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植物病原真菌第六节半知菌亚门
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
痂圆孢属(Sphaceloma)
分生孢子盘半埋于 寄主组织内,分生 孢子较小,单胞, 无色,椭圆形,稍 弯曲。 如葡萄黑痘病、柑 橘疮痂病菌等。
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
分生袍子盘生于寄主 表皮下,有时生有褐 色、具分隔的刚毛; 分生孢子梗无色至褐 色,内壁芽生瓶梗式 产孢;分生孢子无色, 单胞,长椭圆形或新 月形,萌发后芽管顶 端常产生附着胞。
链格孢属(Alternaria)
分生孢子梗深色,顶端 单生或串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多胞,具纵、 横隔膜成砖格状,孢子 长圆形或棒形,顶端尖 细,串生。 很多是常见的腐生菌。 如香石竹叶斑病、圆柏 叶枯病菌等。
尾孢属(Cercospora)
分生孢子梗黑褐 色,不分枝,顶 端着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线形, 多胞,有多个横 隔膜。 如樱花褐斑病、 丁香褐斑病、桂 花叶斑病、杜鹃 叶菌丝表面生。 分生孢子,单胞, 椭圆形,串生。 分生孢子梗丛生与 菌丝区别不显著。 如瓜叶菊白粉病、 月季白粉病菌等。
葡萄孢属(Botrytis)
分生孢子梗细长,分 枝略垂直,对生或不 规则。 分生孢子圆形或椭圆 形,聚生于分枝顶端 成葡萄穗状。 如菊花、牡丹、芍药、 四季海棠、仙客来灰 霉病菌等。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
分生孢子盘与分生孢子器
丝核菌属(Rhizoctonia)
菌丝细胞短而粗, 褐色,分枝多呈直 角,在分枝处较细 缢,并有一隔膜。 菌核表面及内部褐 色至黑色,形状多 样,生于寄主表面, 常有菌丝相连。 引起多种植物猝倒 病、立枯病。
小菌核属(Solerotium )
产生较有规则的 圆形或扁圆形菌 核,表面褐色至 黑色,内部白色, 菌核之间无菌丝 相连。 引起兰花等多种 花木白绢病。
理解真菌五亚门分类系统及各亚门主要特征掌握真菌学名的命名方法
4、真菌的命名
植 物
保
护
技 术
有些真菌有两个学名,这是因为最初命名时只发
STEP1 学名法
现其无性阶段,以后发现了有性阶段时又另外命名。 如:葡萄黑痘病菌 无性阶段学名为Sphaceloma ampelinum, de
1
Bary
有性阶段的学名为Elsinoe ampelina (de Bary) Shear。
课后测试
一、填空题
植 物
保
护
技 术
植物病原真菌分为 鞭毛菌亚门 、 接合菌亚门 、 子囊菌亚门 、 担子菌亚门 和 半知菌亚门 五个亚门。
课后测试
二、单选题
植 物
保
护
技 术
1、在植物病理学中目前普遍采用的是( D )生物分类系统。 A、二界 B、三界 C、四界 D、五(六)界
2、真菌的分类阶元中最基本的阶元是( D )。 A、目 B、科 C、属 D、种
元的名称,掌握真菌分类地位。
重点难点
植 物
保
护
技 术
掌握真菌五亚门分类系统及各
重点
亚门主要特征。
掌握真菌学名的命名方法和
难点
规则。
真菌的分类和命名
植 物
保
护
技 术
1
2
真菌的分类地位
真菌各级分类阶元 真菌的分类系统 真菌的命名
3
4
1、真菌的分类地位
植 物
保
护
技 术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植物病害学中最普遍采用
如图
4、真菌的命名
植 物
保
护
技 术
STEP2
中名法
就是用中文(汉字)命名,只能在中国使用,全 世界不通用。 命名规则一般为“寄主+症状+菌”来命名。
第二章植物病害基础知识10(2)
A无隔菌丝 B有隔菌丝
1. 有隔菌丝
2. 无隔菌丝
有隔菌丝
有 隔 菌 丝
无隔菌丝
真菌的菌丝
真菌的菌丝
菌丝一般从孢子萌发而来,形成菌丝体,最后 再产生孢子。
孢子萌发产生菌丝
后期菌丝产生孢子
菌丝生长
菌丝的正常功能是摄取养分并不断生长发育。 依真菌的种类不同,菌丝在寄主体内的寄生 方式也不同: a) 生长在寄主细胞内的真菌,由菌丝直接从寄 主内吸收养分; b) 生长在寄主细胞间的真菌,则以菌丝体上产 生的特殊结构——吸器,伸入细胞内吸取养 分。
动物的病害。
有益真菌可被用来制药、生产食品和用于生防等。 寄生植物的真菌能引起植物病害,称植物病原真菌。
(一)真菌的一般性状
(一)真菌的一般性状
1.真菌的营养体
(1)菌丝体 典型的真菌营养体为 纤细分支的丝状体,单根的丝状体 称为菌丝,很多菌丝交织成团,称 菌丝体。低等真菌菌丝为无隔菌丝, 高等真菌菌丝为有隔菌丝。 真菌的菌丝体
3、子囊菌亚门
除酵母菌为单细胞外,其它子囊菌的营养体都是分 枝繁茂的有隔菌丝体;
无性繁殖在孢子梗上产生分生孢子。产生分生孢子 的子实体有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等。
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大多数子囊产生在 子囊果内,少数裸生。 子囊果: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的结构体称子囊果; 根据其不同形态,子囊果分四种类型:闭囊壳、子囊 壳、子囊盘、子囊腔。
丝孢菌
分生孢子着生在分生孢子梗上, 有少部分不产生分生孢子,只 产生菌核。 丝孢菌中很多是重要的植物病 原菌。如稻梨孢菌引起的水稻 稻瘟病,丝核菌引起水稻纹枯
病及多种作物立枯病。
梨孢属
腔胞菌
