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题型五分析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考点训练五
——分析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饶宗颐的书写情怀(方孝坤)
有人把饶宗颐比作一座山、一片海、一座孤独的海岛。学术界称他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
香港特首曾荫权说:国学大师饶宗颐以旷世之才,文通六国,学富五车,堪为一代鸿儒。
文化部前副部长郑欣淼说:饶公继承了我们传统文化最精致典雅的一部分。他研究之广、学问之深,古今一人而已。
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说:近年来,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就是饶宗颐。
饶氏家族是近代潮州首富,书香门第,少年饶宗颐就是在自家的藏书楼‚天啸楼‛中打下了学问的根基,同时也打下了书画的坚实基础。他幼年即从唐人欧阳询及颜真卿之楷书及宋人行草入手。现在其潮洲故居壁上,仍存有他13岁时以欧体楷书所写对联,笔力刚健,不似幼年人之作。他的梨俱室还藏有他20多岁所书的扇面,也是典型欧体行书,他的早年学书经历似乎跟常人无异,但表现出的天赋则大异常人。
饶宗颐对前人书画艺术有极高观察力及转化能力。他的书法能够神追古人又极具个性。他曾对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等北碑,及唐欧阳询化度寺碑,深入研习其笔法,之后他广阅众碑之余,偶然涉笔写其他北碑与唐碑,皆能写得形神俱似而又匠心独运。他写金冬心漆书,参入了爨宝子,汉简隶体写得比金冬心还要灵动,他的隶书,扎根汉碑而广参汉镜铭、砖文、木简,同时吸收了清代隶书的意趣,既沉雄刚健,又生动有趣。行草方面,师法古人,自上而下,博精约取。篆书则广泛吸收古文字修养,独具特色。在工具的选择上,饶宗颐善用茅龙笔,且扩展其功能。亦书亦画,各体皆能,其成就远远超越茅龙笔书法的创始人理学大家陈白沙先生。
饶宗颐的书法得益于他在书画上的博、厚、通。
在学习古人上,饶宗颐博学诸家,转益多师,楷书除上述诸家外,更取法瘗鹤铭、张猛龙碑、爨宝子碑及龙门造像。章草取法简而参以急就章。行草好唐怀素与宋黄山谷、米南宫。隶书取径张迁碑、石门颂及开通褒斜石刻,而参入清人意趣,篆书于天发神谶碑,浸淫至深。正是在广博的学习和积累过程中,其书写技巧得到锤炼和升华,其书法视野得到开拓,其书法学养得以丰厚。其学书过程不仅遍临经典,而且结合自己的学术实践和思考对传统书法及其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并且留下了精辟的理论,为后人提供了更多的营养。饶宗颐的‚学书十要‛对书法技法、学书的路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发人深省。
饶宗颐之所以能够在学术和书画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我认为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他有一颗童心——一颗探索世界的不知疲倦的童心,他自己曾经表述过,他孜孜以求的学术之路其实都是在玩,似轻松幽默的话语包含了他的达观和童真,没有这份童真,就没有他对这个世界的探索精神,没有这份童真就没有他的独特的书画艺术。另外一点是他的书写情怀,所谓书写情怀,就是生活之闲暇可以以书画以寄情,生活之沧桑可以以书画以移情,生活之劳碌可以以书画以悦情。
2003年8月底,饶公患上了轻度中风,他的右手偏瘫,不能提笔。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主任郑炜民博士去看望他,饶宗颐跟郑炜民说:‚炜民,我将用左手写字画画,学高凤翰一样。‛当时饶公已经用左手执笔,练习写字。到2003年12月24日,饶公来学术馆,走进他的画室内,开始画画;他已经用右手执笔绘画的,很快就画成一幅《灵鹫山图》,这幅画的题字则是大约半年后才加写上去的。饶公先左手,后右手,凭着顽强的毅力和执著恢复了左手的功能,重新利用他的智慧的手书写性情,挥洒人生,他的书画情怀和书写实践验证了书画延年益寿的功能。
饶宗颐就是一位让人崇敬和瞻仰的书法大师。
(摘编自《传记文学》2013年10月第281期)(庐江六校2016届高三第3次联考)
(3)文章开篇引用了学术界和一些名人对饶宗颐的评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侯仁之,燕南园最后一位百岁大师走了(肖东发陈光中)
①喜欢长跑的候仁之先生终于停下了脚步,他差不多跑了整整一个世纪,于2013年10
月22日安然离去,享年102岁。
