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西方电影史纲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电影史复习纲要
一.名词解释
1.法国印象主义:(第一个先锋派)1917---1918年贯穿整个先锋派电影运动的
始终,这一学派最先在电影艺术中体现了先锋主义的创作意图,在电影美学形式上作出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开拓了电影艺术的表现领域,代表人物及作品有:路易.德吕克<上镜头性>,马赛尔.莱皮埃<法兰西的玫瑰><黄金国>,让.爱浦斯坦<忠诚的心>(加速蒙太奇),谢尔曼.杜拉克:<西班牙的节目><微笑的布德夫人>阿贝尔.冈斯<车轮>.
2.法国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电影把文学上的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运用于
电影创作的电影流派。

承袭了这一创作主张的倡导者安德烈-布菜东的原则,强调无理性行为的真实性、梦境的重要意义、不协调的形象对列的情绪力量和对个人快感的执着追求。

一度成为二十年代法国先锋派电影的主要倾向,后来又成为美国实验电影和地下电影的重要一翼。

在供商业发行的故事片领域,超现实主义不构成独立的流派,它的影响只见于影片的个别镜头或段落。

代表人物及作品:谢尔曼.杜拉克<贝壳与僧侣>,路易斯.布努艾尔的《一条安达鲁狗》和《黄金时代》.
3.德国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电影是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在德国出现的把文学、
戏剧和绘画上的表现主义原则运用于电影创作的电影流派。

表现主义电影用荒诞离奇的手法,曲折而准确地反映出一次世界大战给德国人民带来的极度恐慌和惶惑的心情,银幕上呈现的是高度夸张、变形、主观化的世界。

代表作品是:罗伯特·维内的《卡里加里博士》。

4.前苏联蒙太奇学派:(1924~1930)
5.法国诗意现实主义: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提倡诗意
的对话,引人人胜的视觉影象,透彻的社会分析,复杂的虚构结构,丰富多彩的哲理暗示。

美中不足的是,该派忽视了电影艺术的视听性。

代表人物有雷内•克雷尔、雷诺阿、让•维果、马赛尔•卡尔内。

代表电影为雷内•克雷尔的《巴黎屋檐下》、《百万法郎》,雷诺阿的《大幻灭》、《游戏规则》。

6.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是西方现代电影流派之一。

受19世纪末作家
维尔加所编导的"真实主义"文艺运动影响,是批判现实主义在特定条件下的发展。

多以真人真事为题材,描绘法西斯统治给意大利普通人民带来的灾难。

表现方法上注重平凡景象细节,多用实景和非职业演员,以纪实性手法取代传统的戏剧手法。

首部影片是《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1945),代表作有
《偷自行车的人》(1948).
7.法国新浪潮: 指1958与1959年间一批法国新导演所拍摄的格调清新,后则
被广泛运用,概括了法国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期的新电影制作与创作倾向。

这些新导演有很多都是《电影笔记》杂志的影评人,如高达、楚浮、夏布洛、侯麦、李维特等。

他们崇尚个人独创性,表现出对传统电影的高度自觉,混合利用传统电影类型与好莱坞导演风格,来实验剪接与结构上的新形式。

由于重视拍摄的自由度,往往只凭纲要性的脚本拍摄,喜欢即兴与自发的拍摄方式。

而其主题上则带有存在主义的色彩,如阿伦.雷奈的,《广岛之恋》与高达的《断了气》.
8.长镜头理论.景深理论: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根据自己的“摄影影像本体论”
提出来的和蒙太奇理论相对立的电影理论。

巴赞及其拥护者们,宣称,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传统的电影理论已过时,只有长镜头理论才是现代电影观念。

巴赞认为,长镜头表现的时空连续,是保证电影逼真的重要手段。

蒙太奇把完整的时空、事件分解,是极大的不真实。

导演通过蒙太奇分解,加进自己的主观意识,不让观众加以选择,因此他主张取消蒙太奇。

这种理论对强调影视作品的真实性,有积极意义,但完全取消蒙太奇,就过于偏激了。

电影、电视创作的实践证明,蒙太奇和长镜头都是需要的,应互相补充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如:<400击><公民凯恩>.
9.法国左岸派电影: "左岸派"五十年代末出现在法国的一个电影导演集团,因
成员都住在巴黎赛纳河的左岸而得名。

