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疟 原 虫 感 染[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二盐酸奎宁:用于耐氯喹株感染。500mg置等 渗糖水中4h内静脉滴注。12h后可重复使用。密 切注意血压。清醒后改为口服;③磷酸咯萘啶: 按3~6mg/kg计算,用生理盐水或等渗糖水 250~5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成人每分钟60~ 80滴/分,可重复应用;④青蒿琥酯:600mg加入 5%碳酸氢钠0.6ml,摇匀2分钟至完全溶解,再加 入5%葡萄糖水5.4ml,最终成青篙琥酯10mg/ml。 按1.2mg/kg计算每次用量。首剂注射后4、24、 48小时各再注射1次。参见《药理学》。
1.结合疟原虫生活史简述疟疾发病机制。
2.说出疟疾的流行病学特点。
3.概述疟疾的临床表现。
4.说出疟疾的治疗原则及药物预防措施。
5.能正确指导易感者预防疟疾。


疟疾(malaria)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经
按蚊叮咬传播的传染病。临床上以 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大汗、 间歇,以及贫血和脾大为特点。
三、发 病 机 制

疟疾的临床发病与疟原虫在红细胞内裂体增殖有关。当被 感染的红细胞破裂,大量裂殖子、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和红 细胞碎片进入血液,引起异性蛋白反应,并且诱导细胞因 子。二者共同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寒战、 高热及大汗等临床表现。待大部分裂殖子被吞噬细胞吞噬, 小部分裂殖子侵入其他红细胞,血浆内异性蛋白消失后, 疟疾发作停止。当侵入红细胞的裂殖子再次裂体增殖,引 起周期性疟疾发作。各种疟原虫在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 不同:间日疟和卵形疟48小时,三日疟72小时,恶性疟 36~48小时。经过反复发作或重复感染,机体获得一定 的免疫力,此时血中仍有小量疟原虫增殖,但不出现疟疾 发作而成为带疟原虫者。恶性疟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 通常认为,恶性疟原虫的裂体增殖在毛细血管中进行,大 量受感染的红细胞相互凝集,常引起毛细血管阻塞,周围 组织出血、坏死,可见于脑、肺、肾等处,引起凶险发作, 如脑型疟疾。




3.人群易感性 非流行区人群对疟疾普遍易感。多次发作 或重复感染后,再发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表明感染后可产 生一定免疫力,但不持久。高疟区新生儿可从母体获得保 护性IgG抗体,3个月后抗体消失而易感,2岁以内发病率最 高。高疟区成人发病率较低,以儿童和外来人口发病率高, 症状较重。 4.流行特征 疟疾分布广泛,主要流行在热带和亚热带, 其次为温带。我国除青藏高原外,遍及全国。一般北纬 32°以北(长江以北)为低疟区;北纬25°~32°间(长江以 南,台北、桂林,昆明连线以北)为中疟区;北纬25°以南 为高疟区。间日疟分布最广;恶性疟次之,以云贵、两广 及海南为主;三日疟散在发生。 本病流行受温度、湿度、雨量等生态环境以及按蚊生长繁 殖情况的影响,以夏秋季发病最多。热带、亚热带终年流 行,不受季节影响。
(二)对症治疗
1.一般对症 对高热者可用物理降温,多饮 水.如有呕吐、腹泻可适当补液。发作多次或慢 性病人宜给高营养饮食。 2.凶险发作型疟疾 应积极防治昏迷、脑水肿、 惊厥、低血糖、低血容量、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及肾功能衰竭;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可能对改 善微血管堵塞有一定帮助。慎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黑尿热治疗 黑尿热病情危重,必须紧急处理。 停用奎宁、伯氨喹啉及退热剂。血中找到疟原虫, 应予抗疟洽疗,可用氯喹或青蒿素。病人绝对卧 床,静脉滴入碳酸氢钠、肾上腺皮质激素,控制 溶血反应。纠正尿中毒和酸中毒,贫血严重者应 予小量多次输新鲜血。

(二)其他症状和体征
发作3~5次后,脾脏轻度肿大,质软,有压
痛。反复发作后脾脏明显变大,质硬。肝轻 度肿大,有压痛,血清转氨酶可增高。疟疾 反复发作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恶性疟 较明显。
(三)凶险发作
多见于恶性疟,偶见于间日疟与三日疟。
多急起高热,剧烈头痛、呕吐、谵 妄、昏迷、抽搐,少数患者有精神错乱等, 可见脑膜刺激征及锥体束征。严重者可发生 脑水肿,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2.肺型 常发生于恶性疟病程第5天左右,表 现为急性肺水肿,继而出现急性呼吸衰竭。 发生急性肺水肿前均有脑、肾并发症,出现 昏迷、抽搐、尿毒症等表现。