《植物病虫害防治》课后习题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植物病虫害防治作业题植物病理学部分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储藏运输过程中,在一定外界环境影响下,受到病原生物或非生物的持续干扰,超越了它能忍受的范围,致使在生理上、组织上、及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生长发育不正常,表现出一些特有的外部症状及内部病理变化,病因此造成产量下降、质量变坏、颗粒无收,降低了对人类的经济价值。
2、病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3、病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4、病害三角:需要有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引起病害的观点,就称为“病害三角"。
5、侵染性病害: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
6、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称。
二、填空1、引起病害的病原种类很多,依据性质不同分为()()两大类.2、根据病原生物的类别侵染性病害分为()( )()()()等。
3、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 )()()()()五大类型。
4、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 )()五种类型。
5、()( )()构成病害发生的三要素。
6、植物侵染性病害由( )侵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由() 引起.7、植物病害症状包括( )和().8、1945年,爱尔兰由于()病大流行,而使欧洲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地区饿死100万人,200万人逃亡海外,这称为爱尔兰饥荒。
9、按照传播方式,植物病害可以可以分为()()( )( )等.1、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2、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寄生性植物病害3、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4、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5、寄主、病原、环境条件6、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7、病症、病状8、马铃薯晚疫病9、气传病害、种苗传播病害、土传病害、虫传病害三、选择1、植物细菌病害的病症是()。
a.脓状物b。
霉状物c。
粉状物d。
颗粒状物2、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 )。
a. 霜霉病b。
晚疫病c。
第六章 半知菌亚门
立
枯
猝
倒
立枯丝核菌引起
腐霉引起
二、丝孢目 又名丛梗孢目,菌丝体发达,呈疏松棉絮状,有色或无色。分 生孢子直接从菌丝上或分生孢子梗上产生,分生孢子梗不形成孢梗 束或分生孢子座。 根据孢子梗、孢子的形态和颜色,分为2科,635属,约6000种。 丛梗孢科、暗色孢科
1、丛梗孢科 包括所有从分生孢子梗上或直接从营养菌丝上产生分生孢子的半知
第二节 芽孢纲 主要是指那些不产生有性孢子的酵母。它们的菌体为酵母状细胞,菌丝缺 或不发达或为假菌丝。 芽孢纲分目检索表 1、以芽孢子进行繁殖,无掷孢子————————隐球酵母目 1’、以芽孢子和掷孢子进行繁殖—————————掷孢酵母目
一、隐球酵母目 有假菌丝和真菌丝,芽孢子圆形、卵形或长形,还有节孢子产生。菌落黄 色、橙色或红色。大多数是子囊菌中内孢霉目真菌的无性阶段。 隐球酵母科属检索素 1、营养繁殖为多边芽殖。有假菌丝和真菌丝—————————假丝酵母属 1’、营养繁殖为多边芽殖。无假菌丝或仅有极原始的形式——种产生链生孢子时经历了重复的向顶层出的产 分生孢子细胞,因而延伸的产分生孢子细胞上留下了一系 列孢痕,产分生孢子细胞的壁和分生孢子的壁是连续的。
(二)分生孢子的个体发育: 主要有两种类型,芽殖型和菌丝型 芽殖型的发育类型是菌丝或分生孢子梗以吹气球的方式从吹出点 长大,分生孢子是由产孢细胞的一部分通过生长而形成。 菌丝型的发育类型:分生孢子的形成是原来菌丝的顶端形成隔膜 而断裂。
假丝酵母属(Candida Berkh) 在医学上习惯称为念珠菌。细胞圆形、卵形或长形。营养繁殖 为多边芽殖,形成假菌丝,有时有真菌丝,可形成厚垣孢子或掷 孢子,无节孢子,不产生色素。 很多种有酒精发酵能力。
红酵母属:细胞圆形、卵形或长形,多边芽殖。少数菌株可形成 象厚垣孢子样的的细胞,或形成不同长度的假菌丝或真菌丝,但 多半不形成假菌丝。有明显的红、黄色色素。红酵母属均不发酵, 便能同化某些糖类。
第二章 植物病原真菌
繁殖能力很强,几天一代,在病害传播和流行中起重
要作用。
真菌无性繁殖的孢子类型