他们是阿仑·雷乃、阿涅斯·瓦尔达、克利斯·马尔凯、阿仑·罗布一格里叶、玛格丽特·杜拉和亨利·科尔皮等。

左岸派"实际上并没有组成一个"学派"或"团体",他们只是一批互相有着长久的友谊关系、艺术趣味相投并在创作上经常互相帮助的艺术家。

他们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事电影创作较久的导演,如雷乃、瓦尔达和科尔皮;
另一类是以搞文学创作为主的,如马尔凯、杜拉和罗布一格里叶。

由于他们在电影方面的成名之作都是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问世的,如雷乃的《广岛之恋》(i959)和科尔皮的《长别离》(1961)(两片均由杜拉编剧),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由罗布一格里叶缔剧),瓦尔达的《克列奥的两小时》(I 961)等,加之他们的影片也十分讲求个人风格,不拘守传统的电影语法;因此他们的作品常常也被归为"新浪潮"电影。

10.新德国电影: “新德国电影”运动发轫于1962年春天的有26位德国青年电
影家联名发表的《奥勃豪森宣言》,他们对历史和现实的关注与思考,对电影艺术诗学特征的探索却有着某种美学的一致性。

重新确认电影的叙事功能,并将其纳入宏观的历史视野,将历史创伤和战后德国重建的阴暗画面交织展
开,赋予历史思辨色彩和哲学深度,克服了现代主义曲高和寡的艺术封闭性,在较高层次上达到了理性思辨与现实形象、电影审美与大众观赏性的生动融合与有机统一。

代表人物及作品威尔格·赫尔措格《人人为自己,上帝反大家》.福尔科·施隆多夫《剧烈的争吵》.赖纳·威尔纳·法斯宾德《爱比死更冷酷》, 《玛丽亚·布朗恩的婚姻》.和威姆·文德斯《城市里的夏天》.
11.类型电影: 按照不同类型(或称样式)的规定要求制作出来的影片。

作为一
种影片制作方式,三四十年代在好莱坞曾占踞统治地位,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业电影也都是以类型观念作为影片制作的基础观念的。

所谓类型是指由于不同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

12.库里肖夫效应: 苏联电影导演列夫·库里肖夫通过镜头剪接所作的一项实验,
该实验实际上是由普多夫金具体操作的。

库里肖夫为了弄清楚蒙太奇的并列作用,给俄国著名演员莫兹尤辛拍了一个毫无表情的特写镜头,剪为三段,分别接在一碗汤、一个正在做游戏的孩子和一具老妇人的尸体的镜头之前,结果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却似乎发现了莫兹尤辛的情绪变化——分别对应着饥饿、喜悦和忧伤。

库里肖夫由此看到了蒙太奇构成的可能性、合理性和心理基础,他得出的结论是,造成电影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之间的并列;单个镜头只不过是素材,只有蒙太奇的创作才成为电影艺术。

他提出了积极的创作纲领:影片的结构基础不是来自现实素材,而是来自空间结构和蒙太奇。

13.狭义的蒙太奇: 狭义蒙太奇是指画面剪辑或音响组接的艺术技巧.
14.广义的蒙太奇: 广义蒙太奇是指影视作品构成形式及构成方法的总体创造思
维.
15.印象主义学派: 法国印象主义学派1917一1928年贯穿于整个先锋派电影运
动的始终。

