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参考书目

跨文化传播参考书目
跨文化传播参考书目

《跨文化传播》主要参考书目

1.陈卫星:《传播的观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版。

2.陈序经:《文化学概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3.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北京,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4.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年版。

6.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

7.龚文庠:《说服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

9.关世杰:《国际传播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年版。

11.李柄全:《文化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2.梁启超:《国性与民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年版。

1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年版。

14.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版。

15.潘一禾:《文化与国际关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16.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1年版。

17.孙英春:《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北京,中国

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8年版。

19.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年版。

20.王怡红:《人与人的相遇》,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21.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郁龙余主编:《中西文化异同论》,北京,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23.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

民出版社2004年版。

24.万建中:《禁忌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

25.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

出版社2003年版。

26.[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论文明》(徐洋等译),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

27.[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论宗教》(王献华等译),北

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

28.[德]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等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29.[德]卡尔·雅斯贝斯:《现时代的人》(周晓亮译),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30.[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曹卫东译),上

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1.[德]格哈特·马勒茨克:《跨文化交流》(潘亚玲译),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2.[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

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3.[德]孔汉思、库舍尔:《全球伦理》(何光沪译),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4.[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

社1985年版。

35.[德]卫礼贤:《中国心灵》(王宇洁等译),北京,国际

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版。

36.[德]恩斯特·卡西尔:《符号·神话·文化》(李小兵译),

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37.[德]威廉·冯·洪堡特:《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姚小平

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8.[德]伊曼努尔·康德:《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重庆

出版社2005年版。

39.[俄]巴赫金:《诗学与访谈》(白春仁等译),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0.[法]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研究方法论》(胡伟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41.[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王东亮等译),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42.[荷]吉尔特·霍夫斯坦德:《跨越合作的障碍》(陈龙等

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43.[加拿大]玛丽·葳庞德:《传媒的历史与分析》(郭镇之

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44.[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吕万和等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5.[美]拉里·萨默瓦、理查德·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

式》(麻争旗等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46.[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上海,

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47.[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

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48.[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等译),上海人民

出版社1991年版。

49.[美]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刘建荣译),上海人

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9页。

50.[美]弗兰克·古德诺:《解析中国》(蔡向阳等译),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版。

51.[美]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史安斌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2.[美]莱斯利·怀特:《文化的科学》(沈原等译),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3.[美]史蒂文·瓦戈:《社会变迁》(王晓黎等译),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7年版。

54.[美]卡罗尔·恩伯等:《文化的变异》(杜杉杉译),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5.[美]罗伯特·尤林:《理解文化》(何国强译),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5年版。

56.[美]乔治·马尔库斯等:《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王

铭铭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57.[美]史蒂夫·莫滕森编选:《跨文化传播学》(关世杰等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8.[美]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陈强等译),北

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59.[美]路德维希·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秋同等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60.[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陆卓元译),北京,商

务印书馆1985年版。

61.[美]罗伯特·尤林:《理解文化》(何国强译),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5年版。

62.[美]史蒂文·达克:《日常关系的社会心理学》(姜学清

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63.[美]克拉克·威斯勒:《人与文化》(钱岗南等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4.[美]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居延安译),上海文化

出版社1988年版。

65.[美]爱德华·斯图尔特等:《美国文化模式》(卫景宜译),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66.[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等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67.[美]乔治·马尔库斯等:《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王

铭铭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68.[美]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等译),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69.[美]布拉德福德·霍尔:《跨越文化障碍》(麻争旗等译),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70.[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71.[美]桑德拉·黑贝尔斯等:《有效沟通》(李业昆译),华

夏出版社2002年版。

72.[美]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门洪华译),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3.[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程克雄译),北京,

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74.[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译),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75.[美]克里斯迪安·乔基姆:《中国的宗教精神》(王平译),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9年版。

76.[美]梅尔福特·斯皮罗:《文化与人性》(徐俊等译),北

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77.[美]亨利·康马杰:《美国精神》(杨静予等译),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78.[美]克拉克·威斯勒:《人与文化》(钱岗南等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79.[美]查尔斯·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包凡一等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版。

80.[美]大卫·理斯曼等:《孤独的人群》(王昆等译),南京

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1.[美]安东尼·马尔塞拉等主编:《跨文化心理学》(肖振

远等译),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

82.[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郭

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83.[美]爱德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

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84.[美]罗伯特·沃斯诺尔等:《文化分析》(李卫民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85.[美]理查德·格里格等:《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等译),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

86.[美]埃利奥特·阿伦森等:《社会心理学》(侯玉波等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87.[美]哈罗德·伊萨克斯:《美国的中国形象》(于殿利等

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年版。

88.[美]何天爵:《真正的中国佬》(鞠方安译),北京,光

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89.[美]罗斯:《变化中的中国人》(公茂虹等译),北京,

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

90.[美]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黄煜等译),北

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91.[美]威廉?麦克高希:《世界文明史》(董建中等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92.[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93.[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范静哗译),北京,商

务印书馆2000年版。

94.[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95.[美]斯蒂芬·李特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等译),北

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6.[美]安德鲁·芬伯格:《可选择的现代性》(陆俊等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97.[美]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变移》(周敦仁等译),成

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98.[美]卡尔·戴格勒:《一个民族的足迹》(王尚胜等译),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99.[美]罗伯特·福特纳:《国际传播》(刘利群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00.[美]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101.[美]乔万尼·阿瑞吉等:《现代世界体系的混沌与治理》(王宇洁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102.[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03.[美]费正清等:《东亚文明》(黎鸣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04.[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05.[美]杰利米·里夫金:《欧洲梦》(杨治宜译),重庆

出版社2006年版。

106.[美]欧文·拉兹洛等编:《多种文化的星球》(戴侃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07.[日]中根千枝:《日本社会》(许真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08.[日]铃木范久:《宗教与日本社会》(牛建科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109.[日]新渡户稻造:《武士道》(张俊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110.[瑞士]费尔迪南·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11.[希腊]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罗念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112.[伊朗]拉明·贾汉贝格鲁:《伯林谈话录》(杨祯钦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113.[英]詹姆斯·弗雷泽:《金枝》(徐育新等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