如此症状可反复周期性发作。间日疟48小时发作 一次,三日疟 72小时发作一次。恶性疟起病急缓 不一,热型不规则,常先出现间歇性低热,继以 弛张热或持续高热;间隔时间不一,可每日或间 日发作,常无明显缓解间歇。严重者可致凶险发 作。卵形疟发作与间日疟类似,但病情较轻,发 作持续时间较短。 【链接:影响疟疾典型发作的因素 间日疟和卵形 疟在初发时发热常不规则,发作数次后才呈周期 性发作;同种疟原虫重复感染或异种疟原虫混合 感染;疟疾病程后期等。】
1.发冷期 突发畏寒,剧烈寒战、面色苍白、口唇 与指甲发绀、皮肤如鸡皮样,脉搏快而有力,持续 10分钟~2小时,同时体温迅速上升。 2.发热期 发冷停止后,继以高热,通常可达 40℃以上。面色潮红、头痛、全身酸痛、口渴、皮 肤干热,脉搏有力,呼吸加快。持续2~6小时。发 热过高者可出现烦躁不安、抽搐等症状。 3.出汗期 发热后期全身大汗,体温骤然下降至正 常,除感疲劳外,其它症状消失。持续1~2小时。
2.耐氯喹疟疾的治疗 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 下列药物,同时加服伯氨喹啉(剂量同上)①甲氟 喹:750mg口服,1次顿服;②磷酸咯萘啶:总剂 量1.2g(基质),第1日0.4g分2次口服,第2、3日 各0.4g顿服;③青蒿素:首剂1g,第2、3日各服 0.5g;或用蒿甲醚针剂,首剂300mg肌内注射,第 2、3日各再肌内注射150mg;或用青蒿琥酯,成人 第1天100mg,每日服1次,第2~5日50mg,每日 服2次,总量为600mg。 3.凶险发作型疟疾的治疗 ①氯喹:用于敏感株感 染治疗。基质10mg/kg于4h内静脉滴注,继以 5mg/kg于2h内滴完。每日总量不超过25mg/kg;
六、治 疗
(一)抗疟原虫治疗 1.一般疟疾的治疗
目前认为杀灭裂殖体 与杀灭配子体的药物合用效果较好,以氯 喹与伯氨喹啉联合应用为首选。①磷酸氯 喹:首剂1g,6~8小时后再服0.5g,第2~ 3天每日各服0.5g,3日总量2.5g;②磷酸 伯氨喹啉:每次39.6g,每日一次,连服8 天。主要用于间日疟、三日疟及卵形疟控 制复发。恶性疟虽无复发问题,亦需服用 2~4天,以杀死配子体防止传播。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有疟疾流行区居住和旅游 史;或近期有输血史。 2.临床表现 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 和间 歇期无症状,是临床诊断的有力证据。但应 注意疟疾的不典型发作、凶险发作和并发症 等特殊情况。
1.流行病学资料
3.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正常或偏低,单核细胞增多。红细胞和 血红蛋白量不同程度降低,恶性疟尤为显著。 (2)疟原虫检查:周围血涂片染色后镜检疟原虫是目前诊 断疟疾的最可靠方法。一次检查阴性而临床上无法排除者, 应反复血涂片检查,厚片法较薄片法阳性率高。必要时作骨 髓涂片检查,其检出率较周围血涂片高。 (3)DNA探针杂交法、PCR法等技术检测疟原虫DNA具有 较高的特异性,主要用于科研和疑难患者的确诊。 (4)血清学检查:约发病一周后出现阳性,对疟疾回顾性 诊断、献血员检查、流行病学调查、防治效果考核等有一定 辅助价值。
【链接:疟疾的历史
疟疾俗名打摆子,是一 很古老的疾病,远在公元2000年前《黄帝内 经· 素问》中即有《疟论篇》和《刺论篇》等 专篇论述疟疾的病因、症状和疗法,并从发 作规律上分为"日作"、"间日作"与"三日作"。 常山及青蒿治疟,古书已有记载。Malaria源 于17世纪意大利人认为沼泽地区的恶浊空气 (mal aria)引起疟疾。治疟良药金鸡纳树 皮于1600年在秘鲁发现。
图 5-1 疟原虫生活史
二、流 行 病 学
1.传染源 疟疾病人及带虫者是疟疾的传染源。 当裂殖子在红细胞内经数代增殖后发育成成熟的雌 雄配子体时才具传染性。疟疾患者发作次数愈多, 传染性愈强。复发者出现症状时血中即有成熟的配 子体。流行区的轻症患者及带虫者,没有明显临床 症状,血中也有配子体。这类人员也可成为传染源。 传染期:间日疟1~3年;恶性疟1年以内;三日疟3 年以上,偶达数十年;卵形疟2~5年。 2.传播途径 疟疾的自然传播媒介是按蚊,经按 蚊叮咬皮肤为主要传播途径。少数因输入带疟原虫 的血液或使用被含疟原虫的血液污染的注射器传播 疟疾。偶见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按蚊的种类很多, 我国以中华按蚊、微小按蚊、嗜人按蚊等为主要传 播疟疾的媒介按蚊。
1880年法国人Laveran在疟疾病人血清中发
现疟原虫;1897年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Ross发现蚊虫与 传播疟疾的关系。疟疾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 目前仍然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仍有92个国家和 地区处于高度和中度流行,尤其是在贫困国 家和 地区。现在全球每年有3亿至5亿人患 疟疾,其中约300万人死亡 。】
一、病 原 学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 虫和卵形疟原虫四种。其生活史基本相同,在人体内进行无 性繁殖,在按蚊体内进行有性繁殖。 当体内带有疟原虫子孢子的按蚊叮咬人体,子孢子随按蚊的 唾液进入机体,侵入肝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释放大量裂殖 子进入血循环,侵犯红细胞。据疟原虫子孢子多型性假说, 间日疟及卵形疟子孢子有两个遗传表现型:速发型子孢子迅 速发育成熟,侵入红细胞,引起症状;迟发型子孢子在人体 肝细胞内经一段时间休眠后才发育成熟,而后侵入红细胞引 起复发。三日疟及恶性疟无迟发型子孢子,故无复发。侵入 红细胞的疟原虫不断裂体增殖,导致被寄生的红细胞破裂、 释出裂殖子及代谢产物,引起疟疾发作。疟原虫在红细胞内 经过数代裂体增殖后,部分裂殖子发育成雌雄配子体,如被 按蚊叮咬后进入蚊体内,开始有性繁殖

