑褐色,合轴式产生 多细胞尾鞭形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梗呈曲膝状; 引起白菜白斑病和 花生褐斑病等。
尾孢属示意图
白菜白斑病
花生褐斑病
(2)链格孢属(Alternaria )
分生孢子梗深色, 以合铀式延伸,顶端 单生或串生淡褐色至深褐色、 砖隔状的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 倒棍棒形、椭圆形或卵圆形, 顶端有喙状细胞。 引起白菜黑斑病、番茄早疫病等。
全壁体生式节孢子
全壁体生式节孢子:是由菌丝 细胞整个地转化而来的,产孢 菌丝的完整细胞壁形成了节孢 子的壁。 有的是同时形成的;有的是从 产孢菌丝顶端向下依次先后形 成串生的节孢子(向基式成 熟),这种节孢子又称为粉孢 子,如白粉菌的分生孢子 。
白粉菌的分生孢 子和分生孢子梗 示意图
内壁体生式节孢子
青霉属示意图
柑橘青霉病症状
青霉属扫描电镜照片
柑橘绿霉病症状
(3)粉孢属(Oidium)
菌丝体表生; 分生孢子梗直立,顶部产生 体生式的分生节孢子(粉孢子)。 分生孢子串生,单胞,无色。 引起白粉病, 为大多数白粉菌的无性阶段。
粉孢属示意图
粉孢属扫描电镜照片
小 麦 白 粉 病 症 状
(4)轮枝孢属(Verticillium )
(二) 无孢目(Agonomycetales )
菌丝体发达,有的可以形成厚垣孢子或菌核; 但无性繁殖不产生分生孢子 有些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如丝核菌属 (Rhizoctonia)、小核菌属(Sclerotium)等。
(1)丝核菌属(Rhizoctonia)
菌丝在分技处缢缩,褐色;
菌核表面粗糙,褐色至黑色, 表里颜色相同,菌核之间有 丝状体相连,菌丝组织疏松。
体生式(thallic )分生孢子 芽生式(blastic)分生孢子
(1)体生式分生孢子
体生式分生孢子(又称节孢子): 它是由 营养菌丝的细胞以断裂的方式形成的,这 类分生孢子的产孢细胞就是原来就已存在 的营养菌丝细胞。
根据节孢子细胞壁的来源及形成方式,又 分为全壁体生式和内壁体生式。
没有或不常见其有性生殖,但大多可进行准性生殖;
若存在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孢子或担孢子,多属于子囊菌 门,少数属担子菌门、接合菌门真菌;
目前这类真菌也称之为“有丝分裂孢子真菌” (Kendrick,1989)
(一)分生孢子
1. 分生孢子的产生 以芽殖、断裂及裂殖的方式产生分生孢子,它们形成
水稻小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核病症状
(三) 丝孢目
分生孢子直接从菌丝上产生或从散生的分 生孢子梗上产生 丝孢目的分科: 淡色孢科: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色淡 暗色孢科: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色暗
1. 淡色孢科的重要属
梨孢属(Pyricularia ) 青霉属(Penicillium) 粉孢属(Oidium) 轮枝孢属(Verticillium ) 葡萄孢属(Botrytis ) 柱隔孢属(Ramularia )
(1)梨孢属(Pyricularia )
特征是分生孢子梗细长,淡褐色,曲膝状弯曲; 分生孢子梨形,无色至淡橄榄色, 大多3个细胞.少数2个或4个细胞。 为害水稻引起稻瘟病。
梨形孢属示意图
梨孢属显微照片
稻瘟病的症状
(2)青霉属(Penicillium)
分生孢子梗无色,顶部有多次分枝, 排列成帚状;最上层分枝(产孢细胞) 瓶状,顶端形成串生的分生孢子 (瓶梗孢子); 分生孢子单细胞,近球形,无色。 引起柑桔青霉病和绿霉病。
外壁芽生式、内壁芽生式的概念
