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罕见病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 2 ]
。在已经发表的文献中, 有近80 0wenku.baidu.com0
。按照欧洲的定义, 约有 6 % 的人
[ 2 ]
口罹患罕见病, 也就是说, 在欧洲 2 7个国家的 5亿常住人 口中, 约有 30 0 0万罕见病患者 。
在学术和政策制定的双重需求下, 2 0 1 0年 5月 1 7日, 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在上海组织召开了中国罕见病 定义专家研讨会, 邀请了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专家 以及在罕见病研究领域涉猎较深的权威临床专家 2 0余名, 与会专家经过热烈讨论, 对中国的罕见病定义达成以下共 识: 患病率 < 1 / 5 0 00 0 0 , 或新生儿发病率 < 1 / 1 00 0 0的疾 病可以称为中国的罕见病。 4亿人口为基数计算, 每种 按照这个定义, 以中国约 1 0 0人。以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约 罕见病的患病人数约为 28 60 0 0种罕见病为计算基数, 则中国罕见病总患病人口为 16 8 0 万。相对于欧洲约 30 0 0万人的罕见病患者, 这个估 算数字是很保守的, 但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需要说明的 是, 如果按照患病率为 1 / 5 0 00 0 0进行统计, 中国罕见病的 0 0种, 因此中国罕见病实际患病人数可 数量也许少于 60 能是少于 16 8 0万。 各国罕见病的定义之所以不同, 可能存在至少 3个方 面的原因: 一是由于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 同的发病率, 二是某些疾病的发生率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三 是文化和经济水平也可能对罕见病的定义有所影响。
1 ] [ 2 ] 病[ ; 欧洲定义为发病人口比例 < 5 / 1 00 0 0 的疾病; 日本
0 0 9至 2 0 1 0年, 全国政 以散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为主。2 协委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李定国教授在 全国政协会议上分别提交了《 关于建立罕见病医疗保障制 度》 和《 建立国家罕见病机构, 加强罕见病管理的建议》 的 提案, 呼吁尽快对罕见病做出权威和科学的定义, 建立合理 的罕见病治疗药物费用支付机制, 简化罕见病用药的注册 和引进程序, 通过政策扶持做大做强中国罕见病药物产业。 这 2个提案提升了中国卫生部和人力资源保障部等部门对 罕见病的关注程度。与此相呼应的是, 中华慈善总会罕见 病救助公益基金( 美国健赞公司赞助) 于2 0 0 9年 1 2月 2 3 日正式启动, 开始资助中国罕见病患者的治疗。 2 0 1 0年, 是中国大陆罕见病引起社会各阶层格外关注 5日北 的一年, 与罕见病相关的各种活动接踵而至。1月 1 京协和医学基金会“ 淋巴管肌瘤病和结节性硬化症( T S C ) 罕见病专项基金” 启动大会召开。2月 2 8日第三届国际罕 见病日, 中华慈善总会罕见病救助公益基金与中国社会福 利教育基金会瓷娃娃罕见病关爱基金联合提出倡议, 通过 媒体系列报道, 高校和社区宣传, 学术和政策研讨, 专家义 诊, 慈善晚会等多种形式, 开展罕见病宣传及罕见病知识普 及活动。4月 3日中华慈善总会、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清 华大学在北京主办了“ 2 0 1 0罕见疾病学术研讨会” 。5月 1 7日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在上海组织召开了中国 罕见病定义专家研讨会。5月 2 6日上海市政协科教文卫 体委员会和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共同举办了“ 建立罕见遗传 性疾病医疗保障机制专题研讨会” , 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 教授建议上海市医学会可考虑成立罕见病专科分会, 以促 进罕见病的学术研究。5月底“ 瓷娃娃关怀协会” 主办的科 普及患者联谊为主要内容的《 中国罕见病》 杂志创刊。7月 2 7日中央电视台 2套节目播出了“ 罕见病” 专题。9月 6日 召开了“ 上海罕见疾病学术研讨会” 。1 0月 1 6日在山东省 医学科学院成立了中国第 1个罕见病防治协会。1 0月 2 9 日“ 2 0 1 0中国首届罕见病患者联谊会” 在北京召开。1 1月
参考文献
[ 1 ] h t t p : / / r a r e d i s e a s e s .i n f o .n i h .g o v / R a r e D i s e a s e L i s t .a s p x ? P a g e I D= 1 [ 2 ] h t t p : / / w w w . e u r o r d i s . o r g / a b o u t r a r e d i s e a s e s [ 3 ] h t t p : / / w w w .o r p h a .n e t / c o n s o r / c g i b i n / E d u c a t i o n_A b o u t O r p h a n D r u g s . p h p ?l n g =E N & s t a p a g e =S T _ E D U C A T I O N _ E D U C A T I O N _ A B O U T O R P H A N D R U G S _ J A P [ 4 ] h t t p : / / w w w .o r p h a .n e t / c o n s o r / c g i b i n / E d u c a t i o n_A b o u t O r p h a n D r u g s . p h p ?l n g =E N & s t a p a g e =S T _ E D U C A T I O N _ E D U C A T I O N _ A B O U T O R P H A N D R U G S _ A U S ( 收稿日期:2 0 1 1 0 1 1 5 修回日期:2 0 1 1 0 2 1 9 ) ( 本文编辑: 张崇凡)