由于这一学派最先在电影艺术中体现了先锋主义的创作意图,因此也被人们称为是“第一个先锋派”。

16.奥勃豪森宣言: 新德国电影”运动发轫于1962年春天的奥勃豪森电影节。


时有26位德国青年电影家联名发表《奥勃豪森宣言》,称“旧电影已经死亡,我们对新电影满怀信心。

德国电影的未来在于运用国际性电影语言……我们要创造的电影应该从形式到思想都是新的”。

这个宣言本身就是人类对话精神的体现,此后德国电影逐渐摆脱传统电影和好莱坞电影的影响,走向世界,成为当时欧洲电影与世界电影对话的新的一极。

二.简答题.
1.卢米埃尔兄弟当时电影的特点?
1.实录.2.单镜头.3.户外(诗意文化).4.构图平衡与景别的变化.5.有选择
的中上层社会.6.自娱性.
2.卢米埃尔兄弟就题材和内容的分类:(4种,见笔记)
3.梅里爱的贡献与局限
1.发明了停机再拍,慢镜头,快镜头,淡入淡出,二次曝光等特技,开创了电
影有画面技巧剪辑,从而使电影剪辑从技术变为艺术。

2.他是电影史上第一位用电影讲故事的导演,他引进了戏剧因素,创造了戏
剧电影。

3.开始使用全玻璃摄影棚拍摄,以便拍摄时能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并且利
用幕布来调节光的强弱。

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4.梅里爱根据自己事业发展的需要,及时创立了“明星电影公司”,集制
片和发行于一身,定期举办影片发行首映式,还召集发行商们观看。

5.仅仅对戏剧式的舞台表演进行实录,永远是固定镜头中景拍摄。

4.梅里爱的观点:(3点)
1.银幕即舞台的美学观念.
2.电影是一个可以按照作者意志来观察、解释,以至脱离真实的新方法.
3.电影能够将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的,但是这种可能是有限度的,其限度
就是它把一部影片看成一系列的舞台场面.
5.制片厂制度的4个特点?
1.发展大而全的垄断性企业.
2.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
3.制片人专权.
4.明星制度.
6.类型电影的3个基本元素?
1.公式化的情节.
2.定型化的人物.
3.图解式的视觉形象.
7.西部片的3个分期?
1.1904---20世纪30年代:主要根据西部的故事和通俗情节拍摄的.
2.3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类型达到较完美的时期.
3.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用这个类型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表达更为现实
的情感,体现某一种观念式,社会情绪.
8.印象主义学派的主要特征?
1. 开掘题材拓展电影心里叙事的表现.
2.追求自然的物象与人物心理和精神的对应.
3.确立新的摄影技巧:主观摄影.移动摄影.特技摄影.
4.强调视觉节奏的表现与节奏性剪辑.
9.德国表现主义的基本特征:
1.以主观唯心主义为哲学基础,把艺术看作是自我表现的工具,用艺术来抒
发个人情感或表现自己的观点.
2.非常重视形式和手法,特别是着力挖掘电影特性和手法,以求得强烈的艺术效果.
3.在艺术表现上不求形似,重视写意,强调艺术的假定性,甚刻意歪曲事物的形象.
4.大多有浓重的悲观主义色彩,着重表现人物的不幸,残酷和悲惨有强烈的讽刺性.
5.画面风格上色彩浓重,对比度强;
10.新现实主义发展的分期:
1.1942---1945年:孕育期.
2.1945---1950年:全盛期.
3.1950---1956年:分化期.
11.新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内容题材.形式特征)
形式特征:1. 纪录性.2. 实景拍摄.3. 长镜头的运用.4. 关于非职业演员的运用.5. 结构形式.6. 地方方言的运用.
内容题材:1.反对战争.
2.反对饥饿.
3.反对事业和贫困造成的困境.
4.发表对家庭解体和堕落.
12.新现实主义的局限和影响
局限:1.对电影艺术作了狭隘片面的理解,没能充分发挥电影艺术潜在的美学本能---即电影艺术的综合性。

