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第19课 范进中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认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批判封建社会趋炎附势的世风.

二.体会运用对比和夸张进行讽刺的方法.

三.体会通过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重点】

(l)学习通过对话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学习对比写法.

难点: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1.如果说《孔乙己》是一个充满笑声的悲剧,控诉了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的罪孽,反映了整个社会的世态炎凉.那么今天,当我们认识又认识一位古代知识分子--范进,他原来也是个下层知识分子,年近半百终于考中了举人,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我们学习从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节选的课文《范进中举》.

2.比较导入:如果说《孔乙己》是一个充满笑声的悲剧,控诉了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的罪孽,反映了整个社会的世态炎凉.那么今天,当我们认识又认识一位古代知识分子--范进,他原来也是个下层知识分子,年近半百终于考中了举人,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我们学习从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节选的课文《范进中举》.

也可以运用对联等形式导入:

3.对联导入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枯竭,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

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古人云:人生四大乐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

(二)检查预习

1 作者简介.

本文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作者吴敬样(1701-1754),字敏轩,安徽省全椒县人,清代小说家.

2.关于作品《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讽刺艺术的最高峰,给后世的谴责小说以直接影响.它以整个封建社会为批判对象,以不同类型的封建知识分子为中心,通过对他们生活和心灵的描绘与剖析,勾画了一群“儒林”的丑恶形象.

3.注音

作揖(yī) 带挈(qiè) 相(xiàng)公醺醺(xūn) 行(háng)事

长(zhǎng)亲腆(tiǎn)着啐(cuì)抛(pāo) 嗑(kē)

亚(yà)元解(jiè)元绾(wǎn) 桑梓(zǐ) 轩(xuān)

敞锭(dìng)子拙(zhuō)病商酌(zhuó)

4. 疑难词语补充解释.

进学:科举时代,童生应岁试.科试而考中入县学,称为进学,即文中所说的中了相公.“相”读xiàng,不读xiāng;“中”读zhòng,不读zhōng.

烂忠厚:过分忠厚.

闯将来:闯来.将,助词,没有实义.

五更鼓:打五更的时候(天亮以前).旧时把一夜分作五更,每到一更就击鼓报时.

权变:随机应变.

见外:当作外人看待.

果不其然:果然不出所料.

5.为什么古代的白话小说中有这么多难懂的词?

一是因为时代的变迁,好多当时通用的习惯用语,现在已被淘汰,如古代称“妻子”为“浑家”,称秀才为“相公”.

二是文言文对口头语言的影响.如“谨具贺仪”“华居”等.所以,我们在阅读古代白话小说时,要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以免产生歧义.

(三)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全文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l~2段):写范进进学回家到中举前的情况.

第二部分(3~结束):写范进中举后情景.

2.提问:课文是怎样描写范进的喜极发疯的过程?

讨论并归纳:范进喜极发疯的过程可分作四层.

第一层写昏厥. 第二层写疯跑. 第三层写跌倒. 第四层写疯

走集上.

3.速读课文,划出描写范进的有关内容.

请同学绘声绘色地复述范进中举后发疯的丑态.

(四)初探讨论:

1.范进为什么会发疯?

1)社会原因: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禁锢人们思想,选拔驯顺的爪牙,借以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2)个人原因:范进20岁开始应试,前后考过二十多次,直到54岁才中了举人.几十年的痴情的追求,一旦功名到手惊喜得发了疯,这是有其必然性的.(从病理学分析:范进多年屡试不第,中了秀才后又中举人,连自己也不敢相信,所以神经受不了刺激,便发疯了.这种发疯是一种心理变态的表现.)

2.提问:课文写范进的喜极而疯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在封建社会,读书人一旦中举,那就平步青云.范进末中举前穷愁潦倒,受尽屈辱.中举后,即能吐尽几十年的苦水闷气,从此将身价百倍,富贵荣华.因此,这是范进梦寐以求的,一旦到手,竟喜极而疯.文章着重刻画范进颠狂的丑态,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3.范进是怎样的一个人?说出根据.

(主要是两点:①热衷功名利禄,梦寐以求跻身于统治阶级行列.所以家中断粮,仍要去参加乡试;一旦中举便乐极发疯.②虚伪.张乡绅送银子,范进“再三推辞”,“才把银子收下”.可张乡绅刚走,“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可见推辞是假意.)

4. 作者借报录人之口,设计治疗疯病的灵丹妙药是狠狠打他一个嘴巴,这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打他一个嘴巴”,是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极端痛恨的情感流露.范进热衷于功名,以致发疯.他是封建科举制度的信奉者.这一巴掌打在范进脸上,却印在科举制度的“心”上.正是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无情鞭挞.

5.范进是本文着力刻画的中心人物,试分析范进的人物形象.

讨论并归纳:范进是一个热衷功名的下层知识分子,大半生穷困潦倒,到54岁才考进秀才.他中举之前,穷得揭不开锅,邻里没有一个借米周济他.他地位卑微,受人歧视岳父可以任意辱骂他.他中了秀才.社会地位才有所改变,可是胡屠户对他的态度仍然十分粗野傲慢,臭骂他,训斥他,他总是习惯的“唯唯连声”,逆来顺受,甘受屈辱.范进中了举,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几十年来的贫困.屈辱一旦过去,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