114.[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5.[英]理查德·刘易斯:《文化的冲突与共融》(关世杰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16.[英]格拉夫顿·艾略特一史密斯:《人类史》(李申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17.[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文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118.[英]伯特兰·罗素:《西方的智慧》(马家驹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119.[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20.[英]爱德华·泰勒:《人类学》(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1.[英]雷蒙德·弗思:《人文类型》(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22.[英]伯特兰·罗素:《中国问题》(秦悦译),北京,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

123.[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曹未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版。

124.[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25.[英]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像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26.[英]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郭英剑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7.[英]大卫·麦克奎恩:《理解电视》(苗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28.[英]乔治·莫理循:《中国风情》(张皓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版。

129.[英]阿诺德·汤因比:《文明经受着考验》(沈辉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30.[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杨雪冬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31.[英]安东尼·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龚维斌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32.[英]罗宾·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33.[英]约翰·汤林森:《全球化与文化》(郭英剑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4.[英]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35.Nancy Adler, International 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Boston: Kent, 1986).

136.Dean Barnlund, Communicative Styles of Japanese and Americans (Belmont, CA: Wadsworth, 1989). 137.Ray Birdwistle,Kinesics and Context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70).

138.Fredrick Calhoun, Power and Principle (Kent, OH: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6).

139.John Carroll ed., Language, Thought and Reality (New York: Wiley, 1956).

140.Jongsuk Chay, ed., Cultur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Praeger, 1990).

141.John Esposito, The Islamic Threa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142.Johan Forn?s, Cultural Identity and Late Modernity (London: Sage, 1995).

143.Peter Frost, ed., Organizational Culture (Beverly Hills, CA: Sage, 1985).

144.Kathleen Galvin and Pamela Cooper, Making Connections ( Los Angeles: Roxbury, 1996).

145.Erving Goffman, Stigma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68).

146.William Gudykunst, ed., 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2003).

147.William Gudykunst and Young Yun Kim, Co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 (New York: McGraw-Hill, 2003).

148.William Gudykunst, ed., Theorizing abou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2005).

149.Maureen Guirdham, Communicating Across Cultures (London: Macmillan, 1999).

150.Edward Hall and Mildred Hall, 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 Yarmouth, ME: Intercultural,

1990).

151.Terence Hawkcs, Structuralism and Semiotics ( London: Methuen, 1977).

152.Paul Higgins and Jeffrey Nash, Understanding Deafness Socially ( Springfield, IL: Charles Thomas, 1987).

153.Geert Hofstede, 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London: McGraw-Hill, 1991).

154.Dominik Infante, ed., Building Communication Theory (Prospect Heights, IL.: Waveland, 1997).

155.Fred Jand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London: Sage, 1998).

156.Richard Jenkins, Social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1996).

https://www.360docs.net/doc/f53973038.html,wrence Kincaid, ed., Communication Theory (New York: Academic, 1987).

158.Young Yun Kim, Becoming Intercultural (New York: Sage, 2000).

159.Mark Knapp and Gerald Miller, eds., Handbook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Beverly Hills, CA: Sage, 2002).

160.Dale Leathers, Successful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 New York: Macmillan, 1986).

161.Myron Lustig and Jolene Koester,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New York: Longman, 1999).

162.Marc Manganaro, ed., Modernist Anthropolog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163.Ali Mazrui, Cultural Forces in World Politics (New Hampshire: Heinemann, 1990).

164.John Mitchell, International Cultural Relations (London: Allen & Unwin, 1986).

165.Lewis Mumford, Technics and Civilization,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1934).

166.Joyce Osland, The Adventure of Working Abroa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95).

167.George Ritzer, Modern Sociological Theory (New York: McGraw-Hill, 1996).

168.Everett Rogers, A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 Study

(New York: Free, 1994).

169.Edward Said,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New York: Vintage, 1994).

https://www.360docs.net/doc/f53973038.html,rry Samovar and Richard Port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Belmont, CA: Wadsworth, 2004). 171.Herbert Schiller, Mass Communications and American Empire ( Boston: Beacon, 1971).

172.Monica Shelly, ed., Aspects of European Cultural Diversity (London: Routledge, 1995).

173.Richard Shweder, Cultural Psycholog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174.Louis Spindeler, Culture Change and Modernization ( Prospect Heights, IL:Waveland, 1984).

175.John Stewart and Carole Logan, Together Communicating Interpersonally ( New York: McGraw-Hill, 1998).

176.John Stewart, ed., Bridges Not Walls (New York: McGraw-Hill College, 1999).

177.John Stewart, ed., Bridges Not Walls, (New York:

McGraw- Hill, 1995).

178.Henri Tajfel. ed., The Social Dimension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179.Stella Ting-Toomey, Communicating Across Culture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1998).

180.Alvin and Heidi Toffler, Creating A New Civilization (New Jersey: Macmillan, 1995).

181.Sarah Trenholm and Arthur Jense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Belmont, CA: Wadsworth, 1996). 182.Harry Triandis,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Boulder, COL: Westview Press, 1995).

183.Richard Wiseman, e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 (Thousand Oaks, CA: Sage, 1995).

184.Julia Wood, Communication Mosaics (Belmont, CA: Wadsworth, 2001).

185.Julia Wood, Communication in Our Lives (Belmont, CA: Wadsworth, 2003).

