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与课程的展望

策略与课程的展望
策略与课程的展望

理念、策略与课程的展望

李舜隆

一个学校的发展皆维系在学校组织成员的向心力,除此之外就是教育本质的掌握。那是代表一个方向,方向对了,所有的付出才有价值,兴安国小在过去方向都掌握的非常好,我想这是曾是兴安成员的成就,让家长跟学生都受惠。时值兴安二十周年,特举几项教育重点,作为努力的方向,除了明确交代方向外,免除努力过程中的策略性危机,也提一些策略,这些都聚焦在课程,然须强调这并不是兴安教育全部而是发展重点:

理念面有下列四点展望:

一.面对知识要谦卑:「无知而不自知」是件可悲的事。很多的先贤哲人用他们的亲身经验、研究和科学探究过程,建立了很多伟大知识,所以在这些巨人的面前我们是很微小的,我们一定要保持一种谦虚的心,去面对你的职业、你的知识还有你个人各方面的发展,这样才会有踏实感。

二.认同教育是专业:教学如果是专业,那在面对不同的孩子就会有不同的教学策略。以班级经营为例:遇到行为不对的孩子,在过去的教学典范里我们只要告诉孩子:「这个不行喔,不要这样做!」就可以,这是语言表示,可以得到孩子暂时的常规引导,但在当前社会,语言只是其中一个策略方法,有时候要以孩子的现况去做一些策略性的引导。当过妈妈的都知道「转移注意力」,用什麽方式转移注意力?有时候说故事,他不注意的心就会被转移过来;或是引导赏析一个图片,他就会被你引导过来,这些都是策略,也是专业之ㄧ。

三.关注教育的人文逻辑:在兴安通讯十五期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做人文的逻辑,所谓人文的逻辑就是要看穿问题的表象,看透之後再做出正确的选择,其实在面对教育下一代的所有问题时,能够谨慎的思维且适度推哩,注入正向的价值,依此,我想离清问题真相并不难,做出正确选择将更显容易,这对整个社会的进步是很重要,不可不慎。

四.关注社会变迁与教育发展:社会变迁相当快速,包括少子化、资讯科技的进步、家长的教育概念、教育政策不断的改变、政治因素介入、教科书意识形态等等的问题,举凡此种,老师要如何定位变成重要问题,而课程专业、创意教学、爱心、关怀,都是重要的方向,教师可以去思考。

策略面有下列三点方向:

一.系统化纪录历史:大家可以看到非常丰富兴安通讯,我想这是证明兴安老师做了不少事,真是用心啊!而若能够有制度把老师所做的事做一个有系统的整理,这样许多事情将会更事半功倍。

二.补救教学应落实:国、英、数的测验是每学期都会做的,而教育处的施测样本是整个嘉义市学生,当然就会看出每个学校表现程度的不同,我想能针对此区块跟老师讨论,关心孩子在学习上,哪些概念需要再加强,或请领域老师能够深入探究某种策略,做一些加深、加广或补救教学,这是新时代教育必须投入关注的。

三.深化荣誉制度的价值:以奖状、荣誉券鼓励学生,这是学校的一个策略,当然在使用奖状、荣誉券鼓励的同时,希望老师能了解到是否真的鼓励了孩子。我们会发现,当孩子得到的肯定,常常只是当下的

快乐,随着时间流动,那种荣誉感会松散掉,获得的荣誉就没有一个延续性。若能介入引导,荣誉便有了时间延续性,这样他的荣誉行为才能被深化,生活习惯才会符合道理在走,而这样的荣誉才有价值。

课程发展要投入更多的关注:

