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疾病 心包疾病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张型心肌病 (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 1.病因:不完全清楚。近年认为病毒感
染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家族遗传 性、酒精中毒, 抗肿瘤药, 代谢异常 等多因素亦可引起本病。 2.病理: 以心腔扩张为主。
大体可见:心腔扩大、室壁变薄、纤 维瘢痕形成,常见附壁血栓。 瓣膜、冠状动脉多正常。
染、高血压、糖尿病、饮酒等。 3)晚期病人可植入三腔起搏器(改善
血液动力学)或心脏移植术。
(2)预后 本病预后差,5年存活率40% ; 10年存活率22%。 死亡原因多为心力衰竭和严重 心律失常。
肥厚型心肌病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
HCM :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 变小为特征,以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 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
心肌疾病
一 、定义 心肌疾病是指除心脏瓣膜病,
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肺源性 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血管病以外的 以心肌病变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 病, 伴有心功能障碍。
二、 心肌疾病的分类: 1. 原发性心肌病 (简称心肌病):
Primary cardiomyopathy 原因未明伴有心肌功能障碍的心肌 疾病。
(4)心导管和造影:LVEDP上升。 有梗阻者在左室腔与流出道间压力
组织学:非特异性心肌细胞肥大、变 性,不同程度纤维化。
3. 病理生理
特点 :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 (CO )↓ →肺淤血。 常发生各种心律失常。
4. 临床表现:
(1)起病缓慢,逐渐加重。
(2)左、右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和 体征为主。
(3)部分患者可发生栓塞或猝死。 (4)常合并各种心律失常. (5)主要体征:心脏扩大;常有
2.病理: 左室形态改变:非对称性心室间 隔肥厚、心肌匀肥厚.或心尖部 肥厚。 组织学特征: 心肌细胞肥大, 形态特异, 排列紊乱。
3.病理生理 心腔缩小,左室充盈受限,舒 张期顺应性↓,使CO ↓。
4.临床表现 (1)症状: 1)多数有心悸, 胸痛,劳力 性呼吸困难;有流出道梗 阻者可有起立或运动时眩 晕、晕厥。 2)有的患者无症状,因猝死或 在体检时发现.
因素分类 ⑴扩张型心肌病(DCM):左心室或双心
室扩张,有收缩期泵功能障碍;
⑵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心室或双心室 肥厚,通 常伴有非对称性中隔肥厚;
⑶限制型心肌病(RCM):收缩正常,心壁 不厚,单或双心室舒张功能低下及扩张容 量减小
⑷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ARVD/C):右 心室进行性纤维脂肪变。
7. 治疗和预后 (1)治疗 无特殊治疗方法。
1)一般对症治疗:抗心衰、抗心律 失常等。
①治疗心衰:限制体力活动、低 盐,应用洋地黄、 利尿剂、血 管扩张剂、ACEI、ß受体阻滞剂 等,从小剂量开时,视症状、 体征调整用量。本病易发生洋地 黄中毒,故应慎用。
②治疗心律失常。 ③治疗栓塞。 2)防治使病情恶化的因素:如病毒感
(2)体征: 1)心脏轻度增大,; 2)S4; 3)L3.4肋间或心尖部可闻及较粗慥 的喷射性杂音。
杂音产生机制: ①左室流出道相对狭窄 ② 漏斗效应。
杂音特点 : ①增加心肌收缩力(运动、洋 地黄)或减轻前负荷(含硝 酸甘油)→SM ↑; ②心肌收缩力降低(用 ß受 体阻滞剂)或增加前负荷 (下蹲)→ SM ↓
包括: (1)扩张型心肌病(DCM)2) (2)肥厚型心肌病(HCM) (3)限制型心肌病(RCM) (4)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ARVD/C) (5)未分类心肌病:不能归类于上述4个
类型者,均列入本型
2.特异性心肌病 Specific cardiomyopathy : 原因基本明确或与系统疾病相关的心肌
S3、S4呈奔马律。
5. 实验室检查 : (1).胸部X线:心影明显增大,心胸比 >0.5,肺瘀血征。 (2).ECG:多种心律失常表现:如房颤、 传导阻滞等。此外还有ST-T改变, 低电压;少数可见病理性Q波(心 肌纤维化所致)。
(3)超声心动图: 以左侧心腔增大为主,左室流出道 扩大,室壁变薄,室壁运动弥漫性 减弱。
疾病。 包括:(1)缺血性心肌病 (2)瓣膜性心肌病 (3)高血压性心肌病 (4)代谢性心肌病 (5)内分泌性心肌病
(6)酒精性心肌病 (7)围生期心肌病 (8)药物性心肌病等 (9)克山病,亦称地方性心肌病。我国
发生的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病。 3.心肌炎:以心肌炎症为主的心肌疾病。
附:心肌病的定义和分类(1995年 WHO/ISFC) 1.定义:伴有心功能障碍的心肌疾病 2.分类:根据病理生理、病因学、发病
(4)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 心导管检查:LVEDP↑、PCWP↑、 CO↓、 CI↓。 心血管造影:左心室增大,弥漫性室 壁运动减弱, EF↓ 。 冠脉造影多无异常。
(5)心内膜心肌活检:心肌细胞肥 大、变性、坏死,间质纤维化等
(6)心脏放射性核素检查:测定心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指标(EF)。
6.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为三大特征,既心脏扩大、 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超声心动图示 心腔扩大、心脏弥漫性搏动减弱;并 且已除外其他各种病因明确的器质性 心脏病后方可进行诊断。
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分为: 梗阻性(亦称为特发性肥厚型主动脉 瓣下狭窄 idiopathic hypertrophic subaortic stenosis, IHSS)和非梗阻性。 是青年猝死的常见原因。
1.病因: 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1/3 有家族史),肌节收缩蛋白基因突 变是主要致病因素。还有人认为儿 茶酚胺代谢异常、高血压、高强度 运动等为本病的促进因子。
5.实验室检查和其他 (1)胸部X线:心影增大不明显。心衰时
增大 (2)ECG:左室肥厚,ST-T改变,以V3、
V4为中心的巨大倒置T波。病 理性Q波:在II 、III、aVF、 aVL或V4、V5上出现。
(3)超声心动图:具有诊断意义。 显示心室间隔的非对称肥厚, 舒张期室间隔厚度与后壁之比 ≥13,间隔运动减低。 SAM现象:有梗阻者可见室间隔流出 道向左室腔内突出,收缩期二尖瓣 前叶向前方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