外壁芽生式的分生孢子形成时,产孢细胞 上的某个点产生突起并膨大,产孢细胞的 胞壁随着它的生长同时延伸,形成分生孢 子的细胞壁 内壁芽生式的分生孢子是从产孢细胞的孔 道内长出,产孢细胞的外壁不随孢子的发 育而延伸,因而不参与孢子细胞壁的形成
(二) 载孢体的类型(109页)
内壁体生式节孢子在形成过程中,产孢菌 丝外壁不转化为孢子的壁,因此这类节孢 子是在菌丝细胞内形成的。
全壁体生式示意图
内壁体生式示意图
(2)芽生式分生孢子
芽生式分生孢子是产孢细胞以芽殖的方式 产生的分生孢子。 产孢细胞产生分生孢子时,产孢细胞的某 个部位向外突起并生长膨大,形成分生孢 子。 芽殖型分生孢子可分为全壁芽生式 (holoblastic)和内壁芽生式(enteroblastic )两 种类型。划分依据与体生式相同。
分生孢子梗轮状分枝, 产孢细胞基部略膨大; 分生孢子为内生芽殖型, 单细胞,卵圆形至椭圆形, 单生或聚生。 引起棉花等黄萎病。
轮枝孢属示意图
茄子枯萎病症状
棉花黄萎病症状
(5)葡萄孢属(Botrytis )
分生孢子梗无色,顶端细胞膨大 成球形,上面有许多小梗; 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 着生小梗上聚集成葡萄穗状。 引起多种植物幼菌、果实及 贮藏器官的猝倒、落叶、花腐、 烂果及烂窖。即灰霉病
常见种是立枯丝核菌(R.solani) 引起作物立枯病和纹枯病.
丝核菌属示意图
丝核菌属显微照
水稻纹枯病症状
湿度低
湿度高
茄基腐病症 状
(2)小核菌属(Sclerotium)
菌核不规则形,, 外表黑色, 里浅色。 菌丝组织紧密。
不产生无性孢子。 引起多种白绢病。
小核菌属示意图
马铃薯白绢病症状
葡萄孢属示意图
葡 萄 孢 属 显 微 照 片
番茄灰霉病症状
(6)柱隔孢属(Ramularia )
分生孢子梗无色,短小不分枝,以合轴式产生外生芽殖 型分生孢子,产孢梗顶端曲膝状;分生孢子双细胞,串 生,圆柱形,两端钝圆。引起棉花白斑病。
柱隔孢属示意图
2. 暗色孢科的重要属
尾孢属(Cercospora ) 链格孢属(Alternaria ) 黑星孢属(Fusicladium ) 内脐蠕孢属(Drechslera )、平脐蠕孢属 (Bipolaris)和突脐蠕孢属(Exserohilum )
链格孢属示意图
链格孢属显微照片
白菜黑斑病症状
番茄早疫病症状
在分生孢子梗上
分生孢子梗着生的方式也不同,有散生的,有聚生并 形成特殊结构---载孢体 载孢体:由菌丝特化而用于承载分生孢子的结构称为 载孢体。
分生孢子的形态变化很大,可分为单胞、双胞、多胞,
砖隔状、线状、螺旋状和星状等7种类型
分生孢子形态
2. 分生孢子的形成方式(110页)
按照分生孢子个体发育的基本形 式,其形成方式分为:
(二)Ainsworth(1973)的分类 系统中,半知菌亚门分3个纲:
芽孢纲(Blastomycetes ):营养体是单细胞 或发育程度不同的菌丝体或假菌丝,产生 芽孢子繁殖。 丝孢纲 (HyPhomycetes) 营养体是发达的菌 丝体,分生孢子不产生在分生孢盘或分生 孢子器内。 腔孢纲(Coelomycetes ):分生孢子产生在 分生孢子盘或分生孢子器内。
三、丝孢纲 (HyPhomycetes)
特征: 营养体是发达的菌丝体,
分生孢子梗散生、束生或着生在分生孢子座上,梗上 着生分生孢子,但分生孢子不产生在分生孢子盘或分生孢 子器内。 此外,有些种类除产生厚垣孢子外,不产生分生孢子。
(一)丝孢纲真菌的分类
丝孢纲分为4个目,已知有11 000种左右 1.无孢目(Agonomycetales ) : 除厚垣孢 子外,不产生其他分生孢子 2.丝孢目(Moniliales) :分生孢子梗散生 3.束梗孢目(Stilbellales ) :分生孢子梗 聚生形成孢梗束 4.瘤座菌目(Tuberculariales ) :分生孢 子梗着生在分生孢子座上
合轴式生产分生 孢子的方式示意图
2. 环痕式
