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诞生标志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考古大发现

中国近代考古大发现

中国近代考古大发现在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里,诞生了中国现代考古学。

近代有什么震惊的考古发现呢?关于中国近代考古大发现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近代考古大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近代考古大发现之殷墟:三千年前的帝都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引发了对殷墟的发掘。

殷墟的发现是新史学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

1899年的一天,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北京达仁堂中药铺购得治疗疟疾的中药。

在其中的龙骨上,他意外地认出了陌生的古代文字。

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就这样被发现了。

龙骨成为值钱的古董之后,商贾为专擅厚利而隐瞒了其真正的出土地点;;河南安阳小屯。

直到1908年罗振玉探悉真相,才考定了小屯就是沉寂了3000多年的商代帝都;;殷墟。

从1928年到1937年春,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对殷墟进行了15次大规模的科学发掘,其规模和成就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抗战爆发后,发掘工作被迫中止。

1950年起,新中国的考古人员继续发掘,并于1959年设立了安阳殷墟考古工作站。

经过70多年的发掘,占地30多平方公里的殷墟清楚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在殷墟的重大发现中,除甲骨文之外还有大量珍贵墓葬、祭祀坑、车马坑等。

小屯东北地的殷墟中心还保存了宫殿宗庙的遗址。

这些遗址和文物一方面反映了3000多年前的社会生活状况,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的文明程度和工艺水平。

着名的司母戊大鼎就是在殷墟出土的。

该鼎于1939年在安阳武官村挖出,因无法搬运,又恐落入日本人之手,于是复埋入地下,直至1946年取出,现为中国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

中国近代考古大发现之敦煌:叹为观止的艺术宝藏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意外发现。

这座掩没在漫漫黄沙中长达1600余年的文化艺术宝库引起了巨大反响。

八十多年来,敦煌学已成为世界性的专门学科。

1900年5月21日,一个逃荒到敦煌莫高窟的道士王圆在监督雇工清理第七佛殿下第16号石窟甬道中的积沙时,忽有天炮震响,山裂一缝,奇迹出现了。

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第三,仰韶文化影响世界对中国的认识。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使世 界认识中国有自己的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上承旧石器文化下接龙山文化, 使中国石器时代有了大致轨迹,也加深了世界对中国是文明古国的认识。从 而对中国不同于外国,独特发展的土著政治、经济、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仰韶文化
考古
仰韶文化人面鱼纹盆
仰韶文化
文物考古 是研究古代人类在社会物质生活中
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以此去追寻古代社会历史。文 物考古所研究的实物,是古代人类有意识地经过加工 制造的实物,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遗迹:二是遗物。 以劳动生产工具的发展为尺度,可将人类历史划分为 三个时期: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考古
考古
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根据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提供的资料,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1927年正式开始发掘,此后的10年间,周口店猿人洞中先后发掘出土5 颗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
发掘出的“北京人”化石起初一直保存在北京协和医院。1937 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军队侵占了北京,但当时协和医院是美国的 机构,悬挂星条旗,侵华日军铁蹄一时不敢踏入。这时,“北京人” 化石在这个“保险箱”里还安然无恙。到了1941年,日美关系越来越 紧张,为了使“北京人”化石不被日军抢走,协和医院与重庆政府 协商后,决定把化石送到美国暂时保管。
河姆渡人文化
考古
河姆渡文化最早在1973年被发现,在1973-74和1977-78年 两次对河姆渡遗址作发掘并有资料。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 特色。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大量干阑式建筑的遗迹。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比较进步,有耜、鱼镖、镞、哨、 匕、锥、锯形器等器物,精心磨制而成,一些有柄骨匕、骨笄 (ji)上雕刻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图案,就像是精美绝伦的实用 工艺品。在众多的出土文物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大量人工栽 培的稻谷,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作文化遗址。 它的发现,不但改变了中国栽培水稻从印度引进的传统传说, 许多考古学者还依此认为河姆渡可能是中国乃至世界稻作文化 的最早发源地。

考古学基础知识

考古学基础知识

考古学基础知识一、狭义考古学:田野考古学田野考古学是为了研究人类历史而进行实地考察、获取实物资料的学科。

在考古学上对可移动的古代遗留物称遗物,对不可或不能移动的古代遗留物称遗迹,把遗物和遗迹亦总称为遗存。

田野考古的首要任务是搜集资料,搜寻物件是有助于研究人类历史的一切遗存,既有人类遗留下来的人工遗迹和人工物,也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然遗存和自然地理资料,例如土样、贝壳、花粉、动物骨髂等等。

搜寻物件种类繁多,包罗万象,从居住址、制作场,到墓葬;从日用器、兵器,到礼器、乐器、艺术品;从材料、半成品、成品,到废品、生活垃圾;从巨大的城址、长城运河,到微小的珠饰、籽种、昆虫遗体,以及直径在10-100微米的孢粉,都在搜寻之列。

1、田野考古的野外工作方式田野考古的野外工作方式有调查、发掘和清理。

这是田野考古最主要的工作。

其中考古调查是在基本不破坏原有遗存的情况下,对遗存进行考察、记录,有选择地收集暴露出来的遗物,并确定需要保护的遗存。

发掘是通过挖掘来揭露遗迹,收集遗物,记录各种现象。

清理是在遗存已被破坏的情况下,对其残留部分进行抢救性的发掘,也可以把清理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发掘。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一次工作兼有几种工作方式,如调查中常配以试掘,正式发掘也要边发掘边调查。

2、田野考古工作的四个阶段田野考古工作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野外工作、室内整理、编写发表报告。

