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优秀实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法启示:
1让我们明白:学问靠积累,平时 在阅读、生活中要做有心人。 2让我们明白:写议论文既要举例 子又要讲道理,而且例子要典型、 充足,解说要到位。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贾岛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
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 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 字见色。 ——清·沈德潜
提问:作者说:“„„咬文嚼字,非这样 锱铢必较不可”,“这样”指的是怎样? 文中用什么例子来加以引出、说明的? 明确: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你是没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骨气的文人!
郭 老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改 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字
调整句式
咬文嚼字
提问:咬文嚼字有没有一定的标准? 如果有,作者用什么例子加以论证的? 明确:有——“咬文嚼字,在表面上 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 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李广射虎 增减字数 (静态) 咬文嚼字 贾岛吟诗 品味遣词 (动态)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 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 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 思想和情感。
找出作者的观点,并找出作者的中心论点。
1.„„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第 三段) 2.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 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第三段) 3.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 “推敲”。(第五段) 4.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 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 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第八段)
咬文嚼字,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 是什么意思呢? 明确:指过分斟酌字词或死抠字眼, 讽刺不必要地抠住字眼不放,不领会文章 精神,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自己的学识。
在《汉语大词典》中它有三个义项: 1、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2、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3、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 纠缠。
跳读
作者如何解说咬文嚼字?用 文中语句回答。
想一想:炼字的困难之处在什么地方? 炼字该如何“炼”?
明确:“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
“惟陈言之务去”
苏轼写诗
点铁成金 生发联想
正面
咬文嚼字
套板反应 “套语”“滥调” 反面
滑于流弊
事例:郭沫若剧本《屈原》中的例子 《红楼梦》中的例子 郭沫若不好的援例 说明的道理: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一种说法一种意味, 斟酌文字,就是调整思想感情;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练, 文字的运用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事例:“推敲”的故事 说明的道理:不同的字有时表现不同的意境,用什么字要看表现 什么意境,推敲文字的实质,是推敲思想情感。
阅读思考
1.把握中心: “咬文嚼字”指什么?为什么要 “咬文嚼字”?怎样做到?目标是什么? 2.掌握材料:文章用哪些材料来阐发? 怎样 阐发? 3.分析论述:各从什么角度进行论证?这些 论述你接受吗?能举出相关例子吗?
作者赋予这个成语新的意义: 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就是调整思 想情感,因而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 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 完美。
为下面的诗句添加动词突出特征
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苏东坡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东坡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小妹
“轻风”徐徐,若有若无,使“细柳” 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描 绘出轻风徐来柳枝不堪的柔美之态,与 “轻”、“细”相宜,和谐自然。“扶” 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一种柔美之感。 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映大地,梅花自然 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映照下,也 就淡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 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营造 了一种浓浓的意境。
诗人为何用“垂”、“涌”二字 来描述星和月而不用“挂”“升”等 词呢?
诗人抓住“平野阔”的特点,在此前 提下,用此二字才符合视觉规律。仰望天 空,因原野空阔,星星近者高,远者低, 就像往下掉的样子,故用一“垂”字;平 视前方,因原野空阔,月亮从江边升起, 诗人抓住了江水澎湃、激荡的特点,给人 的感觉就像从江中升出一般,用一“涌” 字,有一种强烈的动感。星星垂挂在远天, 显示平野的辽阔;月光涌动在水面,大江 在汹涌奔流,构成阔大雄伟的境界。
学习本文给予我们的启示
内容启示
• 让我们明白文学艺术能否进步的根本在于语言 咀嚼是否到位。
• 让我们明白作家的语言修养程度与其艺术成就 甚至一个时代的文学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 • 让我们明白“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肯 放松的谨严”,引起了我们对提高自身语言修养 问题的重视。 • 让我们明白对待语言文字的态度可以反映出一 个人的人生态度,从而自觉养成一种对待语言文 字的谨严态度。 • 让我们明白语言文字的套板效应是要不得的。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古至今, 骚人墨客举不胜举,名家名篇灿若星河。 可是,这些诗歌往往不是一气呵成, 而是经过反复的雕琢,才成为千古绝 唱。比如,大家熟悉的“春风又绿江 南岸”的“绿”就经过多次推敲。 这 种推敲,在古诗文里称为“炼字”, 在今天,有位美学家称之为——
朱光潜 (1897——1986),现 代美学家、文艺 理论家。笔名孟 实、孟石。安徽 桐城人。代表作 《文艺心理学》 《诗论》《谈美书 简》等。《西方美学
1、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 (第三段) 2、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 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第三段) 3、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 系…… (第五段) 4、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 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第五段)
5、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 “推敲”。(第五段) 6、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 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第七段) 7、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 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 (第七段)
拓展训练:炼字
早 梅 齐 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 )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你认为填入哪个字能准确地体现诗题 中的“早”字?
“一” 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 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 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从而传达出 准确的诗意。