1.游动孢子(Zoospore):鞭毛菌的无性孢子。单细胞,无细胞壁,只有原生质膜, 在膜是着生1-2根鞭毛,水生可游动。形成于游动孢子囊(Zoosporangium)内,在 菌丝的顶端形成的一种囊状物。 2.孢囊孢子(Sporangiospore):结合菌的无性孢子。单细胞,有细胞壁,无鞭毛, 风传,陆生。形成于孢子囊(Sporangium)内,在菌丝长到一定阶段形成的囊状物。 3.分生孢子(Conidium Coniiospore):子囊菌、半知菌和担子菌的无性孢子。 着生在分生孢子梗上。分生孢子梗(Coindiophore): 单生,丛生,形状各异。 4. 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各类真菌均可产生,属于休眠孢子,壁厚。在菌 丝生长到一定阶段, 由菌丝一个细胞内原生质浓缩形成的,抗逆境,可以存活多年。
(四) 菌组织
高等真菌的有隔菌丝体可以密集地纠结在一起, 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菌组织。菌组织的作用是 形成产孢机构和特殊结构。菌组织分两类。
1.疏丝组织:菌丝排列较疏松,在显微镜下可以看
出菌丝的长形细胞,用机械方法可以分开。 2.拟薄壁组织:菌丝排列很紧密, 在显微镜下菌丝 细胞接近圆形,类似高等植物的拟薄壁组织用机械方 法不能分开,只能用碱液煮开。
1.概念:真菌孢子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整 个过程。真菌典型的生活史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大阶段。 2.特点:真菌无性繁殖阶段在它的生活史中往往可以独立地多次重复循 环,而且完成一次无性循环的时间较短,一般7-10天,产生的无性孢 子的数量极大,对植物病害的传播和发展作用很大。在营养生长后期、 寄主植物休闲期或环境不适情况下,真菌转入有性生殖产生有性孢子, 这就是它的有性阶段,在整个生活史中往往仅出现一次。植物病原真
普通植物病理学重点问题解答
第一章绪论1.植物病害、病害症状、病因的定义。
植物因受到不良条件或有害生物的影响超过它的忍耐限度而不能保持平衡时,植物的局部或整体的生理活动或生长发育就出现异常状态,这种表现异常的植物我们称之为植物病害。
症状是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
常见的病害症状有很多种,变化很多归纳起来只有5类,即变色、坏死、萎蔫、腐烂和畸形。
引起植物偏离正常生长发育状态而表现病变的因素谓之“病因”。
植物发生病害的原因很多,既有不适宜的环境因素,包括各种物理因素与化学围素,又有生物因素。
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生物,统称为病原生物(pathogen)。
病原生物的种类很多,有动物界的线虫和原生动物,有植物界的寄生藻和寄生性种子植物,有菌物界的真菌和粘菌,有原核生物界的细菌、放线菌和支原体,还有病毒界的病毒和类病毒。
由病原生物侵害植物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病害。
没有病原生物侵染的植物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
2.寄生性、致病性、抗病性的概念。
寄生性是寄生物从寄主体内夺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和繁殖的特性。
一种生物生活在其他活的生物上,以获得它赖以生存的主要营养物质,这种生物称作寄生物(parasite)。
供给寄生物以必要生活条件的生物就是它的寄主(host)或宿主(parasitifer)。
寄生是生物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两种生物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是寄生关系。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都是寄生物,但是寄生的程度不同。
有的是只能从活的植物细胞和组织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专性寄生物。
其营养方式为活体营养型(biotrophe)。
有的除寄生生活外,还可在死的植物组织上生活,或者以死的有机质作为生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非专性寄生物,这种以死亡的有机体作为营养来源的称为死体营养型(necrtroph)。
只能从死有机体上获得营养的称腐生物(saprogen)。
植物病原物中,如真菌中的锈菌、白粉菌、霜霉菌等,以及寄生在植物上的病毒和种子植物,都是专性寄生的活体营养型。
植物病原真菌-半知菌亚门—球壳孢菌
植物病原真菌-半知菌亚门
一、球壳孢菌
分生孢子着生在分生孢子器内。
(一)茎点霉属
分生孢子梗短,着生于分生孢子器的内壁。
分生孢子较小,卵形,单胞,无色。
如柑橘黑斑病。
(二)大茎点霉属
形态与茎点霉属相似,但分生孢子较大,一般长度超过15μm。
如苹果、梨轮纹病。
(三)拟茎点霉属
分生孢子有两种类型:常见的孢子卵圆形,单胞,无色;另一种孢子线形或钩状,单胞,无色。
如茄褐纹病。
(四)壳针孢属
分生孢子多细胞,细长筒形、针形或线形,直或微弯,无色。
如蕃茄斑枯病。
图1 茎点菌属图图2 拟茎点霉属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器及两种类型的分生孢子
图3 大茎点菌属
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
植物病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病理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 *1、植物病害 **2、病状 *3、病症 **4、病害三角 *5、侵染性病害**6、非侵染性病害二、填空*1、引起病害的病原种类很多,依据性质不同分为()()两大类。