环痕式是全壁芽生式孢子的一种产孢方式。产孢梗顶端 的分生孢子形成后,产孢点以内部层出的方式向上延长 一次,顶端又产生孢子,结果在分生孢子梗顶部留下一 个个的环痕。以这种方式产生孢子有时称作环痕孢子。
环痕式产生分生 孢子的方式示意图
3. 芽生式
产孢细胞以全壁芽生方式产生孢子,形成单生或串生的 分生孢子。串生的孢子链是由于产孢细胞上产生的孢子 成熟后转化为产孢细胞,继续芽殖产生新的孢子,如此 不断重复产生的。有的产孢细胞可以膨大成头状,上面 有多个产孢点,形成簇生的分生孢子。以这种方式产生 的孢子有时称为芽孢子。
孔生式产生分生 孢子方式示意图
常见的产 孢方式
二、半知菌的分类
传统分类是采用萨卡度(Saccardo,1899)的分类系统 (1) 从梗孢目(Moniliales ) (2) 黑盘孢目(Melanconiales ) (3) 球壳孢目(Sphaeropsidales) (4) 无孢菌类(Mycellia sterilia ) Ainsworth1973的分类系统: (1) 芽孢纲(Blastomycetes ) (2) 丝孢纲 (HyPhomycetes) (3) 腔孢纲(Coelomycetes ) 注意:半知菌的分类单元和性质与其他真菌是不同的
第六节 半知菌类真菌
内容
一、半知菌类真菌的特征 二、半知菌的分类 三、丝孢纲 (HyPhomycetes) 四、腔孢纲(Coelomycetes) 小 结 本节重点
一、半知菌类真菌的特征
营养体为发达的有隔菌丝,形成子座、菌核,分生孢子梗; 无性繁殖发达且具有经济意义,产生各种分生孢子;
(一)命名的交叉问题
由于半知菌中包括许多子囊菌和担子菌的无性 阶段,这些真菌的有性阶段分在于囊菌或担子 菌中,它们的无性阶段又分在半知菌中,因此, 同一个种就交叉分在不同的分类单元中,随着 带来的问题就是同一个种就有两个学名 如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 zeae )和分生孢子阶段 的学名是禾本科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 )。 但均承认,且后者应用更普遍
(三)芽生式产孢梗的产孢方式(110页)
产孢梗(产孢细胞)在芽殖产生分生孢子 的过程中,有的长度基本不变,有的逐 渐伸长或缩短,有的不分枝或发生分枝, 产孢方式进一步划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产孢方式主要有:合轴式;环痕 式;芽生式 ;瓶梗式;孔生式。
1. 合轴式
产孢梗(细胞)以合轴方式分枝产生孢子,多为全壁芽生 式。分生孢子形成后,产孢梗在孢子基部侧面分枝并向 前延伸,顶端形成新的孢子,并依此多次重复分技和产 生孢子。孢子梗顶部呈曲膝状。有时将这种方式产生的 孢子称为合轴孢子。
芽殖方式产生孢子 方式示意图
4. 瓶梗式
产孢细胞呈瓶状,孢子从瓶梗型顶部孔口长出,产孢过 程中产孢梗(细胞)长度不变,所产生的孢子有时称作瓶 梗孢子,均为内壁芽生式。
瓶梗式产生分生孢子 方式示意图
5. 孔生式
内壁芽生式的一种产孢方式。产孢过程中产孢细胞长度 可以变化,孢子从产孢梗顶部或侧面的产孢孔道内长出。 这种孢子有时又称孔出孢子。
Hawksworth1995,取消半知菌分类阶元, 提出了有丝分裂孢子真菌(mitosporic fungi) 的概念:其特点是 缺少或尚未发现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担 子和担孢子的真菌;缺少或尚未发现减数 分裂或有丝分裂的繁殖结构;具备借助有 丝分裂产生分生孢子的形式。 下分三纲:无孢纲、丝孢纲和腔孢纲
以上几种载孢体形成后肉眼观察为粉状或霉层。
分生孢子盘:垫状或浅盘状,上面有成排的短分生 孢子梗,顶端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盘的四周或 中央有时还有深褐色的刚毛。寄生性真菌的分生孢 子盘多半产生在寄主的角质层或表皮下,成熟后露 出表面(肉眼观察时为小黑点)
