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献学》教材特色的疏略及教学修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的广博性 、 语言的凝缘 性、 理论 的实用性等。然而文献 学 最 大 的特 点 是 它 的实 践 性 。
在文献学形成的漫长岁月中,它每前进一步都是许许 多多实干家们点点滴滴实践经验 的积累。如清王念孙在对 《 淮南子 ・ 内篇》 的研究过程 中, 发现 了字句的错误有 9 0多 0 条 ,用归纳法从这 些误例 中得 出古 书致误的规律 共有 6 2 条 ,大大地丰富了文献学校勘和注释 的理论。陈垣在校勘 《 元典章》 的过程中归纳 出了对校 、 本校 、 他校和理 校四种校 勘法 , 发展了校勘学的理论 。如此实例实在是枚不胜举 综上所述 , 尽管《 教材》 编写 者的学术 功力和理论水平
忌。

其次 , 从结构来看 , 中医文献学的各个 组成部分构成 了 个有机 的统一整体 , 它们有着共同的 目标趋向 , 就是如何
更准确和有效地利用 中医文献 ,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 中医文

也就是说我们将 《 教材》 偏重文献利用 , “ 简化整理知识” 的 特色体现在了本科教学的实践层面 , 而在教学环节上 , 中医 文献学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并重 的。 这样的处理 , 意在既突出 了中医文献学的实践性特点 ,又能够体现本科教学和研究
生教 学 难 易 层 次 。 然这样的修正是否一定妥 当, 是否还有待改善之处 , 恳 望 同道 指 正 。 参 考文 献
中不足 。有待于在教学环节上加以针对性地修正 。 首先是调整次序 。如果“ 中医各类文献源流” 这一章节
内容 的实质是放 大了的中医文献有关版本与 目录的实例的
认识能够得到认 可的话 ,那么教学 内容的次序势必就要做
出调 整 了。
其次是强化实践特点 。这一方面是 中医文献学 自身的
要求 ,不通过实践很难对利用 和整理文献有深刻的感性认 识, 另一方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 , 通过培养 同学们的动 手能力 , 来加深对中医文献学理论 的理解。 这种突出实践性 的教学 , 除了在课堂上通过组织教学 , 如提 问、 讨论等形式之外 , 更重要 的是布置练习。而练习的 内容 , 本科生和研究生是有所不同的, 本科生着重是版本学 和 目录学 的内容 , 兼及校勘学和 注释学 ; 而研究 生则相反 。
《 中医文献学》 教材特色的疏略及教学修正
鲍 晓东
( 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教研室 , 浙江
杭州 ,10 0 3 00 )
【 摘要 】 本文就《 中医文献学 》 “ 在 偏重文献利用 , 简化整理知识 ” 的教材特色上展 开讨论 。 【 关键词 】 古籍整理 ;新 世纪全 国高等中医院校教 材《 中医文献学 》后简称《 ( 教材》 在浙江 中医药大学中医本 )
献学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具有实用性 。洪湛侯 先生说得好 : “ 文献学 理论 , 多数是实际经验 的升华 , 很少有为理论 而 理论 的空 洞 议 论 。它 面 向实 际 , 于 实用 , 切 这是 文献 学 理 论的又一特点。无论 目录 、 训诂 、 校勘乃至方志编篡等方面
的理论 , 都有 直接指导工作 实践 的良好作用[ 2 1 。” 因此 , 张之洞《 目答问 ・ 书 略例》 中说 :读书不 知要领 , “ 劳而无功 ; 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 注本, 事倍功半。 王鸣 ” 盛《 十七史商榷 ・ 中也说 :欲读书必 先精校书 , 序》 “ 校之未精 而遽读 , 恐读亦多误矣。” 最后 , 文献学 的特点来看 , 从 文献学的特点有不少 , 如
医文献 , 中医文献学这门课程恐怕就没有必要开设 了。 由此看来 ,教材》的编写特色从出发点来看就 明显地 《 带 有削 足 适 履 的性 质 ,而 且 由于 它 破 坏 了 文献 学 各 个 组 织 结构之 间的有机联系 , 还在教学、 研究诸 多环节上造成了模 糊 的认 识 和 不 良的影 响 。
『、 1 严季澜 、 1 顾植山, 中医文献学, 北京: 中国中医药 出版社, 0 , 2 2 0 1 f、 2 洪湛侯, 1 中国文献学新 编, 杭州: 杭州大学 出版社, 9 , 1 4 9 4
中 医文 献 的 版本 、 目录如 何 如 何 , 在 下篇 介 绍 版 本 和 目录 而
的概念和理论如此如此 , 确实犯了前后重复 , 本末倒置的大
中 国中医药 咨讯