**2、根据病原生物的类别侵染性病害分为()()()()()等。
*3、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五大类型。
*4、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五种类型。
*5、()()()构成病害发生的三要素。
**6、植物侵染性病害由()侵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由()引起。
*7、植物病害症状包括()和()。
**8、1945年,爱尔兰由于()病大流行,而使欧洲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地区饿死100万人,200万人逃亡海外,这称为爱尔兰饥荒。
*9、按照传播方式,植物病害可以可以分为()()()()等。
三、选择*1、植物细菌病害的病症是()。
a.脓状物b.霉状物c. 粉状物d. 颗粒状物**2、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
a. 霜霉病b. 晚疫病c. 猝倒病d. 缺素症*3、引起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缺素症b. 高温c. 病原菌d. 遗传因素*4、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缺素症b. 真菌c. 线虫d. 原核生物**5、植物生病后表现下列病症,()是真菌性病害的病症。
a. 霉状物b. 粉状物c. 脓状物d. 颗粒状物**6、()是植物病害的病状。
a. 霉状物b. 坏死c. 脓状物d. 腐烂**7、、属于侵染性病害的是()。
a. 霜霉病b. 晚疫病c. 猝倒病d. 缺素症**8、()是植物病害的病症。
a. 霉状物b. 坏死c. 脓状物d. 腐烂四、判断对错*1、病害的三角关系指病原、植物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2、植物病害引起的萎蔫可以恢复。
()*3、植物病毒病没有病症。
()*4、非侵染性病害无病症,侵染性病害都有病症。
()**5、环境条件不仅本身可以引起非侵染性病害,同时又是传染性病害的重要诱因。
植物病理学 07半知菌亚门
(3)分类系统演变
①传统分类系统
在真菌传统的三纲一类分类系统中,半知菌的传 统分类主要采用萨卡多(Saccardo)分类系统。该系 统完全以成熟孢子和子实体形态学为基础、从实用 观点出发而建立的人为分类系统,没有考虑分生孢 子系统发育过程的特点。分生孢子常因生长基质和 环境条件的波动而发生变化,使分类工作无所适从, 应用存在局限性。但该系统仍是现代半知菌分类学 的重要基础,至今仍被普遍采用。
③现代分类系统
随着生物8界学说提出,真菌在生物中的地位和分类也 发生了变化。1995年出版的第八版《真菌字典》中,取 消原半知菌分类单元,将有性阶段不清楚的归为有丝分 裂孢子真菌(mitosporic fungi)。
有丝分裂孢子真菌分为三纲:丝孢纲、无孢纲、腔孢 纲。
提出了用编码的方式描述有丝分裂真菌的新方法。首 先建立9种载孢体类型,再根据类似Saccardo的孢子类 型将孢子分为A、B、C、D、E、F、G七种类型,然后 把载孢体、孢子类型和产孢方式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依 次对各属特征以编码的方式给予描述。此法简便,并为 应用计算机分类提供条件,正在为人们所接受。
(4)Ainsworth分类系统
Ainsworth(1973) 分类系统是在萨卡度 (saccardo)传统分类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该系统虽然也以形态学为基础,但更加注重真 菌的产孢方式。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分类系统, 本书也采用该系统。
依据无性子实体形态特征和分生孢子个体 发育特点(即载孢体的类型、分生孢子的形态、 分生孢子形成方式和产孢细胞的特征),将半 知菌亚门分芽孢纲、丝孢纲、腔孢纲3个纲,8 目,12科,1880属,约26000余种。
(2)分类依据
半知菌的分类不仅要便于它的鉴定与利用,还 要尽可能反映半知菌各群体内部个体间的系统发育 关系。目前半知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2-2菌物的分类及主要类群
• 命名起点:《国际植物命名法规》(1981) 菌物和植物的命名起点都是 1753年5月1日。
• 合格发表:有拉丁文描述;清晰的照片或 绘图;发表在正式的刊物上;必需保存模 式标本(type)。
• 优先权:第一个发表的具有优先权,其它 以后发表的名称都是该名称的异名 (synonym)。
真菌界分类检索表
1.原生质团或假原生质团存在 粘菌门 1.原生质团或假原生质团缺乏2(真菌门) 2. 有能动细胞(游动孢子),有性孢子为卵孢子
鞭毛菌亚门 2.无能动细胞 3 3.具有性阶段 4 3. 缺有性阶段 半知菌亚门 4.有性孢子为子囊孢子 子囊菌亚门 4.有性孢子为接合孢子接合菌亚门 4.有性孢子为担孢子担子菌亚门
• 学名需改动,建立新组合时,将原定名人 用括号括起来。
• 一种菌物只能有一个学名,对于半知菌 的允许有性阶段和无性阶段采用不同的 学名。
• 学名用拉丁文书写,采用双名法命名: 属名+种加词(+命名人)
如:Puccinia graminis Pers.