2.把表现对象局限限于普通人,特别是贫民的日常生活。

3.追求纪实美学风格,只对生活表面进行逼真的描述,缺乏对社会本
质和人内心的深刻揭示。

4.电影语言的薄弱。

影响:1.为战后电影开拓了新方向,成为电影史上最持久,影响最深远的电影创作倾向和美学特征.
2.培养了一批大师(德.西卡,安东尼奥尼,维斯康帝…)
3.为战后的电影理论与美学思想(特别是巴赞的)提供了丰富的实践
资料.
13.法国新浪潮的美学特征?
内容上:1.非政治性的电影,否定传统的电影观念.
2.不涉及重大题材,不揭露也不歌颂社会.
3.不表现重要的社会内容,而一味的表现自我.
4.无所顾忌的青年,反抗资产阶级的道德信念.
5.赤裸裸地表现性生活.
6.追求一种主观现实主义,即自我眼中的真实.
手法上:有意侵犯神圣的电影语言,蔑视技巧规程,随心所欲地进行场面调度,不按逻辑进行画面剪辑.
14.作者电影的三个基本条件?
1.具有最低限度的电影技能.
2.影片中明显地体现出导演的个性,并且在一批电影中一贯展示出自己的
风格特征.
3.影片中必须具有某种内在的涵义,导演必须表现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4.强调影片制作的个人化,反对好莱坞的制片人制度.
15.卓别林电影的喜剧观念和特色?
1.反映了残酷不公的社会现实,与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类被物化的境遇。

2.对美好的生活怀有向往,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

3.塑造了夏尔洛这一滑稽又令人同情的流浪汉形象,是荧幕上第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4.其喜剧性不单单来自外部形式和肢体动作,深层次的悲剧性使之发人深思,是悲剧性与喜剧性相融合的典范。

16.用类型电影的3个基本元素来对照西部片?
类型片三要素:场景、故事、人物
西部片场景多选择美国西部黄沙飞扬的木屋小镇,或酒吧、赌场,可以看得到地平线的茫荒的原野,骏马奔驰。

时常描写持枪打斗的场面。

故事多取材于西部文学和民间传说,反映美国人民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倾向。

内容多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将美国人开拓西部的历史神化。

情节上多是美人遇难,英雄相救,大打出手,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人物多是具有传奇色彩的牛仔形象,他们身穿花衬衫、高筒靴,戴卷边牛仔帽,腰插双枪。

17.柴伐梯尼的新现实主义美学纲领?
柴伐梯尼曾为新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确立了这样的定义:
1.表现事物的真实面目,而不是表面看上去的样子;
2.使用生活事实而不用虚构故事;
3.描绘普通人而不是那些油头粉面的英雄;
4.揭示每天发生的必然的事件,而不是偶然的例外的戏剧性事件;
5.表现人与他的真实社会关系而不是他的浪漫主义的梦幻。

18.巴赞及其电影理论?
(1)电影影像本体论:
核心、基本观点:影像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同一。

电影再现事物原貌的本性是电影美学的基础。

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唯独在摄影中,我们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

所以摄影取得的影像具有自然的属性。

(2)电影起源心理学:
核心、基本观点:电影发明的心理依据是再现完整现实的幻想。

电影是人类追求逼真的复现现实的心理的产物,这种心理因素决定了银幕形象的真实感,决定了电影技术的完善和电影艺术的发展方向:再现一个真实的世界。

但电影不可能实现对客观现实的完整摹写,“电影是现实的渐进线”。

(3)电影语言进化观:
核心、基本观点:现实主义是电影语言演化的趋向。

巴赞的电影现实主义包括三个方面:表现对象的真实;时间空间的真实(美学核心);叙事结构的真实。

为了实现这些审美理想,巴赞提出了“长镜头理论”。

(4)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
电影艺术所具有的原始的第一特征就是“纪实的特征”。