②自少年时期开始,侯先生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是长跑。这已经不仅是身体的运动,更是
精神的运动。长跑是需要持久韧性的,而侯先生一生都在不停歇地‚跑‛!一个以跑步的方式
度过人生的人,自然能达到更远、更高的目标。所以,他才一直‚跑‛上了历史地理学的巅峰。
③侯老102年的人生轨迹,与百年来国家、民族的风雨历程交织在一起。说来也巧,在
每个人生的转折点,似乎都有一位老师的身影在等着他:顾颉刚老师一篇宣传抗日的文章,
使他决定放弃学医改攻历史,从而进入燕京大学;洪业老师‚择校不如投师,投师要投名师‛的肺腑之言,使他从历史走向地理;远赴英伦投至达比教授门下求学,又使他终于迈进历史
地理学的大门……当然,还有司徒雷登校长呢,还有夏仁德教授呢,还有冰心先生呢,还有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呢…一老师们对他的影响,自然不仅仅局限于学业,更有思想与精神上
的熏陶。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件事情:侯先生被日寇判刑后暂居天津,因意外情况面
临再次被捕的危险,正当他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候,洪业先生带话过来:不能走!就是被判处死刑,燕大人也会知道‚侯仁之是为什么而死的‛!——洪先生自己就是一个榜样:在日寇的监
狱里,他不仅自己恪守气节,还教诲身边的学生要坚持民族大义,不畏威胁利诱。正是在这
些贤师的引领与鞭策下,侯仁之才逐渐走向成熟,在以后漫长的岁月当中,经得起名利的诱惑,抗得住命运的拨弄,耐得过长久的寂寞,以坚韧的精神求学治教,不仅成为学术泰斗,
还是后辈学子敬崇的楷模。在这一代代杰出的学者身上,我们不难看到,中国知识分子传统
的治学之道和气节操守是如何薪火相传、经久不息的。
④1932年,十九路军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以失败告终,20岁的侯仁之在苦闷中彷徨。
侯仁之回忆道:那天,我实在闷得很,一个人去城里,从学校一直走到前门。我是想买一本
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中学生》,我非常喜欢这个杂志。我一个人走,心里太烦闷了。当时
没希望啊,抗日也不允许了!我们该怎么办呢?也不知走了多长时间,买了这本杂志回去了。它对我影响太大了!里面有一篇文章,不长,但写得特别好,满腔热情地勉励青年‚不要空
谈救国‛,要‚到民间去‛,‚要把自己的脊梁竖起来,真正去唤醒民众。‛那作者的署名是顾
颉刚。顾颉刚是燕京大学的著名历史学家,一位爱国学者。由于他那篇文章的影响,使侯仁
之改变了学医的志向,再加上他弟弟侯硕之说‚学医,只能给个人看病;学历史,可给社会
治病!‛,侯仁之毅然决定报考燕京大学,投至硕颉刚门下,改攻历史了。
⑤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候仁之在学术上的成果是辉煌的, 1950年,他发表了《‚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一文,率先对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1952年
全国院系调整,他担任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并兼任刚刚成立的地质地理系主任。自此,‚历
史地理学‛便正式出现在中国大学的课程设置申。
⑥侯仁之曾说:‚我这么多年搞的这门学问,乃是‘又古又今,之学,既要研究历史上
的古籍文献,又要结合现代地理学的知识实地加以考察,是需要‘读书’和’行路’的……‛‚行路‛自然要‚跑‛,侯仁之‚跑‛得上瘾。比如,从1961年到1 964年,他每年暑假都要到西北考察,探索沙漠地区地理环境变化的原因,直到20世纪90年代,他已经年逾八旬,
仍持续不断地去沙漠地区、去各地城市,这对他来说,也是极大的乐趣。
⑦时间进入21世纪,侯仁之已是九旬之人了,他说:‚我虽不能‘奋蹄’,但还可以慢
慢地‘走’路,庶几可多干点活。‛他干的‚活‛可不少:他的历史地理学‚四论‛,对学界
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他主编的《北京历史地图集》一至二集以及《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的
出版,是理论联系实践的结果;他在城市历史地理及沙漠历史地理等方面的探索,开拓了新
的研究领域;他因促使中国参加世界遗产公约组织,而被誉为‚中国‘申遗’第一人‛。
⑧他为自己作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总结:少年飘零,青年动荡,中年跌宕,老而弥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