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中国考古学的诞生(1928—1937年)
第一次由中国学者自行主持的田野考古工作, 是1926年李济邀请袁复礼共同进行山西汾河流域的 考古调查并在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主持的发掘。但 这次调查和发掘属于国际合作的性质且发掘的规模 很小,故尚不能算是由中国学术机关独立进行的考 古工作。
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内设 考古组,这是中国第一个从事田野考古和考古研究 的现代学术研究机构。同年10月史语所考古组主持 了殷墟第一次田野考古发掘,这是中国学术机关独 立进行科学发掘的开端,似雄鸡报晓一般宣告了中 国考古学的正式诞生。
这一时期,较大的田野发掘比较集中于黄河流域。旧石器
时代的各种古人类化石、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北首岭遗址、 庙底沟遗址、屈家岭遗址、北阴阳营遗址和大汶口墓地;夏商 周时期的二里头遗址、郑州商城遗址、丰镐遗址、洛阳东周城 等都进行过规模较大的发掘,并取得丰厚的成果,积累了丰富 的发掘经验,使中国的田野考古工作更加完善。1950年在河南 辉县琉璃阁的发掘中,第一次成功地剔剥出一座完整的车马坑, 为西方考古学家所称道。1953年发掘的洛阳烧沟,为中原地区 的汉墓编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标尺。1968年发掘了河北满城西 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出土并复原了金缕 玉衣,等等。
自此以后至抗战前的1937年6月,殷墟又进行了14次发掘。 这15次的发掘, 前后持续10年,规模宏大,所获甚丰。如果 说甲骨文的发现导致了殷墟的考古发掘,那么殷墟的田野考古 则以科学的发掘资料证明了商代后期都城的存在,从而证明了 古文献中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殷商王国的存在。 这是中国考古学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古代文明研究的杰出贡献。 中国考古学一经诞生,就以其科学性和实用性显示出了自己独 特的存田野考古工 作暂告中断,《考古》、《文物》、《考古学报》三大刊物也 被迫停刊。
b.中国考古学的黄金时期(1972—至今)
1972年《考古》、《文物》、《考古学报》三大 刊物同时复刊,中断了多年的田野考古工作逐步得到 了恢复,从此中国考古学开始进入了黄金时期。考古 发掘的地域涵盖了全国各地,时代上纵贯了从旧石器 时代到唐宋的漫长时段。且每一地区和每一时间段几 乎都有重大或比较重大的发现和收获;同一时间段内 区域文化的蓬勃发展、同一区域文化内在不同时间段 内的持续发展在考古发掘中都有了不同的显露。更重 要的进步则表现在这一时期的考古学理论和方法上的 突破性进展。
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
制作:邓浩林 常子彧
目录
中国考古学发展的若 干阶段
五十年来中国考古的 重大成果
中国考古学的不足与 发展前景
一·中国考古学发展的若干阶段
1.中国考古学的发轫 (1928年前)
2.中国考古学的诞生 (1928—1937年)
3.中国考古学的积蓄 (1938—1949年)
4 .近五十年新中国考古学 的发展
真正终结金石学的是考古学。现代考古学以田野考古的科学 性而奠定了自己的牢固地位。西方考古学在19世纪臻于完善,且 日见兴盛。本世纪初,作为帝国主义逐鹿地点的旧中国被迫洞开 门户,在掠夺性的文物发掘中,田野考古作为一种学习和研究的 手段与方法也开始通过各种科学的和非科学的途径传入中国。王 国维在清华研究院任教中国古文字课时,提出了著名的两重证据 法,这表明田野考古发现已经深深影响了传统学问的治学方法及 学者的世界观。瑞典人安特生虽然是作为调查中国矿藏的顾问而 受政府派遣来华工作的,然其最大的成功则在考古学上,特别是 1921年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李济认为,安特生实际上是第一个 通过自己的成就在中国古文物调查中示范田野方法的西方科学家。 1921年、1923年在北京周口店先后发现两颗人牙化石,1927年又 发现一颗人的左侧下恒臼齿,这一前所未见的发现即后来被定名 为“北京人”的牙齿。仰韶文化和北京人的发现这一划时代的科 学成果拉开了中国考古学“十月怀胎”的序幕。
殷墟和其他一些重要的考古发掘成果成为中国考古学的良
好开端,并为中国考古学的良性发展开辟了道路。中国第一代 的考古学家筚路蓝缕,在借鉴外国现代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的 同时,摸索出一套适合中国特点的田野工作方法,积累了一批 通过正规发掘而得到的科学资料;在思维方式和世界观上彻底 突破了金石学把玩器物的消遣心态,显示出了他们深邃的学识 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不论是在学术上还 是思想上都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1.中国考古学的发轫(1928年前)
“考古”一词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 注·寇水》,此时的“考古”含义仅仅是指考核考证 古代事物。北宋吕大临作《考古图》,“考古”取 意“有意于古者,亦将有考焉”,实为金石学的代 名词。从《考古图》的印行至1928年前,是有着许 多杰出贡献的中国金石学时代。无论是1899年甲骨 文的发现还是流沙坠简的发现本身,都只能为金石 学划上亮丽的最后一笔而无法超越金石学的藩篱。
3.中国考古学的积蓄(1938—1949年)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一些正在进行的考 古发掘被迫中断,一些学术团体迁往内地,在 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在西南西北进行了有限的 发掘和研究,并有较重要的收获。解放战争时 期,田野考古处于停顿状态。
4 .近五十年新中国考古学的发展
近五十年新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阶段: a.中国考古学的初步繁荣期(1949—1972年) b.中国考古学的黄金时期(1972—至今)
a.中国考古学的初步繁荣期(1949—1972年)
新中国初期,中央政府就迅速地建立、恢复了考古机构, 建立了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的工作体制。1952年起,中央文化 部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联合举办了四届“考古工作人员培 训班”,对各地文物单位的300多名专业人员进行了短期业务 培训, 这批学人遂成为新中国考古事业的中坚。北京大学等 高等学府设立的考古专业,又培养了大批科班出身的考古工作 者。人才的培养把考古的火种撒向了祖国各地,从而可能将考 古田野工作推向全国,进而力争在地域上消灭空白,在时代上 填补缺环。这一阶段逐步形成了以配合基本建设为主,主动发 掘为辅的田野考古的体制。在一些面积大、性质重要的遗址地 点建立田野工作站,使之成为考古的常设基地,这是中国考古 学的创举,既推进了祖国的经济建设,同时也在经费和项目上 得到了有利的支撑,从而更好更快地推进了考古科学的学术性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