一.课程引导一切教育活动:训育组有创意银行、爱的书库、电子白板教学,这些在课程的意义为何?应该从课程角度切入去思考。

二.课程的纵向连贯加把劲:希望跨学年能够以能力指标的探究为核心,进行纵向的课程连结。

三.课程的宏观与微观兼顾:我们宏观的提出六艺课程,也应微观的聚焦在特定艺别,这样发展出来的课程才能既精致,又有根源。

面对更艰钜的教育环境与社区人民对教育的期待,希望大家平常心看待,为教育筑梦却也踏实。

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 革与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其中课程改革作为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龙头和战略抓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了攻坚阶段,总结其得失.明确其方向和目标,对于把素质教育推向深入是十分,必要的。 一、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致经历了恢复重建、改革调整、基础教育全方位变革三个阶段。 (一)恢复重建阶-陵(1978年一1985年) “文革”后.我国教育事业干疮百孔,百废待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在思想、政治、组织路线上的全面拨乱反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教育事业进入了复苏期。同年,教育部相继颁发了《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在课程设置上.小学设置政治、语文、数学、外语、自然、体育、音乐、美术8门课程;中学设置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农基’、生理卫生、体育、音乐、美术14门课程。在教材建设方面.以“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打好基础和彻底消除‘文革’的不良影响”作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清除了极“左”思想的影响.并注意用科学知识充实教学内容。在课程实施方面,规定中小学必须根据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进行教学.强调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提出教学中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等等。此次课程改革恢复了基本学科应有的地位.突出了中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性质,对结束课程教材的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针对学科设置的不足.1981年3月教 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 订草案)》。增设了思想品德课,在四、五年级 恢复了地理、历史课。同年4月,发布了《全日 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 《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 修订意见》,增加了历史、地理等学科的课时, 并提出逐步在高中开设选修课.以劳动技能 课代替农q瞄錾础课。这次课程体系的调整,一 方面为整顿恢复教学秩序提供了标准:另一 方面也适应了当时高考的需要。 这一时期.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文革” 中被否定的学科教材体系萤新得到确立.基 础教育课程步入了正常发展轨道.为基础教 育课程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奠定厂基础。 (二)改革调整阶段(1986年一1998年) 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 育法(草案)》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普及义 务教育制度的确立.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进 入到依法治教的新阶段。自此.我国基础 教育课程开始以“义务教育一高中”两阶 段的设计取代“小学一中学”的传统分段 设计。同年10月,国家教委颁发了《义务 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 行草案)》。学制分五、四制和六、三制两 种;课程结构方面,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 程两大块.初中开设少量的选修课程:课 程管理方面.除了国家统编教学计划、教 学大纲和教材外,北京、上海、浙江可以编 写地方通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 1988年5月.国家教委在山东省泰 安市召开全国义务教育教材规划会议. 正式确立了“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 改革方向.我国中小学多样化课程方案 与教材体系的格局初步形成.昔日“大一 统”的课程与教材体系有了根本性的变 化。其间.国家教委组织力量编写了8套 不同特色和风格的教材.并进行了大规 模的试验。1992年8月.国家教委正式 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 学课程计划(试行)》。1993年秋季起在 全国逐步试行。这是建国后第一次将“教 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将活动与学科 并列为两类课程。1994年又将“活动”调 整为“活动类课程”.1996年国家教委颁 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 验)》,规定新的普通高中课程由学科类 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学科类课程又 分成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3种。该 课程计划第一次将“课程管理”作为课程 计划中的一部分独立出来,规定普通高 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这一时期的课程改革在教育体制改 革的大背景下展开.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为核心.实现了课程理念、课程结构体系、 课程管理上的重大突破。强调了对知识的 尊重并提出了发展人的较为全面的素质 的要求。但是。由于受现实中应试教育的影 响和冲击.课程评价过于侧重结果、轻视过 程.影响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 (三)基础教育全方住变革阶段(1999 年一至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不断深入。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 的问题、弊端日益凸现出来。1999年《面向 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改革现 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 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任务。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 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提出“加快构建符 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 任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 动。同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纲要(试行)》,发布了一系列教材管理 的文件.确定了义务教育阶段17个学科、 18种课程标准的实验稿.审定了20个学 科(小学7科、中学13科)的中小学课程 实验教材。2001年秋季在全国38个国家 级实验区进行实验。2005年,中小学阶段 各起始年级原则上全部进入了新课程。 2003年3月.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 15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发。 <地方课程管理指南>《学校课程管理指南》 《综合实践活动指南》《中小学环境教育指 4