1) 准备:地面踏查是我国现阶段田野调查的主要形式。

地面踏查分为全面普查、专题调查、预备调查、区域系统调查。

钻探是利用探铲取得一定地点的文化堆积资料,它比发掘省工、破坏性小,能在短时间内了解较大面积的地下情况。

A、水边——古代生活靠水,所以遗址多在山区水边,所以说长江黄河是母亲河,古文明都有水源,如二里头等都是与河流密不可分;丘陵——古代为了逃避水难B、在地面上有无古代遗物(如陶片),根据常识判断是哪个时期的文物,判断哪个时代的人在此生活C、根据崖的土质判断此前是否有人在此生活过,调查记录(在郑州等地曾做过大规模调查,非常辛苦) 2) 田野发掘打报告给国家文物局,经过审批才能进行挖掘,购买物资、挖掘时间长短不等,从几个月到几年。

考古与人类章节答案

考古与人类章节答案

1.11 ()是考古学专业学术著作。

•A、盗墓笔记•B、鬼吹灯•C、中国墓葬史•D、最后一个摸金校尉我的答案:C2考古学重大研究课题有()。

•A、人类起源与迁徙•B、文明起源•C、农业起源•D、城市起源与发展我的答案:ABCD3 ()是盗墓小说吸引读者的重要原因。

•A、有故事性•B、寻宝情节•C、空间感鲜明•D、描述真实的考古现场我的答案:ABC4考古就是挖宝,考古与盗墓相仿。

我的答案:×1.2古墓题材何以吸引公众1河南安阳殷墟商代王陵的防盗措施是()。

•A、积石积沙•B、挖坑深埋•C、砖室墓•D、凿山为陵我的答案:B2 ()以前古墓大多没有墓门和砖室。

•B、西汉•C、新石器时代•D、唐代我的答案:B3河北满城汉墓的结构是()。

•A、土坑竖穴•B、砖室墓•C、凿山为陵•D、石室墓我的答案:C4一般来说,考古发现中最常见的发现物是()。

•A、碎陶片•B、完整陶器•C、青铜器•D、瓷器我的答案:A5土坑墓自古至今都存在。

我的答案:√1.3 文物与考古的关系已完成1【$typeName】考古学与文物学最大的区别是()。

•A、研究对象•B、研究目的•C、获取资料的方法•D、研究角度我的答案:C2【$typeName】通过社会征集手段获取到的资料称为()。

•A、发掘品•B、征集品•C、修复品我的答案:D3【$typeName】将人类历史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的观点属于()学科的观点。

•A、人类学•B、历史学•C、考古学•D、民族学我的答案:A4【$typeName】区别学科的三个要素是()。

•A、研究对象•B、研究成果•C、研究方法•D、研究目的我的答案:ACD5【$typeName】考古学是通过社会征集手段,获得资料的。

我的答案:×1.4 汤姆森与三期说已完成1【$typeName】1819年,丹麦国家博物馆汤姆森提出“三期说”,将人类社会发展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

考古学练习题

考古学练习题

课堂练习一一、填空:1、金石学是宋代兴起的以青铜器和石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

清末民初时期,金石学的研究对象扩大到其他古物,因此有人就主张将金石学改称为“古器物学”。

2、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近代考古的大发现主要有敦煌藏经洞、甲骨文与殷墟等。

3、20世纪初期有两个瑞典考古学家来到中国,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最大贡献。

一个是斯文·赫定,他成功组建了中瑞合作的西北科考团;另一个是安特生,他对中国考古最大的贡献是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周口店遗址等。

4、倡导殷墟发掘的是当时的史语所所长傅斯年,从1928年到1937年共进行了l5次发掘,主持发掘的考古学家主要有董作宾、李济、郭宝钧、梁思永、石璋如等。

5、中国考古学的兴起之初,除西北科考、仰韶村、殷墟的发掘以外,比较著名的考古发掘还有1929年裴文中、1936年贾兰坡周口店人类化石;梁思永、李济1928年山东历城城子崖龙山;苏秉琦1934年宝鸡斗鸡台墓地文化;梁思永1931年安阳“后岗三叠层”等。

6、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遗存,遗存主要有五类,是指遗迹、遗物、人本身遗存、与人类生存有关的自然遗物、用自然科学技术手段经试验室分析处理得到的资料和信息等7、从学科总体目标来讲,考古学属于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但从研究理论、方法来说,则基本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因此考古学具有边缘科学或交叉科学的性质。

