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主义之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rom12小组
Contents
前言 事件人物 事件背景、起因、经过、结果 如何正确看待事件 对于事件的评价与总结
前言:
“问题与主义”自上个世纪以来就是一 个备受争议的问题,发生在上个世纪初的 “问题与主义”之争,不仅仅是自由主义 与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之间的一次对于中 国未来之路的碰撞式的争论,而且也一直 影响到了并将继续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脉络。 时值今日,“问题与主义”依然是需要国 人深深思考的难解的习题。
《每周评论》发表的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胡适先生的观 点是偏向于“问题”的;而李大钊的思 想里认为问题和主义密不可分。
事件结果
传统看法:以往,学界在谈到“问题与主义”之 争的结果时,一般都认为是马克思主义获胜,促 进了其在中国的传播,而胡适“当然被明确当成 这场争论的失败者” 。
“问题与主义”之争是一场发生在新文化阵营内 部的、具有学术辩论形式但在内容上又带有浓厚 政治色彩的争论。它事关如何解决中国社会政治 问题的根本方法,反映了二者指导思想上的分歧。
胡适的文章应该是针对一切主义的,并非专门针 对或主要不是针对马克思主义的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应该把这场论战视作一场马 克思主义传播和马克思主义者成长过程中马克思 主义者参加的一场重要论战。
事件经过
胡适提出多研究问题:
7月20 日,他在第31 号发表《多研究些问题, 少谈些“主义”!》一文,劝说人们“多多研究这个 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这种主 义如何新奇,那种主义如何奥妙”,因为“‘主义’ 的大危险,就是能使人心满意足,自以为寻着包医百 病的‘根本解决’,从此用不着费心力去研究这个那 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法了”。在该文中,胡适还嘲讽说: “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 都能做的事,是鹦鹉和留声机都能做的事”。
事件主要人物
胡适(1891—1962)
汉族,徽州绩溪人。原 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 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 天风、藏晖等。现代著名学 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 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改 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之一,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 话文、新诗的学者,为五四 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 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事件主要人物
李大钊(1889—1927)
字守常,河北乐亭人, 中国共产党主要创立人之一,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 共产主义者之一,是中国国 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 委员之一,是北伐时期推动 颠覆中国政府的重要人物之 一,同时为共产国际的成员 及其在中国的代理人。新文 化运动的一员主将,积极领 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 展,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 驱、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 义的人。
对“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评价
这种以善意的态度交换意见、讨论问题的精神, 也 就是五四时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 至今 仍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问题与主义”之争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 实际相结合是起到积极作用的。
这次论战也使过去片面强调“主义”的主义者认 识到偏向纸上的危险,开始着手研究实际的问题, 从点滴做起变革社会。
《每周评论》发表的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李大钊提出唯物主义观:
李大钊首先针对胡适“少谈些主义”的主张明确 声明:“我是喜欢谈谈布尔扎维主义的”,“布尔 扎维主义的流行,实在是世界文化上 的一大变动。 我们应该研究他,介绍他,把他的实象昭布在人类 社会”。接着又指出:宣传理想的主义与研究实际 的问题是交相为用、并行不悖的,社会问题的解决 必须依靠社会上多数人的共同运动,而要有多数人 的共同运动,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主义作为 准则,所以谈主义是必要的,如果不宣传主义,没 有多数人参 加,不管你怎样研究,社会问题永远也 没有解决的希望。
事件背景
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荡,中国人民有了 新的觉醒,特别是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以救国救民、 改造社会为己任,不断探求改造中国社会的新方 案。在这一过程中,各种新思潮纷纷涌现、竞相 斗胜。但与此同时,新文化运动的阵营也逐渐发 生分化,出现了以什么主义改造中国社会的激烈 论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开始热衷于 对社会主义学说和苏俄布尔甚维主义实践的引介。
谢谢大家!
