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崩溃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奖

苏联崩溃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读《普京传》《古拉格群岛》《让历史来审判》《真相与自白:戈尔巴乔夫回忆录》有感

陈巧燕

尽管苏联已经不存在了,其存在的时间也只有短短的七十四年时间,但是苏联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国家。苏联的成立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在资本主义风靡全球,战火四溢的时代,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犹如一颗闪耀的明星一般横空出世,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由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的国家。苏联在世界历史书写过辉煌的一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有着曾经可以傲视群雄的资本,是两极世界的一极。

然而,1991年12月21日,在这个年份的最后十天,世界发生了一件令许多人都始料不及的大事,由列宁创建,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了近七十年的苏联解体了。苏联的解体是20世纪影响深远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它标志着雅尔塔两极体系的终结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滑入低潮。苏联解体原因是复杂的,教训是深刻的。研究和总结苏联解体的原因,借鉴苏联的经验,使我国更好地走好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推进共产主义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苏联解体是由综合性的因素造成: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因素;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因素;既有政治经济的、也有思想文化等方面因素。

一.历史和现实的因素

1. 历史因素。苏联的崩溃很重要的原因,是由持续几十年之久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造成的。斯大林-苏联模式是以国家至上为发展原则的,忽视了民众的需求。斯大林并没有让人民过上与苏联的强国地位相称的生活。僵硬的计划经济模式和各种指令性工作计划,很大程度上扼杀了人民的积极性。并且斯大林模式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条件,极大地压榨农业,从农业中拿取资金去发展工业和军工业,底层人民生活水平并没有随着国家的强盛而提高,几千万农民和工人依旧过着贫苦生活。其次,斯大林模式高度集权,缺乏民主,斯大林的家长式作风使得苏联高度集权,个人凌驾于法律之上,其本质上排斥了社会和民众的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都按党的机关的指示行事,干部由党组织层层任命,苏维埃的代表也都是党指定候选人通过等额选举产生,人民的民主权利没有相应的民主形式予以保障。当国家的方针政策与人民的需要发生矛盾时,民众毫无办法。民主制度缺乏保障,大部分国民感觉不到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特征。人民群众看到官员的腐败,苏联生活水平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东欧一些国家和亚洲的许多国家,与其声称的超级大国地位极不相称。而政治不民主,学术言论不自由进一步导致人民对苏联共产党失望。

2. 现实原因。苏联的解体,毫无疑问戈尔巴乔夫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的改革思想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社会发展方向,

推行的路线和政策造成了苏联社会的动荡与混乱。戈尔巴乔夫抛弃了“勃列日涅夫主义”,抛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阶级斗争,过分匆忙的民主改革。在实行民主化时,戈尔巴乔夫做的太匆忙,同赫鲁晓夫相似,从权威的制度向民主制度过渡,从极端集中化向分散的市场经济过渡。意识形态也是苏联国家和社会的主要支柱之一,因此任何大的改革都要意识形态基础,这正是戈尔巴乔夫的弱点,虽然他提出过“新思维”的口号,但是却并没有创造出任何新思维。而以叶利钦为首的亲美走资派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些亲美政治官员,为了一时的利益分裂国家,将一个超级大国分崩离析,大大的减弱了各个邦国的力量,使得俄罗斯至今仍然没有恢复过来。

二.国内和国际因素

1. 国内民族问题严重。苏联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哈萨克、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亚美尼亚、摩尔多瓦、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15个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俄罗斯民族与非俄罗斯民族之间的矛盾,各加盟国内部的民族矛盾,加盟国之间的矛盾以及各加盟国与苏共中央的矛盾等,各类矛盾叠加,矛盾尖锐。而民族政策失误引起族际关系紧张,矛盾激化。正确的民族政策是建立在对民族关系状况及各民族间主要矛盾的正确估计和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列宁之后的历届苏联领导人对苏联民族问题的解决估计太高,严重脱离实际,因此在民族政策上必然会出现一系列失误。苏联民族

政策失误主要表现在用阶级斗争方式处理民族问题和维护大俄罗斯民族沙文主义两方面。苏联忽视民族矛盾和对民族主义丧失警惕,错误的改革政策与民族分离主义的泛滥致使苏联的人民离心离德,国家的灭亡也就顺理成章了。

2. 国际上的压力及和平演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实施封锁,禁止向苏联出口技术,严重的封锁使得苏联长期处于闭关锁国状态,科技难免跟不上世界的步伐,对苏联实施高压政策,来自军事的压力和经济上的制裁使得苏联窒息。其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又向社会主义阵营实施和平演变策略,成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外部条件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严重对峙,双方都拥有把对方摧毁几次的核打击力量。这种军事对立的现实,使西方国家认识到这是一场谁也打不赢的战争,没有胜利者。用军事手段难以摧毁东欧政权和社会制度,因而便采取了和平演变的手段,在民主、自由、人权的旗号下,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干涉、颠覆和渗透。最终使得社会主义国家发生颜色革命,共产党丢失了政权,摇身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三.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因素。

任何一种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生、存在、发展,都有相应的文化形态作为条件;同时,任何一种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都有相应的、特定经济政治制度的历史形态作出基础。但是思想文化合意识形态对一个国家的稳定具有重大作用,纵观苏联的,可以看到苏联

思想文化领域的尖锐矛盾:(1)文化的多元性本质与政治体制高度集权性的尖锐对立;(2)文化的科学本性与学术政治化之间的尖锐冲突;(3)文化的开放性与政治体系封闭性之间的尖锐冲突。文化发展的多元性发展规律、思想进步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社会科学理论的自由发展,科学思想的自由发展,这是任何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都无法遏止的。这样,在政治权力与文化发展之间,就必然要形成日益尖锐的冲突。而在这种冲突中,政治权力要对文化的多元自由发展实行扼杀。但是,历史的发展证明,任何一种专制政权,在新的思想文化面前,或者说在它所称之为异端思想面前,都是表面上很强硬而实质上很脆弱的。所以,它们是经不住自由思想潮流冲击的。我们应当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一定的意义上完全可以这样说,苏联的庞大政权机器,是被以民主思想为主流的现代文化发展冲垮的。其次,在于意识形态领域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和思想僵化,缺乏理论创新。苏联上层领导人和苏联国民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出现松动,这一方面是由于苏联人们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提升,人民对苏联的前途感到失望;另一方面,是苏共对意识形态领域没有足够的重视,使得苏联整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下西方靠拢,转向西方的意识形态,最终使得国家的解体。

苏联的解体对中国的启示和教训:

(1)、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探索具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