8、最基本的考古学分支是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田野考古学等。

9、文物保护方针是“两重两利”,具体是指重点保护,重点发掘;对文物有利,对经济建设有利。

10、考古学开展工作主要有四步,即考古调查、考古挖掘、室内整理、综合研究。

研究的主要思路是注重实证研究。

11、考古学年代是利用传统考古学方法所确定下来的古代文化遗存的年代12、考古地层关系一般有叠压关系、打破关系、共存关系等三种。

文化层的划分主要观察土色、土质、包含物、遗迹现象。

正确的识别地层和划分文化层是做好考古发掘工作的前提条件,它可以提供堆积的相对年代、提供出土文物的共存与组合关系。

考古与人类考试答案

考古与人类考试答案

马家浜文化 D、 大溪文化 我的答案:D 36()被西方誉为“考古学之父”。(1.0 分)1.0 分 A、 柴尔德 B、 宾福德 C、 斯坦因 D、 汤姆森 我的答案:A 37()是中国人最主要的墓葬形制。(1.0 分)1.0 分 A、 砖室墓 B、 石室墓 C、 土坑竖穴墓 D、 洞室墓 我的答案:C 38 考古学中的类型学方法起源于()这一学科。(1.0 分)1.0 分 A、 地层学 B、 人类学 C、 生物分类学 D、 分析学 我的答案:C 39 新石器年代大致约为距今()。(1.0 分)1.0 分 A、 300 万—1 万年 B、 1 万年—4 千年 C、 5000 年 D、 2 万年—5000 年 我的答案:B
A、 收集遗存过程 B、 整理遗存过程 C、 解释遗存过程 D、 归纳遗存过程 我的答案:ABC 14 马王堆女尸保存的很好的原因在于()。(2.0 分)2.0 分 A、 深埋 B、 密封 C、 绝氧 D、 棺液 我的答案:ABCD 15 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形式受到()的影响。(2.0 分)2.0 分 A、 气候条件 B、 经济生活 C、 文化传统 D、 地理位置 我的答案:ABCD 三、判断题 (题数:30,共 30.0 分) 1 汉唐宋选址多在山前慢坡处,明代开始选址于高旷平地或因山为陵。(1.0 分)1.0 分 我的答案: × 2 隋炀帝陵墓是洞室墓。(1.0 分)1.0 分 我的答案: × 3 考古学中发现的房屋、村落、道路属于遗迹范畴。(1.0 分)1.0 分 我的答案: √ 4 良渚文化出土的陶器以红陶为主。(1.0 分)1.0 分 我的答案: × 5 一般来说,只要有打击点就可被认定为石器(1.0 分)1.0 分 我的答案: × 6 考古学可以证实历史,但是不能订正、修改历史。(1.0 分)1.0 分 我的答案: × 7 春秋战国时代盛行厚葬之风。(1.0 分)1.0 分 我的答案: √

2020考古与人类考试试题及答案最新完整版

2020考古与人类考试试题及答案最新完整版

考古与人类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题数:40,共40.0 分)1现代人脑容量约为()毫升。

(1.0分)1.0 分A、1400B、1088C、600D、1300我的答案:A2()建筑形式是史前时代后期出现,且往往为社会上层人物的居住或者公共空间。

A、台基式房屋建筑B、半地穴式房屋建筑C、干栏式房屋建筑D、地面式房屋建筑参考答案:A3()时期是中国早期玉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

(1.0分)1.0 分A、仰韶文化B、齐家文化C、龙山文化D、凌家滩文化我的答案:D4人类在()阶段已经具有了生命和死亡概念。

A、南方古猿B、能人C、森林古猿D、尼人答案:D5上海地区的早期文化序列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广富林文化。

A、陶寺文化B、钱山漾文化C、红山文化D、大溪文化参考答案:D6根据时代,可以将考古学划分为()。

(1.0分)1.0 分A、田野考古学和水下考古学B、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C、中国考古学和外国考古学D、实验考古学和科技考古学我的答案:B7()时期起,墓葬建材和墓室结构开始大量使用砖建造。

(1.0分)1.0 分A、战国B、商代C、汉代D、魏晋我的答案:C8探铲又称()。

(1.0分)1.0 分A、扎杆B、洛阳铲C、手铲D、探测仪我的答案:B9“文”和“物”两字,最早连句使用是在()。

(1.0分)1.0 分A、《春秋》B、《公羊传》C、《左传》D、《诗经》我的答案:C10人类第一次学会合成材料是制作()。

(1.0分)1.0 分A、石器B、陶器C、青铜器D、铁器我的答案:B11人骨形态的性别鉴定,()最为重要。

(1.0分)1.0 分A、股骨与骨盆B、股骨与头骨C、骨盆和头骨D、肋骨与头骨我的答案:C12人类起源和进化是一个经历了漫长时代的过程,约()年。

A、200多万B、300多万C、400多万D、500多万参考答案:C13目前发现最早的古猿法雍猿上猿是在()发现的。

(1.0分)1.0 分A、埃及B、埃塞俄比亚C、中国D、意大利我的答案:A14广西甑皮岩遗址出土的陶器距今()年。

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

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

b.中国考古学的黄金时期(1972—至今)
1972年《考古》、《文物》、《考古学报》三大 刊物同时复刊,中断了多年的田野考古工作逐步得到 了恢复,从此中国考古学开始进入了黄金时期。考古 发掘的地域涵盖了全国各地,时代上纵贯了从旧石器 时代到唐宋的漫长时段。且每一地区和每一时间段几 乎都有重大或比较重大的发现和收获;同一时间段内 区域文化的蓬勃发展、同一区域文化内在不同时间段 内的持续发展在考古发掘中都有了不同的显露。更重 要的进步则表现在这一时期的考古学理论和方法上的 突破性进展。
二、五十年来中国考古的重大成果
1
田野考古的 重大发现
4
手段的
考古学研究
2
更新
的重要突破
思维方式 的更新
3
1.田野考古的重大发现
从1990年开始,每年评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另外,分别 评出“七五”和“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七五”期 间十大考古新发现是:“郧县人”头骨化石;良渚文化反山大墓 和瑶山祭坛遗址;城子崖龙山、岳石文化城址;殷墟宫殿遗址和 160号墓;三星堆遗址; 新干商代大墓;北戴河秦汉大型建筑遗 址;法门寺唐代地宫文物;清凉寺宋汝官窑址和蛮子营汝窑瓷器 窑藏;辽陈国公主墓。“八五”期间十大考古新发现是:三峡工 程淹没区考古调查和发掘;南京汤山旧石器时代地点;江西万年 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原始聚落遗址;浙江 杭州莫角山;良渚文化大型建筑基址;山西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 地;河南永城县汉梁孝王陵及梁孝王寝园;甘肃敦煌汉悬泉置遗 址;陕西麟游县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江苏扬州唐宋城遗址。 这基本上可以视为近十年来考古学成就的杰出代表,从中可以窥 测到考古学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真正终结金石学的是考古学。现代考古学以田野考古的科学 性而奠定了自己的牢固地位。西方考古学在19世纪臻于完善,且 日见兴盛。本世纪初,作为帝国主义逐鹿地点的旧中国被迫洞开 门户,在掠夺性的文物发掘中,田野考古作为一种学习和研究的 手段与方法也开始通过各种科学的和非科学的途径传入中国。王 国维在清华研究院任教中国古文字课时,提出了著名的两重证据 法,这表明田野考古发现已经深深影响了传统学问的治学方法及 学者的世界观。瑞典人安特生虽然是作为调查中国矿藏的顾问而 受政府派遣来华工作的,然其最大的成功则在考古学上,特别是 1921年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李济认为,安特生实际上是第一个 通过自己的成就在中国古文物调查中示范田野方法的西方科学家。 1921年、1923年在北京周口店先后发现两颗人牙化石,1927年又 发现一颗人的左侧下恒臼齿,这一前所未见的发现即后来被定名 为“北京人”的牙齿。仰韶文化和北京人的发现这一划时代的科 学成果拉开了中国考古学“十月怀胎”的序幕。

