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植物病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多菌丝在一起统称菌丝体 多数无色
菌落:菌丝体在基质上生长的形态。
少数有色
菌丝体
无隔菌丝:无隔膜、单细胞
有隔菌丝:有隔膜、多细胞
菌丝体功能:吸收营养 渗透压差 2.菌丝体的变态: 吸器、附着胞、假根等。 吸器: 有的真菌侵入寄主后,在寄主细胞中形成吸 收养分的变态菌丝。 3.菌组织 有些真菌的菌丝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可形成疏 松或紧密的组织:菌核、子座、菌索等。
菌核
是由菌丝体交织成的休眠体,内层疏丝组织,外 层拟薄壁组织。 内部储藏较多的养分 有休眠作用 渡过不良环境 子座 由菌组织或菌组织和部分寄主组织形成的垫状结 构。在其表面或内部形成产生孢子的组织,具渡 过不良环境的作用。 菌索 是由菌丝体平行组成的绳索状结构。外形与植物 的根有些相似,故也称根状菌索。抵抗不良环 境,还有蔓延和侵入的作用。 厚壁孢子 是菌丝体或孢子的某些细胞膨大、原生质浓 缩和细胞壁变厚而形成的。抵抗不良环境。
五、真菌病害的诊断
(一)真菌病害的简易诊断 1.观察症状:相对稳定 常见病害根据症状即可作出诊断 2.检查病原:取病征制片观察病原物形态 。
3.保湿培养:促使长出子实体。 方法: 湿纱布或塑料袋保湿 正规的一般采用表面消毒 ,无菌ຫໍສະໝຸດ Baidu湿培养。
第二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低等 单细胞 原核:没有核膜包围而成的固定细胞核,它的遗传物 质分布在细胞质内的中央(核区)。 细菌:有细胞壁 菌原体:无细胞壁有细胞膜 一、植物病原细菌 300多种 大白菜软腐病 番茄青枯病 (一)一般性状 1 形态:大多杆状 大多有鞭毛 极鞭: 鞭毛着生在菌体一端或两端的称 为极鞭。 周鞭:着生在菌体四周的称周鞭。


2.繁殖:裂殖

3.生活方式:大多死体营养生物 4.革兰氏反应:大多阴性, 少数阳性 (二)主要类群:近期变动较大 原核生物 古菌域 细菌域(真细菌):分三个表型亚群 (G-、有细胞壁细菌;G+、有细胞壁细菌;无细 胞壁的细菌、即菌原体)
植物病原菌主要分在变形菌门,以及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
菌体形状 鞭毛 菌落颜色 G反应 病 例 阴 丁香疫病 假单孢菌属 杆状 1-4根极鞭 灰白色 劳尔氏菌属 杆状 1-4根极鞭 灰白色有褐 阴 茄科青枯病 黄单胞菌属 杆状 单根极鞭 蜜黄色 阴 甘蓝黑腐病 变 欧文氏菌属 杆状 多根周鞭 灰白色 阴 大白菜软腐病 形 土壤杆菌属 杆状 1-4根周鞭 灰白色 阴 桃细菌性根癌病 菌 黄白色 门 木质部小菌属 杆状 无 黄色 (难培养) 未能培养 阴 葡萄皮尔氏病
第二章 植物病原物
• • • • • 第一节 植物病原真菌 第二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第三节 植物病原病毒 第四节 植物病原线虫 第五节 寄生性种子植物
第一节 植物病原真菌
真菌的营养体绝大多数是丝状体,有细胞壁,以吸 收为营养方式,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真核生物。 真菌的生长发育分为:营养阶段和生殖阶段 一 真菌的营养阶段 1 真菌的营养体 营养体——菌丝体 菌丝:圆管状有分枝的细丝
第三节 植物病原病毒
主要特征: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的分子寄生物,主要 由核酸及保护性衣壳组成;病毒是专性寄生物,其核酸 复制和蛋白质合成需要寄主提供原料和场所。
一、一般性状
1.形态:粒体:一个完整的病毒 主要为球状、杆状、线状。 2.组成和结构: (1)组成:核酸(5—40%)+蛋白质(60—95%) 核蛋白
四、病毒病害诊断 1.观察症状: 主要变色、 畸形, 少数斑点、黄斑、枯斑。 无病征 一般的心叶(幼嫩部位)首先出现症状 绝大多数系统侵染坏死斑通常较均匀分布 2.传染性和传播方式试验: 汁液摩擦、昆虫、嫁接等 不同的植物病毒具有不 同的传播介体 3.电镜观察粒体形态 4.内含体观察 5.对环境影响的稳定性测定
孢子囊:由菌丝或孢囊梗的顶端细胞膨大而成。
②孢囊孢子:形成于孢子囊内,有细胞壁,没有鞭毛 的无性孢子。 风传 ③分生孢子:产生于菌丝分化而形成的分生孢子梗上 的孢子。 外生 脱落 风传