或发病人口比例 < 1 / 25 0 0 ) 的 定义为患病人数少于 5万( 疾病
[ 3 ]
; 澳大利亚定义为患病人数少于 20 0 0例的疾病
[ 4 ]

按照美 国 对 罕 见 病 的 定 义,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 ( N I H ) 的统计, 目前已有近 70 0 0种疾病被确定为罕见病, 约占人类疾病的 1 0 % 种疾病被称作罕见病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 0 1 1年 3月第 6卷第 2期
·8 1 ·
·述评·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5 5 0 1 . 2 0 1 1 . 0 2 . 0 0 1
中国罕见病防治的机遇与挑战
马 端1 李定国2 张 学3 贺 林1
1 罕见病定义 罕见病的定义在不同国家是有差别的。美国定义为每 0万人( 或发病人口比例 < 1 / 50 0 0 ) 的疾 年患病人数少于 2
2 中国大陆罕见病简要发展史 罕见病一直受到中国医学工作者的关注, 关注的方式
4日上海市专门召开了政府专题研讨会, 讨论关于建立罕 见病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的工作思想, 提出了上海市在罕见
作者单位 1复旦大学出生缺陷研究中心 上海, 2 0 0 0 3 2 ;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上海, 2 0 0 0 9 2 ; 3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 医学研究所 北京, 1 0 0 7 3 0 通讯作者 贺林, E m a i l : h e l i n h e l i n @g m a i l . c o m
·8 2 · 病等方面长期的一揽子解决方案。1 1月 1 1日“ 罕见病国 1月 9日上海市罕见病专科分会 际研讨会” 在北京举行。1 筹委会举办 了 上 海 市 第 二 次 罕 见 病 学 术 研 讨 会。1 2月 1 8~ 1 9日《 中国戈谢病诊治指南( 暂行本) 》 定稿会及《 溶 酶体贮积病通讯》 编委会成立会在北京成立。2 0 1 0年相关 于罕见病的这些活动对推动中国罕见病知识的普及、 引起 社会关注程度、 国家政策的制定和罕见病的研究都具有重 要的意义。 3 罕见病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 中国在罕见病领域存在的学术问题主要有: ①发 病率不明确: 由于中国未开展罕见病全国流行病学调查, 因 此各种罕见病的发病率均不确切。 ② 病因未知: 罕见病可 以粗略地分为遗传性罕见病和非遗传性罕见病。部分单基 因遗传性罕见病的病因是明确的, 但大多数多基因遗传性 罕见病的病因未明。许多非遗传性罕见病是由后天环境改 即 变所致, 真正的发病原因也不清楚。③发病机制不清楚: 使已知病因的罕见病, 对其发病机制仍然不清楚, 使得防治 的难度很大。对于病因未知的罕见病, 对其发病机制的了 解更是无从谈起。④ 诊断方法欠缺: 美国对遗传性罕见病 的检测已超过 10 0 0种, 而中国在临床上已经应用的罕见 0种左右。凡是已经明确病因的罕见病, 病诊断项目仅有 2 特别是单基因遗传性罕见病, 都可以用目前的诊断技术进 行筛查或诊断。问题是中国对疾病诊断方法进入临床使用 的控制甚严, 需要通过繁复的申报程序才能得到许可, 极大 地滞后了对罕见病的诊断时间。 ⑤ 治疗方法极少: 罕见病 种类繁多, 发病率不一, 只有很少的罕见病有治疗药物。迄 D A共批准了 3 6 0余种罕见病治疗药物, 欧洲批准 今美国 F 了6 0余种, 其他国家批准的药物很少。罕见病治疗药物的 数量并不对等于可以治疗的罕见病数量, 多种药物是治疗 同一种罕见病的。中国目前尚没有一种针对罕见病治疗的 研发药物上市。对于那些在海外上市的罕见病治疗药物, 由于政策和价格因素, 也极少能够进入中国临床使用。 ⑥ 预防效率低下: 罕见病与出生缺陷病一样, 都应实施三级预 防。一级预防针对孕前, 二级预防针对孕期, 三级预防针对 新生儿。预防成效与诊断水平、 遗传咨询水平和干预水平 密切相关。由于中国在这三级预防水平都不高, 所以罕见 病的预防效率不尽如人意。
C h i nJE v i dB a s e dP e d i a t r Ma r c h2 0 1 1 , V o l 6 , N o2
4 罕见病防治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 可在以下几个层面展开协作研究: ①开 展全国或区域性罕见病流行病学调查: 最佳的方法是, 在人 口普查时加上疾病信息的项目, 会使许多疾病的发病率得 以显现。此外, 还可进行专项罕见病调查。 ② 加强病因学 和发病机制研究, 中国是人口大国, 罕见病的绝对病例数较 多, 病例资源的共享、 人力和物力多中心协作, 可以弥补整 体研究起步较晚和研究水平较低的不足。 ③ 提高诊断水 平: 由于发病率低, 许多临床医生并不熟悉罕见病的症状和 体征, 特别是早期诊断更困难。政府主管部门可考虑在不 同地域建立罕见病诊断中心, 有条件的医院可建立遗传学 科或罕见病学科, 由专职医生或遗传咨询师对罕见病患者 实施检查; 国家应考虑降低诊断技术进入临床的门槛, 使基 因检测和分子检测尽快为罕见病的诊断服务。④积极研制 新的治疗药物: 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 在法规上保证孤 儿药研发企业能够享受到有充分回报率的优惠政策。⑤ 完 善罕见病三级预防体系: 中国出生缺陷( 包括罕见病) 的一 级预防归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 二级和三级预防为 卫生部门主管负责, 虽然分工职责明确, 但三级预防的连续 性有所脱节, 如何使三级预防能够顺利衔接, 是政府部门应 该考虑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 伴随着上海市医学会罕见病专科分会的成立, 以及上 海市政府已经在进行的各种与罕见病有关的调研和资助科 研项目的出台, 上海市医学会罕见病专科分会将与国内外 的相关组织和专家充分交流和合作, 为中国罕见病的研究 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