[浅析考古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及近代考古学的发展历程]考古学传入中国的背景

[浅析考古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及近代考古学的发展历程]考古学传入中国的背景

[浅析考古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及近代考古学的发展历程]考古学传入中国的背景一、考古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近代考古学最先诞生于欧洲不是偶然的,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时代背景:首先是欧洲的文艺复兴,它促进了人们对古典时代的语文和美术的研究,从而开始对希腊罗马时代的雕刻和铭刻的搜集。

继之又对基督教圣地巴勒斯坦地区的古迹和古物发生兴趣,后来又扩大到对近东地区的埃及、巴比伦等地区更为古老的古迹和古物的搜集。

欧洲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近东的古迹古物之所以感兴趣,重要原因之一是这些国家没有像希腊罗马那样古老的历史文献,他们想借助这些地区的先民所遗留下来的古迹古物,宣扬古代历史,以增进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其次是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发展,推翻了上帝造人的神话,由此又促进了对考古的兴趣。

十九世纪中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莱尔的《从地质证据来证明人类的古老》和赫胥黎的《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等著作的问世,使人们开始懂得了人类是从猿类演化而来的。

人类的出现至少在数十万年之前,这一新的认识,使人们开始注意探求人类社会的远古历史,由此又促进了史前考古学的产生。

二、近代考古学的发展纵观考古学的发展历史,大致是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后期逐渐才趋于成熟。

这一时期的考古,大体有如下一些进展:1.寻访古迹古物的兴趣继续发展。

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促进了考古的兴趣,当拿破仑远征埃及时,研究埃及的学者同行,他们在埃及寻访古迹古物;拿破仑还从意大利、西班牙等地掠夺古物,在法国建立博物馆。

从十九世纪初期以降,英、法、德等国的古物爱好者相继到南欧游历、考察,往往将希腊罗马的石刻浮雕等精美文物运回本国出售或赠送给博物馆。

雅典巴台农神庙拆下来的浮雕石刻,就是这一时期由埃尔金于1816年运到伦敦的,故被称为“埃尔金大理石刻”。

2.开始利用古物研究历史。

十八世纪末,德国温克尔曼开始利用古代遗物,而不是专靠古代文献,从事欧洲古代史的研究。

他以保存在罗马等地的许多古代美术作品为资料,写成了《古代美术史》这部著作。

中国考古学诞生标志

中国考古学诞生标志

中国考古学诞生标志中国很早就具有一定学术系统的金石学,产生于1000年前的北宋,到清代更为发达,形成中国考古学的前身。

下面由为你整理中国考古学诞生标志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考古学诞生标志1928年10月董作宾前往安阳小屯进行调查试掘,准备大规模地展开工作。

这是中国考古学诞生的重要标志。

1929年,李济作为当时中国唯一具有近代考古学知识和发掘经验的学者,被聘任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

同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及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考古组分别成立。

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从事考古研究的学术机构。

新生代研究室的周口店发掘1929年在裴文中的主持下,发现第一个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

随后,发现大批石制品和人类用火痕迹,使北京人的文化遗存得到确认。

1933年由裴文中和贾兰坡发掘山顶洞人及其文化。

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殷墟等项发掘1928~1937年间进行了15次发掘,累计发掘面积达46000多平方米。

开始发掘小屯遗址的时候,发掘水平不高,主要目标是有字甲骨,还缺乏分辨复杂遗迹的能力。

1930年,在国外专攻考古学专业的梁思永学成归来,不久参与山东历城县城子崖遗址的发掘,辨识了仰韶文化以外的又一种新石器时代遗存,后被命名为龙山文化。

梁思永后又进行安阳后冈遗址的发掘,从地层上解决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代文化的相对年代问题。

他还参加小屯遗址的发掘,在发掘方法上有明显的改进。

从此,殷墟发掘走上科学的轨道,取得了较大的收获。

在小屯村一带,先后发现50多座夯土建筑基址,获得22000多片有字甲骨和其他珍贵文物;又在侯家庄商王陵区发掘10座规模特大的商代大墓以及上千座“人牲”祭祀坑,从而为中国考古学和中国上古史的研究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科学资料。

与此同时,又发掘浚县辛村西周卫国墓地、汲县山彪镇和辉县琉璃阁的战国时期魏国墓葬,以及日照两城镇、永城造律台等地的龙山文化遗址。

现代自然科学方法的广泛采用国际上从50年代初期开始应用放射性碳素断代的方法,被视为史前考古学中一场划时代的革命。

中国五大考古介绍

中国五大考古介绍

中国五大考古介绍在千百年来的考古历程中,我们曾经有过很多重大的考古发现。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五大考古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中国五大考古介绍一殷墟:三千年前的帝都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引发了对殷墟的发掘。

殷墟的发现是新史学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

1899年的一天,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北京达仁堂中药铺购得治疗疟疾的中药。

在其中的龙骨上,他意外地认出了陌生的古代文字。

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就这样被发现了。

龙骨成为值钱的古董之后,商贾为专擅厚利而隐瞒了其真正的出土地点——河南安阳小屯。

直到1908年罗振玉探悉真相,才考定了小屯就是沉寂了3000多年的商代帝都——殷墟。

从1928年到1937年春,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对殷墟进行了15次大规模的科学发掘,其规模和成就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抗战爆发后,发掘工作被迫中止。

