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下的高师小教本美术教育模式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觉文化下的高师小教本美术教育模式探究[摘要]视觉文化下,作为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师资的高师来说,在不断深化教
学改革的同时,还要主动适应时代对师资发展的新要求,才能为我国基础教育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师资人才。

因此,有必要将高师小教本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作为在视觉文化这个大背景、大环境中的一个更为重要的课题来研究,这将是我们未来美术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关键词]视觉文化高师美术教育美术教学
21世纪正处于一个全新的“世界图像时代”。

视觉文化在当下正日益成为社会表象的主流,而且在中国的教育背景下成为艺术教育中的新形式。

如今,艺术教育要符合时代的潮流,那么检验培养艺术人才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标准显然已不是技术上的翻新那么简单,而是要看其对当代所表现的时代精神是否有敏锐而又深刻的准确把握。

因此,艺术作为人文学科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基本架构不应仅是技术的层面,更重要的是要有人文作支撑。

一、视觉文化与美术教育
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使传统美术教育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我们看到,不同的时期需要不同的教育模式。

视觉文化和高师教育教学的结合看似是简单的教学方法或者是教学模式的整合或添加,实际上却需要各个教学环节的有效保障。

因此,有必要将高师小教本的美术教育教学培养模式作为在视觉文化这个大背景、大环境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

在全球化“视觉图像”浪潮影响下的今天,我们的高师美术教育和各国的美术教育一样,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趋同性。

传统的高师美术教育该怎样体现视觉文化时代下所带来的价值观变化及教育观念变化,势必需要我们对其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做一研究。

从最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来看,我们的美术学科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首先,培养目标的变化,尤其是课程的变化。

以往美术教育课程的涵盖面比较狭窄,基本技能的训练较多,不考虑现实需要,内容大多沿袭美术学院的课程设置。

现如今在高师的美术教育中,绘画、雕塑、工艺设计等内容都有所减少,体现基础教育的课程力度在加强,内容也更贴近基础教育,尤其是实践内容的增加,使得教学内容更丰富。

其次,课程教学内容的变化。

教学内容从过去关注幼儿园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的视觉环境,扩展到关注更多和美术相关的内容、视觉文化内容上来。

二、视觉文化下的小教本美术教学模式
在我国,小教本的培养一般是在综合性大学中。

在培养美术专业学生的人文
素质,拓展他们的文化艺术视野方面,一些综合性高校做得要比专业的美术学院好得多,条件优越得多。

在综合性的高校里,学生可以更广泛地了解其他人文学科,如文学、历史、建筑、宗教以及哲学等。

另外,综合性高校里特有的文化氛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因此,在这个多元化的学科平台上,美术教育这一特殊的学科要适应视觉文化的发展潮流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

因此,在视觉文化下的今天,高师美术教育在全球知识经济与高新科技发展下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这对教师的师资素质与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因为当下高师小学教育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需要,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高素质的小学教师。

那么在美术教育和改革方面,应以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师资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加强对学生的理论教育和提高学生的美育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1.专业教学。

视觉艺术尤其是视觉文化进入到我们的教育中来也是通过学校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得以实现的。

在高师小教本教学中,要求也是由原来的“教学型”“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转化为现在的“应用型”教师;在美术专业课程上也是由原有的“技法”要求转换为“学术研究与美术技法并重”。

因此,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各种多媒体技术给当下的美术教学带来了更为灵活的教学手段。

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建构了学生文化艺术知识结构和专业发展环境的新视野,同时这些远程的、虚拟的、仿真的现代教学设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

在课程的体现上则是美术基本理论知识欣赏,其目的是使学生能了解名家大师所运用的艺术语言,在较为理性地分析、感受名家作品的过程中,体验现代教育技术所带来的新的学习方式,从而激发主动参与艺术教学的兴趣。

2.美术与其他教育学科。

如美术与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

在视觉文化下的大学教育中,高师的美术教育更为重视学生美术学科的学习与学生基础教育实践的关联。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视觉文化素养成为学生教育实践的基本要求。

因为很多视觉信息中的要素,如人们对于图像的理解能力或是处理能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显得更为重要。

也就是说,在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中,“视觉文化”已受到了重视。

使学生获取美术教学的体验,在美术与文化、美术与教育的关联中发现事物的普遍联系,培养较强的教师专业意识,具有开放的、多向的思维方式,是体现应用型高师小教本培养模式实现的有效途径。

3.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对象也在不断地变化。

当代大学生是在视觉文化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受视觉图像的影响较为普遍。

因此,对高师的教育实践来说,视觉图像的利用尤为重要。

在今天的学校里,“视觉化”资源的比重较大。

无论是多媒体技术,还是现代其他技术的视觉资源符号,其直观性和生动性在高师课堂教学资源建设中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展现。

可以合理运用网络资源,一方面传承优秀的传统艺术,另一方面对其他范围内的教学资源以及美术博物馆等网站进行虚拟访问。

在丰富教学的同时,也对传统教学与当下实践教学进行了一次对接。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分享到最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艺术思想,还可以多感官地参与艺术体验和创造,为我们的基础教育教学打下更为坚实的专业基础。

高师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过程。

它要求不仅
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而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要体现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视觉图像的信息技术在学校的课堂中显得更为重要。

把这些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美术课中,素材往往更容易更新,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接纳,同时对教师来说,也可以及时、方便地了解教学效果和意见反馈。

三、值得思考的问题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当前高师“小学教育”本科美术课程体系的结构设置体现不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特点,依然是较为传统的美术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现不了基础教育的专业特点,或是中师的课程延续,或是专业院校的专业课程缩小版。

面对视觉文化的挑战,高师小教本美术课程的教学模式要做相应的调整,明确新理念下的人才培养目标。

其一,在视觉文化的大背景下,小教本美术课程会不会因为视觉文化的受众性特征,而太倾向于艺术的娱乐性显得不严肃;学生的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会不会远离了教育的轨道,沉沦于世俗化的表现。

这些都对高师人才的全面素养形成造成大的障碍。

多元化的艺术教育是学生基本专业素养形成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其二,目前,高师小教本教育在我国虽然已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其在美术教育方面尚有较大发展的空间。

在教学中,“师徒传授模式”依然是主流,对学生相关人文知识培养和个性化美术学习训练不够。

高师的“第二课堂”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开展的适合群体兴趣的另一种学习模式,是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但要与系统的教学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体系才能激发全体学生的兴趣。

因此,视觉文化对美术教育的影响是较大的,同时也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对于高师小教本的美术教学,多元化的文化与教育教学是密不可分的。

视觉文化在推动艺术教育的同时,也在另一方面给我们提出了要求:在视觉文化背景下,高师教育尤其是小教本的美术教学模式应当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开展。

[参考文献]
[1]丁梅芋.谈视觉文化背景中的美术[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2]黄宗贤,吴永强.视觉文化与高等美术教育变革[J].视觉·经验,2005(2).
[3]罗岗,顾铮.视觉文化读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施勇.视觉文化与教育传播[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