从编制到理解: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40年回顾与展望

从编制到理解: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40年回顾与展望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新时期新开局到整体推进、全面深化,最终迎来新世纪新契机,始终以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互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齐头并进的方式展开,基本确立了“以儿童发展为本”、为终身教育奠基的课程框架,带来了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的深层变革,建立起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表现出鲜明时代特征。破解当前困扰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系列难题,需要认真反思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历史,廓清课程改革的文化历史语境,健全幼儿园课程管理体系,发挥地方课程管理的中介作用,在理论与实践阵营之间重建互惠关系,以中层理论提升课程实践智慧,在儿童发展、课程教学、政策评估三位一体的系统中重构幼儿园课程教学理论体系,实现从编制到理解的课程范式转换。 [关键词] 课程编制;理解课程;幼儿园课程;课程改革 改革开放40年来,围绕幼儿园保教质量和课程持续开展过程性改革,事实上一直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核心。40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新时期新开局,到整体推进、全面深化,最终迎来新世纪新契机,奠定了管理体系、价值核心与基本框架,引发了教学方式深层变革和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确立,也因为幼儿园课程作为一门单独学科的时间不长而存在突出问题。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本文试图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重新梳理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脉络,在把握40年课程改革时代特征与成功经验的同时,立足当下桎梏课程改革的系列现实问题,展望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未来前景。 一、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40年发展脉络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绵延不绝的历史进程,犹如曲折蜿蜒终能百川入海的溪流,难以时期框定。倘以课程政策沿革与相应课程理念更迭为据,其发展脉络或可梳理如下。 (一)20世纪80年代: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新开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我国进入全面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势下,伴随着学前教育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学前教育课程呈现出新时期新开局。

1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我国(新中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一、建国以来课程改革历程 (一)1949—1952年第一次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收回了教育主权,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类教育问题进行了彻底的改造。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前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这次改革自上而下,实行对旧课程的改造,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具体过程如下: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学计划;同年9月,在全国出版会议上提出中小学教材必须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并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编写国家统一教材的任务,于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通过了《普通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和中学规程,提出目前普通中学的教学计划必须全国统一,课程科目和每科教学内容必须定出统一的标准。同年10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重新规定了中小学的学制,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制,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根据学制的要求,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和中学暂行规程,尽管取消了分段,但课程设置上分段痕迹明显,自然、历史、地理课程4、5年级开设。(我们教育见习、实习,小学低年级、高年级阶段特点差异明显),小学语文课时47.3﹪,数学24﹪,没有思想品德课。中学,课程安排上,1950年8月的《中学暂行教学计划》:初中化学初二开设,物理初三开设;高中呢?化学、物理,高二三年级,高一空缺。到52年暂行规程时,初中物理化学安排在二三年级,高中一二三年级均开设,但取消音乐美术课。这一时期的课改呈现的特点是:强调中央集权,全国统一,致使课程结构单一,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注意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来考虑学科设置;课程内容方面,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模仿前苏联的痕迹明显,某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国实际。 (二)1953—1957年第二次课程改革 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胜利(1953年7月,停战协定)。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造),据此,第一个五年计划,教育必须为总路线服务。 当时的教育现实:小学,1952年追求规模扩大,师资校舍跟不上,影响教育质量。(扩招:03年临沂师范学院的双月湖校区,原先的沂蒙学院。教学后勤分工而治)。中学教育质量同样

课程改革十年_校本课程开发的进展_问题与展望

叶波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400715范 蔚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教授 博士生导师 400715 *本文为范蔚主持的“国家211工程”项目子课题“新课程实施的有效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十年来,我国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践中积极行进,并通过理论层面的努力探索,围绕校本课程 开发的内涵、理念与价值、内容与模式以及管理与评价等问题,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校本意蕴、偏于技术理性和理论基础不足。未来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应注重自下而上地建构理论,不断走向反思性实践,深化基础理论研究。 [关键词]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课程研究;质的研究;反思性实践[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18X(2012)04-0047-06 课程改革十年:校本课程开发的进展、 问题与展望* 叶 波范蔚 自2001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以来,随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政策意义上的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已进入第十个年头。应该指出,校本课程开发既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难点所在。十年来,校本课程开发取得了哪些成就,积累了哪些经验,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反思。本文拟在反思校本课程开发十年来的经验与问题的基础上,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十年来校本课程开发的进展 世界范围的校本课程开发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并为许多国家所实践。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伴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兴起,起步相对较晚。十年来,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践层面积极行进,在理论层面努力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 (一)实践层面的积极行进 马什(Marsh )等的研究表明,校本课程开发涉及活动类型、参与人员和时间投入三个向度,三个向度之间的不同组合共同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型,如图1所示。[1] 就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而言,由于本土语境下“校本课程开发”既可以被理解为“校本的课程开发”,也可以被理解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因此,在实践层面,校本课程开发的活动类型既可以是“以校为本”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包括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以及课程补充等,又可以是针对“校本课程”而进行的开发活动,其活动 课程与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