1950年起,新中国的考古人员继续发掘,并于1959年设立了安阳殷墟考古工作站。

经过70多年的发掘,占地30多平方公里的殷墟清楚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在殷墟的重大发现中,除甲骨文之外还有大量珍贵墓葬、祭祀坑、车马坑等。

小屯东北地的殷墟中心还保存了宫殿宗庙的遗址。

这些遗址和文物一方面反映了3000多年前的社会生活状况,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的文明程度和工艺水平。

着名的司母戊大鼎就是在殷墟出土的。

该鼎于1939年在安阳武官村挖出,因无法搬运,又恐落入日本人之手,于是复埋入地下,直至1946年取出,现为中国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

中国五大考古介绍二敦煌:叹为观止的艺术宝藏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意外发现。

这座掩没在漫漫黄沙中长达1600余年的文化艺术宝库引起了巨大反响。

八十多年来,敦煌学已成为世界性的专门学科。

1900年5月21日,一个逃荒到敦煌莫高窟的道士王圆在监督雇工清理第七佛殿下第16号石窟甬道中的积沙时,忽有天炮震响,山裂一缝,奇迹出现了。

王道士顺手用烟袋锅向裂缝处敲了几下,发现里面竟是空的。

中国历史考古发现

中国历史考古发现

中国历史考古发现堪称该时代中国4大考古发现的,非北京原人、殷墟甲骨、汉晋简牍、和敦煌藏经洞莫属。

关于中国历史考古发现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历史考古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历史考古发现之北京人1918年瑞典人安特生首先发现(周口店)龙骨山出产动物骨骼化石。

1927年步达生将周口店发现的三枚人的牙齿正式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这一年是周口店遗址正式发掘的开始。

1929年裴文中发现了“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

随后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在其率领下,发现大批石制品和人类用火痕迹,使北京人的文化遗存得到确认。

"北京人"第一个头骨的发现,结束了上一世纪发现的爪哇猿人是人还是猿的争论,确立了以北京和爪哇猿人为代表的猿人阶段在人类发展史中的地位。

这是探索人类起源和发展的一个突破性的进展,在古人类学的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中国历史考古发现之殷墟甲骨关于甲骨文的发现最为流行的说法,是清末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于1899年发现的,他在买来的药材“龙骨”上发现隐约的契刻符号,并联想到很可能是一种已经失传了的古文字。

他去世后,刘鹗购买了其大部分甲骨,并于1903年,精选出1000多片,墨拓后编成《铁云藏龟》。

之后,罗振玉和王国维的工作使甲骨文的研究成为一门专门学问,并受到国际关注。

由于新的甲骨多发现于河南安阳,1928年董作宾等人前往安阳小屯(殷墟)进行调查试掘,准备大规模地展开工作。

这是中国考古学诞生的重要标志。

殷墟甲骨文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成熟的文字。

被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档案库”。

其中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随着对殷墟的考古发掘不断深入,出土了大批遗物,包括珍贵的甲骨卜辞、青铜器、玉器、宝石器、陶器、骨角牙器等文物,为研究殷商历史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在“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李铁映说:“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是我国近代学术史上一桩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中国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学科,它通过对文物的发掘、整理和研究,揭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在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阶段和里程碑。

本文将从早期的发展开始,逐步介绍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

1. 先秦时期:最早的考古学实践在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中,先秦时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一时期的著作中,大量记载了古代的历史事件、制度、人物等重要信息,为后世的考古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尚书》、《史记》等古籍被视为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参考文献。

2. 清代:古物收集与考古实践的开端在清代,中国考古学逐渐形成了相对系统的研究方法和体系。

在这个时期,许多文人收集珍藏了大量的文物,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古实践。

例如,顾颉刚、曾廉等学者在清代对中国历史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3. 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的考古学体系建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考古学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

政府高度重视考古工作,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机构。

这些机构系统地对所涉及的历史遗址进行了系统的发掘与保护。

同时,新的科学技术,如无损探测技术、碳十四测年技术等的应用,为考古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方法。

4. 当代:跨学科合作与国际交流的加强进入当代,中国考古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跨学科合作成为当今考古学的重要特征。

历史学、人类学、自然科学等学科的融合,拓宽了考古研究的方法和视野。

与此同时,国际交流与合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中国考古学者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与合作项目,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成果。

5. 未来展望: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在未来,中国考古学将继续迎来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保护与传承古代文化遗产将成为考古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同时,新技术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提升考古研究的效率和深度。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我们应该加强保护工作,注重考古成果的利用和传播。

总结:中国考古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研究到现代化的体系建立,再到当代的跨学科合作与国际交流。

实用类文本中国现代考古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中国现代考古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1928年,在安阳发现了甲骨文和大量物质文化遗存,第一次毫无争议地证实了殷商历史的真实性,标志着现代中国考古学的诞生。

1930年,安阳的工作因国内战争暂停之后,发掘队转移到山东龙山镇的城子崖。

城子崖出土的黑陶与仰韶文化的彩陶截然不同,而和安阳后冈发现的直接叠压在商文化遗迹之下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比较相似。

来自东部地区的龙山黑陶文化也因此被认为是独立于西部仰韶彩陶文化的另一个系统。

当发现仰韶文化的时候,安特生决定在中国西北地区寻找文化向东传播的路线。

基于在甘肃地区的发现,安特生建立起一个陶器文化序列,根据这个序列,仰韶文化晚于中国西部的齐家文化,由此延伸,结果使仰韶陶器起源于更加遥远的西方似乎成为可能。

但是国共战争期间,夏鼐在参加中央研究院在西北地区的考古活动中发掘获得的地层证据显示,齐家文化实际上晚于仰韶文化。

而河南陕县庙底沟的发掘是一个重要突破,考古学家发现了一组陶器组合,将之命名为庙底沟二期文化,代表从仰韶到龙山之间的过渡阶段。

20世纪50年代早期,在河南郑州附近的二里岗首次发现了早于安阳殷墟的物质文化遗存。

接着在郑州发现了属于二里岗时期的由城墙围绕的商代城址。

规模巨大的夯土城團和丰富的遺迹显示,这可能是一处早于安阳的商代都城。

接下来由徐旭生领导的考古调查,在河南西部的偃师县,揭示出一个更早且规模巨大的二里头遗址,它被认为是早期王朝的一个都城。

中国南方地区几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尤为重要。

长江下游的河姆渡遺址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水稻栽培证据,碳14年代测定为与仰韶文化同一时期。