186.Kath Woodward, Questioning Identity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2020-2021深圳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真题、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

2020-2021深圳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 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吴老师对深圳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深圳大学的介绍,学院专业的介绍,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近三年录取情况分析,及深圳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传播学院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85年的深圳大学大众传播系,首任系主任熊源伟教授。此后在机构调整中,曾经设置为中国文化与传播系、文学院传播系等。2006年,成立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首任院长吴予敏教授。传播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硕士研究生70人。传播学院目前下设新闻系、传播系、广告系等三个系,开设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等三个本科专业,下设新闻、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广告策划、广告设计等专业方向。其中广告学专业创建于1989年,深圳大学是我国高校中开办广告学专业最早的三所专业院校之一。广告学专业是广东省特色专业。2010年获评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毕业学生主要就业于华南地区大众传媒、网络新媒体、广告、公共关系、影视制作、市场营销、政府行政等广阔领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一、深圳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招生目录 招生院系:传播学院 招生专业:055200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 研究方向:

01 健康传播 02 数字营销传播 03 融合媒体新闻生产 04 视听传播 学制:2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复试内容:FS03新闻传播学综合基础 二、深圳大学考研大纲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一)考试总体要求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深圳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查学生对健康传播、数字营销传播、融合媒体新闻生产、视听传播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要求考生系统识记以上四个方面的相关知识,关注新闻传播学科前沿问题的实践探索,具备新闻传播领域时事热点问题的专业评价能力。 (二)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广告案例分析—以雀巢咖啡为例

雀巢咖啡广告案例分析 一、雀巢最新广告 1、广告简介: 2011年11月,雀巢咖啡启用韩寒作为首个国内代言人,携手奥美广告公司、创作全新广告片,以“活出敢性”的广告语取代原来耳熟能详的“味道好极了”。这支广告片由香港导演关锦鹏执导,用韩寒最为人熟悉的两个角色诠释雀巢咖啡的新理念,激励年轻人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2、广告内容: 首先是“印有雀巢咖啡LOGO杯子”的镜头,画面下方介绍韩寒:作家、车手、博主。接着韩寒喝口雀巢咖啡,继续写作,手轻轻一挥,稿纸顿时四散飞扬。旁白:写作最快乐的事,莫过于让作品成为阅读者心中的光芒。一串一闪而过的镜头之后,韩寒放开双手从摩托车上站起来,展开双臂,巧妙的表现出了“敢”的主题。 接着是韩寒边喝咖啡边回忆自己对“勇敢、梦想、希望”的理解,穿插着残疾人参加马拉松比赛的镜头、小女孩在观看追梦女孩的表演、自己去希望工程做志愿者奉献的画面。而雀巢咖啡总是陪伴左右,它已经成为自己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最后韩寒说道:只要你敢,总会有光芒指引你。活出敢性,雀巢咖啡。 3、案例评析: (1)广告创作背景 SWOT分析 优势(strengths): 雀巢咖啡已成为世界知名的品牌,消费者忠诚度较高。在速溶咖啡消费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域建立了速溶咖啡市场领导者地位。味道好、提神、缓解压力的功能性诉求已深入人心,红黄暖色的包装、充满人文情怀的广告宣传满足了消费者的感性诉求。 劣势(weaknesses) 品牌形象仍不够清晰,广告核心诉求于竞争对手没有明显的差异。广告宣传强调着重口味,但忽视了目标消费群的个性化特征。雀巢奶粉的负面新闻也为雀巢咖啡减分不少。 机会(opportunities) 经过多年的努力,雀巢咖啡转化了一部分习惯喝茶的中国消费者,中国咖啡消费量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形成巨大消费潜在市场。目前在宣传上没有很清晰的品牌特质区隔。广告中仍主要以咖啡的功能性需求为主,努力将其打造成品质生活的必备品。 威胁(threats)

广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分析

广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分析 ——从美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三方面宣传广告看 其中的跨文化传播体现因素 前言: 美国是一个多种族的移民国家,其鲜明的政治特性、经济实力以及文化色彩在世界上具有极强的影响力。而在这么一个全球化大潮的时代,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相互影响,联系紧密,所以广告输出在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然不同国家的广告输出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特性。我就简单以美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三方面体现出的广告跨文化传播为例进行分析,兴许能从中可以窥见全球当今时代的跨文化传播的发展趋势。 第一元素: 美国的政治活动广告宣传在基于跨文化传播基础上对其本国公民的影响和对世界他国的影响 每四年一次的美国总统大选总是能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阵波澜。两大党派的相互竞争,为达到目的不惜大量的人力、资金的投入,最终角逐出赢家。当然在竞选总统这一过程中,参选者需要不断去游说,演讲以及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那么美国总统参选的政治广告是什么样的呢?两党之间又会有什么不同?它们的跨文化传播的元素是什么呢?可以举例说明 民主党奥巴马竞选:

共和党希拉里竞选: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两者的竞争宣传海报。民主党人奥巴马主张改变,我们相信改变。而作为较为传统、实力雄厚的共和党派希拉里只是简单地声明自己入主白宫,简单而霸气。仔细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其中不少的跨文化传播的元素。奥巴马是非裔美国人,他是美国的第一人黑人总统。他的成功不仅可以影响美国的政治氛围、经济与文化,而且给全世界占弱势的黑人群体树立了一个极好的榜样。同时对解决种族歧视、民族仇恨等问题也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在奥巴马成功竞选后,他的祖籍肯尼亚的街头也出现了大量的励志广告,相信你自己,奥巴马能做到,你也能够做到。政治宣传中的广告由于带上了种族的色彩,那么其在世界范围内所带来的跨文化传播影响力是巨大的。而传统的共和党派的政治观点较为僵硬,代表的只是美国私有的一些利益。所以奥巴马领导下的民主党有着更为强烈的全球影响。 第二元素: 美国的经济环境,在繁荣中竞争,对世界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华尔街、硅谷、这些我们熟悉再也熟悉不过的字眼,背后体现的是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经济全球化让我们更加了解世界,对文明与发达的追逐加强了我们对美国经济的了解。这种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对我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改变的我们的认知观念。广告作为经济社会最有力的推销员和体现者。让我们看看美国的相关广告。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学士学位论文 THESIS OF BACHELOR 论文题目: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 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学生姓名: 朴率智 学生学号: 5091419072 专业: 传播系 指导教师: 禹卫华 学院(系): 媒体与设计学院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摘要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饮食文化不仅仅指的是对食物的材料的选择和加工,也包括了在消费的过程中,怎样去吃,吃的礼仪,等等。中国人会用不同的食材加工出各种各样的美食,也可以用相同的食材加工出不一样的美食,美食不仅仅是食物,也是一种艺术。饮食文化不仅仅包含了味觉,视觉和嗅觉的满足,也包含了文化的精神。本研究侧重于从跨文化传播学角度来分析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效果,本课题的文献述评部分侧重于这些方面。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我们从留学生的视角,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现状,原因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中国饮食文化,留学生,跨文化传播