Puccinia recondida Rob. et. Desm.
型:Puccinia graminis f.sp.tritici。
变种(variety,var. ):不同群体有形态差异和对寄主科\属的选择性
禾柄锈菌(Puccinia graminis)
小麦禾柄锈菌(P.graminis var. tritici) 燕麦禾柄锈菌(P.graminis var. avenae)
专化型(forma specialis, f.sp.)不同群体无形态差异,对寄主科\属具选择性
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第二章真菌半知菌4-1
小 麦 白 粉 病
(4)轮枝孢属(Verticillium )
分生孢子梗轮状分枝, 产孢细胞基部略膨大。 分生孢子为内生芽殖 型,单细胞,卵圆形 至椭圆形,单生或聚 生。 引起棉花等黄萎病。
轮枝孢属示意图
茄子枯萎病
棉花黄萎病
(5)葡萄孢属(Botrytis )
分生孢子梗无色,顶端细胞 膨大成球形,上面有许多小 梗;
属于子囊菌亚门,少数属担子菌亚门的真菌; 目前这类真菌也称之为“有丝分裂孢子真菌”
(Kendrick,1989)
分生孢子的形态
2. 分生孢子的形成方式
按照分生孢子个体发育的基本形式,其形成 方式可分为: 体生式(thallic )分生孢子 芽生式(blastic)分生孢子
(1)体生式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单细胞,近球形, 无色。引起柑桔青霉病和 绿霉病。
青霉属示意图
柑橘青霉病
青霉属扫描电镜照片
柑橘绿霉病
(3)粉孢属(Oidium)
菌丝体表生; 分生孢子梗直立,顶部产生 体生式的分生节孢子(粉孢子)。 分生孢子串生,单胞,无色。 引起植物的白粉病。为大多
数是白粉菌的无性阶段。
粉孢属示意图
粉孢属扫描电镜照片
水稻胡麻叶斑病
玉米小斑病
突脐蠕孢属(Exserohilum )
突脐蠕孢属 (Exserohilum ) 分 生孢子梗形态与产 孢方式与内脐蠕孢 属相似。脐点强烈 突出;引起玉米大 斑病。
内脐蠕孢属、平脐蠕孢属和突脐蠕孢属 病原形态
内脐蠕孢属示意图
平脐蠕孢属示意图
突脐蠕孢属示意图
内脐蠕孢属、平脐蠕孢属和突脐蠕孢属 引起的病例
常见种是立枯丝核菌 (R.solani)引起作物立枯 病和纹枯病.
半知菌亚门真菌
病]。
重要种:立枯丝核菌(R.solani)
稻纹枯病及多种植物立枯病; 诊断要点:白色膜状霉,颗粒状物(菌核)。
生活史:土壤中越冬菌核萌发→菌丝侵入→菌丝
体在植物株间蔓延→产生菌核→菌核传播(多次萌发) 侵染新的植物→菌核越冬。
发病条件: 高温(25~32℃)高湿,氮肥使用偏迟(抽穗
2、孢子梗单独直立,顶生扫帚状分支。
3、 分生孢子球形、无色或绿色(瓶梗孢子); ;
4、重要种:意大利青霉菌(P.italium)
典型病:柑桔青霉病(诊断要点:腐烂,灰 蓝色霉状物)。
青霉属(Penicillium)
分生孢子梗直立,顶端 一至多次分枝,形成扫 帚状。
分枝顶端产生瓶状小梗, 小梗顶端产生成串的分 生孢子,
曲病]。(稻粒上有墨绿
色球状物,与黑粉病相似)
9)弯孢属(Curvularia )
梗分化明显,呈曲膝状; 分生孢子单生,弯曲,近
纺锤形,大多具3个隔膜, 中间1~2个细胞特别膨大, 分枝处稍缢缩。 [新月弯孢(C.lunata )寄 生玉米引起玉米弯孢菌叶 斑病]。(玉米粒腐烂)
10)黑星孢属(Fusicladium )
期以后)、过量,田水过深,保持时间长。
水 稻 纹 枯 病
2)小核菌属(Sclerotium)
① 菌丝长形或球形,菌核极坚硬、致密, 表层细胞小而色深,内部细胞大而色浅。
②重要属:齐整小核菌(S.rolfsii)引起
多种植物白绢病(诊断要点:根及茎部腐烂, 病部紧贴白色绢丝状霉)。
菌核圆形或不规则形,表 面光滑或粗糙,外表褐色 或黑色,内部浅色,组织 紧密。
梗黑褐色,顶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脱落后有明显的孢子
植物病原真菌
第二章植物病原真菌[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第一节真菌概述1. 什么是真菌?大多数真菌的个体很小,通常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
真菌在自然界的分布极广,种类很多,已描述的约10万个种,在淡水、海水、土壤以及地面的各种物体上都有真菌存在。
真菌的主要特征有:(1)为真核生物,有固定的细胞核;(2)营养体简单,大多为菌丝体,细胞壁主要成分为几丁质,有的为纤维素,少数真菌的营养体是不具细胞壁的原质团;(3)营养方式为异养型,没有叶绿素或其它可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4)典型的繁殖方式是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