分生孢子器:一般有固定的孔口和拟薄壁组织的 器壁。在内壁上形成分生孢子梗,梗的顶端着生分 生孢子。分生孢子器生在基质的表面或者部分或整 个埋在基质或子座内。(肉眼观察时为小黑点)
(1)尾孢属(Cercospora )
分生孢子梗青褐色 至黑褐色,合轴式产生 多细胞尾鞭形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梗呈曲膝状; 引起白菜白斑病和 花生褐斑病等。
尾孢属示意图
白菜白斑病
花生褐斑病
(2)链格孢属(Alternaria )
分生孢子梗深色, 以合铀式延伸,顶端 单生或串生淡褐色至深褐色、 砖隔状的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 倒棍棒形、椭圆形或卵圆形, 顶端有喙状细胞。 引起白菜黑斑病、番茄早疫病等。
全壁体生式节孢子
全壁体生式节孢子:是由菌丝 细胞整个地转化而来的,产孢 菌丝的完整细胞壁形成了节孢 子的壁。 有的是同时形成的;有的是从 产孢菌丝顶端向下依次先后形 成串生的节孢子(向基式成 熟),这种节孢子又称为粉孢 子,如白粉菌的分生孢子 。
白粉菌的分生孢 子和分生孢子梗 示意图
内壁体生式节孢子
青霉属示意图
柑橘青霉病症状
青霉属扫描电镜照片
柑橘绿霉病症状
(3)粉孢属(Oidium)
菌丝体表生; 分生孢子梗直立,顶部产生 体生式的分生节孢子(粉孢子)。 分生孢子串生,单胞,无色。 引起白粉病, 为大多数白粉菌的无性阶段。
粉孢属示意图
粉孢属扫描电镜照片
小 麦 白 粉 病 症 状
(4)轮枝孢属(Verticillium )
(二) 无孢目(Agonomycetales )
菌丝体发达,有的可以形成厚垣孢子或菌核; 但无性繁殖不产生分生孢子 有些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如丝核菌属 (Rhizoctonia)、小核菌属(Sclerotium)等。
(1)丝核菌属(Rhizoctonia)
菌丝在分技处缢缩,褐色;
菌核表面粗糙,褐色至黑色, 表里颜色相同,菌核之间有 丝状体相连,菌丝组织疏松。
体生式(thallic )分生孢子 芽生式(blastic)分生孢子
(1)体生式分生孢子
体生式分生孢子(又称节孢子): 它是由 营养菌丝的细胞以断裂的方式形成的,这 类分生孢子的产孢细胞就是原来就已存在 的营养菌丝细胞。
根据节孢子细胞壁的来源及形成方式,又 分为全壁体生式和内壁体生式。
没有或不常见其有性生殖,但大多可进行准性生殖;
若存在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孢子或担孢子,多属于子囊菌 门,少数属担子菌门、接合菌门真菌;
目前这类真菌也称之为“有丝分裂孢子真菌” (Kendrick,1989)
(一)分生孢子
1. 分生孢子的产生 以芽殖、断裂及裂殖的方式产生分生孢子,它们形成
水稻小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核病症状
(三) 丝孢目
分生孢子直接从菌丝上产生或从散生的分 生孢子梗上产生 丝孢目的分科: 淡色孢科: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色淡 暗色孢科: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色暗
1. 淡色孢科的重要属
梨孢属(Pyricularia ) 青霉属(Penicillium) 粉孢属(Oidium) 轮枝孢属(Verticillium ) 葡萄孢属(Botrytis ) 柱隔孢属(Ramularia )
(1)梨孢属(Pyricularia )
特征是分生孢子梗细长,淡褐色,曲膝状弯曲; 分生孢子梨形,无色至淡橄榄色, 大多3个细胞.少数2个或4个细胞。 为害水稻引起稻瘟病。
梨形孢属示意图
梨孢属显微照片
稻瘟病的症状
(2)青霉属(Penicillium)
