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自序3共36页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呐喊 》
鲁迅第一部小说集 作于1918—1922年
《 狂 人 日 记》
《孔 乙 己》
《药》
《明
天》
《 一 件 小 事》
《 头发的故事 》
《风
波》
《故
乡》
《阿Q正传》
《端 午 节》
《白
光》
《兔 和 猫》
Baidu Nhomakorabea
《 鸭 的 喜 剧》
《社
戏》
写作<<呐喊>>的缘由
是缘于青年时不能全忘的许多 “梦”。
阅读课文,联系作者的生活
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 于虹桥万国公墓。
鲁迅作品简介
小说集:《呐喊》《彷徨》 《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二心集》 《且介亭集》《华盖集》等





鲁 迅

教学目标
• 了解鲁迅的生活经历和其思想发展 过程
• 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目的
青年鲁迅
1930年鲁迅
1933年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去日本留学, 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1903、2、16于东京
主观原因:对自己寄托希望过
高,认为自己是英雄,思想不切 实际,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
思想历程:悲哀寂寞 深刻反省
梦想破灭之后,鲁迅先生是如何驱散 心中的痛苦与寂寞的呢?沉默是对自 己理想的绝望吗?
钞古碑。沉默苦闷并非理想破
灭后的绝望,而是仍在苦苦思索追 寻着国家和社会的前途与出路。
思想历程:苦闷沉默 思索追寻
经 历,分析思想转变过程,总结出 作者的梦想历程
地 点 生活经历 思想发展
1、在绍兴的四年, 作者做了什么?
侍病父
2、鲁迅的感受如 何?
看清世态,想走异路
在洋务学堂, 鲁迅所学新的知 识对他的思想产 生了怎样的影响?
选择学医 救民报国
在仙台,作者主 要攻读西方医学,初中 学的《藤野先生》就是 对仙台学医生活的回忆。 学医之梦很美满。鲁迅 后来为什么又动摇呢?
金心异 既然有人起来,就有可能破毁。
争论的结果
鲁迅否定了自己最初的看法,看到了希望, 于是振笔呐喊。
我们的结论
先前的思想发展是形成《呐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础, 而金心异的来访则是写作《呐喊》的直接契机。
阅读课文19段,完成下表:
小说要素 环 境
人物
情节
鲁迅谈话 铁屋子
熟睡者
昏睡入死亡
鲁迅小说 冷漠黑暗的 精神麻的愚昧 没有觉醒的情
社会
的国民
况下走向死亡
举 例 酒店、鲁镇 孔乙己、闰土 悲剧
“寂寞”这个词在文中出现好多次,把它们找出 来
(1)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 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 么意味呢。 (2)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3)这寂寞又一天一天长大的起来,如大毒蛇,缠住 了我的灵魂了。
“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 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各比喻什 么?
“铁屋子”比喻辛亥革命后依旧黑暗的旧中国。
“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 麻木的国民。
“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比喻用宣 传的力量使较为明白的一些人认识处境的险恶。
双方的观点
鲁迅
铁屋子万难破毁,即使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 人,也无济于事。
• 为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 抗争,而发出战斗呼喊;
• 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 喊助阵。
课堂小结
五易其地:绍兴、南京、仙台、东京、北京 洋务
三改其志: 学医
救国梦
文艺
悲哀寂寞
奋起呐喊
民 族 魂
绍 兴 鲁 迅 故 居 及 其 他
上海鲁迅故居
北京鲁迅故居
广州鲁迅纪念馆
《自题小像》 鲁迅
在金心异前 来索稿时,鲁迅 改变了沉默的生 活状态。他的思 想上有怎样的转 变?
鲁迅先生生活经历、思想变化一览表
地点
绍兴 南京 仙台 东京 北京 北京
生活经历
思想发展
侍病父
看透世态 想走异路
学洋务
选择学医 救民报国
攻医学
领悟要著 弃医从文
搞文艺
悲哀寂寞 深刻反省
钞古碑
苦闷沉默 思索追寻
应索稿
看到希望 作文呐喊
(4)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与我 太痛苦。
(5)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 为我所不愿追怀。
(6)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传 染给也如我那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除了自己主观上的原因之外,主要 是国民的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 对于呐喊既不赞同也不反对。所以 在他看来,国民已经没有了希望, 自己也只剩下深深的悲哀和寂寞。 而猛士们的奋斗也正如我那里一样, 有热情而国民没有反应,所以前驱 的猛士是奔驰在寂寞里的。因此他 们需要有人呐喊助威。
领悟要著
弃医从文
在东京,鲁迅为搞文艺做了许多工作, 文中主要叙述了办杂志《新生》,《新生》 的结局如何?鲁迅为什么感到如置身毫无 边际的荒原的悲哀?
《新生》的失败,给鲁迅以 沉重的打击,深刻的反省,看见 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 云集的英雄”。
客观原因:国民精神麻木,群
众不觉悟,对于呐喊, 既非赞同, 也不反对。
便摇着蒲扇坐在槐树下,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 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的落在头颈上。
从他夏夜枯坐树下的神态中,读出此时的他 是沉默而不是沉醉,反省自己决不是一个振 臂一呼而应者云集的英雄。
金心异约稿使他看到希望,虽做不了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 雄,然而与英雄同道,为猛士呐喊助威也算尽心尽力了。
写作《呐喊》目的
“寂寞”一词在文中出现九次之多,鲁 迅先生陷入无边寂寞的原因何在?你 是如何理解这种寂寞的?
这种寂寞感出现在弃医从文后,作者 年青时的梦想相继破灭是他陷入无边 寂寞的主要原因。
这种寂寞是真的无聊,真的无事可做吗?
爱国者报国无门的忧愁, 先行者曲高和寡的悲哀。
在连续不断的受挫中,鲁迅由失望转入苦闷,甚至是绝 望。他开始用抄古碑、钻入故纸堆来忘掉“问题”和 “主义”以此麻痹自己的灵魂,淡忘现实给自己的苦痛。 文章说这麻醉法似乎奏了功,是说他彻底忘记了痛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