疟疾反复发作,红细胞大量被破 坏,引起机体贫血。疟原虫在人 体内增殖引起强烈的吞噬反应, 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显著增 生,肝脾肿大 。
四、临 床 表 现
潜伏期:间日疟及卵形疟为13~15天;三日
疟为24~30天;恶性疟为7~12天;多数疟 疾患者起病急骤。间日疟和卵形疟初发者可 有低热、畏寒、疲倦、头痛、食欲减退、轻 度腹泻等前驱症状。 (一)典型发作 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二)鉴别诊断
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应与败血
症、急性血吸虫病、伤寒、 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鉴别; 脑型与胃肠型疟疾应与乙型 脑炎、中毒型菌痢和急性胃 肠炎鉴别。血或骨髓涂片找 到疟原虫,则可明确诊断。
【链接:病例摘要
某男,36岁,于夏季 寒战高热六天。第一天寒战高热,剧烈头 痛,出汗,退热后活动自如,隔日又同样 发作,服用氯喹及伯氨喹啉五天后发现酱 油样小便,量少。查体:巩膜轻度黄染, 脾肋下2.0cm。化验:血象,RBC2.0 ×1012/L、Hb50g/L WBC11.0×109/L分 类计数无异常。非蛋白氮:50μmol/L,尿 检:尿Hb(+)。分析本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什么?】
3.胃肠型
(2.婴幼儿疟疾 寒战不明显,热型不规则,可 为弛张热或持续高热。常伴有消化道症状;贫血、 脾肿大明显。病死率较高。 (五)并发症 黑尿热又称溶血尿毒综合征,为急性血管内溶血, 可能是人体对疟原虫所释放的蛋白质或抗疟药物 产生过敏反应,以及患者红细胞内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而引起大量红细胞破坏溶解,形成酱 油色的血红蛋白尿。起病急骤,有寒战、高热、 腰痛、酱油色小便。患者大多有明显贫血、黄疸、 肝脾肿大、脉细速、出汗。严重者可致急性肾功 能衰竭。
1.脑型
临床表现类似急性胃肠炎,以腹 泻为主。常伴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4.过高热型 急起持续高热,体温可达42℃, 皮肤绯红、干燥,呼吸急促、烦躁、谵妄、 抽搐,迅速昏迷,可于数小时内死亡。 四)其它类型 1.输血疟疾 常发生于输血后7~10天,由 于输入带疟原虫的血引起。临床症状与蚊传 疟疾相似,但较轻。治疗后一般不发生远期 复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