分生孢子梗无色,顶部有多次分枝, 排列成帚状;最上层分枝(产孢细胞) 瓶状,顶端形成串生的分生孢子 (瓶梗孢子); 分生孢子单细胞,近球形,无色。 引起柑桔青霉病和绿霉病。
外壁芽生式、内壁芽生式的概念
外壁芽生式的分生孢子形成时,产孢细胞 上的某个点产生突起并膨大,产孢细胞的 胞壁随着它的生长同时延伸,形成分生孢 子的细胞壁 内壁芽生式的分生孢子是从产孢细胞的孔 道内长出,产孢细胞的外壁不随孢子的发 育而延伸,因而不参与孢子细胞壁的形成
(二) 载孢体的类型(109页)
内壁体生式节孢子在形成过程中,产孢菌 丝外壁不转化为孢子的壁,因此这类节孢 子是在菌丝细胞内形成的。
全壁体生式示意图
内壁体生式示意图
(2)芽生式分生孢子
芽生式分生孢子是产孢细胞以芽殖的方式 产生的分生孢子。 产孢细胞产生分生孢子时,产孢细胞的某 个部位向外突起并生长膨大,形成分生孢 子。 芽殖型分生孢子可分为全壁芽生式 (holoblastic)和内壁芽生式(enteroblastic )两 种类型。划分依据与体生式相同。
分生孢子梗轮状分枝, 产孢细胞基部略膨大; 分生孢子为内生芽殖型, 单细胞,卵圆形至椭圆形, 单生或聚生。 引起棉花等黄萎病。
轮枝孢属示意图
茄子枯萎病症状
棉花黄萎病症状
(5)葡萄孢属(Botrytis )
分生孢子梗无色,顶端细胞膨大 成球形,上面有许多小梗; 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 着生小梗上聚集成葡萄穗状。 引起多种植物幼菌、果实及 贮藏器官的猝倒、落叶、花腐、 烂果及烂窖。即灰霉病
常见种是立枯丝核菌(R.solani) 引起作物立枯病和纹枯病.
丝核菌属示意图
丝核菌属显微照
水稻纹枯病症状
湿度低
湿度高
茄基腐病症 状
(2)小核菌属(Sclerotium)
菌核不规则形,, 外表黑色, 里浅色。 菌丝组织紧密。
不产生无性孢子。 引起多种白绢病。
小核菌属示意图
马铃薯白绢病症状
葡萄孢属示意图
葡 萄 孢 属 显 微 照 片
番茄灰霉病症状
(6)柱隔孢属(Ramularia )
分生孢子梗无色,短小不分枝,以合轴式产生外生芽殖 型分生孢子,产孢梗顶端曲膝状;分生孢子双细胞,串 生,圆柱形,两端钝圆。引起棉花白斑病。
柱隔孢属示意图
2. 暗色孢科的重要属
尾孢属(Cercospora ) 链格孢属(Alternaria ) 黑星孢属(Fusicladium ) 内脐蠕孢属(Drechslera )、平脐蠕孢属 (Bipolaris)和突脐蠕孢属(Exserohilum )
链格孢属示意图
链格孢属显微照片
白菜黑斑病症状
番茄早疫病症状
在分生孢子梗上
分生孢子梗着生的方式也不同,有散生的,有聚生并 形成特殊结构---载孢体 载孢体:由菌丝特化而用于承载分生孢子的结构称为 载孢体。
分生孢子的形态变化很大,可分为单胞、双胞、多胞,
砖隔状、线状、螺旋状和星状等7种类型
分生孢子形态
2. 分生孢子的形成方式(110页)
按照分生孢子个体发育的基本形 式,其形成方式分为:
(二)Ainsworth(1973)的分类 系统中,半知菌亚门分3个纲:
芽孢纲(Blastomycetes ):营养体是单细胞 或发育程度不同的菌丝体或假菌丝,产生 芽孢子繁殖。 丝孢纲 (HyPhomycetes) 营养体是发达的菌 丝体,分生孢子不产生在分生孢盘或分生 孢子器内。 腔孢纲(Coelomycetes ):分生孢子产生在 分生孢子盘或分生孢子器内。
三、丝孢纲 (HyPhomycetes)
特征: 营养体是发达的菌丝体,
分生孢子梗散生、束生或着生在分生孢子座上,梗上 着生分生孢子,但分生孢子不产生在分生孢子盘或分生孢 子器内。 此外,有些种类除产生厚垣孢子外,不产生分生孢子。
(一)丝孢纲真菌的分类
丝孢纲分为4个目,已知有11 000种左右 1.无孢目(Agonomycetales ) : 除厚垣孢 子外,不产生其他分生孢子 2.丝孢目(Moniliales) :分生孢子梗散生 3.束梗孢目(Stilbellales ) :分生孢子梗 聚生形成孢梗束 4.瘤座菌目(Tuberculariales ) :分生孢 子梗着生在分生孢子座上