它和任何艺术相比都更接近生活,更贴近现实。

巴赞的“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被称作是“写实主义”的口号。

(5)场面调度的理论
巴赞认为:“叙事的真实性是与感性的真实性针锋相对的,而感性的真实性是首先来自空间的真实”。

蒙太奇理论的处理手法,是在“讲述事件”,这必然要对空间和时间进行大量的分割处理,从而破坏了感性的真实。

相反,景深镜头永远是“纪录事件”,它“尊重感性的真实空间和时间”,要求“在一视同仁的空间同一性之中保存物体”。

巴赞希望电影摄制者认识到电影画面本身所固有的原始力量,他认为,解释和阐明含义固然需要艺术技巧,但是通过不加修饰的画面来显示含义也是需要艺术技巧的。

所有这些,构成了巴赞“场面调度”的理论,也有人称其为“景深镜头”理论或“长镜头”理论。

巴赞提出的“场面调度理论,几乎在一切方面与蒙太奇理论相对立。

蒙太奇出于讲故事的目的对时空进行分割处理,而场面调度追求的是不作人为解释的时空相对统一;蒙太奇的叙事性决定
了导演在电影艺术中的自我表现,而场面调度的纪录性决定了导演的自我消除;蒙太奇理论强调画面之外的人工技巧,而场面调度强调画面固有的原始力量;蒙太奇表现的是事物的单含义,具有鲜明性和强制性,而场面调度表现的是事物的多含义,它有瞬间性与随意性;蒙太奇引导观众进行选择,而场面调度提示观众进行选择。

【名词解释:“长镜头(景深镜头)理论”】
长镜头理论是对巴赞提出的“景深镜头理论”的不严密的概括。

按照长镜头(镜头—段落)和景深镜头的原则构思拍摄影片,是一种旨在展现完整现实景象的电影风格和表现手法。

它具体的实践要求是:
a.避免严格限定观众的知觉过程,它是一种潜在的表意形式,注重通过事物的常态和完整的动作揭示动机。

保持透明和多义的真实。

b.长镜头(镜头—段落)保证事件的时间进程受到尊重,景深镜头能够让观众看到现实空间的全貌和事物的实际联系。

c.连续性拍摄的镜头—段落体现了现代电影的叙事原则,屏弃了戏剧的严格符合因果逻辑的省略手法,再现现实事物的自然流程,因而更有真实感。

19.战后三大电影运动及其特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西方电影史中,声势最大影响也最深的有三个大流派,即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和新德国电影运动。

特点见前面或者笔记。

三.思考题.
1.中国的现实主义电影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传承关系?
2.蒙太奇与场面调度的区别?(同上“场面调度”理论)
3.新好莱坞与旧好莱坞的比较。

好莱坞可划分为新旧两个时期。

旧好莱坞(也称经典好莱坞)阶段大约从1930年经济大萧条开始,到1960年冷战初期结束,其间跨越了二战和战后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在经济上,旧好莱坞经历了从电影专利公司(MPPC)到大制片厂制度的确立过程,在艺术上,它确立了所有类型片的模式,这一模式直到新好莱坞阶段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新好莱坞阶段是指从60年代至今的电影时期,在这个阶段,高成本的“重磅炸弹”策略使类型片在表达方式上发生改变,社会
意义也走向了多元。

新好莱坞是旧好莱坞的延伸和发展,它是电影艺术内部和社会文化环境变化的结果。

而在本质上,好莱坞的“梦幻”功能并没有改变。

旧好莱坞电影具有如下特点
一、制片厂制的特点
(1)把电影业变成大规模的垄断性企业,出于垄断的需要,八大公司规模巨大、设备齐全,建有众多的巨大摄影棚和拍摄场地,广泛收罗艺术和技术方面的人才,形成一个电影的“独立王国”;
(2)制片厂内部分工精细,实行的是工业生产流水线式的制作模式,制片厂强调集体的智慧和细密的分工,而个人在其中的作用几乎被消解在集体的合作之中;
(3)制片人专权。

所谓“制片人”其实就是公司的老板,他全权决定着电影的生产,把创作人员看作供随意调遣的雇员,他有权任意改变剧本的情节、决定演员的阵容等等;
(4)明星制度。

这种制度更多的是出于商业化的需要,在此时期,明星制是争取票房成功的核心因素。

这种制度直到50年代大制片厂制度的解体才衰落下去。

二、类型片的特征
制片厂制度生产的电影都是类型片。

美国电影创作在长期创作实践中,归纳出一些成功的模式,这些模式都是商业上获得成功的一大法宝。

一般来说,类型片有如下的特征:
(1)公式化的情节。

类型电影几乎都有一个固定不变的题材领域,讲述一个大同小异的故事,如西部片中的“铁骑劫美、英雄解围”,或“白人开发西部,印第安人袭击”,强盗片里的“抢劫成功、最终落网”,科幻片的“怪物出世,为害一时,最后灭亡”。