真菌营养方式有腐生、共生和寄生的三种。
大多数真菌是腐生的,生活在死的有机体上。
寄生的真菌,主要寄生在植物上,植物病原真菌指的就是那些可以寄生植物并引起植物病害的真菌,已记载有8000种以上。
植物病害中,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数量最多,是第一大植物病原物。
作物上常见的黑粉病、锈病、白粉病和霜霉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
2. 真菌的营养体的主要类型、结构与功能。
大多数真菌的营养体是丝状体。
真菌丝状营养体上的单根细丝称作菌丝(hypha),组成真菌菌体的一团菌丝称作菌丝体(mycelium)。
菌丝呈管状,有固定的细胞壁,大多无色透明。
不同的真菌苗丝粗细差异很大,多数直径在5~6μm之间。
大多数真菌的菌丝有横隔膜,将菌丝隔成许多长圆筒形的小细胞,这种有隔膜的菌丝称作有隔菌丝,如高等真菌的菌丝。
有隔菌丝的隔膜上有孔洞,细胞内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可以通过隔膜的孔洞进入相邻的细胞。
有些真菌的菌丝无横隔膜,称作无隔菌丝,如低等真菌的菌丝,整个菌丝体为一无隔多核的细胞。
3. 真菌无性繁殖、有性生殖的主要方式或过程,以及所产生的常见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类型。
植物病原真菌的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在植物病害发生中所起的主要作用。
真菌的繁殖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方式。
无性繁殖是指真菌不经过核配和减数分裂,营养体直接以断裂、裂殖、芽殖和割裂的方式产生后代新个体。
半知菌亚门
丝孢纲分为4个目,已知有9000种左右。
1、无孢目(Agonomycetales):除厚垣孢子外,不产生 其他分生孢子。 2、丝孢目(Moniliales):分生孢子梗散生。 3、束梗孢目(Stilbellales):分生孢子梗聚生形成孢梗 束。 4、瘤座菌目(Tuberculariales):分生孢子梗着生在分 生孢子座上。
冬孢子的锈菌(不完全锈菌)往往根据无性阶段的 特征就可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地位,就不列入半知 菌,因此半知菌实际上包括未观察到有性阶段的
子囊菌和担子菌。
一旦发现它们的有性阶段,应根据有性阶段
的特征归入相应的类群,已证明大多属于子囊菌,
少数属于担子菌,因此半知菌与子囊菌的关系较 为密切。
半知菌习性
广泛分布 大多腐生 寄 生 引起动、植物及人类疾病
隔状、线状、螺旋状和星状等7种类型。
2、载孢体的类型
载孢体(conidiomata)是指一种由多根菌丝
特化承载孢子的结构。主要有六种类型。
(1)分生孢子梗(conidiophore)
由菌丝特化能产生分生孢子的一种丝状结构。
分生孢子梗单生或丛生,无色或有色,分枝或不 分枝,有的分生孢子梗顶端膨大,上面产生分生 孢子。有的半知菌无分生孢子梗。
(二)半知菌分类的主要依据
目前半知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1、载孢体的类型,即分生孢子产生在分生孢子盘、
分生孢子器内或着生在散生、束生的分生孢梗束或 分生孢子座上; 2、分生孢子的形态、颜色和分隔情况;分生孢子 形成方式和产孢细胞(产孢梗)的特征等。
(三)半知菌的分类系统
安斯沃斯(Ainsworth,1973)分类系统 Ainsworth(1973)分类系统是目前真菌界比较公认 的真菌分类系统,根据真菌形态和产孢方式将半知 菌亚门分3个纲:芽孢纲(Blastomycetes)、丝孢纲 (HyPhomycetes)和腔孢纲(Coelomycete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孢子果
孢子果: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的包被体,有以下几种:分生 孢子盘、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座。 分生孢子盘(acervulus):由菌组织构成的盘状或浅盘状、上面 着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的产孢机构。有时分生孢子盘的四 周或中央有深褐色的刚毛。 分生孢子座(sporodochium):是由许多聚集成垫状的、很短 的分生孢子梗形成,顶端产生分生孢子。
(二)芽生式
全壁芽生式:分生孢子形成时,产孢细胞上的某 个点产生突起并膨大,产孢细胞的胞壁随着它的 生长同时延伸,形成分生孢子的细胞壁。 内壁芽生式:分生孢子是从产孢细胞的孔道内长 出,产孢细胞的外壁不随孢子的发育而延伸,因 而不参与孢子细胞壁的形成。