河姆渡文化似乎被马家浜、崧泽和良渚等一系列新石器时代文化所继承,它们在该地区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文化系列。

近几十年来,有数不清的考古发现。

其中发现于湖南的八十垱遣址是中国最早带有城垣的聚落。

在长江下游随葬大量玉器的独具特色的贵族墓葬,首先在崧泽文化出现。

文化遗产知识竞赛题库283题

文化遗产知识竞赛题库283题

文化遗产知识竞赛题库283题1.下列“线型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B )B.长城A.丝绸之路C.京杭大运河2.(B )时期是莫高窟营造的高峰时期。

B.唐代A.汉代C.宋代3.世界记忆遗产关注的是(C )C.文献A.建筑物B.遗址4.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A )通过了《世界遗产公约》。

A.巴黎B.纽约C.伦敦5. 最先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C )。

C.日本、韩国A.法国、英国B.中国、美国6.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是由(A )确定并发布的。

A.国家文物局B. 国家文化部C.中国遗产委员会7.截止2010年底,中国共有(B)项世界遗产。

B.40 A.39 C.418. 截止2010年底,中国共有(B)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B.4 A.3 C.59.世界遗产的功能中,(A )是首要功能,为世界遗产价值的体现发挥重要作用。

A.科学研究功能B.教育功能C.政治功能10. 国际博物馆日是(A )。

A.5月18日B.6月10日C.9月27日11.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的是(B )。

B. 嘉峪关A.山海关C.居庸关12.据记载,最早建筑长城的诸侯国是(C )。

C.楚国A.秦国B.燕国13.(B )代修筑的长城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工程最坚固、设施最完善。

B.明A.宋C.汉14.秦代将(C )三国北方边地的长城加以修缮、连缀、增筑,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万里长城。

C.秦、燕、赵A.秦、韩、赵B.燕、齐、魏15.我们今天登临最多的长城指的是(C )。

C.八达岭长城A.虎山长城B. 司马台长城154.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的是(A )。

A.北京故宫B.凡尔赛宫C.克里姆林宫16. 如果北京故宫里一个人每晚在一个房间住一宿,住完全部房间需要(B)年。

B.27A.25 C.2917.世界上现存的最大的祭天建筑以数字(B )为特点。

B.九A.五C.八18.世界上最大、内容最丰富、使用时间最长的佛教艺术宝库指的是(C )。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考古学起源于哪一年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考古学起源于哪一年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考古学起源于哪一年考古学(Archaeology),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在中国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其他国家多从属于人类学,也有划归艺术史的。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考古学起源于哪一年,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考古学起源于哪一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考古学,起源于1926年。

1926年,中国现代考古学家李济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这是中国学者最早独立进行的考古发掘。

其后的三年内,李济应聘出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领导并参加了安阳殷墟、章丘城子崖等田野考古发掘,塑造了中国考古学学术体系的雏形,使得发掘工作走上科学轨道,并造就出中国第一批水平较高的考古学者。

考古学界认为,李济先生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的标志。

李济也因此被誉为”中国考古学之父“。

考古人类学家张光直曾评价李济,”近60年的岁月里,一开始作为中国考古学之父,随后又作为中国考古学掌门人,他的学术思想一直在中国这门学问的发展中占据支配地位“。

并说“就中国考古学而言,我们仍活在李济的时代。

”考古学发展过程介绍考古学的产生有长远的渊源,但到近代才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近代考古学发祥于欧洲,以后普及到世界各国。

北宋以来的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以田野调查发掘工作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才在中国出现。

作为一门近代的科学,考古学有一套完整、严密的方法论。

它包含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等分支,并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内的许多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考古学是通过发掘和调查古代人类的遗迹遗物和文献来研究古代社会的一门人文科学。

传统上,考古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但是它越来越独立,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考古学家与只研究历史记载的历史学家不同,他们通过研究远古人类的遗留物,对没有历史记载的史前文化也进行研究。

考古学家致力于探索人类文化的起源。

[整理版]考古学名词解释

[整理版]考古学名词解释

[整理版]考古学名词解释第一章第一节01.文化遗存指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所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既包括人们加工过的实物,还包括未经加工但使用过的实物。

遗迹即不可搬动者,如宫殿、房基、矿井、城堡、坟墓、路土等;遗物为可搬动者,如各种生产生活用具或装饰品等。

02.考古地层学一群人定居于某地,在活动的过程中,必定会在天然的“生土”之上遗留下一些文化遗存和其他有机物。

天长地久,这些遗留物和自然力作用搬运来的其他物质,会形成一种颜色、质地不同于“生土”的“熟土”。

考古学中就将这种熟土称为文化层或文化堆积。

如果后人又在此居住,则会在原来的文化层上再堆积新的文化层,长此以往,文化层将越来越厚,层次也会越来越多。

按理,新的文化层总会迭压或破坏(打破)老的文化层,易言之,新的文化层的年代总是晚于老的文化层。

在考古发掘中根据这个原则,使用各种技术和手段把不同的文化层层次分辨出来,确定孰早孰晚。

03.考古类型学认识考古发掘所获的一群文化遗存,首先必须对其个体进行比较,进而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最后才是整体;但不同类的东西不能进行比较。

考古类型学就是把用途、制法相同的文化遗存归成一类,并确定它们的标准型式(或称标型),然后按照型式的差异程度的递增或递减,排比出各类文化遗存的演变系列。

这个演变系列一般就是文化遗存在时间上的演变过程,从而体现出文化遗存个体的相对早晚时序以及源流关系。

进而认识整体的文化遗存。

04.考古学文化一群人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所创造并遗留下来的、具有自生特点的文化遗存群,即可甄别为一个考古学文化。

