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及基本经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33No.1
Jan.2012
第33卷第1期2012年1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延安时期,由于有了比较稳固的革命根据地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人更加着力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通过一系列的整风运动和学习运动,纠正了党内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等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清算了王明的左倾错误,把人们从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并诞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为我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同时,在这一时期,我党也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层面上的延伸,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以生动、浅显、通俗的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使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化约为广大群众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意识形态的宣传,目的是使人民群众认可并选择马克思主义,最终选择中国共产党。

延安时期,我党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系统理论,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党已经开始自觉的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相结合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比较系统的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及基本原则
我党初到延安时,尚未清算党内的错误思潮,毛泽东等党的主要领导人通过撰写大量的理论著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人们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把马克思主义与中
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以指导中国革命,进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之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使马克思主义从被少数精英分子掌握,变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要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确切含义。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能是教条的、死板的条条框框,而是具体化了的,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了的,获得了中国形式的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大众,毛泽东认为,人民大众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①也就是说,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以这些人为受众群体,这才是真正的大众。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从群众实际上的需要和群众的自愿出发,而不能强迫和脱离群众。

什么是“化”,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明确指出,“‘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

”②意思就是彻底化,不流于形式和表面。

那么要做到大众化,就必须要脱离教条主义和党八股,真心实意的跟群众学习,“否则仍然‘化’不了的。

”他引用季米特洛夫的话说:“如果我们没有学会说群众懂得的话,那末广大群众是不能领会我们的决议的。

”③
毛泽东认为,要实现大众化首要的原则就是要确立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延安时期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及基本经验
杨哲,郝丽媛
(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陕西西安
710127)
摘要:延安时期是我党在理论上更趋成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全党开始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开始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由精英走向大众。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确立了理论联系实际、抓民主、重民生的原则;确立了一整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构建通俗的话语体系和全民教育体系、
开展深受群众喜爱的文艺宣传和加强党的理论建设。

通过这些具体措施,使我们党积累了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宝贵经验,重新考察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经验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1-0024-04
24--
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④因此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理论与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理论深入实际的过程。

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共产党人是群众的代表,是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分子,它担负着领导群众获得自身彻底解放的重任。

只有深入群众,才能理解群众;只有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群众,才能了解群众所想,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一方面帮助群众、指导群众,一方面向群众学习,从他们之中吸收养料,充实自己。

“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

”⑤张闻天在《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中也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鼓动工作“必须根据群众今天所切身懂得的东西,根据群众今天的觉悟程度与文化水平来进行宣传鼓动,必须使我们的宣传鼓动能引起群众的兴趣与行动,并在这种同群众打成一片的基础上逐渐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

”⑥所以,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立足点,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以大众化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加强民主建设,鼓励群众参与。

陕甘宁边区人民长期深受封建主义的剥削压迫生活贫困不堪,在政治上更是毫无权利可言,中共在陕甘宁地区站稳脚跟后,立即着手建立起了边区民主政府,积极动员群众,使得群众有组织的参与到广泛的社会政治生活中,通过参加政治集会、民主选举、加入中国共产党等方式,使他们从自给自足的小农思维中解放出来,极大的增强了群众的公民意识和政治责任感,人民在参与政治生活的过程中主人意识开始觉醒,自身地位发生的质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使“党获得了巨大的政治资源,即农民通过各种形式的政治参与对根据地政权产生认同,边区政府由此获得合法性基础。

”⑦同时还促使人民群众开始自觉的向党的理论靠拢,自觉学习党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了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加强生产,改善民生。

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的根本之所在,同时这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一种理论能否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最基本的就是看理论能不能给人民带来利益。

所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大众的生活实际中不断发挥积极作用,终极目标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诚如毛泽东所言:“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东西。

”⑧陕甘宁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十分落后,中共在这里建立根据地以后,为了解决经济困难和减轻人民负担号召全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边区军民基本上达到了丰衣足食,工商业也开始繁荣起来。

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发展直接巩固了根据地的群众基础,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那么民心所向,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前提。

离开了利益,空洞的理论说教本身就是无源之水,是注定不会得到群众拥护的。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由精英走向大众的过程,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探索了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主要是:构建通俗的话语体系和全民教育体系,深受群众喜欢的文艺宣传以及党的建设。

(一)构建通俗的话语体系
马克思主义本身是比较深奥的理论,在陕甘宁地区人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低下的情况下,就成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道难题,正如艾思奇在《大众哲学》中所说的那样,学术型的文章不用注重写作技术,只要有材料,即使写的很晦涩很抽象也是不要紧的,而“通俗的文章却要求我们写的具体、轻松,要和现实生活打成一片。

”⑨写作技术是第一,同时理论也不能歪曲,这就是一个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得民族形式才能实现。

”⑩离开了中国的具体实际,空谈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不仅不能指导我们党取得胜利,更会脱离群众,失去群众。

因此,“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掉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11在此方面,毛泽东等党的主要领导人和理论工作者身体力行,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以通俗、而富有哲理的百姓话语表达出来,使群众易于理解和接受,延安时期涌现出一大批通俗性的理论著作,如《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大众哲学》等就是典型代表。

这些著作极大的提高了边区人民的理论水平,使马克思主义不再神秘,而是以通俗的话语走进了普通大众的心里。

(二)构建全民教育体系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根本途径,而这一途径必然要依靠教育。

25
--
陕甘宁边区政府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每年都给予教育投入大量经费,甚至占到了边区政府支出的四分之一,使得陕甘宁边区的教育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了大发展,基本上实现了全民教育,比如,按按教育的对象分,有干部在职教育,有国民教育,有社会教育。

