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学——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80年代以来的高等教育改革

小组: 成员名单:白乙拉(组长)、包红霞、朝鲁门、阿力玛、乌日拉嘎、陈芳芳、何海棠——(教育学蒙班)

[摘要]:为了适应日本社会的变化和现代科技与经济的发展,迎接21世纪的挑战,1984年,内阁总理大臣中曾根在第101次国会上,提出把教育改革作为施政的三大政策之一,同年设立了直属总理大臣的“临时教育审议会”,要求对有关教育的各项政策进行全面、综合的调研和审议,并提出教改方案。日本也掀起自明治维新以来的所谓第三次教改浪潮。面对21世纪的科技、教育发展日本提出了三个教育目标:①广阔的胸怀、强健的身体和丰富的创造力;②自由自律和公共的精神;③世界中的日本人。

[关键词]:80年代教改高等教育发展趋向

历史迈入21世纪,在全球范围内,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开始进入知识社会,知识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主流主导力量和社会进步的直接推动力:21世纪也是网络信息的时代。科技的突飞猛进,知识的需求,尤其是信息通讯的迅速发展对社会、教育都有极大的挑战。21世纪的知识“产品”席卷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全面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21世纪是全球化时代。不但经济全球化,东西方的教育、文化也在经济全球化中互相碰撞与融合;21世纪是人为中心的时代。不仅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性发展,更加重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对于人的潜能的开发,以及人对社会生活的自觉参与。

人们发现面对即将到来的世纪,唯有做的就是在教育上的改革。只有改革教育上的不足点,改进教育的缺点才能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才能给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培养人才。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已迅速超过英、法、德等西方发达国家,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但从80年代末开始日本经济陷入低迷期,使日本于70年代确立的“技术立国”的神话破灭,经反思使人们意识到是日本经济赖以重振的基础研究和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出了问题。那么怎样才能让教育从新恢复过来为社会、经济服务呢?日本政府不得不采取大量的加大职业教育的数量,大量兴办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以及专业学校。一方面给日本经济腾飞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这种经济利益至上的教育思想,给学生、给家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随着日本经济发展速度的降温,政府必须面对如何改革当时教育制度。具体做法就是把以往教育重视经济的价值取向转变为强调人的精神丰富,打破学校教育的终结性与封闭性,试图在一种大教育观的指导下,建立终身学习的网络;并且,突出了教育的灵活性、个性化和特色化;重视提高教育质量;强调增强文部省的政策指导职能和地方教委的活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弹性化,发展研究生教育,振兴学术研究;加强国际交流等。只有这样日本的经济才能发展,虽然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高等教改革有所收获但是办的不太成功。此次的教育改革是日本教育改革的第三次教改浪潮,它重点放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中,尤其是职业技术和专业学校的改革上。日本80年代踢出的教育改革目标具有浓厚的国家主义和能力主义色彩。

1987年8月,日本内阁设立了“教育改革实施总部”,负责落实“临时教育审议会”的改革方针。同年9月10日成立高等教育改革政策的研究机构——大学审议会,期望通过高等教育推动第三次教育改革。但是,限于当时日本社会所处的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其教育改革实践基本上是在战后建立起来的教育体系框架内进行了局部的修补或调整。总的来说80年代的教育改革动作不大,也没见到什么明显成效。

那么,为什么20世纪80年代倡导的教育改革迟滞不前,而改革的动力冲不破传统的阻力呢?到世纪之交的2000年,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与大学教授谈到第三次教育改革的启动时认为,80年代的教育改革之所以失败原因有二:其一,是当时的“临时教育审议会”缺乏行政能力。因为“学者及教育家在实行改革方面是缺乏力量的”。其二,是教育改革理念缺乏哲学指导思想,没有确立作为支柱的基本方针。关于战后的大学和研究生院改革,他认为“日本的大学偏离了以制定国家政策为宗旨的轨道,继续维持着19世纪的保护所谓‘象牙塔’的旧体制”。总之,人事上的失败是导致“临时教育审议会”的教育改革主张半途而废的重要原因。

其实战后日本有三次的高等教育的重大改革,80年代以来的改革就是第三阶段的改革。从70年代初开始的第三次教育改革——国际化。70年代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教育以完善人格为目的”,“完善人格,作为教育努力的最终目标”。1971年6月中央教育审议会向文部省提出了《关于今后学校教育整体扩充改善的基本政策》的咨询报告,这个文件成了日本7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日本继明治初期和战后初期两次重大改革之后的所谓“第三次教育改革”的主要依据。1974年6月文部省制定的《大学院设置基准》,使关于研究生教育的法规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1978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其咨询报告中提出修改《大学设置基准》,使之具有更大的灵活性。1984年日本政府设立直属于首相的“临时教育审议会”,加大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力度。1985年6月,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的《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一次咨询报告》,是80年代教育改革最重要的纲领性文件。1987年9月,文部省设立了大学审议会。概括起来,80年代的日本高等教育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放高等教育机构;二是充实与改革研究生教育;三是加强学术研究。

90年代,日本对大学课程进行改革,这一改革的关键在于课程的一体化。1995年,日本政府确立了科技创新立国的国策,并相继制定、通过了《科学技术基本法》、《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明确提出实行“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90年代后期以来,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困扰着日本高等教育界,据此,文部省修订了《大学院设置基准》,并出台了其他相关政策措施,开始日本研究生教育发展史上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1998年10月,日本大学审议会提交了题为《21世纪的大学像和今后的改革方策——在竞争环境中充满个性的大学》的咨询报告,全面规划了21世纪初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及改革方针政策。2001年6月11日,文部科学省向日本第10次经济财政咨询会议审议通过了文部科学省的“大学结构改革方针”。总的来说,90年代以来大学改革主要是四项:第一,在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对本科教育进行改革;第二,把大学院建成高水平的教育研究基地,在质、量两方面进一步充实大学院的教育;第三,向社会开放设施设备等学习条件,为社会人士提供更多的终生学习机会;第四,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全面展开。

日本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无论从规模、制度、组织和培养方式等所有方面均面临着挑战。为应对挑战,日本政府至今仍持续进行第三次教育改革,并把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