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第10章 内外均衡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为避免米德冲突,需要为不同的目标制定不同的 政策,即满足所谓的丁伯根法则:要实现n个经济目标, 必须具备n种政策工具。那么为解决米德冲突,同时 实现内外均衡,两种政策工具必须配合。
5
米德在《国际收支》中列举了支出调整政策和支
出转换政策的组合。所谓支出调整政策 (expenditure -changing policy),主要由凯恩斯理论 所表明的需求管理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组成。通过实施支出调整政策可达到相对于收入
第10章 内外均衡理论
第一节 内外均衡理论的基本思想
▪ 一、米德内外均衡理论的基本内容 ▪ 内外均衡理论(theory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balance),简而言之是指英国经济学家米德(J.E Meade)的"两种目标,两种工具"的理论模式,即 一国如果希望同时达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 的目标,则必须同时运用支出调整政策和支出 转换政策两种工具。
▪ 在实践中,多数国家以财政与货币政策维持内部均
衡,并将汇率政策与直接管制结合起来维持外部均 衡,这是因为:
▪ 第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对于支出转换政策对
于达到内部均衡更有利,而汇率政策与直接控制对 外部均衡的调节更有效。支出调整政策主要通过 影响国内收入和国内总支出,或者通过控制货币供 给量、收缩或扩张国内投资和消费总需求来调控 国内总供给与总需求,以达到内部均衡目标。
9
第二,直接控制与汇率政策的结合能够实现总量与结 构调整的统一。在运用汇率政策进行总量调节的 同时,可运用关税、出口配额、补贴等直接控制措 施结合国内产业结构政策对不同类型的进出口物 资进行调整,促进贸易结构优化,实现质的均衡;通 过改变资本项目管理和利用外资策略来控制外资 流入的速度和规模,并引导外资投向,调节长期资 本与短期资本的比例,从而改善外资结构。
际收支盈余 国际收支盈余 国际收支赤字 国际收 支赤字 最佳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 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配合 扩张性 货币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 紧缩 性货币政策
20
第三节 我国内外均衡的关系
无论是内部均衡目标还是外部均衡目标,其实质都是 为了一国经济得以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对我 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而言,维持内部均衡是首要 目标,应在内部均衡的基础上实现外部均衡,而不应 以牺牲内部均衡来谋求外部均衡的实现。这是因为, 在内部不均衡的基础上强求外部均衡是不现实的, 国内高通货膨胀或经济疲软都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外 部均衡的实现。在内部失衡的情况下,外部均衡至 多是暂时的。因为国内物价持续上涨从长期看必然 导致汇率的不稳定, 而总需求不足会导致对外贸易 和资本流入的减少,结果都将造成外部失衡。当然, 我们并不排除在外部严重失衡的条件下将外部均衡 目标暂置首位的可能。
21
在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结构发生改变的条件下,为 抵消外汇占款增加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影响,货币政 策制定必须考虑到外部因素的作用,进行中和操作。 汇率政策为配合国内均衡的实现,应进一步发挥市 场供求的决定作用,增大汇率浮动范围,使汇率的 合理浮动部分抵消 国际收支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从中长期来看,在国际收支状况比较有利的条件下, 允许人民币汇率在波动幅度内稳步上升,减减央行 被动干预的压力。
22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虽然有一定影响,但外贸企业 应从较多依赖政策支持、依靠资源消耗和价格低廉 为基础增大出口规模的 外贸增长方式,转向发挥我 国比较优势、提高外贸出口的技术含量为基础的质 量效益型的发展方式。显然,一旦外贸出口进入这 一调整阶段, 短期内其发展速度将减慢。从长期来 看,则将促进我国外贸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11
第二节 蒙代尔的"政策配合说"
1962 年 , 在 蒙 代 尔 向 国 际 货 币 基 金 组 织 提 交 的 题 为 《恰当运用财政货币政策以实现内外稳定》的报 告中,正式提出了"政策配合说" (policy mix theory)。 其特色在于它强调以货币政策促进外部均衡,以财 政政策促进内部均衡的政策主张。
而改变支出水平的目的。所谓支出转换政策 (expenditure-switching policy)指能够影响贸易品 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改变支出构成而使本国收入 相对于支出增加的政策,如汇率调整、关税、出 口补贴、进口配额限制等都属于支出转换政策范 畴。狭义的支出转换政策则专指汇率政策。
6
二、实践中各国追求内外均衡的具体做法 及原因
18
由此,蒙代尔得出了他的政策"分派原则": 在固定汇率 制下,只有把内部均衡目标分派给财政政策,外部均 衡目标分派给货币政策,方能达到经济的全面均衡。 这即是蒙代尔的"政策搭配理论"(见表10.1)。
19
表10.1不同失衡状态下的最佳政策配 合
▪ 依据这样的思路,有一个最佳政策配合的设计: ▪ 经济失衡 通货膨胀 失业 通货膨胀 失业 国状态国
12
蒙代尔认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与名 义收入有着相对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固定汇率 制度下,一国也存在两种独立的政策工具来实现 内外两方面的经济目标。比如,紧缩性财政政策 趋于降低利率,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则会提高利率。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本国利率提高会改善 资本账户收支,而本国利率下降则会恶化资本账 户收支。由此可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取向 如果都是紧缩的,对国际收支也会分别有不同的 作用。所以,只要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合理搭 配使用,就有可能同时实现内外均衡。
