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 (二十九章)
•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 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 无执,故无失。(二十九章)
•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 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
•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第二十二章)
•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
• 老子要求用“真道”以御今有。
• 道性非私 •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
宰 •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
老子三宝:(人生修养的准则)
•
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 先,故能成器长。
• 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
后且先,则必死矣。 •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
•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辨,辨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
• 老子的隽语,像粉碎的宝
• 石,不需装饰便可自闪光耀。
•
• 然而,人们心灵渴求的却是更深一 层的理解。
• 于是,老子这谜般的智慧宝石,便
传到变化繁杂的注释者手中。 • ——林语堂
《道德经》……81章犹如一串圆 润的珍珠项链……美奂绝伦。 • ——英国当代汉学家彭马田
• 曾国藩:
• 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 • 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 已。
• 希言自然: • 希言自然。(二十三章) •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 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
人乎? •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 失者,同于失。
• 第一讲: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 • 关于老子其人: • 老子是轴心文明时代最著名的思想
家,道家著名代表,又被奉为道教
的鼻祖。
• “道法自然”是老子一切思 想的核心。
•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 法自然。
• “道”究竟是什么?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 《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 的井泉,满载宝藏,放入汲桶, 垂手可得。
•
——尼采
• 道”乃是“一切事物存在的理 性基础。”
• ——黑格尔
• 老子哲学是“真正思辨的”, 他“完全地和普遍地深入到了 存在的最深层”。
•
——谢林
• 一、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 • 二、老子的辩证思维
• 三、老子的有无观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 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
来自百度文库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描述了道家 的特性: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 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
笑不足以为道。
• 故建言有之:
• 四、老子水般智慧 • 五、老子功成而弗居的境界
• 六、老子见素抱朴的精神
• 七、老子关于小大之灼见
• 八、老子水过无痕之善行 • 九、老子的生命观
• 十、得道者风范
• 十一、老子崇尚的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
• 参考书目: • 1、《老子道德经注》
• 王弼(注)楼宇烈(校译)中华书局2011.1
• 2、《老子的再生》 • 麦小舟.学苑出版社2012.1 • 3、《老子今注今译》 • 陈鼓应.商务印书馆2003.12 • 4、《老子的智慧》 • 林语堂.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9
老子辩证思维与人生智慧
2013.2(通选课)
• 上善若水
• 恬淡为上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
形。
•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 治大国,若烹小鲜。
•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
•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长。
•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 之,故有道者不处。(二十四章)
•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 纇;
•
上德若谷,
•
• • •
大白若辱,
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质真若渝。
• • •
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
•
大象无形。
•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 以道统术:要有大格局
• 老子说,要“以道莅天下”,要“以 正治国”,要“执大象”。 “以道莅天下”——这是对老子思想的 总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