STUDY ON THE CHINESE FOOD COMMUN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 CULTURE -- TAKING THE STUDENTS AS AN EXAMPLELE ABSTRACT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is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Dietary culture not only means food material selection and processing, but includes eating method and etiquette, etc. in consumption process. Chinese can make different food materials into various fine foods and make the same materials into different good foods. Cate is not only food, but also an art. Dietary culture contains not only gustatory, visual and olfactory satisfaction, but also cultural spirit. This study is focused on analyzing the propagation effect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the part of literature review in this paper places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is aspect. The research result can help us make a deeper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trans-culture communication status and cause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 overseas student. Key words:Chinese dietary culture; overseas student; trans-culture communication

传播学理论第八讲跨文化传播测试题与答案

传播学理论第八讲跨文化传播测试题与答案 总计: 4 大题,48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 一、单选题(该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1.失语群体理论的提出者是?() A.切瑞斯·克莱默雷 B.Edwin Ardener C.Shirley Ardener D.南希·哈特索克 2.下列哪项不是立场理论的前提假设?() A.物质生活(或阶级地位)建构或限制了对社会关系的理解 B.当物质生活被分化为两个独立的群体时,任何一方的理解都会与对方完全相反 C.处于统治地位的群体的观点决定了物质关系的结构 D.被压迫群体很难拥有自己的观点 3.失语群体理论的中心主张是()被迫沉默,并被认为是无法清晰表达自己思想的人。 A.男性 B.女性 C.少数群体 D.弱势群体 4.下列哪些不是女性主义立场理论的基本特点?() A.生物性别或社会性别是理论的关注焦点 B.理论的目的是理解性别与不平等和矛盾之间有什么关系 C.生物性别或社会性别关系是无法改变的 D.如果现状贬低或贬损女性,女性主义理论可以被用来挑战现状 5.下列哪个不是立场理论的关键概念()。

A.立场 B.适应性知识 C.劳动的性别分工 D.社会等级 6.提出立场理论的学者是()。 A.黑格尔 B.卡尔·马克思 C.南希·哈特索克 D.唐娜·哈拉维 7.在传统的婚礼中,女性经常处于()地位。 A.主导 B.统治 C.从属 D.平等 8.南希·哈特索克提出的立场理论是为了研究哪类议题?() A.阶级 B.性别 C.种族 D.年龄 9.失语必须通过有权者和无权者双方的社会理解才能够达成。下列哪项不属于权力分配结果和失语的方式?() A.嘲笑 B.打断 C.插话 D.安慰 10.立场理论对其他的主流理论和研究进路的态度如何?()

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

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 2014年03月11日10:45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作者:单波字号 内容摘要: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围绕文化与传播、人与人的传播关系、他者的意义等问题展开,包括文化与传播的同构、人是传播关系的总和、他者是主体建构自我意义的必备要素。本文认为,文化与传播同构是用来观察文化的偏向与传播的偏向的理论命题,我与他者的关系根本不是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的关系,而是同一传播活动中共生的两个主体,我们应该理解并接受差异性,在差异中理解自我的意义,在对话中建立互意性理解。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他者;传播关系 基金项目:教育部211工程项目“社会转型与中国大众媒介改革” 跨文化传播如何可能?这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理解与沟通的难题(problems),以及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需要质疑的问题(question)。当我们寻找解决这些难题和问题的可能性时,跨文化传播理论也就被我们创造出来了。不过,跨文化传播研究史表明,所有的理论都只是一种相对的解决方案,而且每一种理论都与现实的其他问题相冲突,也与其他理论相矛盾。于是,我们感觉到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很不可靠,又回到文化、传播、语言、社会、陌生人、文化认同、文化多元化、文化适应等概念里寻找基础。其实,跨文化传播的基础不是什么概念化的东西,而是需要我们创造的东西。世事变幻,我们不可能固守某种概念以及由概念形成的理念、规则去进行跨文化传播,否则就是“缘木求鱼”。我们只能创造彼此交流的基础,即共同面对跨文化传播的难题和可质疑的问题,形成可讨论、争辩的对象性问题(issues)。本文试图提出来的就是这样一些集problems、question与issues于一身的基本理论命题,它们围绕文化与传播、人与人的传播关系、他者的意义等问题展开。我们只有在实践中辨析这些问题,才能发现跨文化传播的可能路径。 一、文化与传播的同构 文化与传播的同构通常表述为“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这一观点被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表述过,也在爱德华?霍尔的《沉默的语言》一书中出现过[1],他们之后的许多学者也多次重复这一表述。有人据此从传播的角度把文化定义为:由特定传播媒介所负载、并由人们设计的传播结构加以维护、推行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以及由传播网络限定的社会行为模式;与此同时,又相应地把传播界定为: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通讯、交流形式和文化的信息储存、放大、删减、封锁的活动机制[2]。这种定义并不周全,可它让我们建立起一种真实的想象:传播既是文化画面展开的形式、又是文化生产的“工厂”。当我们注意画面时,必定会看到传播的偏向;当我们走进“工厂”时,可感受到传播创造文化以及文化间的关系,体会到在传播中按照文化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去设计文化。这样一来,“文化与传播同构”所表现的难题就在于,当文化的偏向与传播的偏向互现的时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就会显得相当艰难。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文化与传播同构”的实际意义就变得非常可疑。 1.传播是创造、修改和转变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 把文化与传播扯在一起曾经受到雷蒙?威廉姆斯和斯图尔特?霍尔的质疑和反对。特别是

《中外文化交流史》课程课程课外阅读参考书目2

中外文化交流史马树德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12出版) 中外文化交流胡太春中南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4出版)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王小甫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5出版) 中外文化交流史轶闻趣事魏秀春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05出版) 中外文化交流史(套装上下册) 何芳川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05出版) CULTURAL FLOW BETWEEN CHINA AND OUTSIDE WORLD THROUGHOUT HISTORY(中外文化因缘) 沈福伟、吴景枢外文出版社(2009-08出版)