按教育程度分,有大学、中学、小学、幼教。

按教育内容分,有政治、经济、军事、自然科学、文艺、卫生、师范等。

12这样,陕甘宁边区的教育体系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人群,使人们最起码能接受到基本的文化知识,拓宽了群众的视野。

陕甘宁边区的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十分重视对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普遍的提高了人们的思想理论水平,对于普及马克思主义是极为有效的,只是由于处于抗战时期,教育主要是为了快速且大量的培养干部和群众,学时一般都很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的质量,但仍然可以说延安时期教育的空前普及以及对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视,不仅使党的各级干部,而且使民众在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接受了理想信念的教育,加强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传播,使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贴近了党和群众的联系。

(三)开展深受群众喜爱的文艺宣传
文艺宣传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成熟为文艺战线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性质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一切的文艺创作必须以这个性质为核心。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党的文艺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并确立了一系列的具体原则,进一步发展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思想,引起了文艺事业上的一场革命性变革,他指出文艺创作要深入群众,文艺工作者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问题。

使文艺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既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又能让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马克思主义教育。

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文艺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一大批为群众所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在丰富了老百姓的精神生活的同时,也宣传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比如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戏剧《白毛女》、《兄妹开荒》、《逼上梁山》,长诗《王贵与李香香》,歌曲《黄河大合唱》等,这些文艺作品通俗易懂,塑造的人物个性鲜明,在群众中产生了深刻影响,而这也成为延安时期党在大众中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立场、观点、方法的基本途径之一。

(四)加强党的建设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承载者,我们党的思想理论水平也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从党的历史上看,由于我们党早期的理论水平储备不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往往是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客观实际相脱节,给党的事业造成及严重的损失。

党的历次失败的经验教训证明,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客观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进而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最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为此,从1942年开始,党内开始了为期一年多的整风运动,主要是通过学习党的纲领和整顿自身思想,在党内基本上克服了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等不良思想,给全党带来了一场思想大解放,全党普遍树立起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统一了党的思想,极大的提高了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仅有了新的形态,而且被广大党员和群众所接受,成为指导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法宝。

三、延安时期党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
延安时期,是我党理论走向成熟的标志,在我党的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获得了发展的土壤,并探索出了一条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给后人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

(一)自上而下的理论灌输与自下而上的理论自觉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是理论与群众相结合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有赖于一个行为主体。

从不同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是不同的。

首先,以我们党作为行为主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采用灌输的方式,对人民群众进行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使之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使马克思主义由党内延伸向党外。

这一过程强调的是党通过对群众的理论灌输,使理论掌握群众,武装大众,从而得到群众的拥护。

毛泽东就明确的指出:“我们应当努力在工人阶级中宣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并适当地有步骤地用社会主义教育农民和其他群众。

”13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生活水平、政治地位都有了一个质的提升,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那么群众就会产
26 --
生一种学习党的理论的自觉性,也就是群众掌握理论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从更深的层面来说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群众通过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用以改造世界。

正如毛泽东所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14这两个角度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时是党和人民群众的一种内在需求,尽管强调的重点不同,但在目的层面是一致的,都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与群众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前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获得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形态,也就是具体化、民族化,才能用以指导中国革命,毛泽东指出:“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

”15这个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上就是毛泽东思想的大众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首先把马克思主义从晦涩的学理变为通俗化的讲述,以满足所有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要求,使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消除马克思主义的神秘感,从而得到他们的拥护,最终达到实现大众化的目的。

毛泽东思想作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兼具科学性、民族化、通俗性。

这使得马克思主义从抽象走向具体,从深奥走向通俗易懂,从被少数人掌握走向大众化。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三)理论宣传与理论创新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是真理,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科学性必须通过同具体化和民族化才能表现出来,并且能够做到与时俱进。

因此,理论创新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根本。

只有进行理论创新,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不断的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变化。

从这个意义上讲,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有机统一的。

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人民要求普及,跟着也就要求提高,要求逐年逐月地提高。

在这里,普及是人民的普及,提高也是人民的提高。

”16这种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

”这种提高,“为普及所决定,同时又给普及以指导。

”17也就是说,随着理论的普及,人民群众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必须不断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满足群众的要求。

同时,在进行理论创新时,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实行典型示范,多借鉴好的经验。

也就是毛泽东说的:“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得普及。

”18所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同理论创新相结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实现大众化的重要前提,正因为如此,两者是统一的。

延安时期,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深入而卓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对当今条件下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理论工作者必须注重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使马克思主义走出书斋,走进寻常百姓家;大力倡导开发与运用多种载体,比如文学,文艺,电影,电视,广播,互联网以及多种现代化宣传工具,以此来拓宽老百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范围;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关注民生,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马克思主义更具有吸引力;各级领导干部也必须本着“情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的良好思想风范身体力行,率先把握群众脉搏,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引领作用,在宣传和指导工作方法上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保持与群众的沟通和联系,在群众中树立认同感,指导群众的实践和全面发展,切实促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及。

——
——
——
——
——
——
——
——
——

注释:
①②③⑤⑧1415161718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5,841,842,864,865,815,858,862,862.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72.9.
⑥张闻天文集(第三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
社,1995.153.
⑦梁星亮.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史论[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54.
⑨艾思奇.大众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50.
⑩111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704
12李志勇.陕甘宁边区政权形态与社会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43.
(责任编辑徐阳)
27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