可以想见,这一群人很可能在血缘上同一血统,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具有包括精神文化在内的可辨认的统一文化,在意识上一般自我认同和排他。

而具有这4点特征的人们共同体,即可被认为是一个族的共同体。

因此,一个考古学文化的创造者与一个族的共同体有密切联系。

05.碳,14测年凡以碳水化合物为养料的生物机体中都含有碳-14同位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考古学诞生标志中国很早就具有一定学术系统的金石学,产生于1000年前的北宋,到清代更为发达,形成中国考古学的前身。

下面由为你整理中国考古学诞生标志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考古学诞生标志1928年10月董作宾前往安阳小屯进行调查试掘,准备大规模地展开工作。

这是中国考古学诞生的重要标志。

1929年,李济作为当时中国唯一具有近代考古学知识和发掘经验的学者,被聘任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

同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及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考古组分别成立。

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从事考古研究的学术机构。

新生代研究室的周口店发掘1929年在裴文中的主持下,发现第一个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

随后,发现大批石制品和人类用火痕迹,使北京人的文化遗存得到确认。

1933年由裴文中和贾兰坡发掘山顶洞人及其文化。

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殷墟等项发掘1928~1937年间进行了15次发掘,累计发掘面积达46000多平方米。

开始发掘小屯遗址的时候,发掘水平不高,主要目标是有字甲骨,还缺乏分辨复杂遗迹的能力。

1930年,在国外专攻考古学专业的梁思永学成归来,不久参与山东历城县城子崖遗址的发掘,辨识了仰韶文化以外的又一种新石器时代遗存,后被命名为龙山文化。

梁思永后又进行安阳后冈遗址的发掘,从地层上解决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代文化的相对年代问题。

他还参加小屯遗址的发掘,在发掘方法上有明显的改进。

从此,殷墟发掘走上科学的轨道,取得了较大的收获。

在小屯村一带,先后发现50多座夯土建筑基址,获得22000多片有字甲骨和其他珍贵文物;又在侯家庄商王陵区发掘10座规模特大的商代大墓以及上千座“人牲”祭祀坑,从而为中国考古学和中国上古史的研究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科学资料。

与此同时,又发掘浚县辛村西周卫国墓地、汲县山彪镇和辉县琉璃阁的战国时期魏国墓葬,以及日照两城镇、永城造律台等地的龙山文化遗址。

现代自然科学方法的广泛采用国际上从50年代初期开始应用放射性碳素断代的方法,被视为史前考古学中一场划时代的革命。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8年后划归中国社会科学院)于1965年底建成中国第一个放射性碳素断代实验室,1972年开始公布年代数据。

后来,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等单位,也相继建立这种实验室。

各实验室已公布考古年代数据1000多个,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史前时期。

放射性碳素断代已成为中国史前考古学的必要手段。

这为建立各种文化类型的年代序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科学根据。

在探寻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进行夏文化的探索和先商、先周文化的研究方面,放射性碳素断代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他几种断代方法,例如热释光断代、古地磁断代、钾-氩法断代、骨化石含氟量断代、铀系法断代等,也都已陆续采用。

为了鉴别各种遗物的原料、成分、产地和制造工艺,除继续进行通常的化学分析及光谱分析、金相分析外,一些更为先进的测定方法,例如X 射线荧光分析、中子活化分析、电子探针显微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穆斯堡尔谱分析、同位素质谱分析等,也已在中国考古学中应用。

尤其是对于金属品、陶瓷器、玻璃器和纺织品,进行了较多的分析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体质特征和种系属性的研究,基本上是近40多年开展起来的。

对许多氏族公共墓地的人骨资料,都曾进行体质人类学的鉴定研究,目前已经积累了不少资料,开始对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的种系分布问题提出一定的看法。

通过对孢子花粉的分析考察古代的自然环境,鉴定作物标本的品种、动物骨骼的种属,探讨中国农业和家畜的起源,也有相当的进展。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逐步建立旧石器时代的考古研究,全国除福建、新疆两地尚待探寻外,包括西藏、台湾在内的各个省、区都已找到旧石器时代遗存,并且发现了年代早于北京人的元谋人和蓝田人,提早了中国考古学的年代上限。

特别是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从喜马拉雅山下至黑龙江畔,到处都有发现。

各地发现的200多处人类化石和旧石器地点,代表了人类进化和旧石器文化发展和各个阶段。

比较完整的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年代序列,利用各种手段复原古人类的生活环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传统的探索有了一定成果。

新石器时代的研究,全国已发现遗址7000多处,作过发掘的有400多处。

其中一项重要的成果,是早期文化遗存的发现。

1977~1978年,发现了早于仰韶文化的磁山遗址、裴李岗遗址和大地湾遗址。

此后又在黄河流域发现了几十处类似的遗存,它们分属不同的文化系统,彼此又有一定的联系,年代都距今七八千年,并且与仰韶文化有因袭发展关系。

这就找到了仰韶文化的先驱,使中国考古学上最大的一段年代缺环日益衔接起来,对探讨中国农业、畜牧业和制陶工艺的起源有重要帮助。

在长江流域和其他地区也曾发现年代较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其中河姆渡文化的干栏式建筑遗构和稻作遗存尤为引人注目,表明这些地方和黄河流域一样,从很早的古代就有中华民族的祖先进行开发。

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东北至新疆的广大边远地区,虽然未能完全弄清当地原始文化的序列和相互关系,但已开始发掘代表性遗址,提出几种文化的命名问题,研究工作开始深入。

各地的原始文化,既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又有密切的相互关系,共同组成丰富多彩的中华远古文化。