什么是“咬文嚼字”: 为什么要“咬文嚼字”
文学是艰苦的事
所以,要
贬义褒用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文字和思想感情密切相关 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咬 文 嚼 字
达到艺术的完美
怎样才能做到“咬文嚼字”
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刻苦自励,推陈翻新,避免套板反应
(主旨句)
句式不同情感不同
(咬文嚼 字)
调 整 无论阅读 思 或写作, 想 必须一字 和 情 不放松 感
字数不同情境不同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为 什 么
善用联想意蕴丰富 (正) 套语滥调全无新奇 (反)
怎 么 样
达 到 艺 术 的 完 美 ( 意 义 )
材料
角度 层次
中心

1文字和 谨严的精神 情感 郭沫若改台词 思想情 王若虚改《史记》 意味 感 调整思想情感 文 意境 韩贾“推敲” 2联想意 刻苦自励推陈翻新 嚼 义的运 达到艺术的完美 “烟”与苏轼诗 正 反 用 字 “柳腰桃面”等套语
诗 歌 鉴 赏
“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 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 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 “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 寂的景象(意境)。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 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 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 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 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 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 唯一的动 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福楼拜(法国)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史》是第一部系统论述 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戴名世、 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清代安徽桐城人(今桐城文化圈 包括桐城市、枞阳县(Zōng Yáng Xiàn )和安庆市宜秀区等部分 地区),故名。桐城文派是清代文坛最大散文流派,其作 家多、播布地域广、绵延时间久,文学史所罕见。 戴名世是桐城派奠基人;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 为“桐城三祖”,其中,方苞为桐城派创始人。 桐城派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 姚莹,曾国藩,吴汝纶,马其昶。 桐城派文论体系和古文运动的形成,始于方苞,经 刘大櫆、姚鼐而发展成为一个声势显赫的文学流派。 代表人物是姚鼐。姚鼐是桐城派集大成人物。为文 提倡“考据、义理、辞章”兼备,编《古文辞类纂》。桐 城派至姚鼐,形成所谓“家家桐城”。南北诸省,皆有桐 城派传人,形成了一个声势颇大的古文流派。
春风又到( 绿)江南岸
——“绿”较之“到”写活 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 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
(林冲) 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雪地
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 C ) 。 (A大 B快 C紧 D密) ——施耐庵《水浒》第10回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 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 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 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 简要赏析。
诗人郑谷把齐己诗中的“数枝开”改为 “一枝开”,齐己深为叹服,便拜郑谷为 “一字师”。
玉楼春 宋 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 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 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 有色,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 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 界全出。”
实例 郭沫若改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若虚改《史记》 韩愈改诗 苏东坡写《惠山烹 小龙团》 做诗文的人从古 籍中找辞藻、乞 灵
道理 句式不同情感不同 字数不同情境不同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善用联想意蕴丰富 套用滥语全无新奇
咬文嚼字的意义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 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 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 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 的完美。
提问:作者认为咬文嚼字应该秉持着 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或者说一种什 么样的精神?
明确:
谨严
刻苦自励
推陈出新 思想情感与语言的精练 与互相吻合
艺 术 的 完 美
郭老改字

(静态) 李广射虎 贾岛吟诗 (动态)
初步
咬 文 进一步 嚼 套板反应 字
(反面)

(正面) 苏轼写诗
艺术美
讨论:
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 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 道理”。 文章举了哪几个“实例”?说 明了哪些“道理”?
事例:“烟”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 说明的道理:字的难处在于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意义 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易捉摸的,难以控制的。既可 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 义能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 事例:写美人、才子等的用语(反面事例) 说明的道理:字的联想意义也容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向 套板反应,袭用套语滥调。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 深一层去想,思想要新,语言要新。
8、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 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你才会逐 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第八段)
子找 出 文 中 包 含 有 “ 思 想 情 感 ” 的 字 眼 的 句


按照通常意义来讲,咬文嚼字含有贬义, 说的是过于斟酌字句,死抠字眼儿而不顾及 精神实质的现象。作者在这里是贬词褒用, 借以说明在文学创作和阅读方面“必须有一 字不肯放松的谨严”,阐明“在表里上像只 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 和情感”的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