1、合轴式(sympodial)
产孢细胞产生孢子后,随着产孢点侧向延伸,再产生第 二个孢子,并依此多次重复分枝和产生孢子,孢子梗顶 部呈曲膝状。
☆白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3、聚端孢属(Trichothecium)
分生孢子梗无色,细长,顶端束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卵圆形至椭圆形,双细胞,大小不等
4、柱隔孢属(Ramularia)
分生孢子梗无色,短小不分枝,以合轴式产生外生芽殖 型分生孢子,产孢梗顶端曲膝状 分生孢子双细胞,串生,圆柱形,两端钝圆。 白斑柱隔孢(R.areola)引起棉花白斑病。
萨卡度分类系统
以形态学为基础,将形态相似的半知菌归为一类,而不 考虑它的系统发育关系。虽然目前半知菌的分类已有许 多进展,但该系统仍是现代半知菌分类学的重要基础, 至今仍被普遍采用。 根据子实体或孢子果的形态分为以下4个目:
•丛梗孢目(Moniliales):分生孢子散生、丛生,形成束丝或分生 孢子座。 •黑盘孢目(Melanconiales):分生孢子梗产生在分生孢子盘上。 •球壳孢目(Sphaeropsidales):分生孢子梗产生在分生孢子器内 •无孢菌类(Mycelia sterilia):除厚垣孢子外,不产生其他任何孢 子。
半知菌分类的主要依据
载孢体的类型,即分生孢子产生在分生孢子盘、分生孢 子器内或着生在散生、束生的分生孢梗束或分生孢子座 上; 分生孢子的形态、颜色和分隔情况;分生孢子形成方式 和产孢细胞(产孢梗)的特征等。
目前半知菌分类的两大系统:
传统分类主要采用萨卡度(Saccardo)分类系统 现代分类主要采用安斯沃斯(Ainsworth)分类系统
第六节 半知菌亚门真菌
半知菌概述
由于不同的交配系发生的时间或空间可能不同而难于相 遇,有性生殖在自然条件下很少见,或者有些已经丧失 有性生殖的能力,或者有些有性生殖已被准性生殖所代 替。对于这些真菌人们只找到无性阶段而没有发现有性 时期,从而只了解生活史的一半,所以通常称这类真菌 为半知菌或不完全菌(fungi imperfecti)。 Kendrick 于 1989 年 提 出 用 有 丝 分 裂 孢 子 真 菌 (Mitosporic fungi)代替过去使用的半知菌,《真菌 词典》第八版(1995)已采用。
(一)体生式
全壁体生式
节孢子由菌丝细胞整个转化而形成,产孢菌丝的细胞壁 形成了节孢子的壁。 全壁节孢子:产孢菌丝产生隔膜后即断裂成孢子。
分生节孢子:产孢菌丝顶端随孢子的依次产生而继续延 伸,并产生隔膜,形成串生的向基性的分生孢子。
内壁体生式
产孢菌丝外壁不参与孢子形成,孢子是在产孢细胞内形 成的。
半知菌的无性繁殖大多十分发达,基本方式是从营养菌 丝上分化出分生孢子梗,在分生孢子梗上形成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除无孢目外,所有半知菌都产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随风或雨飞散,或由动物传播, 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形成菌丝体。一般都是单倍体阶段。 有些半知菌还产生其他的无性孢子类型;如小型分生孢 子,或者以芽殖、断裂及裂殖的方式产生分生孢子芽孢 子和节孢子等
半知菌的特征
半知菌的营养体大多为发达的有隔菌丝体,少数 为单细胞的(酵母类),菌丝体可以形成子座、菌 核等结构,也可以形成分化程度不同的分生孢子 梗,梗上产生分生孢子。 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 无有性繁殖,若存在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孢子或 担孢子,属于子囊菌亚门或担子菌亚门真菌。
(一)无性繁殖
(2)小核菌属(Sclerotium)
菌核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光滑或粗糙,外表褐色或黑色, 里浅色。 菌丝组织紧密。 不产生无性孢子。 引起200多种植物白绢病。
马铃薯白绢病症状 水稻小球菌核病
☆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二) 丝孢目
1、丛梗孢属(Monilia)
分生孢子器(pycnidium):由菌组织构成的一般有固定孔口的 产生内生分生孢子的器官。 分生孢子器的内壁上产生分生孢子梗,其顶端着生分生孢子。 有的分生孢子直接从内壁的细胞产生。 分生孢子器内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孢子间常有胶质,胶质吸 水后膨胀,可以使孢子成条地从孔口挤出。