21 0 0年 6月上 第 2 卷 第 l 期 1
Jn ue 2 1 00
V0 . 1 2 No 1 .1
24 ・ 6
Ju n l fC iaTrdt n l ie eMe iieI fr t n o r a hn a io a n s dcn nomai o i Ch o
作, 所以有关古 医籍整理方面 的知识 , 在本教材 中不作过于 深入 、 细的介绍 , 以较大篇 幅阐述各类 中医文献源 流 , 详 而 尤其是临床各科文献 , 并择要介绍重要 医籍 的内容 、 特点和 学术成就 ,使学生对 中医各类文献源流及各科 基本 文献 了 如指掌 ,以便他们在利用古今中医文献方面能左 右逢源而 得心应手l 1 】 。”
首先 , 内容来看 , 从 所谓 的“ 中医各类文献源流” 实质上 是放大 了的中医文献有关版本与 目录的实例 ,是将原先单
的书录解题 以时代为脉络加 以串联。一方面强化 了系统 性 和连贯性 , 使得原先零星散乱 , 不成体系的版本 、 目录知 识得以古今条贯 , 目了然 。 一 但是另一方面 由于流水账式 的 内容编排使教学 中很难体现生动性。在上篇大谈特谈各类
源 流 ” 内容 共 有 23页 , 的 5 占总 量 的 7 %, 版 本 、 2 而 目录 、 校
勘、 注释 、 辑佚和辨伪等传统主体 内容仅 占 2%!比重失衡 7
的 情况 是 严 重 的 。
为体现“ 偏重文献利用 , 简化整理知识” 的教材特色而 做 出这样的编排 , 固然是基 于对 “ 民情” 的体察 和未来的展 望, 中医专业 的本科 生 , 他们毕业 以后确实一般不会专 门从 事古医籍的整理工作 , 但是他们多数身处临床一线 , 有很多 医院连像样的图书馆都没有,他们是不是会专 门或者哪怕 经常会去查阅 、 利用各类 中医文献呢?答案恐怕是否定 的。 既然如此 , 那末从实用性原则 出发 , 学生们毕业后既不会专 门从事古 医籍的整理工作 , 又不能经常去查阅 、 利用各类 中
科年级和中医七年制年级 中使用 已经有 四年的时间了。总 结这四年来教材使用 的情况 ,深切 的感受到了编写者发皇 前贤 , 大胆创新 的精神 , 尤其是在“ 偏重文献利用 , 简化整理 知识” 的教材特 色上令人感触 良深。. 《 教材 》 考虑到 “ 本教材的教学 对象主要是 中医专业 的 本科生 ,他们毕业 以后一般不会专 门从事古医籍 的整理工
是毋庸置疑的 , 反映在具体 内容的阐述 上也是很有造诣的。 但是在宏观的认识层面上所产生的疏略令人感 到了有些美
《 教材》 编写者从“ 注重 实用 ” 的原则 出发 , 一反前人 的 编写体例 , 中医各类文献源流 ” 将“ 的内容尽量地充实 , 而将 文献学 中传统的核心 内容版本 、 目录 、 校勘 、 注释 、 辑佚和辨 伪尽量地压缩。在总共 3 0页的《 5 教材 》 ,中医各类文献 中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