季羡林学术精粹(第3卷):中外文化交流卷季羡林山东友谊书社(2006-01出版) 百家讲坛:玄奘西游记(6DVD) 钱文忠(主讲)、高虹、中央电视台 传教士与中外文化交流:李明中国近事报道研究周燕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03出版) 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李喜所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01出版) 中国文化要略(第3版) 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08出版)

中外文化交流史 周一良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7 - 876 页 本书叙述了从古代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相互促进。 中外饮食文化隗静秋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03出版) 唐代拂菻丛说林英中华书局(2006-11出版) 中外文化交流探绎:星学?医学?其他陈万成中华书局(2010-11出版)

中外文化交流及语用分析马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09出版)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王介南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01出版) 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共5册) 李喜所世界知识出版社 音像(2) 老外的中国梦(英文版) 绿杨、杨耀华新世界出版社(2009-01出版) 老外的中国梦绿杨新世界出版社(2009-01出版)

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分析

跨文化传播指地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地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地交流活动.影视作为大众文化地一种载体,在向人们提供感官娱乐、精神审美地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间传递着自己民族地文化,潜移默化中影响甚至支配着人们地价值观、精神状态、人生态度等,是一种非常重要地跨文化传播手段. 以《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为例分析美国电影中地中国文化 《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两部电影中都包含许多中国元素,但是由这些中国元素构成地动画电影却蕴含着美国风情.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花木兰》中,花木兰虽然有着细眉、丹凤眼、樱桃小嘴和瓜子脸,但是从整体上看却不像“中国人”.木兰一出场就穿着吊带背心和齐膝短裤,与保守地中国形象相去甚远.另外,影片虽然注意到龙对于中国地特殊意义,但却把中国龙设计成无厘头地木须,一只除了说大话以外什么都不会地干瘪动物.花家地祠堂里不但供奉着女性祖先,而且设在一个开放地亭子内,不但谁都可以进,甚至连一只狗都能在里面捣乱.祖先在祠堂议事地格局俨然就是西方地圆桌会议.每个人都在喋喋不休,现场显得混乱不堪,一个家族会议失去了它应有地凝重、严肃.虽然对中国观众而言,这个木兰“太美国化”了,但是观众在觉得诧异地同时也在渐渐接受这部影片.中美两国地文化就在这样地过程中相互影响渗透,达到互相影响与促进地作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在《功夫熊猫》中,熊猫阿宝是鸭子地儿子,吃面条长大,成天做着英雄地梦,却又好吃、懒惰.中国功夫讲究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地外形,更有典雅深邃地内涵.但是在《功夫熊猫》中,所谓地功夫更多是倾向于实战地“美国功夫”.每逢格斗地时候,我们除了看到几只动物以高速移动来博取胜利之外,几乎看不到任何招式.乌龟大师口中经常出现许多哲理,听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但是《功夫熊猫》真正理解中国地道家思想吗?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当熊猫打开天书时,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这一桥段地设置,貌似符合了道家地“无为”思想.但是熊猫阿宝从龙之典上得到地启示是“相信自己”.当太郎发现龙之典里什么都没有地时候非常愤怒,阿宝反而安慰他说没关系,他第一次打开地时候也没有领悟,而且他还告诉太郎,没有什么绝密地奥义,而只是你自己.《功夫熊猫》中有熊猫、功夫、道家语言、金元宝、山庄布置、碗筷、福字等等一系列中国元素,然而在这华丽地元素外表下,蕴含地是美国“相信自己”地精神.相对于《花木兰》而言,《功夫熊猫》将中国元素与美国文化结合地更为精致.这也是《花木兰》一直没有在中国获得市场而《功夫熊猫》却在中国获得高票房地一个原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以《卧虎藏龙》为例分析电影地跨文化传播 《卧虎藏龙》中充溢着中国文化地典型符号:京鼓、琵琶、二胡、笛汇成地东方天籁,江湖侠士,神奇玄妙地中国武术等等.然而影片着意表现地并非是表象上地东方文化奇观,而是更为内在地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地反思.《卧虎藏龙》地片民隐喻着人性中奔放和隐忍地两面性,影片分别提供了典型地东方气质人物李慕白和西方气质地人物玉蛟龙.李慕白这个角色承载了中国古典文化地侠义精神,他修为高深,沉稳大气,重情重义,深受传统礼节地束缚,对个人感情一味隐忍克制,而玉蛟龙则敢爱敢恨,蔑视江湖权威与世俗成规,追求自由生活.这一人物地创造,很大程度上尊重了西方文化崇尚地主体精神和个人本位.影片通过人物展现了感情与道德伦理、个人欲望与江湖道义、生命冲动与心灵自制地剧烈冲突,以及对自由地追求,和自由被禁锢带来地痛苦与矛盾.遵循传统礼教地李慕白悲剧地死去,而跳出传统礼教追求绝对自由地玉蛟龙最终也走向毁灭.在快意恩仇之间,影片向人们抛出了究竟用什么样地信仰才可以走出迷雾地人生拷问.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观众可以从电影设立地东西两种文化形象中看到自己和他者,既在对照之中凸显了本国文化地文化特性,又通过共性地挖掘打通了不同文化间地审美隔阂,获得多元文化地接受认同.影片既没有以民族文化为本位固步自封,也没有对异国文化无原则地曲意逢迎,而是通过对

2020-2021上海外国语大学传播学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

2020-2021上海外国语大学传播学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 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吴老师对上海外国语大学传播学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介绍,学院专业的介绍,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近三年录取情况分析,及上外新闻传播专业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前身是创设于1983年的国际新闻专业,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国际新闻专业之一。经过30余年的开拓与发展,学院秉承国际新闻传播的先进教育理念,坚持探索在上外多语种环境下的“外语(多语种)+国际新闻传播”的融合创新教学和科研模式,已形成“国际型、实践型”的学科特色,在全国新闻传播学科中享有独特影响力:2012年新闻传播学科入选上海市高校一流学科(B类),是上海市高校新闻传播学科中唯一选入一流学科建设的学科;2014年,新闻传播学科一级硕士点获准上海市研究生“新闻传播学学位点建设与人才培养探索”的教育创新计划。学院专业门类齐全,拥有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教育技术学等5个本科专业,拥有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教育技术学等4个硕士点,在校本科生500余名,研究生近170名。