2
假设一国经济划分为生产贸易品的贸易部门和生 产非贸易品的非贸易部门,则内部均衡被定义为国内 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足以保证非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 业,也即非贸易品市场处于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外 部均衡指经常项目收支平衡,也即贸易品的供求处于 均衡状态。
3
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最终目标在于内部均衡 和外部均衡的实现。 然而,宏观政策在为这一目 标努力时却并非总是合作愉快的,米德冲突常有发 生。米德冲突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单独使用支出 调整政策一一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一追求内、 外部均衡,将会导致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 的冲突。
7
▪ 若为调节国际收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仍需通过
改变整个宏观经挤来影响进出口需求和出口供给, 以达到外部的均衡目标。显然,支出调整政策为实 现外部均衡所做的努力将会对国内经济形成较大 的冲击,调整的代价过大。
8
汇率政策和直接控制则通过改变相对价格直接作用 于进出口和资本流动影响国际收支,其效果往往立 竿见影。当一国贬值本币或以行政及关税手段限 制进口、促进出口时,也会导致总需求和国内经济 的调整。但这种影响与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作用相 比小得多。因此,为达到外部均衡,选择汇率政策 和直接控制较为合适,且不会对国内经济造成大的 冲击。
库存净增长,货币供给量净增加,逆差则相反。 ⑵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有义务保持汇率。如外
汇供给过大,汇率趋降,央行会收购外汇。商业银行把外汇 卖给中央银行,相应增加存款准备金,从而构成增加货币供 给的压力。如外汇供给不足,央行售出货币,货币供给会相 应缩减。
25
23
▪ 关键名词与思考题 ▪ 一、名词解释 ▪ 支出调整政策 支出转换政策 丁伯根法则
米德冲突 内外均衡
▪ 二、简述题 ▪ 简述内外均衡理论的基本思想。 ▪ 三、论述题 ▪ 试分析蒙代尔政策配合说的主要内容。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24
开放经济下的货币供给
2.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 ⑴外汇收支顺差,商业银行购入的外汇大于售出,外汇
15
YY线为内部均衡线,线上任意一点都代表使国内均衡 得以实现的利率水平与财政支出的组合。 YY线也 是正斜率。这是因为,利率提高时,国内需求紧缩,促 使就业和物价水平下降,国内总需求低于总供给。 这时,必须增加财政支出,扩张国内需求,方能对国内 的总供求失衡产 生反向作用,导致国内总供求均衡。 YY线左上方的任一点,表示财政支出过度,超过了 均衡的财政支出水平,导致国内总需求扩张的程度 太大,高出了利率提高所带来的总需求减少程度,从 而发生供不应求,出现通货膨胀。同理,YY线右下 方的任一点,表示国内需求不足,存在失业。
13
图10-1说明了政策搭配原理。图中横轴表示利率 水平,代表货币政策;纵轴表示政府财政支出水 平,代表财政政策。
14
BB线为外部均衡线,该线上任意一点都代表由一定的 利率水平与财政支出的组合而达成的国际收支均衡 状态。 BB线向右上方倾斜,即斜率为正。这是因为, 当利率提高时,会导致外部资本流入,且紧缩国内需 求促使进口减少一一两者都会导致国际收支盈余。 这时,必须增加财政支出,扩张国内需求促使进口增 加,方能对国际收支盈余产生反向作用,导致国际收 支均衡。 BB线左上方的任一点,表示财政支出过度, 超过了均衡的财政支出水平,导致进口增加的程度 太大,高出了利 率提高所带来的进口减少程度,从而 发生国际收支赤字。同理,BB线右下方的任一点,表 示发生了国际收支盈余。
16
BB线较为陡峭,这是由国际资本的流动造成的。利率提 高,不仅紧缩国内需求促使进口减少,还带来外部资本
流入这样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两个方面促使国际 收支盈余。而财政支出增加,仅仅是扩张国内需求促 使进口增加,也即只从经常项目一个方面对国际收支 盈余 产生反向作用。要达到均衡,这个反向作用必须 足够大,也即财政支出的力度要足够大。这样,利率小 变动一下,财政支出就会大变动一下。而利率和财政 支出变动对国内总供求的影响,由于不涉及国际资本 流动,故而YY线较为平坦。由于两条线一条较陡峭, 一条较平坦,必然会存在一个交叉点。这个交叉点E就 是内外部同时实现均衡的均衡点。
10
应当注意的是,汇率、利率作为经济杠杆调节内外 均衡,能否实现预期的效果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 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利率市场化程度、资本 市场开放程度是比较关键的三个因素。一国货币 的升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利率的变动能否引起 投资需求的变动以及国际资本的流动对于上述政 策的效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市场不发达、经济 中行政性干预较多的国家,上述以市场传导机制为 基础的政策搭配的效力将大打折扣。
17
现假定一国经济处于A点,即处于失业与国际收支赤 字并存的失衡状态-一一内外部都不均衡。有一种 政策搭配方案,可以将经济调整到内外部均衡状态。 即以货币政策来解决国际收支赤字问题,以财政政 策来解决失业问题。从A点开始,先实行紧缩性货 币政策,提高利率,使之逼近BB线,国际收支平衡;接 着,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使之逼近 YY线,缓解国内失业。如此交替使用紧缩性货币 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就可以一步一步地向内外 全面均衡状态逼近, 并最终达到全面均衡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