分生孢子梗直接着生在寄主表面 分生孢子梗聚生在球状而有孔口 的结构——分生孢子器 分生孢子梗聚生在盘状结构—— 分生孢子盘 数量大 寿命短 多次产生 容易传播 病害大量侵染 的器官
原生动物界 根肿菌门:根肿菌属(危害植物根部引起指状肿大)
色菌界 卵菌门:绵霉属、腐霉属、疫霉属、霜霉属、白锈 属 真菌界 壶菌门:节壶菌属 接合菌门:根霉属 子囊菌门 担子菌门 无性真菌类
五界分类系统:真菌界 Ainsworth分类方法 类别 鞭毛菌亚门 接合菌亚门 子囊菌亚门 担子菌亚门 半知菌亚门 营养体 无隔菌丝 无隔菌丝 有隔菌丝 有隔菌丝 有隔菌丝 无性孢子 有性孢子
状。 植物病害有苹果银叶病、苹果根朽病等。
(五)半知菌亚门
有隔菌丝 分生孢子 菌核 厚壁孢子 死体营养生物 大多为子囊菌 1.丛梗孢菌: 分生孢子梗直接着生在寄主表面 。 多种颜色霉层 梨黑斑病 柑橘青霉病等 2.黑盘孢菌:分生孢子盘 刚毛 瓜类炭疽病 大椒炭疽病 3.球壳孢菌: 分生孢子器 小黑点 葡萄白腐病 茄褐纹病 不产生孢子 4.无孢菌: 如立枯病 白绢病
致死温度 : 病株汁液在不同温度下处理10分种,使 其失去传染力的最低温度称为致死温度。 稀释终点 : 病株汁液保持传染力的最大稀释倍数。
病株汁液在室温(20~22℃)下能保存其 体外保毒期 : 传染力的最长时间称为病毒的体外保 毒期。

病毒的侵入、复制(增殖)和运转 1.侵入: 微伤口 (机械损伤 介体) 2.复制:病毒本身提供的主要是模板核酸和专化的聚 合酶(复制酶),需要寄主提供复制场所、 原料和能量来复制核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
③接合孢子:由两个同型配子囊结合,经过质配和核配 后形成的厚壁孢子。
④子囊孢子:是由两个异型配子囊(雄器和造囊器)相 结合,经过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而形成的孢子。 子囊孢子着生囊状结构称子囊 子囊和子囊孢子形态多种多样,一个子囊内一般8 个子囊孢子。 子囊直接着生在寄主表面 子囊着生在球状而无孔口的结构—— 闭囊壳 子囊着生在球状或瓶状有孔口的结构 ——子囊壳 子囊着生在子座中,球状或瓶状无孔 口或有孔口 ——子囊腔
游动孢子 卵孢子 孢囊孢子 接合孢子 分生孢子 子囊孢子 一般没有无性孢子 担子孢子 分生孢子或不产生孢子 不发生或 未发现或 不常见
(一)鞭毛菌亚门:低等 多生活在水中和土壤中 根肿菌、腐霉菌、疫霉菌
(2)霜霉菌:该亚门中高等的 专性寄生 霜霉病
2.鞭毛菌亚门真菌病害特点: 腐烂 界不清楚 畸形 高等的形成斑点 早期病斑病健
病部产生茂盛的白色霉状物或霜霉状物。
(二) 接合菌亚门
无隔菌丝,孢囊孢子(无性孢子),接合孢子(有 性孢子):黑根霉
(三) 子囊菌亚门 有隔菌丝,分生孢子(无性孢子),子囊孢子(有 性孢子) 1 外囊菌 没有子囊果,子囊平行排列在寄主表 面,如桃缩叶病菌。 2 闭壳菌:闭 囊壳,如白粉菌
3 核菌 子囊壳 ,如苹果树腐烂病、梨轮纹病等。
1.黑粉菌
约980多种
冬孢子萌发形成先菌丝(担子)和 担孢子
2.锈菌: 约6000多种 锈病 梨锈病 在病部产生铁锈色粉末—夏孢子 多型性:一生中产生多种类型的孢子 转主寄生现象: 在两种在分类学上完全不同的寄主 上交替寄生才能完成其生活史。这 种现象称为转主寄生。 单主寄生:在同一个寄主上即可完成其生活史,称 为单主寄生。
②观察细菌溢出
二、植物菌原体: 300多种 桑萎缩病 枣疯病 泡桐丛枝病 1967年 土居养二 (一)一般性状: 1.形态:无细胞壁 单位膜 2.繁殖方式:裂殖、芽殖 3.对四环素敏感:用于治疗 4.症状:黄化、矮缩、丛生,芽和叶变小等 这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5.传播:叶蝉、飞虱 大多数终生传 但不能经卵传
二、真菌的繁殖阶段
无性繁殖: 不经过性细胞的结合过程而直接由菌丝
分化形成孢子(无性孢子)。 有性生殖: 由 性细胞或性器官结合而形成孢子( 有性孢子)。
繁殖体即子实体 性细胞称配子 性器官称配子囊
1.无性生殖: 产生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 ① 游动孢子: 形成于游动孢子囊内,没有细胞壁, 有1—2根鞭毛,能在水中游动的无性孢子。
(二)主要类群:属无壁菌门 1.植原体属: 圆球形、椭圆形,丝状等 不能培养 桑萎缩病
2.螺原体属: 螺旋形,繁殖时可产生分枝,可以培养,玉米矮化病 柑橘僵化病