一、上海外国语大学传播学考研招生目录 招生院系:新闻传播学院 招生专业:050302传播学 研究方向: 1.人工智能广告与计算传播学 2.新媒体与全球传播 3. 影视国际传播 4.跨文化传播 招生人数:12人 考试科目: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645 传播学实务 ④ 845 传播学理论 复试: 笔试科目名称:传播学综合 注:同等学力考生需在国家一级中文核心学术期刊(CSSCI)上发表两篇及以上与报考专业相近或相关的学术论文。(同等学力考生指高职高专毕业生或本科结业生,本科毕业生或应届本科生不属于同等学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课程名称: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总学时: 36 学分: 2 适用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 先修课程:无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跨文化 交际意识。 通过中外文化异同分析,正确认识世界多元文化的价值、地位与影响。了解跨文化交际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及典型案例,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知晓中西方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异同,提高理论水平与思辨分析能力。 通过对文化态度、文化观念,以及跨文化交际心理的探讨,使 学生加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形成平等、尊重、宽容、客观的跨 文化观念。 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学科综述,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以及典型案例分析。本课程强调“案例教学”的重要性,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通过有针对性的案例分析与讨论,帮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为了培养学生对外交际的能力和学生对中国文化掌握的能力,我们的教学内容是促使双向沟通的教学内容。所谓双向沟通是指我们的学生和所在国的人们的沟通和他们所教的学生将来和中国人的沟通。我们的教学内容应该紧紧围绕着这双向沟通而展开。在课堂上,我们给学生两种案例让学生分析,一种是他们在生活中和教学中可能遇到的跨文化交际问题的案例,另一种是在课堂上、在文本中的中国文化问题的案例。双向沟通的教学内容,才能保证学生在国外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工作时能顺利完成任务。 主要章节: 第一章跨文化交际概述 第二章文化因素与跨文化交际 1 价值观中的文化冲突 民族性格 案例分析 2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 (1)语言的习得与发展

(2)中外思维方式的差异 (3)定势与偏见 3 自然环境、空间环境与跨文化交际 4 心理环境与跨文化交际---隐私 案例分析 第三章社会环境与跨文化交际 1情景与跨文化交际 2角色与跨文化交际 案例分析 3人际关系与跨文化交际 案例分析 第四章规范系统与跨文化交际 1 关于规范和规则 2 规范系统的层次性 3 中外规范系统的不同 案例分析 第五章符号、代码系统、编码和译码与跨文化交际 1 符号 2 代码系统 3 代码系统的不同层次 第六章语言与跨文化交际 1什么是“文化附加意义” 2“文化附加意义”的特点 3 中外语言中文化附加意义的不同 4 词汇与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 案例分析 第七章交往规则与跨文化交际 1 社会语言差异 2 合作原则及其文化差异 3 礼貌原则及其文化差异 案例分析 第八章社会礼仪、社会习俗与跨文化交际 1 送礼 2 禁忌 案例分析 第九章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交际 1 称呼 2 邀请 3 拒绝 4 招呼 5 请求 6 恭敬 7 道歉与感谢 案例分析

韩国真人秀跨文化传播的经验与启示

韩国真人秀跨文化传播的经验与启示 近两年,电视真人秀节目成为各大电视媒体的宠儿,在电视新闻改革乏力和电视剧创作乏善可陈的情况下,真人秀成为主导中国人视觉消费习惯的“中流砥柱”。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起步不晚,但是直到2012年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繁荣”,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文化现象。 2012年7月,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的播出引发第一波收视热潮,紧接着2013年10月湖南卫视推出的《爸爸去哪儿》和2014年10月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都一次又一次引发了全民收视狂潮和热议。 高收视、强传播的现象背后,暴露的问题也越发明显。这些综艺节目都是从国外购买版权,加以本土化改编进入人们视线的。值得关注的是,近些年几部从韩国购买版权的综艺节目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韩国的综艺节目形式传播到中国能够取得成功,韩国综艺在跨文化传播领域使用了怎样的策略,在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本文将对此进行一系列研究。 关键词:电视真人秀,跨文化传播,收视率 1 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联系越来越紧密。“全球化”已不再只是政治经济领域的全球化,更多地涉及到文化领域。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文化的全球化得到促进,国与国之前的跨文化沟通联系随之增加。 近两年,电视真人秀节目成为各大电视媒体的宠儿,在电视新闻改革乏力和电视剧创作乏善可陈的情况下,真人秀成为主导中国人视觉消费习惯的“中流砥

柱”。电视真人秀这种节目形式在国外发展时间已经有六十多年,本世纪初传入我国,但是直到2012年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繁荣”,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文化现象。2012年7月,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的播出引发第一波收视热潮,紧接着2013年10月湖南卫视推出的《爸爸去哪儿》和2014年10月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都一次又一次引发了全民收视狂潮和热议。这些真人秀节目都是从国外购买版权,加以本土化改编进入人们视线的。这些国外版权的成功引入让我们看到了跨文化传播的力量和以及本土化的必要性。我们所生产和需要的综艺节目已经不仅仅是面对一个单一的国家、民族、价值体系和社会群体,而是世界范围的传播。 值得关注的是,近些年几部从韩国购买版权的真人秀节目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韩国的综艺节目形式传播到中国能够取得成功,韩国综艺在跨文化传播领域使用了怎样的策略,在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本文将对此进行一系列研究。 1.2 研究方法 本文将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法、数量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进行研究。 文献研究法。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进行一系列的研究,科学认识事实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本文将通过分析和总结大量跨文化传播的相关文献和数据作为本文的写作依据。 数量研究法。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文将统计分析数个相关综艺节目的收视率,人群构成等情况,总结出不同综艺节目的传播效果。 比较研究法。指对物与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异程度的研究与判断的方法。本文将对比从韩国引进的不同综艺节目的内容差异与传播效果,以及它们跟非韩国引进节目传播效果和中国本土自制节目的差异,得出韩国综艺跨文化传播的优势所在。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韩国综艺节目跨文化传播现象进行分析,总结韩国国际文化传播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和跨文化传播提出建议。