青铜铸造业的出现和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取得了十分明显的进展,现有早期铜器标本的科学鉴定表明,中国至迟在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晚期已经进入青铜时代,比过去只知道殷墟铜器提早了好几百年。

为探讨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已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和灿烂的殷墟文化之间的缺环连接起来。

从1959年起,在同传说中夏人活动关系密切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围绕夏文化问题开展了较多的调查发掘,又对二里头文化和龙山文化进行了分期和划分类型的工作。

目前虽未取得一致意见,但研究工作已进一步深入。

1983年在偃师尸乡沟一带发现的商代早期城址,面积达200万平方米,城内又有规模较大的宫殿基址,很可能是汤都西亳。

这座城址的发现与研究,对夏文化问题的解决,将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殷商时代的考古研究,过去主要限于商代后期和殷墟一地。

现已上溯到商代早期,先后发现两座当时的都城遗址——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并在二里头遗址发掘出两座规模较大的宫殿基址。

同时,扩大了对商人活动范围的认识,北起长城内外,南至长江中游,都曾发现商殷时期的遗迹或遗物。

其中较重要的有:黄陂盘龙城遗址、清江吴城遗址、藁城台西遗址、铜山丘湾社祀遗址、益都苏埠屯商墓,以及辽宁喀左、山西石楼、陕西城固、湖南宁乡等地接连出土的铜器。

对郑州商代遗址和安阳殷墟都已进行详细的文化分期,又分别发掘宫殿基址、铸铜等手工业作坊、贵族和平民墓地。

小屯附近还出土4000多片刻辞甲骨。

对整个商殷时期的文化发展及铜器、甲骨、玉器等方面,都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居住在台湾省的考古学者整理过去殷墟发掘的资料,系统研究所出青铜器等重要遗物,也有很大的成绩。

西周时期的田野考古工作,基本上是最近40多年发展起来的。

50年代通过丰镐地区的发掘,初步建立起西周考古的断代标尺。

70年代以来,在周原遗址先后发掘了西周早期和中期的两处大型建筑基址,并且出土一批周初的甲骨文,又曾多次发现铜器窖藏。

其他地方的重要发掘则有:洛阳东郊的西周王室铸铜遗址,北京琉璃河的燕国早期贵族墓地。

各地成批出土的西周铜器,不少具有王世明确的长篇铭文,为西周铜器的断代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系列考古发现,是中国历史上这个社会经济大变革时期的实证材料,现已从考古学上明确,中国至迟在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晚期已掌握了冶铁技术,并且是生铁铸件和块炼铁锻件同时出现。

战国时期钢铁生产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出现以块炼铁为原料的渗碳钢制品。

集中代表当时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列国都城,几乎都曾作过勘察工作,对其布局情况已有不同程度的了解。

各地发掘的几千座东周墓葬,是研究当时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和礼制变化情况的宝贵资料,其中,春秋中期的淅川下寺楚墓和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所出失蜡法青铜铸件,曾侯乙墓保存完好的整架编钟、编磬和其他乐器,江陵楚墓出土的战国晚期锦绣衣物,突出地反映出这个时期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

铜器铭文和竹简、盟书的大量文字资料,既对文献记载有重要的补充,又使中国古文字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

过去不被重视的秦汉及其以后时期的考古研究,40多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年代下限延伸到明代。

历代都城遗址的勘察发掘已经全面展开。

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进行工作的项目有:汉长安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辽中京遗址、金中都遗址、元大都遗址。

这些城址的布局都已基本勘察清楚,并且分别对当时的宫殿和其他重要建筑遗迹作过大规模发掘。

以后,陆续又对邺城遗址、南宋临安城、三国时代孙吴的武昌城、六朝的建康城、北魏的平城及北宋汴梁城等遗址作过考察。

考古资料足以说明中国都城建制的演变轮廓,其中包括平面布局、宫城位置、主干大道和里坊制度等,发展变化的规律非常明显。

此外,对历代的地方城市也曾进行一定的考察。

秦汉及其以后时期的陵墓制度,是历史考古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历代帝陵方面的田野考古工作主要有:秦始皇陵的勘察和陪葬墓、兵马俑坑等的发掘,西汉诸陵的调查和杜陵门址、寝殿的发掘,六朝陵墓的调查和若干帝陵的发掘,北魏方山永固陵的发掘,唐代和北宋诸陵的调查,以及南唐二陵、西夏王陵和明定陵的发掘。

通过这些工作,大体明确了陵园平面布局的变化情况。

各地发掘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墓葬数以万计,积累资料较多的地区都已分别进行了各代墓葬的编年研究,其中既有广州南越王墓、马王堆汉墓、满城汉墓、大葆台汉墓及唐代昭陵、乾陵的陪葬墓那样的高级贵族大墓,又有各级官吏、地主以至贫苦平民的墓葬。

详细考察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社会阶层葬制的发展变化,有助于增强人们对不同时期社会生活的具体了解。

各地墓葬所出数千方墓志,又对文献记载中的史实有许多补正。

手工业和科学技术方面的考古研究,是在有关科技部门的密切配合下进行的。

所做工作主要有:发掘汉代及其以后时期的冶铁遗址,并对出土的铁器作系统的工艺考察,揭示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巨大成就;对历代瓷窑遗址进行广泛调查和重点发掘,结合工艺考察资料,研究中国瓷器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探讨不同窑系的烧制技术和产品特点,并结合各地墓葬出土的瓷器,进行瓷器器形和纹饰演变的分期断代研究。

积累资料较多、取得较好成绩的还有丝织品、度量衡器、漆器、玻璃器等项研究。

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调查发掘,也取得重要收获,例如,东北地区的东胡等族遗存,高句丽、渤海的城址和墓葬;北方地区的匈奴、鲜卑等族遗存;新疆的汉代西域诸国和高昌、突厥等族遗存;云、贵、川地区的西南夷系统青铜文化及南诏、大理遗迹;西藏的吐蕃和古格王国遗迹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