(三)诊断: 1.施用四环素是否恢复。 2.电镜下观察菌体。 (四)防治:1.四环素治疗。 2.苗木热处理:休眠器官30—50℃热水10分钟 生长期 30—37℃ 热蒸气数日。
夏孢子
担孢子
冬孢子
秆 锈 菌 生 活 史
性孢子
小麦秆锈病菌: 锈孢子 小麦:夏孢子(N+N) 冬孢子(2N) 担孢子(N) 小麦秆锈病菌:小麦:夏孢子、 冬孢子、担孢子 小檗(转主寄主): 性孢子(N) 锈孢子(N+N) 小檗(转主寄主): 性孢子、锈孢子
3 层菌
一般有比较发达的担子果,有的如膏药状、马蹄状、伞
4 盘菌
子囊果为子囊盘,油菜菌核病(核盘菌属) 5 腔菌 子囊果为子囊座,子囊着生在子座的空腔内,如 梨黑星病、瓜类蔓枯病等。 子囊菌病害症状特点: 坏死 腐烂 畸形 萎蔫 各种颜色的霉状物或小黑点或颗粒状物
( 四 ) 担子菌亚门
有隔菌丝 担孢子
黑粉菌 锈 菌 产生厚壁的冬孢子(担子菌厚壁部位) 活体营养生物 黑粉病 在病部产生黑粉—冬孢子
口针型(非持久性),蚜虫为主,症状多为花叶型。 循回型(半持久性和部分持久性病毒),主要是叶 蝉、飞虱、蚜虫,大多存在维管束,症状多为黄化或卷 叶。

增殖型:病毒在介体内增殖,终生传毒,有的经卵 传毒。传毒昆虫主要是叶蝉、飞虱 。症状黄化、矮缩、 丛生等 3 土壤中真菌、螨和线虫 4.无性繁殖材料、嫁接和菟丝子 5.种子和花粉
核酸:大多RNA、少数DNA 多数单链 决定病毒的传染性和遗传性
少数双链
多分体病毒: 有些病毒的遗传信息都存在于两条或两条 以上核酸链上,包被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粒 体中,称为多分体病毒。
(2)结构:外面蛋白质,中间核酸链 线状、杆状、 球状
3.对外界条件影响的稳定性
活体营养生物 活体内增殖 鉴定病毒的依据之一
韧皮部杆菌属 (尚待核准) 杆状或 无 放 线 菌 门 棒形杆菌属 链霉菌属
柑橘黄龙病
棒状或 一般无 灰白色 阳 马铃薯环腐病 不规则状 奶黄色 丝状 灰白色 阳 马铃薯疮痂病
(三)细菌病害的症状特点及初步诊断 1.症状: 坏死:病组织表面常为油渍状或水渍状,潮湿时病 部有菌脓。 腐烂:病部有恶臭味。 萎蔫:切断病茎挤出的是混浊液 真菌病害挤出的是 清水。 畸形:主要是肿瘤和发根 2.诊断: ①观察症状
三、生活史:是指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
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
孢子
萌发
营养生长
无性生殖 无性孢子
有性生殖
孢子
萌发
菌丝体
萌发
有性器官
有性孢子
四、真菌的主要类群: 动物界 植物界 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 植物界 真菌界 动物界
原核总界(细菌总界):古细菌界、真细菌界 真核总界:原始动物界、原生动物界、色菌界、真菌界、 植物界、动物界
子囊着 生方式
子囊着生在盘状结构——子囊盘
④担孢子:
由性别不同的两条菌丝相结合形成核菌丝。双核菌 丝的顶端细胞膨大成棒状的担子。在担子里的双核经 过核配和减数分裂,最 后在担子上生外生 的担孢子(一般为 4个)。
真菌产生有性孢子特点: 在真菌生长后期形成, 一生中产生1次,数量少,壁厚, 寿命长,具有休眠 与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常是病原物越冬越夏和越冬越 夏后初次侵染寄主的器官。
分生孢子梗 着生方式
黑根霉
2.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过程分三步:质配、核配、减数分裂
常见的有性孢子有: 休眠孢子囊、卵孢子、子囊孢子、接合孢子、担孢子。 ① 休眠孢子囊:由两个游动配子配合形成的合子发育 而成,萌发时发生减数分裂释放出单倍体的游动孢子。
②卵孢子:由两个异形(少数同型)配子囊(藏卵器和 雄器)经过质配和核配形成厚壁、双倍体的卵孢子。
内含体
结晶状: 病毒粒体整齐排列堆叠而成。 皿状、六角形、长条状。 无定形(X-体): 病毒核酸与寄主细胞成分 混合而成。 8字形风轮状、水泡状
3.运转:胞间连丝 2mm-1cm/天 大多 韧皮部内 3cm/分 少数木质部 一般系统侵染 少数局部侵染
三 病毒的传播及其媒介
1.汁液接触传播
2.昆虫和螨类传播:蚜虫、叶蝉、飞虱等 根据介体和所传病毒的关系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