跨文化传播

2016年春季跨文化传播期末考试 共五道题,第一题15分,第二题25分,第三题20分,第四题15分,第五题25分,满分100,鼓励参考课件、笔记、节选教材、参考资料以及其它(网上)资料,也可以互相讨论,但答案内容,如措辞表达和例证论述,必须用自己的语言,绝对不能与其他同学雷同,也不能从网上或其它任何文本粘贴和照抄任何内容,否则按零分计算。 请合理利用3小时时限,在今晚22:00前发到haibindong@https://www.360docs.net/doc/f53973038.html,。 请将此文档另存为(请不要空格):学号姓名广告IC期末 邮件主题应与文档标题相同。 一、简答题(共15分) 老子《道德经》33章与我们所说的“文化智慧”有何联系。 答:分析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之间的联系,最起码也是最基本的是要搞清楚这两个事物自身的含义才能讨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所以解答这个问题最先要阐释《道德经》第33章和“文化智慧”的含义。 《道德经》第33章原文是这样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简单翻译一下就是:能够了解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了解自己是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气的。 不丧失本心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文化智慧在我所理解的范畴下是一种在语言非语言以及人际传播环境中的通过文化来展现出的智慧。 知人者智,是表现出人在社会中拥有的人际技能,了解别人,是一种所需要掌握的大众的社群文化,帮助人们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在建设性互动中建立起信任尊重的关系。胜人者有力表现出文化身份的一个显性的力度。是个体性的表现。自知者明和自胜者强是自我觉悟的表现,通过自行自控来了解自己,战胜自己,拥有自尊和自信并且做到自我认同。知足者富展现了一个人的自控性,表达出人的一种觉悟,一种文化觉悟以及自我批评的意味。剩下的话语基本放映的都是文化的精神性,表达一种人所需要的意识形态,拥有的信仰决定这个人的生活状态,生活属性,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带给人们比生存更大的意义,达到超验。 所以,不论是道德经也好,文化智慧也好,都在告诉人们生活以及做人的道理,告诉我们如何把生存变成生活,通过对自我的认知以及觉悟使自己变成一个更加优秀的人,增加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努力变成像鲁迅先生一样的那种:“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那种人。 二、简答题(共25分) 谈谈你对文化身份认同复杂性的理解。 答:文化身份通常来讲是某一特定的文化所具有的,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这是百度百科所给出的文化身份的解释。不同的文化当然就存在文化身份认同的问题。 文化身份认同中首先存在自我身份的问题,即self concepts 个人自我人认识自我觉悟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导致在同一圈层中的个体自我和个成员身份存在差异,以及人的主管

跨文化传播效果研究

跨文化传播效果研究 ---------华尔街英语西直门校区 华尔街英语(Wall Street Institute )是由文昊博士(外语语言学博士)在1972年创立于意大利,是成人英语培训的全球领先者,总部设在美国马里巴尔的摩。作为国际知名品牌,华尔街英语已在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20多家中心,帮助全球200多万名学员成功提升英语实用能力。2000年5月,华尔街终于在中国开设了他第一所学习中心,截至2011年1月,已在中国7个城市建立了逾46家学习中心。① 华尔街的英语教学模式是:学生在中心的Lab进行上机学习,包括听对话,根据对话容完成选择题,跟读对话并录音,对比自己发音与原发音区别,最后完成词汇以及语法的相关练习题。每个单元有三节课需要在电脑上完成,并有相关作业在课下完成。完成以上所有预习工作,将由以英语为母语的外教老师以全英文授课方式来检测一个单元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还有Social Club、Complementary Class 和English Corner 也是由外教主持,所进行的不同topic的讨论学习。 我在华尔街英语西直门学习中心已经学习了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中,我接触了来自美国、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南非等等不同地区的外教老师。当然中国学生也不全是人,所以可以说,华尔街英语学习中心是一个多元文化汇集的Supermarket,每天在这里都在进行着不同文化的碰撞,多个不同文化群体的人每天在一起沟通交流学习,就是在进行跨文化传播(中西跨文化传播)。那么究竟在这种多元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传播效果是怎样的呢?我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华尔街英语学习机构西直门中心传播效果研究,包括跨文化传播是否成功、什么样的人群最容易了解并认可外来文化。实验研究地点就设在了西直门嘉茂购物中心三层的华尔街英语学习中心。 1、设计问卷 1.1明确基本概念并确定研究容: 第一,什么是文化Culture?文化是在某一特定群体逐渐形成的、被大多数践行者共同认可的人为存在形式及其意义设定。简单来说,文化包括两个要素:形式要素和容要素,分别是人为存在形式和意义设定。举例来说,古代女人嫁人后就随夫姓,这是现如今我们也可以在电视剧中看到的。但是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由于男权社会所导致的。古代女人以夫为天,嫁到男方就是男方家的人了,所以理所应当随夫姓,这就是一种文化。当然这也揭示出了文化的一个特点,那就是认为存在形式和意义设定所构成的互释系统。 第二,跨文化传播Intercommunication 特定的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之间进行的能够超越特定文化差异,实现意义共享的传播活动。它分为个体间的跨文化传播和群体间的跨文化传播。 第三,有效的传播(实现意义共享的传播)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共享是从了解到理解,再从理解到认可的一个动态构建过程。所以本研究中,对于跨文化传播是否有效是否成功,我们将从分析它是否实现了有效传播,即意义共享。 第四,了解跨文化传播的容包括:了解异文化的名称、历史,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在意义,并了解它的互释系统;认可跨文化传播的容包括:在充分了解新文化的基础上,不再排斥,并认可从而逐步接受新文化。 通过确定以上几个概念,我们就可以对跨文化传播效果进行研究了。研究容包括西直

2020-2021武汉大学广播电视艺术理论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

2020-2021武汉大学广播电视艺术理论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 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吴老师对武汉大学广播电视艺术理论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武汉大学的介绍,学院专业的介绍,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近三年录取情况分析,及武汉大学广播电视艺术理论专业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教育始于1983年的新闻系,2000年12月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学院现设新闻学、广播电视、广告学、网络传播四个系;6个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告设计方向;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五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新闻学、传播学、跨文化传播学、广告与媒介经济、数字媒介;五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新闻学、传播学、数字媒介、广播电视艺术理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一个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个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新闻传播学;拥有一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一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实验教学中心。一个教育部、财政部支持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多媒体时代记者型主持人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一、武汉大学广播电视艺术理论招生目录

