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病毒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章呼吸道病毒

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

副粘病毒科: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

其它病毒科:腺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呼肠病毒。

第一节流行性感冒病毒

有甲、乙、丙三型。甲型在流感流行史上最为重要(1918~1919流感世界大流行)。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结构:球形或丝状,有包膜的RNA病

毒。

(1)核心:核酸为分节段的单负链RNA。甲乙

型分8个片段,丙型7个。这一特点使病毒

易发生重组,导致新病毒株的出现。

RNA+NP=RNP(核糖核蛋白)。

(2)包膜:内层为基质蛋白M1,起稳定包膜

结构的作用。外层为脂质双层膜。刺突(甲乙

型)—HA,NA

HA:血凝素,HA1可与上皮细胞的唾液酸受

体结合。HA2具有膜融合活性。HA能与N-

乙酰神经氨酸受体结合引起红细胞凝集(血

凝)。是流感病毒的主要表面抗原。

NA:神经氨酸酶。破坏宿主细胞膜上病毒特

异性受体,有利于成熟病毒的释放,对感染

的扩散起重要作用。

2、分型、命名与变异

根椐RNP和M蛋白,分甲乙丙三型。甲型

根据HA和NA,再分亚型。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流感病毒的命

名:型别/宿主/分离地点/毒株序号/分离年代

(HA与NA亚型号)A/hongKong/1/68(H3N2).

抗原变异是流感病毒独特的和最显著的特

征。

(1)抗原漂移:变异幅度小,属量变,由点突变引起。引起甲型流感的中、小流

行。

(2)抗原转换:变异幅度大,属质变,导

致新亚型的出现。引起世界的流感暴发流行。表1甲型流感病毒抗原转换引起的世界性流行

3、培养特性:可在鸡胚和培养细胞中增殖。

4、抵抗力:不耐热,对干燥、紫外线、乙醚、

甲醛、乳酸等敏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传染源:病人。病毒存在于病人的鼻涕、口涎和痰液中。

2、传播途径:通过空气和飞沫由呼吸道传播。

3、

3、所致疾病:流感。流感病毒性肺炎

4、致病机理:病毒复制致细胞病变。V定植于呼吸道上皮细胞,大量复制致细胞病变,受染细胞坏死、脱落及局部炎症反应。同时引起全身中毒反应如畏寒、发热、头疼、肌痛、厌食、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和咳嗽等症状。

5、流行特征: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快,多发生于冬季。

6、免疫性:病后可获得同型和同株免疫力。

三、微生物检查法

1、病毒分离

2、血清学诊断

3、免疫荧光或酶免疫测定法

4、核酸杂交、PCR

四、防治原则

1、疫情监测

2、病人的隔离与治疗

3、消毒

4、疫苗预防

5、药物预防

第二节副粘病毒

生物学性状与正粘病毒类似,但有以下几个特点:

1、病毒体较正粘病毒大。

2、包膜刺突HA和NA与流感病毒不同,麻疹病

毒相应的刺突只有HA活性,无NA活性,称H蛋白。

3、具有另一种刺突F蛋白,可促进宿主细胞膜与

病毒、细胞与细胞的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

4、核酸为一条完整的单负链RNA,不分节段,不

易发生基因重组和变异。

5、病毒基因组除编码HN、F蛋白外,还编码M、

NP、P、L蛋白。

一麻疹病毒

1、致病性与免疫性

(1)传染源:急性期患者。

(2)传播途径:通过飞沫传播,或污染玩具、用具等传染。

(3)致病机理:

飞沫中的麻疹病毒→上呼吸道上皮细胞中繁殖→局部淋巴组织内繁殖→第一次病毒血症→全身淋巴组织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增殖→第二次病毒血症→呼吸道、皮肤及其它脏器病毒繁殖→血液及全身各脏器内病毒达高峰(临床症状显著)→全身各病灶内病毒量迅速下降而消失

(临床进入恢复期)。

(4)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7~14d

前驱期:上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流涕、流泪、畏光,伴全身不适。

出现Koplik斑,有早期诊断价值。

出疹期:首先从耳后发际见到淡红色丘疹,渐及头部,至胸、腹、背,再到四肢。

恢复期:热退,呼吸道症状减轻,疹消。(5)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大脑功能发生渐进性衰退。

(6)免疫性: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病后免疫力可持续终生。

二、微生物学检查法

三、防治原则:鸡胚细胞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

第三节其它呼吸道病毒

一、风疹病毒

风疹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以低热、全身皮疹为特征,常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如果孕妇感染风疹,将会严重损害胎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