(2)定型化的人物。

情节的公式化决定了人物性格的定型化、模式化。

根据戏剧冲突原则,人物形象被确立为正反两个阵营,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如西部片中的牛仔、警长、歹徒、印第安酋长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都代表着一种德性或兽性;如科幻片中大都有一个仇视人类的科学家以自己的研究和发明对人类造成巨大的伤害等等。

当然,在经典好莱坞叙事中,人物形象在遵循类型原则的大前提下又有无穷的取舍和变化,但正反两方人物所构成的戏剧冲突则是好莱坞永恒的法宝。

(3)图解式的视觉形象。

定型化的人物需要固定不变的外在形象的设计。

如牛仔身挎连发枪或来福枪、头戴宽边帽、身穿皮上衣和紧身裤,肩挎子弹带的形象是任何一部西部片都不可缺少的。

再如代表邪恶的森林,预示危险的城堡或
塔桥,象征灾害的实验室里冒着气泡的彩色液体等等,都是灾难片中常见的视觉形象。

新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征
1.在影片主题与题材上:旧好莱坞电影由于受制片厂制度和政治的影响(美国当时有个《海斯法典》禁止拍摄接触社会的影片)因而在主题和题材上多为远离现实和政治的消遣娱乐内容,在创作上体现中产阶级的共性,中庸和保守的价值观,现实主义倾向的影片在这一时期所占的比重很极少。

而新好莱坞电影却表现出对旧好莱坞电影的反叛,其电影对社会问题的尖锐暴露、批评和抗议,对现实生活直面的广度和力度都给人以极深的震撼。

如阿瑟·佩恩于1967年拍摄的被称为新好莱坞诞生的标志性影片《邦尼和克莱德》,故事发生在30年代的美国乡村,是某种意义上的“警匪片”,但却体现出当代青年反抗的主题:直接反抗社会不公平和禁锢个性的暴力的正当性。

新好莱坞电影比较有代表性的还的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遨游太空》(1968年)、《发条桔子》(1971年);马丁•斯科西斯的《出租汽车司机》(1976年);米洛斯·福尔曼拍摄《飞越疯人院》(1971年);弗朗西斯·科波拉《现代启示录》(1979年)。

受越南战争的影响,新好莱坞产生了一批反思越战的优秀影片,这些影片通过战争的生死际遇拷问人性的本真,揭露越战带给美国人民的肉体和心灵的创伤,这些影片被称为“越战片”。

如《全金属外壳》(1987年)、《猎鹿人》(1978年)、《现代启示录》(1979年)《野战排》(1987年)等。

20世纪70年代,由于受“水门事件”等政治丑闻的影响,美国好莱坞还出现了政治电影,这些影片揭露司法制度,审判制度的黑暗,指责政府腐败,反映社会不公。

而更多的影片则以青年人为对象,表现他们在物质生活高度富足的状态下心灵的空虚,价值的失落,以及对传统的彻底反叛。

2.在表现手法上:跳出经典好莱坞戏剧电影模式,大量借鉴了欧洲艺术电影的创作经验,在表现手法上突出电影的影像功能。

与旧好莱坞比较起来,新好莱坞电影在美学特征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
①在情节结构上,新好莱坞电影打破追求戏剧性的单向叙事模式,时空转换更加灵活,不再追求故事情节的完整性而寻求开放的结尾。

②人物不再定型化,而是根据其性格自身的发展展现其自然本性。

善与恶不再是划分人物好坏的径渭分明的标准。

除此之外,新好莱坞电影在人物和情节的关系上,使人物不再隶属于情节而是从情节突出人物。

如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情节的发展实际上是主人公一步步走向疯狂的历程。

影片给人的震撼不是情节是否具有悬念性,而是残酷战争环境下人的异化和异化的人:奉命杀死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