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内部控制的探讨【开题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财务管理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内部控制的探讨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研究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促进市场竞争、创造就业机会、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存货在资产占用比重过大一直是中小企业管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大的问题,对中小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十分不利。并且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也日趋增强,存货内部控制成为了企业整个内部控制中的重点内容和中心环节。因此,针对存货管理的特点,保证存货的安全完整,提高存货运营效率,防止存货业务中的各种差错和舞弊行为,中小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存货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预期目标: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金华地区的民营中小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并选取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家企业进行案例研究,收集该企业关于存货管理内部控制相关资料,分析该企业目前所存在的存货内部控制问题并给出相应的防范控制建议,并以小见大,为中小企业完善存货内部控制环境、建立合理的存货内部控制措施、加强存货内部控制检查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建议。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内部控制的理论发展主要经历了5个阶段: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整体框架阶段、风险管理阶段。①内部控制的最初形式是内部牵制。②1949年,美国首次提出关于内部控制的权威定义。③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程序委员会于1953年颁发了《审计程序说明》第19号,对对内部控制——管理控制与会计控制进行了划分。④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审计准测公告第55号》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代替“内部控制”概念,在企业内部控制研究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美国的COSO委员会于1992年提出了一份系统描述企业内部控制的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和监督等五个要素。⑤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发展——COSO的《企业

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理论界和实务界认为该COSO的内部控制框架有些局限性,如对风险强调不够,使得内部控制无法与企业的风险管理相结合。国外内部控制的发展,带来一个启示: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随着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内部控制的工作重点由控制转向风险,它关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已成为现代内部控制的发展方向。当今社会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风险,因此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机制,以防范和规避风险。而分析和辨认风险是有效内部控制的关键组成要素。从COSO的两份重要报告中可以看出,不论是1992年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还是2004年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均把风险管理作为主要的内部控制要素,强调识别和管理风险的重要性。英国的特恩布尔报告扩大了内部控制的范围,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合为一体,认为两者是近乎等同的概念。可见,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日益融合,风险导向已是内部控制的发展方向。

我国于1986年财政部颁发了《会计基础会计工作》,其中对内部控制制度作了明确规定。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内控制度建设已具备相当的规模,取得重要成果,但还没有形成整体框架,我国现存的内控制度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内控的执行情况,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张宜霞,舒惠好(2006)叶江虹(2007)王光辉(2006)杨雄胜(2005)等人都指出国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大体是从三个角度进行的:第一,从理论研究角度看,主要是研究内部控制的内涵、目标、环境和控制要素等。第二,从实务研究角度看,实际工作者主要从企业实践出发,总结开展内部控制的具体做法与经验教训。但是,关于内部控制,在实务工作中如何恰当把握其工作边界,从而使各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承担的法律责任落到实处,已颁发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如何完善来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的理论界还需更加深入的研究。第三,从法律法规的完善角度,《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较多地吸取了西方关于内部控制的经验,一开始就具有较高的起点。在内部控制的目标、方法、内容上,吸收了西方特别是COSO报告的成果。

对于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内部控制方面的研究,我国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理论。田庆宏(2009)认为中小企业存货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两个系统:一是对存货的实物流转程序的控制:内容主要是对涉及存货的采购、验收、存储、发出、生产及发货等各环节工作程序的规定、职能的划分、控制环节的设置、信息的传递要求以及相应的授权要求等。二是对存货价值流转记录程序的控制。主要是会计部门根据企业存货的特点建立的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生产、库存及出售的全过程控制。关于企业在存货内部控制上存在的

问题的,吕海珍(2009)和唐雪清(2010)都认为现在很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即使设有内部机构的企业,其职能也严重弱化,使其内审人员不能正确评价企业财务信息和管理部门的绩效,导致各级管理部门趁机钻了内部控制的空子。存货实物控制存在严重缺陷,大多数中小企业既无规范的存货管理规则,也没有相应的存货盘点制度,岗位职责分工不明,只注重存货的购买环节控制,而忽视存货的仓储与保管,领用与报废环节控制,造成大量的浪费。刘红(2009)从中小企业管理者角度进行了探讨,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薄弱,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内部管理职责不清。基于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简单,经营权与所有权高度集中,管理人员认为在中小企业没有必要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再有,中小企业资金有限,用人不足,出于节约人工成本考虑工作无法分工,一个人常要分担多种工作,不易建立完备的内部会计控制岗位,所以按照功能划分部门、确立权责、工作分工及相互制衡的管理办法实施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因此岗位设置缺乏牵制性。而且企业在组织机构设置中,比较重视纵向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而对横向间的协调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同级各部门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在解决存货内控问题的措施方面:张荣海(2009)认为企业面对存货内部控制出现的这些问题,应结合其自身的特点,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比如设计出了一套具体有效而适用的内部控制单据和文本,将部门之间的责任具体化和明确化;完善存货盘点制度。程娜(2011)李荣梅(2004)也指出有效的存货内部控制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通过制定规范的工作程序和控制重点来加强存货的内部控制。具体而言就是在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的基础上,从采购、验收、入库、付款等环节入手,按照现代内部控制原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同时在具体执行中实施严格控制和监督,确保内控体系得到有效执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科学、合理的存货内部控制体系,实现存货管理精细化。王红玉(2003)强调针对中小企业的特殊性,其存货的内部会计控制应抓好存货管理的人员控制、存货的采购控制、领用控制、销售控制、盘点控制、选择有利的存货计价方法。人员控制上系统地分析存货业务涉及的不相容职务,并结合岗位职责分工采取分离措施。在采购上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严格执行采购管理制度。领用和销售都需要严格按照手续办理,制定详细的盘点计划和盘点记录。中小企业一般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定一种最利于企业持续发展的有效的存货计价方法。学者的研究成果不仅为我此次论文写作存货管理内部控制的研究探讨奠定了丰富的学术与理论基础,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内部控制的制度化建设,使我国建立健全内控体系又向前迈进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