第12组小组成员:
总结:
回首九十多年前的那场短暂而充满争议的“问题 与主义”之争,我们可以发现,论战的源起于思 想的潮涌和碰撞,是基于学术的平等的和谐的讨 论。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政治背景,论战在很长 的一段时间被曲解和拔高了。这场论战使得新文 化阵营内部开始分化,启迪了一代知识分子选择 了改变中国命运、实现救亡图存的道路。正是一 次次思想上的碰撞,让革命家的头脑更加清晰, 更明确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让中国革命道路走 向成熟,塑造了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
非传统看法:从上世纪80 年代开始,一些不同看 法开始出现。1982 年,有学者提出:“一九一九 年‘问题与主义’之争,究竟谁胜谁负,很难用 当时的社会影响来判断”。但在当时,实验主义 和改良主义的影响,明显地胜过马克思主义的社 会革命论”。这种观点显然与传统说法不同。
如何正确看待“问题与主义之争”
争论起因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得到传播,从 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的呼声日益高涨。这引起资 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的反对。
1919年7月20日,胡适先生发表了一篇《多研究 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短文,引发了“问 题与主义”的论争。
胡适的立论很快有蓝公武、李大钊发文驳难,后 又有严复、梁启超、陈独秀、鲁迅、毛泽东、张 东荪、戴季陶等人参与讨论,各述己见,很快形 成一场很有意义的思想论争。
Contents
前言 事件人物 事件背景、起因、经过、结果 如何正确看待事件 对于事件的评价与总结
前言:
“问题与主义”自上个世纪以来就是一 个备受争议的问题,发生在上个世纪初的 “问题与主义”之争,不仅仅是自由主义 与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之间的一次对于中 国未来之路的碰撞式的争论,而且也一直 影响到了并将继续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脉络。 时值今日,“问题与主义”依然是需要国 人深深思考的难解的习题。
《每周评论》发表的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胡适先生的观 点是偏向于“问题”的;而李大钊的思 想里认为问题和主义密不可分。
事件结果
传统看法:以往,学界在谈到“问题与主义”之 争的结果时,一般都认为是马克思主义获胜,促 进了其在中国的传播,而胡适“当然被明确当成 这场争论的失败者” 。
“问题与主义”之争是一场发生在新文化阵营内 部的、具有学术辩论形式但在内容上又带有浓厚 政治色彩的争论。它事关如何解决中国社会政治 问题的根本方法,反映了二者指导思想上的分歧。
胡适的文章应该是针对一切主义的,并非专门针 对或主要不是针对马克思主义的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应该把这场论战视作一场马 克思主义传播和马克思主义者成长过程中马克思 主义者参加的一场重要论战。
事件经过
胡适提出多研究问题:
7月20 日,他在第31 号发表《多研究些问题, 少谈些“主义”!》一文,劝说人们“多多研究这个 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这种主 义如何新奇,那种主义如何奥妙”,因为“‘主义’ 的大危险,就是能使人心满意足,自以为寻着包医百 病的‘根本解决’,从此用不着费心力去研究这个那 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法了”。在该文中,胡适还嘲讽说: “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 都能做的事,是鹦鹉和留声机都能做的事”。
事件主要人物
胡适(1891—1962)
汉族,徽州绩溪人。原 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 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 天风、藏晖等。现代著名学 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 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改 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之一,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 话文、新诗的学者,为五四 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 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事件主要人物
李大钊(1889—1927)
字守常,河北乐亭人, 中国共产党主要创立人之一,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 共产主义者之一,是中国国 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 委员之一,是北伐时期推动 颠覆中国政府的重要人物之 一,同时为共产国际的成员 及其在中国的代理人。新文 化运动的一员主将,积极领 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 展,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 驱、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 义的人。
对“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评价
这种以善意的态度交换意见、讨论问题的精神, 也 就是五四时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 至今 仍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问题与主义”之争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 实际相结合是起到积极作用的。
这次论战也使过去片面强调“主义”的主义者认 识到偏向纸上的危险,开始着手研究实际的问题, 从点滴做起变革社会。
《每周评论》发表的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李大钊提出唯物主义观:
李大钊首先针对胡适“少谈些主义”的主张明确 声明:“我是喜欢谈谈布尔扎维主义的”,“布尔 扎维主义的流行,实在是世界文化上 的一大变动。 我们应该研究他,介绍他,把他的实象昭布在人类 社会”。接着又指出:宣传理想的主义与研究实际 的问题是交相为用、并行不悖的,社会问题的解决 必须依靠社会上多数人的共同运动,而要有多数人 的共同运动,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主义作为 准则,所以谈主义是必要的,如果不宣传主义,没 有多数人参 加,不管你怎样研究,社会问题永远也 没有解决的希望。
事件背景
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荡,中国人民有了 新的觉醒,特别是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以救国救民、 改造社会为己任,不断探求改造中国社会的新方 案。在这一过程中,各种新思潮纷纷涌现、竞相 斗胜。但与此同时,新文化运动的阵营也逐渐发 生分化,出现了以什么主义改造中国社会的激烈 论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开始热衷于 对社会主义学说和苏俄布尔甚维主义实践的引介。
谢谢大家!
第12组小组成员:
总结:
回首九十多年前的那场短暂而充满争议的“问题 与主义”之争,我们可以发现,论战的源起于思 想的潮涌和碰撞,是基于学术的平等的和谐的讨 论。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政治背景,论战在很长 的一段时间被曲解和拔高了。这场论战使得新文 化阵营内部开始分化,启迪了一代知识分子选择 了改变中国命运、实现救亡图存的道路。正是一 次次思想上的碰撞,让革命家的头脑更加清晰, 更明确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让中国革命道路走 向成熟,塑造了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
非传统看法:从上世纪80 年代开始,一些不同看 法开始出现。1982 年,有学者提出:“一九一九 年‘问题与主义’之争,究竟谁胜谁负,很难用 当时的社会影响来判断”。但在当时,实验主义 和改良主义的影响,明显地胜过马克思主义的社 会革命论”。这种观点显然与传统说法不同。
如何正确看待“问题与主义之争”
争论起因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得到传播,从 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的呼声日益高涨。这引起资 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的反对。
1919年7月20日,胡适先生发表了一篇《多研究 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短文,引发了“问 题与主义”的论争。
胡适的立论很快有蓝公武、李大钊发文驳难,后 又有严复、梁启超、陈独秀、鲁迅、毛泽东、张 东荪、戴季陶等人参与讨论,各述己见,很快形 成一场很有意义的思想论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