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嫦娥奔月》与《竹取物语》看中日两国的月崇拜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嫦娥奔月》与《竹取物语》看中日两国的月崇拜
《嫦娥奔月》与《竹取物语》是中国和日本两个民族的经典传说。

这两个故事都与月
亮有关,表达了两国人民对月亮的崇拜和赞美之情。

虽然两国有着共同的月崇拜,但由于
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的不同,两个故事中的月崇拜呈现出一些独特的特点。

《嫦娥奔月》是一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讲述了仙女嫦娥吃下了长生不老药后飞升到
月球的故事。

这个故事表达了中国古人对月亮的崇拜与亲近之情。

中国古代文化中,月亮
被看作是吉祥、富饶、希望和团圆的象征。

在《嫦娥奔月》中,月亮被描绘成一个仙境,
仙女嫦娥在那里安居乐业,象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故事中,人们为了纪念嫦娥,将每年的八月十五当作中秋节,用祭月的方式来表达对月亮的崇拜。

与《嫦娥奔月》不同,《竹取物语》是一部日本古代的童话故事,描述了一个名叫竹
取千年的男子从竹子中发现了一个小女孩,并抚养她成人的故事。

故事中,小女孩被称为“竹取”,她与主人公共同生活,并拥有与月亮通信的能力。

这个故事体现了日本人对自
然和月亮的尊崇。

在日本文化中,月亮被认为是美丽和神秘的象征,它与传统的美学观念
密切相关。

《竹取物语》中的月亮被描绘成一个美丽而令人向往的存在,小女孩竹取能够
与月亮进行心灵的沟通,代表了日本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除了传说中的故事,中日两国的文学作品中也多次出现了月亮的形象。

在中国文学中,月亮常常被用来描绘思乡之情、爱情的期盼,比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写道:“戍鼓
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亮的明亮与寂静,表达了作为戍边将士的杜甫对家乡的
思念之情。

而在日本文学中,也能看到对月亮的崇拜和赞美之情,比如在林芙美子的小说《蓝色
绮想》中,月亮被描绘成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存在,被用来描述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美感和
诗意。

中日两国的月崇拜可以从《嫦娥奔月》与《竹取物语》中找到共同点与差异。

无论是
中国的《嫦娥奔月》还是日本的《竹取物语》,都展现了人们对月亮的崇拜、赞美和向往
之情,体现了两国对自然和美的热爱和追求。

这些月崇拜的表达方式不仅分别反映了中华
文化和日本文化的特点,也彰显了两国人民对月亮美与和平的共同向往与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