招生院系:新闻与传播学院 招生专业:1301J1广播电视艺术理论 研究方向:01 (全日制)电视剧与纪录片研究 02 (全日制)广播电视理论与批评 03 (全日制)广播电视语言艺术 04 (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 ③619影视艺术基础 ④811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 复试科目: ①影视评论(01) ②媒介批评理论(02) ③语言传播基础(03)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影视艺术史 ②广播电视概论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新视角与新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53973038.html,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新视角与新趋势 作者:单波孙宇心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第05期 摘要:近年来,跨文化传播研究逐渐走向精细化、语境化,发展出更加成熟的研究范式。以问题与方法、反思与探索为线索,跨文化传播研究出现了以下六个方面的新进展:在全球化进程中推进对“文化混合”的理解;走向多元主体视角的文化适应;发现穆斯林宗教身份在跨文化生存中的中介效应;多元文化语境中身份认同的再挖掘;扩展媒介使用与文化适应的关系研究;构建语境化的跨文化传播能力。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文化混合;文化适应;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448(2017)05-0108-09 近几年备受瞩目的全球景观无疑是一种逆全球化潮流,世界范围内的移民流动,特别是欧洲的难民危机,大量非基督教信徒进入,宗教信仰复杂交织,主流群体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导致欧洲国家的集体右转,加剧了种族间偏见和文化冲突,多元文化主义成为一种幻象。在这一语境下,西方跨文化传播研究有何新的回应?如何为跨文化传播寻找新的路径?本文依据问题与方法、反思与探索的线索,发现以下六大进展。 一在全球化进程中推进对“文化混合”的理解 作为多元文化主义(polyculturalism)的新范式,“文化混合”是指在同一时空内,不同文 化象征的共存[1]。感知文化混合,通常会产生两种直接反应机制,即排斥性反应(exclusionary reaction)与整合性反应(integrative reaction)。在跨文化心理学家看来,排斥性反应是一种基于感知文化威胁语境下,保卫原有文化完整性的情感式、自反性反应。整合性反应则是个体努力发挥认知以调和文化差异的反射性心理过程。处于全球化带来的多元、动态的文化语境中,关于文化混合的研究不再像现有的多元文化经验研究一样,集中审视个体的文化适应过程(例如移民文化适应研究),而是去关注多样文化在世界大环境中的相互碰撞,这就将未前往异国但已通过多渠道传播受到多元文化影响的个体纳入研究范畴之内。文化混合作为多元文化碰撞的结果,其研究范畴包含多种文化形式,不仅探索本地文化与全球文化的混合,而且关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等文化类型的结合[2]。

秋西方哲学精神探源慕课习题及答案

2017年秋西方哲学精神探源慕课部分习题及答案 导论一宗教、哲学与文化 1、“哲学”,philo-sophia,从其在古希腊的词源学角度来看,就是一种爱________的学问。 答案智慧 2、19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西周第一次使用“哲学”这个汉语词汇来翻译这门由古希腊先贤们所创造出的形而上学学科,后来中国的学者__________移用这一翻译名称,“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由此在中国传播开来。 答案黄遵宪 3、从其本性上说,哲学或者哲学史既是______的,又是______的和______的。 答案科学的、理性的、精神性的 4、宗教既是______,又是______。 答案意识形态文化实体 · 5、文化的有机体是指文化是__________。 答案具有生长和衰亡的一种活体存在历时性的、动态的精神性活体存在 导论二希腊哲学概览 1、希腊地区的______是欧洲最早使用青铜器的地方,因为它使当时生活在该地区的人实现了由野蛮向文明的过渡,从而为哲学的诞生准备了丰富的土壤。 答案爱琴海 2、《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由______所创作,从而为希腊和整个世界留下了一种绚烂而璀璨的精神文明形态。 答案荷马 3、______同______结盟,在公元前5世纪摧毁了波斯帝国的入侵,但是,在战争后期,二者又互相展开了争霸。杰出领袖伯利克里推行民主政治改革,扩充军事经济实力,倡导学术繁荣,从而开辟了希腊的奴隶制时期的黄金时代。 答案雅典斯巴达 ; 4、希腊的宗教可谓是希腊哲学的母体,以下哪些宗教影响了希腊哲学的诞生 答案奥林波斯教、奥菲斯教

5、罗马帝国的文化特征是______。 答案对希腊文化的推进和希腊文化的萎缩;罗马一体化与地方多样性结合;希腊化和拉丁化相融合;为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教父哲学的高峰到来做好铺垫和准备。 第三讲求是(理性精神萌发) 1、赫拉克利特哲学的思想特点有______。 答案多形象思维而少抽象色彩;抽象与具象概念统一;多描述而少逻辑证明;以类比猜测和想象来建立普遍联系。2、巴门尼德的“存在”说呈现的属性有______。 答案存在没有生存与毁灭;存在连续而不可分,存在且为不动;存在统一地抵达自身的界限而类似于球体;存在可以被思想和表述。 @ 3、巴门尼德的哲学色彩呈现为______。 答案重视推理论证;开启了逻各斯中心主义之门;概念思维的出现;逻辑理性大行其道。 4、希腊思想发展到______那里,已经迈入了理性思维的门槛,主要表现为形式逻辑在思考中的不自觉运用。答案巴门尼德 5、提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伟大哲学家是______。 答案赫拉克利特 第四讲求本(本体论、形而上学) 1、泰勒斯认为________________是万物的本源。 答案水 * 2、形而上学的概念最早来自于哲学家__________的理念,虽然他并没有提出这个词。 答案亚里士多德 3、柏拉图为了形象地说明其型相本体论,他分别采用了_______与_______来阐述。 答案穴喻、线喻 4、本体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表述的重要涵义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只有其他主体来表述本体;本体是其他事物存在的原因;本体是一切事物的终极载体;本体可以与具体事物相分离。 5、如何理解“形而上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