一、分生孢子的个体发育和形成方式
Ainsworth分类系统
是目前真菌界比较公认的真菌分类系统,根据真菌形态 和产孢方式将半知菌亚门分3个纲: 1、芽孢纲(Blastomycetes):营养体是单细胞或发育 程度不同的菌丝体,产生芽孢子繁殖。 芽孢纲包括酵母菌和类似酵母的真菌。本纲包含的 种类不多,分为2个目。芽孢纲真菌大都是腐生的,有 些寄生在人和动物体上,与植物病害无关。
1、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
分生孢子的形态变化很大,可分为单胞、双胞、多胞, 砖隔状、线状、螺旋状和星状等7种类型
分生孢子梗:由菌丝特化成能产生分生孢子的一种丝状结 构。 分生孢子梗着生的方式也不同,有散生的,有聚生而形成 分生孢子梗束。 分生孢子梗束:是一束基部排列较紧密、顶部分散的分生 孢子梗,顶端或侧面产生分生孢子。
叶瘟
☆稻梨孢(Pyricularia oryzae) ☆灰色大口球菌( Magnaporthe grisea)
节瘟
穗霉属(Penicillium)
分生孢子梗无色,顶部有多次分枝,排列成帚状;最上层分 枝(产孢细胞)瓶状,顶端形成串生的分生孢子(瓶梗孢子); 分生孢子单细胞,近球形,无色。 意大利青霉(P. italicum)引起柑桔青霉病。
二、丝孢纲 (HyPhomycetes)
特征:营养体是发达的菌丝 体,分生孢子梗散生、束生 或着生在分生孢子座上,梗 上着生分生孢子,但分生孢 子不产生在分生孢子盘或分 生孢子器内。此外,有些种 类除产生厚垣孢子外,不产 生分生孢子。
丝孢纲真菌大多数是高等植物重要寄生菌, 有些是人体的寄生菌或工业上的重要真菌。丝孢 纲分为4个目,已知有11,000种左右: 1.无孢目(Agonomycetales):除厚垣孢子外,不 产生其他分生孢子 2.丝孢目(Moniliales):分生孢子梗散生 3.束梗孢目(Stilbellales):分生孢子梗聚生形成 孢梗束 4.瘤座菌目(Tuberculariales) :分生孢子梗着生 在分生孢子座上
(一)无孢目(Agonomycetales ) 1、丝核菌属(Rhizoctonia)
菌丝在分技处缢缩,褐色 菌核表面粗糙,褐色至黑色,表里颜色相同,菌核之间 有丝状体相连,菌丝组织疏松 不产生无性孢子
水稻纹枯病
☆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
引起多种植物立枯病和纹枯病,如棉花 立枯病,水稻纹枯。
2、环痕式(annellidic)
随着孢子的产生,产孢细胞逐次以内部层出方式延伸, 在梗端形成许多环痕。
3、芽生式 (blastic)
产孢细胞以外生芽殖方式产生孢子,形成单生或串生的 分生孢子。串生的孢子链是由于产孢细胞上产生的孢子 成熟后转化为产孢细胞,继续芽殖产生新的孢子,如此 不断重复产生的。
体生式(thallic):分生孢子由产孢细胞整个转化而来,即产 孢细胞先形成隔膜,隔膜上的细胞膨大成孢子,最后膈膜断 裂形成分生孢子,称节孢子。 芽生式(blastic):分生孢子由产孢细胞的一部分以芽生的方 式发育而成,即产孢细胞上端膨大形成孢子雏形,而后出现 隔膜,再形成孢子。 根据产孢细胞各层壁是否都参与孢子形成可分为全壁式及内 壁式。各层壁都参与孢子形成的为全壁式,仅内壁参与孢子 形成的为内壁式。
半知菌分类与命名的交叉问题
• 在半知菌中的子囊菌和担子菌的无性阶段,这些真菌的
有性阶段分在子囊菌或担子菌中,同一个真菌种就交叉
分在不同的分类单元中,同一个种就有两个学名。 • 由于它的有性阶段较少见或不重要,无性阶段的学名仍 然被广泛使用,而有性阶段(有性态)的学名反而很少使 用。 • 在叙述一种子囊菌或担子菌时,有时同时注明两个阶段 的学名。 • 有时为了方便起见,只用它的分生孢子阶段的学名。
根据无性阶段建立的式样属和式样种等分类单元,并不 反映系统发育的关系。例如无性阶段属于同一个属的半 知菌,根据有性阶段的特征可以划归不同的属。 半知菌的分类对于实际工作中鉴定和利用半知菌是十分 有用的。事实上,半知菌的式样属、式样种一般都简称 为属和种,但应当知道它们的性质与其他真菌的有所不 同。
半知菌的有性阶段大多数属于子囊菌,少数属于担子 菌。 鞭毛菌、接合菌和担子菌中的锈菌和黑粉菌的一些种, 也仅发现其无性阶段,但它们都具有易于鉴别的稳定 特征,在传统上不置于半知菌亚门中。 习惯上往往将一些无性阶段发达而且具有经济意义, 有性阶段少见或不重要的子囊菌和担子菌放在半知菌 中。 半知菌包括许多系统发育关系不密切的真菌,半知菌 已知有17,000种,约占全部已知真菌的30%左右. 许多是植物病原菌,有的是重要的工业真菌和医药真 菌,有的是植物病虫害的生防菌。
分生孢子梗二叉状或不规则 分枝,无色; 芽生串孢型的分生孢子椭圆 形至长卵圆形,单细胞,孢 子链呈念珠状。 仁果丛梗孢〔M.fructigena) 引起苹果、梨等仁果类的果 实褐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