合轴式生产分生 孢子的方式示意图
2. 环痕式
环痕式是全壁芽生式孢子的一种产孢方式。产孢梗顶端 的分生孢子形成后,产孢点以内部层出的方式向上延长 一次,顶端又产生孢子,结果在分生孢子梗顶部留下一 个个的环痕。以这种方式产生孢子有时称作环痕孢子。
环痕式产生分生 孢子的方式示意图
3. 芽生式
产孢细胞以全壁芽生方式产生孢子,形成单生或串生的 分生孢子。串生的孢子链是由于产孢细胞上产生的孢子 成熟后转化为产孢细胞,继续芽殖产生新的孢子,如此 不断重复产生的。有的产孢细胞可以膨大成头状,上面 有多个产孢点,形成簇生的分生孢子。以这种方式产生 的孢子有时称为芽孢子。
孔生式产生分生 孢子方式示意图
常见的产 孢方式
二、半知菌的分类
传统分类是采用萨卡度(Saccardo,1899)的分类系统 (1) 从梗孢目(Moniliales ) (2) 黑盘孢目(Melanconiales ) (3) 球壳孢目(Sphaeropsidales) (4) 无孢菌类(Mycellia sterilia ) Ainsworth1973的分类系统: (1) 芽孢纲(Blastomycetes ) (2) 丝孢纲 (HyPhomycetes) (3) 腔孢纲(Coelomycetes ) 注意:半知菌的分类单元和性质与其他真菌是不同的
第六节 半知菌类真菌
内容
一、半知菌类真菌的特征 二、半知菌的分类 三、丝孢纲 (HyPhomycetes) 四、腔孢纲(Coelomycetes) 小 结 本节重点
一、半知菌类真菌的特征
营养体为发达的有隔菌丝,形成子座、菌核,分生孢子梗; 无性繁殖发达且具有经济意义,产生各种分生孢子;
(一)命名的交叉问题
由于半知菌中包括许多子囊菌和担子菌的无性 阶段,这些真菌的有性阶段分在于囊菌或担子 菌中,它们的无性阶段又分在半知菌中,因此, 同一个种就交叉分在不同的分类单元中,随着 带来的问题就是同一个种就有两个学名 如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 zeae )和分生孢子阶段 的学名是禾本科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 )。 但均承认,且后者应用更普遍
(三)芽生式产孢梗的产孢方式(110页)
产孢梗(产孢细胞)在芽殖产生分生孢子 的过程中,有的长度基本不变,有的逐 渐伸长或缩短,有的不分枝或发生分枝, 产孢方式进一步划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产孢方式主要有:合轴式;环痕 式;芽生式 ;瓶梗式;孔生式。
1. 合轴式
产孢梗(细胞)以合轴方式分枝产生孢子,多为全壁芽生 式。分生孢子形成后,产孢梗在孢子基部侧面分枝并向 前延伸,顶端形成新的孢子,并依此多次重复分技和产 生孢子。孢子梗顶部呈曲膝状。有时将这种方式产生的 孢子称为合轴孢子。
芽殖方式产生孢子 方式示意图
4. 瓶梗式
产孢细胞呈瓶状,孢子从瓶梗型顶部孔口长出,产孢过 程中产孢梗(细胞)长度不变,所产生的孢子有时称作瓶 梗孢子,均为内壁芽生式。
瓶梗式产生分生孢子 方式示意图
5. 孔生式
内壁芽生式的一种产孢方式。产孢过程中产孢细胞长度 可以变化,孢子从产孢梗顶部或侧面的产孢孔道内长出。 这种孢子有时又称孔出孢子。
Hawksworth1995,取消半知菌分类阶元, 提出了有丝分裂孢子真菌(mitosporic fungi) 的概念:其特点是 缺少或尚未发现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担 子和担孢子的真菌;缺少或尚未发现减数 分裂或有丝分裂的繁殖结构;具备借助有 丝分裂产生分生孢子的形式。 下分三纲:无孢纲、丝孢纲和腔孢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